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668章

作者:疯神狂想

只不过,这颗钴蓝尖晶的品质是真不错。

肉眼看去,几乎全净的钴尖晶,足够稀有。

再加上非常废料的正圆形切割,满火彩,这已经是稀有上的稀有了。

现在一说到尖晶石,很多人会首先想到红色系列。

可能认为像红宝一样的红色尖晶石,是最昂贵尖晶石品种。

因为红色尖晶石在以前,曾一度被世人误认为是红宝石。

红色尖晶石非常漂亮,也很昂贵,不过它却不是最昂贵的尖晶石品种。

最昂贵的尖晶石品种,肯定是钴尖晶石。

先前陈文哲看的绝地武士,三点五克拉的可以换到一辆宝马三系。

而眼前的这些钴蓝尖晶,价格更贵。

不说那颗一克拉的,就说更小的,有个三分之一克拉?

也就是零点零几克的样子,这么一枚小小的钴蓝尖晶石,曾经在香江展出过品质差不多的,价值三万。

这样算起来,那颗一克拉多点的钴蓝尖晶,就最少是九万。

当然,价格肯定不是这么算的,因为再翻个几倍,应该就差不多了。

要不然,这东西会被称为蓝小妖?

俗话说得好,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蓝色、小,才会妖!

“还有没有好点的?大点的也行?”

翻了十几颗蓝小妖,颜色都很好,就是个头不尽如人意。

陈文哲也知道,这东西被称为蓝小妖,就是因为个头都很小,但是,谁还没有点贪心?

特别是在一些新发现的矿区之内,往往会发现一些大个头的顶级宝石。

黎维照沉默了一会儿,他还是做出了反应。

看着他拿出来的一颗蓝小妖,陈文哲接过来一掂,三点八克拉,总共不到一克,因为一克是五克拉。

这种东西,是黎维照第三批拿出来的宝石。

第一次最差,第二次都有极品,这第三次拿出来的打个头的钴蓝尖晶石,居然才三点八克拉。

陈文哲知道,这颗蓝小妖的个头还真不算小,所以它的价格,可得能达到六位数。

“这一颗给你十万!”陈文哲只是稍微一看,就开口道。

陈文哲知道的一枚同样品质的钴蓝尖晶,价格在几十万。

也就是说,十万,是六位数的最小数。

不要说这一颗蓝小妖有三点八克拉,陈文哲知道的有一枚三点五克拉的,报价就是几十万。

十万块钱,对于陈文哲来说,并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黎维照,就不同了。

果然,听到这股数字,黎维照的神情一滞,接着再次掏出来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还是一颗蓝小妖。

看到这一颗蓝小妖,陈文哲送了口气。

他就知道这小白脸不老实,这应该是最后的宝贝了吧?

可是,这一颗个头不小,但是价格也不是什么天价啊!

就这么一颗蓝小妖,至于这么珍而重之的收藏起来吗?

只能说这些家伙,没什么见识。

这一颗宝石的个头不小,看样子都有个二三十克拉,也就是说怎么也有个五六克重。

相比之前的那些连一克都不到的小家伙,这一颗宝石已经算是巨无霸。

也就是有着这种对比,它才会被珍而重之的收藏起来吧?

这一颗钴尖晶石,有着漂亮浓郁的蓝色的宝石,没有经过切割。

掂了掂,重量应该超过六克,也就是说足有三十克拉。

第961章 凿山寻宝

三十克拉的原石,要是经过切割之后,它的重量要是还能超过二十六克拉,那就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变色钴尖晶石。

这还是一颗最顶级蓝小妖,加上这个头,价格就很高了。

更何况,这颗蓝小妖颜色纯粹,发色浓郁,没有任何一点灰色调,还有,它甚至还有着星光?

这就是变色吧?没有经过处理,变色的钴尖晶石?

一颗不带有灰色调的蓝色钴尖晶石,与同级别的带色调的品种比较的话,在价值上可能会出现大概10-100倍的差异!

颜色浓郁的钴尖晶石很珍贵,一般都比较小,非常稀少,因此价格也要格外的高一点。

而拥有一些特殊光学效应的钴尖晶石,就更加珍贵了。

在2015年的12月,拍卖了史上最大克拉变色钴尖晶石。

那是一颗25.79克拉,天然斯里兰卡无经处理变色钴尖晶石配钻石戒指。

当时拍卖以177万港元/23万美元成交,创下变色尖晶石世界拍卖纪录。

这一颗原石,用一百万买下来都是大赚,所以陈文哲也没有太黑,直接出价一百万。

到此,整个交易就算结束了。

黎维照对于交易金额十分满意,但是陈文哲却十分不满。

本来还以为会见到大批顶级红蓝宝石,没想到就只有这么点。

绝地武士虽然好,但是数量不多,真正优质的宝石更少。

钴蓝尖晶更好,但是个头太小,品质好的更少。

如果不是想着还有第二次交易,陈文哲这一次也不可能出高价。

跟那小白脸说了几句闲话,还接受了他的邀请,打算去他们那边看看。

得到了确切的答复,黎维照才有点依依不舍的离开。

终于把所有人都送走了,而且这一次带来的货,也全部被搬空。

只不过,陈文哲没有离开,而是从不远处的港口登陆,来到了一家高级酒店住下。

至于渔船,自然是回航。

只要陈文哲不离开,那艘渔船就不会惹人怀疑。

在这里待了那么长时间,谁也不会想到,那艘船上会装满了珍宝、文物。

拿着一本日记,坐在阳台上,喝一口咖啡,看一看日记之中那凌乱的日语。

日语这东西,只要是个小学毕业的,就可以大体看出是什么意思,但是读出来就不行了。

所以,陈文哲只是稍微看了一下就发现,这是一群追逐一支舰队的寻宝人的笔记。

最原始的笔记,肯定是小鬼子那边的人记录的。

后来有了南越人,发现了线索,而他们的笔记,使用的是汉语,这看起来就更简单了。

“围绕着南越沿岸沉没了一整支舰队?那位大领导可真是看得起我!”

看明白了这些笔记的内容,陈文哲就笑了起来。

这支舰队如果真的全部沉没了,很可能不是沉默在公海,而是沉默在了南越家门口,甚至是内河之中。

所以那位大领导,才会送给他们这么一批笔记。

因为他们没法插手,反而让陈文哲处理起来更容易,也更方便。

“可惜,人家南越这边的人也不是傻子啊!”

只是搜索了一下信息,陈文哲就知道,关于八十四艘运宝船的去向,到现在还有人追踪。

结合日记,陈文哲知道,小鬼子那边,加上南越这边,都有人在关注。

比如前不久,就有报道说,南越这边有一名老人,凿山寻找二战日军遗留黄金。

可惜,他寻找找了半世纪,却一无所获。

这人曾经想向记者,展示出一些早前发现的日军遗留物品。

那是一位百岁老人,他在这半个世纪以来始终相信,二战末期日军在战败前,曾在南越南部舟山下,埋藏了大量黄金和珠宝。

但半个世纪过后,老人的寻宝梦未果,却因常年过度凿山,为此还需缴纳修山费用。

寻宝老人公布过很多关于宝藏的资料,比如他在1957年,获得的一张能够证实宝藏存在的地图。

自那开始,他便开始了半个世纪的凿山寻宝之路。

他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军将领曾派出84艘装满黄金的船只,驶向Ca Nah海湾窝藏。

但这只舰队遭到了同盟军的空袭,66艘被击中。

剩下的船只则将4000吨黄金,埋在了海湾附近的舟山脚下。

而1992年,他在舟山地区确实找到了1把日本旧剑、一些面额1万的日元、两片金属做的黑龙、以及若干其他用品。

这些物品,使得他更加相信黄金宝库是存在的。

次年,他“凿山寻宝”的申请,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批准。

他立刻找来了一位地质学家,和“通灵”者组建了寻宝队。

有一天,寻宝队在舟山发现了一个6米宽的山洞,并误认为这里是通向宝藏的地方。

之后连续十年凿山挖洞,却未挖出一块黄金。

就这样,花费了半个世纪,他缺并未挖出一块黄金。

不久前,当地政府以寻宝计划没有更新的寻宝线索,以及破坏环境为理由,拒绝了这名老人再次提出凿山寻宝的申请。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