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564章

作者:疯神狂想

随意的翻开一份文件:医院建设纲要!

扔到一边,医院的规划很麻烦,特别是新增科室。

弄一些科室,在一些万年老主治手中,并没有什么难度。

他们混了一辈子科室,医院里的那点事情,他们有什么不清楚的?

这些万年老主治,都是有本事的,没本事的在这里混不下去。

而只要有点本事,在这家小诊所,撑起一个科室,真心不难。

难的是把这些科室弄好,那么一些老主治能弄好吗?

李天强这个刚刚结束规培的医生,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他进入医院,也就是个住院医的命。

就算是这样,人家还不要他呢!

这个中医学院毕业的家伙,不是也把院长做的风生水起?

“骨科建设?心内心外科建设?神内神外科建设?这些都是申请购买机器的啊!”

“这是什么?居然是申请建造手术室的?还是介入手术室?干什么的?”

陈文哲看着这些申请书,好像是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

不对,还有取栓手术,这些都是介入手术?

不懂,陈文哲把这些文件丢在一边,接着他抓起了一本笔记本。

看笔记本都毛了边,像是老古董,他就喜欢这样的东西。

可是,拿起来才发现,是李天强的工作笔记本。

“医生等级制度设计?”

医生等级不是很清晰吗?实习医、规培医、住院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到了这里就到头了。

稍微看了看,李天强那小子还真是有想法。

他没有打破传统,还是采用的以上的那些头衔,不过,他把晋升的条件,清清楚楚的写出来了。

实习医生就不说了,纯粹的学徒,就是学医的学生。

规培医就有点不同了,他们已经毕业,也学到了一些东西,甚至有人都工作过一段时间了。

这时,想要学习更多才会来规培,而他们也能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了。

所以,在一念堂诊所,规培医就要负一些责任。

在门诊、检查的过程当中,首诊一般是他们,或者说,他们做的最多的是分诊。

他们先看,分配病人,进入各个科室,对症治疗。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肯定是要学习进步的。

之后就是住院医,在一念堂诊所,住院医生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医生。

很多诊断,都是要他们来处理,只有不懂得,看不准的,才会继续找上级医生。

在这里,医生就要分等级了,规培医负责接待普通门诊,只要完成一千例病人无误诊断,就可以晋升住院医。

住院医的诊断必须是一万例,并且疑难杂症最少三例,才能晋升主治。

主治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最少要诊断一百例疑难杂症。

第814章 琥珀金胆

晋升主任医师更难,最少的就是一千例疑难杂症。

这些其实都是内科医生,说的是门诊,因为他们的外科建设很慢,手术室都不多。

所以,李天强也没有做的那么麻烦。

反正他们主要也是以检查、康复为主,这么分级也应该够用了。

仔细想了想,陈文哲发现,这种晋升制度,好像也不太容易达成啊!

住院医好晋升,可是,要想晋升主治,必须要有一万例常规门诊,这得多少天才能完成?

一天完成三十例,还需要三百多天,也就是一年不休,每天最少完成三十次无误诊断,才能达成条件。

很显然,一年肯定是不行,最少两年甚至是三四年才有点可能。

现在诊所里不缺病例,只要看检查结果,得出结论就行。

病例不缺,可准确得出结论,好像并不容易。

这还是普通病例,在这其中,必须要诊断出一些稀少病例,也就是所谓的疑难杂症。

这个疑难杂症怎么评判的,陈文哲不清楚,但是这医院之中,最不缺的就是专业人士。

只要他们认为是疑难杂症的,都应该不容易诊断出来。

必须要有三例,加上一万例普通门诊,才能晋升主治。

如果这些条件都完成,不用考试晋升主治,这时有着这种本事的医生,也应该是一位合格的主治医师了吧?最起码经验丰富啊!

之后的副主任医师晋升就更难了,一千例疑难杂症,首先你的遇到那么多病人,还需要准确判断出来,这难度,好像也不比在大医院竞争科室大主任来得弱。

摇了摇头,直接把笔记本放下。

任何制度,不是要看规划,而是要看人,看人怎么实行。

再好的制度,实行不起来,到处是漏洞,可以让人随意钻空子,也没法真正实行!

医生这个行业,就是自己人为难自己人。

在这个行业之中,就是活到老学到老,一天也不能懈怠。

至于浑水摸鱼,在这里好像不行!

不得不说,不要看李天强年轻,他还真是有点想法的。

不再关心李天强的工作,陈文哲站起身,在李天强的办公室中转悠了起来。

其实,他进来之后就看到了,在办公桌后面的橱窗之中有着一些东西。

比如药箱、药橱等等杂物,还有一些书籍,看样子都有年头了。

这些都不奇特,最奇特居然是一幅苦胆和一个头骨。

看了一眼,陈文哲就猜出来了,这是一幅熊胆和一枚老虎头骨,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

如果没有一点特殊之处,这两件东西也不可能留存多少时间,早就被弄碎入药了吧?

熊胆不小,居然有小儿拳头那么大,收购这么一幅熊胆,肯定花费不少。

这两件东西,一看也有年头了,要不然还真不敢买。

打开橱窗,小心的取出那枚熊胆,陈文哲没有任何犹豫就启动了回溯技能。

他可不是专业人士,原来也没有遇到过关于熊胆的传承,他现在就想要看看,这副老熊胆到底是什么来历。

如果这东西是一位医生的收藏,那没准他还能得到一些意外收获。

果然,收获不小,这东西还真是一位老中医的收藏。

也只有老中医才会收藏这种东西,要不然,谁弄一幅苦胆放在家里?

还当宝贝一样收藏?最主要的是挂在自己的办公桌旁边看着,这爱好真奇特。

也幸亏有这种爱好,要不然,通过回溯,陈文哲还得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看到里面的一些画面,陈文哲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笑容。

这副熊胆,还真是极品,它真正的名字叫金胆,又称为琥珀金,顾名思义,就是胆中黄金,顶级中的顶级。

熊胆不以“大与小”分好坏,而是以熊胆汁干燥后的颜色,来区分等级。

金黄色为上品,黑色为下品,菜绿色为次品。

眼前的叫金胆,自然是金黄色的,它就是最上品的金胆,不止是大,还黄!

陈文哲早就知道,熊胆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药之首,乃中医魁宝。

它自古以来被中医界视为圣药,其主要功效解毒,清肝,利胆,明目。

针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胀,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疮痛肿毒,消炎等具有明显效果。

熊胆功效还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对预防酒精肝,脂肪肝,中老年视力恢复有神奇疗效。

一个月可以根治痔疮,可以明显改善现代人群的三高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

对胆结石,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结肠癌等疾病效果显著。

这种东西,就算动物保护组织怎么吆喝,都不可能放弃啊!

此时,陈文哲想起不知道什么时候看的一份报道。

说的就是国外的动物保护组织,极力反对使用熊胆、犀牛角、虎骨等动物身体组织作为药材。

而深挖这些动物保护组织背后的金主,得到了一个所有人都感觉意外,不敢信息的答案。

你绝对想不到,支持这些人保护动物的金主,居然是一些大型医药公司。

他们在支持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还在努力的利用各种动物身体组织,研究各种特效药物。

其中最受关注的肯定有熊胆和虎骨,这两种算是动物身体组织之中,最为奇特的部位,也是药用价值最大的动物身体组织之一。

陈文哲看向旁边,那是虎头骨。

看到这种东西,陈文哲的职业病忍不住就犯了。

虎骨的价格太高,肯定有人造假,也可以说,任何能够谋取暴利的东西,都有人作假。

所以,遇到了虎骨一定要小心鉴定。

而眼前的是不是真正的虎头骨,鉴定一下就知道。

鉴定虎骨也比较容易,先看颜色,一般取下不久的虎骨为油黄色,时间越长的虎骨越发显灰色。

再就是比重量,虎骨的密度为4点4左右,密度大概是牛骨的2倍,骨壁较厚。

可用静水法测密度,再看其纤维结构进行确认,最重的就可确定是虎骨。

如果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拿手掂重量,也可明显感觉到虎骨的重量。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