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670章

作者:疯神狂想

在这里也只能是跑船了,如果是陆路运输,周围一座座大小山丘,就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山路十八弯!

这里的优缺点都十分明显,所以外面的港口没有发展壮大。

但是,这里就是因为背后有山,前面有深水良港,让这边形成背后有靠的格局。

只要海上武力强大,用军舰把港口一封,就会十分安全。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当年来自海上的力量,还就倾向于这座海港。

而外来人多了,各个行业也就发展起来了,比如陶瓷业。

南越毕竟有着其局限性,还是说平阳的陶瓷厂。

尽管他们十分努力,但是发展到现在,仍遇到了不少困难。

一个是改革,他们必须要将人口稠密地区的陶瓷厂,搬迁到别的地区,并且开始转变传统柴窑,而使用煤气和电。

革新技术和迁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平阳省陶瓷厂,数量大为减少。

平阳省陶瓷业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缺乏劳动力。

国家面积小,没有足够的人口,这也是一个大缺陷。

什么都想干,还什么都想要做大做强,肯定是什么都做不成。

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陈文哲盘下来了一家陶瓷厂。

反正价格也不贵,这里的市场也还不错,他为什么不做?

这一天一大早,陈文哲就走出了住了几天的高档酒店。

他的身边自然是跟着几名保镖的,远处还有一些远远的坠着。

毕竟陈文哲现在也算是小有身家,再说他也不信任南越的安全环境,特别是这种开发旅游还算厉害的地区,其治安就更差。

走进一条街道,这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氛。

这是一座古玩集市,是游客乐意留步的有趣之地。

2013年正式营业,仅在周日开市,而每次开业,都能吸引众多古董古玩爱好者,前来交流和选购。

这座古玩集市坐落在一个小巷里,属于一家大型公司的院子。

这里有40多个摊位,周围还有一圈店铺。

这里主营古旧物品,有古钱币、旧书、女饰品,也有陶瓷器、佛像、铜香炉等,价格从几十万到几千万盾都有。

周日开市的古玩集市,成为古玩爱好者、游客们的聚集地。

陈文哲也是听说有这种好玩的地方,才特意在这里多留了几天。

也是在这里多待的几天,让他先盘下来了一家工厂。

走进古玩市场,陈文哲就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味道。

这里的在古玩集市摆卖的东西,还真不错,最起码不全是假货。

进门第一家摊位,看到的是手工黑白照片。

接下来的卡型盒式录音机,而很多游客,显然更喜欢Zippo打火机,听说这东西是集市的畅销品。

除了这些东西,集市摆卖的有油灯,还摆卖世界各国硬币、手工纸画、霓虹制陶器。

其他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手表,各式各样的玉品。

其他都不说,只是玉器就很不错,不管是不是古玉,反正这些都是真正的玉石。

由于吸引来的大多数是游客,所以这里的小东西,价格也并不便宜。

古玩市场不算大,陈文哲很快就转了一圈。

他发现来此地的游客,大多数不是为了古董和文物,而是为了近代的一些战利品。

南越本地人习惯称呼这里为“漂亮国”,言语里带着一丝轻蔑的语气。

因为这里出售的很多古董,都是他们在战争中的“战利品”。

比如先前陈文哲看到的那些手表,就是当年漂亮国大兵的手表,这些很多是从死亡大兵手上摘下来的。

其他的还有老式军用指南针,表带,钱币等。

销量最好的东西,几乎都是南越战争期间漂亮国大兵的物品,比如军用身份识别牌、照明器、勋章等等。

陈文哲一边走一边看,除了各国硬币,就是一些瓷器,是他特别关注的。

不过,相比这些摊位上的东西,还是巷子两边的店铺之中的东西更多、更好。

比如进门第一家,里面堆满了铜器。

当然,商店里的物件,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真品,绝大多数都是假冒仿制品。

即使这样,陈文哲也依然能在某些角落里,找到非常有趣和独特的东西。

而这些独特的东西,几乎都是佛像。

陈文哲对于南越的佛造像并不太了解,甚至都不知道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他能发现的佛像,主要是根据起老化程度,认为是古董。

一些有着两三百年历史的老东西,就算不了解,只是看其制作工艺,就知道好不好。

对于这些老古董,陈文哲自然是不吝于买下来的。

不过,他发现的有趣的东西,可不是佛像,而是一只青花天球瓶。

对于这种青花瓷器,陈文哲可就太熟悉了。

第964章 这也能成一对?

陈文哲在角落里,意外发现的是一只青花牡丹唐草纹天球瓶。

当时这只天球瓶被一些佛像遮挡,只有搬动这些佛像,才能看到它。

高54.9厘米的瓶子,真的很大,就算是想看不到也难啊!

当然,陈文哲之所以熟悉它,还是因为元青花。

国内都知道元青花,却都不知道南越青花。

要知道,当年国内青花瓷没法出口到西方之后,有两个国家替代国内成功烧制出精美的青花瓷,并代替了华夏,出口到了西方。

其中之一,就是南越青花。

陈文哲眼前的这只天球瓶,就是典型的南越青花,而且制作工艺十分精湛。

这种等级的青花瓷,在土耳其托普卡比宫馆藏有一件,所以他才会知道。

所以,这是一件有着五六百年历史,大和八年(1450年)的青花牡丹唐草纹天球瓶。

刚看到的时候,陈文哲还以为是复制品,毕竟上面也有铭文,这可很不简单。

要知道,这个铭文之前就只有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那件天球瓶上有,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件。

陈文哲还真没有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一件一模一样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这件天球瓶,怎么看都是大开门的好东西。

原来陈文哲只是听说过,有南越青花这种瓷器,而且十分漂亮。

甚至有些人吹嘘,堪比国内巅峰时期的元青花水平。

之前肯定是不信的,就算看过土宫里面的藏品照片,他也不太相信南越人有这么高超的技术。

但是,现在他却是开眼了,相比元青花虽然有点差距,但是不大。

如果不是后来国内又在元青花的基础上,不停的提升技术,还真没法跟这种南越青花相比。

根据考古发现,当时的南越,为了生产出华夏青花瓷的替代品,不断提高窑业技术,至15世纪中期迎来了一个繁荣期,并可与华夏青花瓷在东南亚瓷器贸易市场上相抗衡。

但是,到了17世纪,华夏青花瓷再次成为东南亚青花瓷器贸易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产品。

在国内青花瓷器的强烈影响和冲击下,南越青花瓷逐渐失去其竞争力,并最终从东南亚瓷器贸易市场上隐匿。

隐匿的好啊,他们没有了市场,生产的才会少,甚至是断代。

古玩,玩的就是一个稀缺性。

如果南越这边的青花没有断代,一直繁盛,那么流传到现在,他们的工艺得达到多高的水平?

只有来到这个国家才会知道,这个国家有多么喜欢学习华夏,而且这还是老传统。

他们从古到今,就如同小鬼子一样,都在努力吸收着华夏的一切文化、科技,以壮大自己。

以元青花瓷为范本,在陈朝,也就是14世纪后半段,他们一边应用釉下彩绘的技术,一边在半瓷胎的胎土上施白色化妆土,生产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青花瓷。

此后,由于明代洪武帝的海禁政策,中国瓷器对海外出口量锐减。

与此同时,特别在中东、近东和印尼等国,中国青花瓷依然广受欢迎,并有很大的需求。

南越为了生产出中国青花瓷的替代品,不断提高窑业技术,至15世纪中期迎来了一个繁荣期。

这与霓虹肥前的有田诸窑(所谓伊万里烧)在明清王朝交替时因JDZ瓷器输入停滞,为生产出JDZ瓷器的替代品而提高生产技术,并拓宽海外销路的状况一样。

抚摸着眼前的天球瓶,陈文哲抬起头,看了一眼正盯着他的那人。

黝黑的皮肤,个子不高,但是留着小八字胡,看着就一脸精明。

“这东西怎么卖?”陈文哲笑着问道。

“很贵的,这可是真正的古董!”

很意外的,这名店主说的一口流利的中文。

很显然这是一名国内通,这样的家伙,更不好忽悠。

“贵也有个价啊!”陈文哲转动着天球瓶,看着上面的纹饰,特别是纹饰之上沾染的一些泥土。

这东西绝对是生坑货,上面的土腥气还没有散尽呢!

如果不是刚挖出来不久,这店主肯定要把它摆放在货架上,还肯定是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绝对不可能放在角落里,还用一些铜佛像遮挡。

不过,问题应该也不大,要不然会藏的更加掩饰。

只不过这里面的一些弯弯绕,陈文哲一时之间也搞不明白,甚至是并不想搞明白,难得糊涂嘛!

“这只瓶子你能给多少?”店主十分精明的问道。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