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466章

作者:疯神狂想

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上,造型往往千篇一律,犹如印刷制品,给人之感觉是过于规正、死板、毫无生机。

真品则为手工捏塑堆贴,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

对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造型,仔细观察时,一般都有细微变化。

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显示其自然和灵气。

不管怎么看,陈文哲都没有发现什么缺陷,如果没有那层火光,这就是正宗德化白瓷。

白瓷能够烧制成这种水平,就算是古代的工匠,也应该没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吧?这就是精仿啊!

对于自己的作品,陈文哲还是十分满意的。

此时再看那些白瓷墨彩,陈文哲发现,相比单纯的白瓷,这些墨彩瓷又是另外一种风情。

白瓷之上作画,肯定是釉上彩,就是先上白釉,后上墨彩。

颜料以“艳黑”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彩料,在白釉面上描绘图案,后经窑炉烘烤而成。

浓黑的彩料,在似雪的白釉上装饰绘画,亦深亦浅,可浓可淡,与水墨画的效果相似。

而加入其他颜色点缀,效果就更好。

墨彩瓷描绘装饰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以艳黑料作为主色,以西赤料为辅色,金线点缀。

这样在瓷上装饰画面烧制以后的墨彩上面,再用本金(黄金细末)勾线、覆盖、烘托点缀,增添富丽堂皇气势。

然后再经800℃左右温度,二次烧制,即可达到类似“色釉描金”,“珊瑚红描金”等鲜亮富丽,画面高雅、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而这样做还永不褪色。

“江山入画啊!”看着自己的作品,陈文哲有点感慨。

他现在作画也很有一手了,就算是文字,也已经写的很不错。

他制作的这批墨彩瓷,通过各种颜色的点缀,使画面色彩华贵、古朴生动、典雅、意蕴深邃。

不用说,这批墨彩瓷的制作,也很成功。

“这种等级的瓷器,应该不会被人嫌弃吧?”

想到郑宇,陈文哲笑了起来。

这批墨彩瓷,其实就是给航市博物馆准备的。

在这批瓷器之中,要华贵有华贵,要古朴,有古朴。

至于典雅更是不缺,意蕴就更加的深远。

瓷器上的山水墨彩,就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江山入画了,能没有点深邃的意蕴?

“品种少了点,数量也少了点,烧制金砖的工艺,可不能轻易给出去,要不然,很有可能被看轻了。”

什么东西,太容易得到了,就不懂得珍惜。

再说,现在陈文哲也需要打打名气,所以,送一大批作品进入杭市博物馆,应该可以让他增加一些名气。

所以,东西还要继续做,只不过,墨彩瓷就算了,他还是要做一些白瓷。

至于青瓷、宝石红、青花釉里红,他已经算是名声在外,就不需要送入博物馆扬名。

进入博物馆的东西,其实最好的还是仿古器,特别是仿制商周青铜器的作品,这种东西,不管放在哪里,一看就知道是重器。

其实,现在的很多器型,都是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演变而来的。

比如说,陈设供器!

此类作品的造型,主要就是仿制商周青铜器和当时所流行的式样。

这种作品,形制大小不一,大者质朴厚重,可作祭祀礼器和宗教法器。

小者精巧雅致,可供案头赏玩。

其特点是造型规整,结构合理,装饰不多,以胎釉的质感取胜。

工匠善于利用器形的轮廓线,以及堆贴上去的兽头、铺首、蟠螭、夔龙等凸出部分,烘托出浑然一体的古色古香气氛。

此类典型供器,有印花饕餮纹双耳四足方鼎式炉、印花双螭耳三兽足炉、竹节筒形三足炉、印花同纹双螭耳宣德炉等。

香炉这东西可谓是源远流长,毕竟是附庸风雅的东西,只要是有点条件的,都喜欢。

比如现在,只要是有点钱的,就都可以玩一玩。

德化窑所制的宽厚口沿三足香炉,自成特色。

正德年间,德化窑大量烧制仿白玉宫廷祭祀用器。

而后,德化所制香炉,极力模仿名重一时的宣德铜炉。

宣炉“要者有鼎炉、彝炉、乳炉、鬲炉、敦炉、钵炉、洗炉、筒炉等”,“其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如好女子肌肤柔腻”。

只是几句话,就把宣德炉的各种样式,还有烧制成功之后的特色,说的清清楚楚。

第675章 美的让人心动

宣德炉的器型很多,各种经典之处就更多。

要做出那么多器型并不容易,而能烧制出宝色内涵,珠光外显的效果,就更加不容易。

就不要说,还能烧制出如同女子肌肤一样柔腻的触感。

这样的描述,现代人一看,肯定会认为是夸张了,认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

既然有这样的记录,那就肯定出现过这样的瓷器,这就是陈文哲的最高追求。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是不能做出来,毕竟他已经可以掌控自如的烧制孩儿红。

有了这种原来只能靠着运气、窑变才能出现的釉色,再烧制一些有白里透红的仿宣德炉白瓷,就真的达不到那种效果?

不尽然,很可能是会达到,但是这需要试验一下。

现在他就有时间,所以想到就可以做。

走出窑厂,来到了工作室这边。

一间间隔离出来的工作室,互不打扰,里面就显得比较安静。

当然,还是有人不时的进出,这些是运输原材料和送作品入窑烧制的搬运工。

每一条生产线上,都有几个这种打杂的。

随便走了走,陈文哲就发现,现在厂里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本来才只有不到两百人,可现在的人数,明显又增加了不少。

因为陈文哲发现,只是启用的工作室就有十几间,这就说明,最少有十几人能带起一条生产线。

陈文哲数了数,不算陈星辰等四人,这里还有八间工作室在运行。

稍微看了一下,发现其中四间之中带头的,都是一些不认识的新员工。

他们的动作熟练,塑形手法精巧,一看就是专业人士。

从头看到尾,陈文哲发现这条线上,居然有七八个手法纯熟的专业人士。

看那水平,每一个都不低于三级。

制瓷三级技工,可不是大白菜,也不知道李金鲤和陈星辰,都是从哪里找来的。

不过,有了这么一批人加入,紫砂壶是不愁没得卖了。

一间一间的工作室,陈文哲全都看了一遍,新增加的四个工作室,还都有不少熟练工。

不用说,这些肯定是来自美院,就是不知道来自哪座美院,或者是哪里的都有?

第一个月得到了那么多奖金,效果已经出现了。

加上一念堂和他陈文哲的名气,吸引一些有着无限渴望的年轻人加入,应该是不难的。

可惜,这些人只是一些没有根底的普通手工艺人,要不然也不会来他这里。

这样一来,他们制作出来的作品,也就达到了四级工艺水准。

十个人一条线,七八个专业人士,其他两三人是打杂的,这么组合,生产速度并不慢。

“王老大,我们在这里,真的可以拿到很多奖金?”

再次走进一间工作室,陈文哲听到有人在说话。

当然,说话不耽误干活,因为流水线上,不管谁慢了,都会托整条线的后腿。

“那是当然,第一批进厂的人之中,就有我一个发小,就是他告诉我的,要不然我怎么知道这家小厂?”

那所谓的王老大,年纪肯定不大,但是在他们一群人之中,应该算是大的了,看年纪应该超过三十岁了。

这个年纪,还混迹在底层艺术人之中,情况肯定不太好。

陈文哲看着他灵巧的双手,很快就制作出来了一只美人肩。

心太大?陈文哲忽然间意识到,他的手艺应该是不错的,不过心太大,上来就想来个突破。

可惜,他终归是有短板的,如果制作一些简单的器型还没问题,可制作美人肩的时候,在塑形之时,就塑造不出美人身体上的那种流线型。

这就是利用象形、隐喻的手法,来表现一种形体美,你要表现不出来,那作品还能看?

“老大,还是不行啊!美人肩虽然价格贵,但是制作起来太难了,要不然我们还是制作美人壶吧?你拿手的一粒珠,应该可以做出五级工艺。”

“哎,行吧,我也不拖累你们,等有时间了,我自己练习,现在制作美人壶,我就是不甘心啊!”

“不要想你的工作室了,我们聚在一起这么长时间,就没有想着集众人之长,合作制作一些精品瓷器来打市场,这怪得了谁?我们肯定不适合创业。”

“说的也是,我们就是死脑筋,谁规定瓷器就一定要独立完成?”

“好了,都认真起来,这可是关系到我们的奖金!”

不得不说,这个团队还是很厉害的。

互相配合之下,他们分工明确,制壶速度不慢不说,制作出来的美人壶,还真都合格。

只有刚开始的两件,略微有点瑕疵,属于四级工艺。

陈文哲看过之后,就知道,他们这属于互相配合不当。

比如壶底的制作,和壶身就不配,还有壶盖和壶口,制作的尺寸稍有出入。

后期修饰,怎么也是差了点。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