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530章

作者:疯神狂想

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肯定是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

而这样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

“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

就算是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霓虹那边甚至还给他开设了专门的陈列室,用于收藏他的作品。

陈文哲作为练泥大师,早就想要拜访一下泥人张的传承人了。

他们现在开公司,应该不介意他看一看他家的那些孤品吧?

现在肯定是不可能轻易看到真正泥人张的手工作品,但是,看一看人家的批量工厂货,也可以提前学习一些东西。

来到那家摊位跟前,陈文哲看着大大小小的泥人,感觉还真是很喜人!

摊位上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机器制作的泥人,按照大小从几块到上百不等!

一般手工制作的泥人,大概是60块钱起步,再贵的也就700到800!

名家作品一般是1500起步,名家名作十几万的都有,只不过这里的名家名作,是不是真品,就要考虑考虑了。

因为陈文哲知道,就算是在津城的泥人张两家店铺里,这样的名家名作也不多。

也就是在那两家店里,还有一些流传下来的孤品,但是那些作品是只展不卖的。

古文化街上一共两家泥人张,其中离天后宫远的那家,可以看到流传下来的孤品。

天后宫近的那家,只出售机制和一般手工制品,不出售具有收藏价值的贵重名家手工制品。

这些陈文哲早就了解过,主要是人家泥人张的手艺,真的很值得他学习。

不管是练泥,还是捏泥人的手艺,对他都太有用了。

陈文哲看着眼前的泥人,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就启动了回溯。

只要不是机器大批量复制的,他就可以看到一些东西。

而就算是机器工,他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比如泥料的炼制,或者是配方!

所以,那些明显有着手工特点的,不管质量好坏他都想看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对于选泥、练泥可是有着很深的研究,现在任何一点进步的机会,都不可错过。

只是稍微寻找,陈文哲就找到了几个好的作品,标价五千以上的,都应该是现代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这些人,一般都是跟着师傅学过几年,或者是十几年,还没有出师,没有多大名气,但是手艺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稍微一看,陈文哲就收获不小。

泥人张的这些传承人制作的“泥人”,所用材料还是很不错的,他们使用的是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

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柔而成为“熟泥”,其特点是粘合性强。

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

塑造好的作品,避免阳光直射或置于炉火周围,正确的晾干方法,应是自然风干。

第766章 贱卖海张五

泥人张选泥、练泥的手段,对于陈文哲来说,肯定有其借鉴意义。

而最主要的还是捏塑工艺,当然,最后的烧制,陈文哲也想见识一下。

选泥、练泥、泥塑、上彩、烧窑这几项技术,陈文哲都还算厉害。

但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这个他山之石还是一块玉石。

很快,陈文哲就锁定了一件制作工艺最好的泥人。

“泥人”在彻底干燥后,要入窑烘烧,温度要达700℃左右。

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着色。

彩塑的用色,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

过去的颜料为水粉色,覆盖力差,容易爆裂、脱落、褪色,不能长久保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使用丙烯色,尽管价格较贵,但优点很多。

这种新材料覆盖力强、不爆裂、不脱落、不易褪色,干后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冲洗。

而一件完整的作品,一般需要30天左右才能制作完成。

什么事情就怕专业啊!陈文哲回过来神来,只有感慨。

国内各种传承,实在是太多了,就说这泥人张的传承,可以说把玩泥巴,玩成了最顶级的艺术品,这就是牛鼻!

刚才只是简单的看了看,陈文哲就有这不少收获。

泥塑,有时候比瓷塑还要难烧。

这一点全看泥巴,和泥巴要是玩不好,你什么都做不成。

所以说,人家才真正是玩泥巴的大师。

这还是第一次,陈文哲承认自己玩泥巴,玩不过人家!

最基础的一个选泥、练泥,人家就真正是玩出了花,玩到了境界。

学到了人家的东西,自然不能白嫖。

看了一眼,眼前如同古代员外一样的富态男人坐像,陈文哲打算买下来。

这尊塑像,应该是出自一名张家的小辈之手,工艺还可以,所以要价八千。

市场价八千,出厂价也就四五千块,有这种手艺的年轻人,在青年一辈当中,也算高手了。

这样的高手之作,买下来收藏,应该不会差了。

来到古玩摊位上,自然不能只卖现代艺术品。

再说,人家摊主也不可能只依靠现代艺术品赚钱,这样的明码标价,赚不来大钱。

所以,能来这古玩市场摆摊的,自然都是有着一些老东西的。

这座摊位上的泥人也不例外,除了那些明显是新作的彩塑之外,还有很多看着就比较有历史感的老东西。

这些老东西的典故,陈文哲一看就明白,像一个人看鹅,小儿抱鹅,这肯定是羲之爱鹅。

还有一个美女十分英武,那好像是木兰从军。

其他全是美女的,应该是出自红楼梦的人物。

还有一些穿着古代服饰的人物,而且各有各的精彩。

这些泥人彩塑,一个个都惟妙惟肖,这好像是泥人张的特点。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开眼。

这些泥人张的经典作品,其开眼肯定不如陈文哲的画龙点睛厉害,而且看着眼睛都有点小啊!

陈文哲总算是找回来了点自信,他还是有点厉害的!

这些泥人一个个活灵活现,还是手工艺品,看着都有点可爱啊!

所以,不管买那一件,都是可以的。

老东西,还是晚清、民国的东西,价格自然不会便宜。

稍微询问陈文哲就知道,这些泥人的价格都要七八千。

稍微好点的,比如刚才陈文哲点出来的羲之爱鹅、木兰从军,这些都要三万以上,因为人物就好几个,价格自然就贵。

可惜,这些也不知道是谁做的,他连泥人张的传承都没有看出来。

不过,东西是老的,最起码也有上百年历史。

老东西,可不一定是好东西!

也不知道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这样的老东西越来越多了。

陈文哲可不想要这些鱼龙混杂之物,他想要龙,不要鱼!

一件件仔细挑选,这太过专业,也不太好,比如现在,他就挑选的眼花缭乱的。

如果是普通人,早就看花眼了,哪里还能从里面挑选出一些精品?

“咦?这件人物捏的有点传神啊!”

突然之间,陈文哲发现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泥人彩塑。

这件泥人彩塑,形制比较简单,但是神态极为传神,看那技术,已经不比他的画龙点睛弱。

陈文哲主要是通过一双眼睛,来显露人物的神态、性格、表达意思等等。

而这一件,却通过人物的整体形象、动作,来把他的性格表露的一览无遗。

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傲。

可再怎么看,也没看出这人,像是有狂傲资本的样子。

看到这个张牙舞爪的家伙,陈文哲的脑海之中,突然之间冒出一个典故。

古玩城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故事,原来这里的摊主,几乎见到一个客人,就要讲一件故事。

而关于泥人张的故事,可不太简单,它已经是典故,而且好像是被收录进了中学课本之中了吧?

贱卖海张五,好像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这件关于泥人张的故事,录入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这一点陈文哲肯定没有记错。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这些故事情节,陈文哲一想就能背下来。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