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535章

作者:疯神狂想

皇室使用的跟诸侯王使用的有区别,诸侯王使用的跟士大夫使用的也有区别。

有铭文的跟无铭文的也有区别,区别就是价格,而这个价格的差距,是数十万至上千万不等。

还有,收藏青铜器可不在于其形大小,主要是看有没有研究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

眼前这一件,很明显就有,因为陈文哲正好认出了暴露出来的那两个字。

说了这么多,其实收藏青铜器就在于器物上有没有铭文。

即便是一件很小的杂器,有铭文也会让它身价陡增。

举个例子,在保利博物馆展出的一个青铜器,器形非常小,只有一个成年男子手掌那么大,而且盖儿也遗失了。

但这个小小的青铜器,却意义重大!

为什么呢?因为这件青铜器的中心部位有铭文。

当找了大批专家解读之后,发现,铭文由大禹的后人而写,明确记载了大禹为民治水的历史。

这件青铜器最初是从香江市场上购买的,那时价格并不高,但现在那件青铜器只能用无与伦比、举世无双来形容了。

想到那件青铜器,它的造型不就是如同饭盒吗?

只不过,这件东西上面的一些粉末状的绿锈,怎么看着像是有害锈?

想到这一点,本来要走的陈文哲,停下了脚步。

如果真是青铜病,他就不可能拖延时间。

陈文哲无奈的暗叹了口气,他还是转身从摊位上随手拿起一只古铜色的两轮铜鸠车,仔细看起来。

这肯定是玩具车,而且是汉代铜鸠车,它外表那一层古铜色,是人为盘出来的包浆。

本来肯定是红斑,而只要产生红斑,那年岁就不会少。

这种现象的产生,最少需要数百年的时间,环境一定要缺氧,这样才能够形成这种现象。

仔细查看,陈文哲发现,这一件上面没有多少绿锈,几乎全身布满红斑。

不用说,它在密闭的环境之中,待的时间肯定不短。

加上器型比对,肯定是汉代的青铜器了。

其实这种东西很好辨认,只要没有做旧的痕迹,汉代的鸠车整体上是一只大鸟背着一只小鸟的样子,鸟的两边有两只轮子,前面有孔,可以拴上绳子。

六朝时期的鸠车则是一只大鸟一前一后背着两只小鸟,鸟尾巴后面多了一个小轮,整体上更加稳固。

打量着手中的铜鸠车,它得长12厘米,宽5.5厘米,高得有15厘米。

考古发掘中,曾发现多件鸠车实物,材质以青铜为主,也有一些为陶制。

出土的鸠车,年代从汉代跨越到西晋时期,说明这一时期鸠车玩具比较流行。

玩鸠车时,需要用线绳穿过鸠车胸前的小孔,牵拉线绳带动鸠车前进。

如果拉得用力,鸠车的尾部就会翘起;

如果轻轻拉动,鸠车的尾部则一直贴在地上。

通过用力的大小,鸠车可以模仿鸠鸟飞翔和行走时的不同形态。

隋唐以后,鸠车早已不再流行,但是它一直是儿童游戏的代称。

在古人的认知中,鸠鸟是一种较为神奇的鸟类。

汉代会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授予鸠杖。

如《后汉书·礼仪志》上说:“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

鸠还代表孝道,《毛诗》中还说,“渥樱由舷拢捍酉律希骄缫弧保从沉损裱邮钡捏露恐椤�

所以,古人制造了大鸟背负小鸟的鸠车玩具,是为了让儿童能在游玩中,体会到鸠鸟所代表的尊老爱幼美德。

第773章 谁能忍得住

低头看了一眼摊位上的那件暗红色的铜鸠车,同样是古铜色,同样的造型,特别是鸠车胸下系有一个小铃铛,特别显眼。

稍微拨动了一下,铃铛居然还能响,而且声音比较清脆。

现在陈文哲对于铃声过敏,所以一听就知道,这工艺很不错。

这种东西,等级绝对低不了,而他能看出来,那位摊主会看不出来?

他这一整个摊子上,都算是高仿吧?

这样一个家伙,把三只青铜鸟放在摊子的最外缘,肯定不是没有原因。

这样以来,捡漏是不用想了。

再次瞥了一眼整个摊位,假东西很多,但是里面的一些老东西也不少。

老东西之中,还有更老的,就看怎么弄到手了。

这些东西,就算找白手套过来,也没法轻易买到手,那就只能他亲自下场了。

最主要的是时间不等人啊,如果那件珍宝上面的粉末状绿锈,真是青铜病,那就坏了,因为这种病是会传染的。

再看手中的这两件青铜鸠车,希望不要传染到它们身上,要不然处理起来可是很麻烦。

而想要顺利弄到那件宝贝,恐怕还是要看它们啊!

这两件东西,应该是出自同一个地方,而且落在了同一个人手中,并且被盘出了包浆。

也许这两件铜鸠车,落在了同一个孩子的手中,被玩了整个童年?

看着手中的铜鸠车,陈文哲有点感叹。

这件青铜器能够保存的这么完好,肯定不容易啊!

鸟的造型十分可爱先不说,那小铃铛到现在居然还能响?

这就更不简单了,而两爪处安有两个轮子,鸠鸟背上站有一只小雏鸠,更显可爱,这么萌的东西,小朋友、大朋友都想玩吧?

两件两轮汉代铜鸠车,陈文哲轮换着,全都看了一遍。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那件长着白毛的三轮铜鸠车之上。

稍微看了几眼,就知道这东西不是做旧的,就算做旧,也不可能做上那么一层天然的铜锈。

这一件相比那两件,就差点意思,最起码看着就不想上手。

这一件铜鸠车被坑土及锈层掩盖,无法展现青铜件的精美的纹饰。

通过仔细的微观,这件的绿锈下有铅光,应该是件真品。

这一件很可能是西晋时期的铜鸠车,陈文哲自然也不想放过。

可是它外层的锈迹,实在是太严重。

如果想要保存,还需要清除一下锈迹,要不然连器身上的一些细节,都看不清楚了。

除锈清理,如同给人做手术,一定要在事先想好,要达到什么目的,否则,还是保守的保留生坑状态为好。

除锈清理可以还原古艺术品的本来面貌,还可能发现锈层下的鎏金或铭文。

像这件西晋青铜鸠车,若清理得当,底下的铅光面,肯定会跟同时期的铜镜一样,只要清理出来,还是很漂亮的,感觉值得去清理!

而更加值得清理的,肯定是有铭文的东西!

陈文哲有点头痛,他现在是被盛名所累了。

在清理之前,肯定要先把东西买下来啊!

“老板,这三件东西多少钱?”

知道没法拖延,陈文哲干脆先开口。

“陈老板看好了?”

老板是一位年轻人,看着最多二十三四,也不知道他这一摊子东西,都是怎么弄来的。

“肯定看好了,仿古的玩具车,不要说是古代青铜器,要真是古代青铜器,谁也不舍得玩出包浆,至于这一件,是不玩放在潮湿的地方长毛了吧?”

“那陈老板看上它们什么了?”摊主也不是善茬。

陈文哲轻轻一笑道:“工艺,我看这几个玩具的工艺还不错!”

“陈老板还真是会说笑,我这些青铜器,怎么就成玩具了?”

一听这话,陈文哲就知道,这位摊主还真不知道他手中的东西是什么。

也是,谁会想到,如同小儿拉的推车一样的鸽子、斑鸠一样的铜器,真的是古代青铜器玩具呢?

只不过,这种东西在古代,就跟现代用纯金打造的玩具,让小孩子玩是一样的效果。

因为铜,在古代就是金!

这样的奢侈品玩具,也只有大贵族之家,才能做给小孩子玩!

不认为这是玩具,那就是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这就好说。

陈文哲知道,这东西是真的珍贵,别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你想要多少钱?直接说!”陈文哲道。

“一件五十万!”老板直接狮子大开口。

陈文哲知道,他就算是同意以这个价格交易,这位老板也不会卖给他。

“呵呵,一件五十万?我要真出一百五十万,你这整个摊子上的东西,都卖给我还差不多。”

陈文哲再次扫了一眼摊子上的东西,那些高仿,每件都值个几百上千的,数量多了,还真能达到百八十万!

所以,那位老板,自然不会同意。

而陈文哲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说完之后,他干脆的转身就走。

他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那是一种懊恼,那是一种后悔。

让人一看就知道,他后悔的是什么。

刚才他就把事情办差了,他就应该一声不吭的直接离开,之后再让人过来买下这三件青铜器。

可是,看到好东西的时候,谁能忍得住?

再说,东西真不真,不得拿到手中看一看?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