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435章

作者:疯神狂想

一个是皇帝想,另外一个是铸造这么一口大钟,是真的有必要。

人类活着,不就是追求美好的事物吗?

钟声,也是一种追求。

随便举一个例子,寒山寺在除夕之夜会响起108记钟声,而进入寒山寺听钟,并非免费,而是要掏320元门票的。

平均每听一下钟声,花费在3元左右,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乐声了。

可就算这样,为何到了除夕夜,香客们会对寒山寺的钟声,依旧是趋之若鹜?

这道理很简单,因为寒山寺的古钟所发出的声音,非同一般。

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写道:美好的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而现代的医学,也证明了古钟的钟声,真能“驱邪祛病”。

事实证明,住在寒山寺周围10公里,也就是钟声所能波及的枫桥镇居民,他们极少患心理、消化系统等疾病,而且镇中高寿老人极多。

陈文哲获得任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对于世界名钟,他也有所了解。

如果不是特别了解过,还极力的证实过,他还真不清楚,超声波可以治病。

比如说,宏大的钟声,不仅能激发人身体中的正气,而且古钟敲响时,还会产生强大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杀死狂犬病毒、脑炎病毒,可以让百日咳和白喉菌难以生存。

这样的事情,如果只是传说也就罢了。

陈文哲真的查证过,虽然超声波不能治疗狂犬病,但是狂犬病毒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2%肥皂水,碘酒等灭活。

这样的事情,不查出来,陈文哲还真是不敢信,可这是事实。

有一位记者,不相信钟声能洗礼人的心灵,曾经坐在寒山寺的台阶上,听罢了108声钟响。

他说:听完新年钟声,我的心里充满了阳光般的正能量,相信明天一早,我更能用心地工作,争取来年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

这样的说法能不能相信,自己听一遍寒山寺的钟声就知道了。

现在是网络时代,就算不去旅游,也是可以听录音的。

陈文哲听过,他还听过大量使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制作出来的颂钵的声音。

这种颂钵的声音能不能治病,陈文哲不敢说,但是,他听了之后,确实感觉很好听,甚至是能让人放松。

最起码是喜欢听,有时候会忍不住,一次次的不停的听,可以说是余音绕梁,十分悦耳。

而钟声也是一样,只不过,这东西不能如同颂钵一样,听起来没完。

但是,这东西现在仿制出来,肯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第628章 一个套路

就是意识到了一座好的铜钟,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但是的马承继才会一听说,陈文哲想要做一口大钟,就把他打包送到了长安。

收回心思,陈文哲再次研究起景云钟的制作。

景云钟高2米47,腹围达到了4米86,口径1米65,因为是铜为主的材质,加之钟声对壁厚有要求,其重量竟然达到了12000斤,快赶上《西游记》中孙悟空13500斤的金箍棒了。

因体型巨大,对古代来说,其铸造难度可想而知,很难一次成型。

所以,景云钟采用了分段泥范铸法,被分成五段,26块铸模。

如果仔细查看,就会发现钟体上有明显的“拼接”痕迹,那就是分段、分块遗留的“翅边”,即接缝。

那什么是泥范铸法呢?范铸法,就是用模型作为“范本”,对物品进行铸造的工艺。

而泥范铸法,就是用泥巴做模型的一种铸造方法。

模型一般又分为外范和内范,即物品的面子做外范,里子做内范。

制作外范时,先照着所设计铜钟样貌,用泥巴塑造一模一样的一个模型。

等泥巴干了模型固定住了,在泥巴模型外面,再均匀涂抹一层泥,并用力拍打,使泥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

等泥巴半干,用刀划成自己预设的几块,小心取下来。

之后,再把取下来的几块简单拼接,用火烤干使之变硬,便成了外范。

外范制作完成后,对纹饰不清晰的,还要进行修饰。

而内范的制作则相对简单,只需要把做完外范的铜钟泥模表面刮去一层,被刮去这层的厚度,便是所铸造器物的厚度,之后火烤使之变硬,内范便做好了。

做好内范外范之后,先把内范放在铸造台上,然后外面依序放置外范。

等放好了,上面用范盖密封起来,并在顶端留有浇筑孔,用来倒“铜水”。

等“铜水”冷却后,把里面和外面的泥巴打破,就成功取出了铜钟。

当然,如果分段的话,就要进行几次浇筑。

最后,对取出的铜钟进行检查,打磨铸造中漏出的“铜水”产生的翅边,修整小瑕疵,最后拼接起来,景云钟就诞生了。

整体的制作工艺,就是这么一套程序。

所以,有了合适的材料,最主要的是制作泥范,等把所有配件全部浇铸出来之后,才是修整、拼接。

这些技术,陈文哲全都学到手了,而且还都是大师级工艺技术。

这就是被动传承的厉害之处,只不过,激活被动传承比较费脑子、费精神。

只要激活被动传承,就会一股脑的,学到大量知识,不想学都不行。

所以,这一次他学到的东西,是真的很多。

除了上述两种最重要的工艺,其实在铸造完成之后,还有不少工艺,这是属于所有铜器制作的工艺程序。

比如经过了塑模、烘烧、铸造,之后是抛磨、焊接、成型等上百道工序的淬炼,这些工序缺一不可。

其实从塑膜开始,后面的烘烧、铸造什么的,原来陈文哲在学习四羊方尊的仿造技术的时候,已经学过,而且学到的也是大师级手艺。

只不过,他就从来没有用过。

当然,就算使用,他也只有铸造四羊方尊的时候,才能使用那些工艺,仿造出大师级的工艺品。

现在多了一只青铜钟铸造技术,他当然也可以铸造出大师级工艺水平的青铜钟。

只不过,学习这些手艺,消耗的时间可不少。

所以,接下来的三天,他都过的浑浑噩噩。

直到脑袋完全清醒,才算完全消化了这一次的传承。

“传承任务2:新年的钟声,摸一下景云钟,任务完成!”

“激活分支任务1:开启景云钟传承,第一阶段,成功选择合适的铜料,制作出合格的材料,以备制作景云钟,完成任务,奖励自主传承一次。”

终于,系统任务再次完成了一件,而另外的分支任务,也可以开始了。

稍微了解了一下,整个传承开启之后,总共有九道工序。

从选料开始,之后是熔铸材料、塑模,接着就是制作泥范,主要是内范和外范,接下来是烘烧、浇铸、抛磨、焊接、成型。

每完成一次任务,就会获得一次自主传承。

最后全部完成,总共获得十次自主传承,跟第一次的金砖传承,一个套路。

现在技术学到手,接下来最先开始的肯定是选料。

制作铜钟,可不是什么材料都可以的,比如景云钟的铸造材料,就是来自当时全国各地的矿场。

用铜钟上的铭文来说,就是“耶澳集宝,丽壑收珍”。

收集全国的珍宝,才做出来了景云钟。

当然,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另外一只古钟重铸。

反正不管是怎么做,都是需要好的材料。

对于这一点,陈文哲倒是不害怕,因为大美院就有历史学院,他们研究的就是古代的各种文化历史。

所以,唐代的各种矿场,使用的是哪里的铜料和锡料,这些都应该是有据可查的。

只要找到大体相同的矿物,陈文哲就可以通过传承记忆,来选出当年使用的材料,从而调配出最适合复制景云钟的铜锡合金。

第一步,肯定是要复制出景云钟,之后,才能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二次创作。

如果材料合适,其实制作编钟也是可以的吧?

甚至是制作一件青铜鼓,也应该能行吧?

至于颂钵什么的,难道就非得用七种材料来制作?

适合做铜钟的打击乐材料,就不能制作颂钵?制作风铃也不可以?

只要材料好,再加上一点技术,制作出一些声音优美的打击乐器,好像并不难!

只不过,现在才刚刚得到被动传承,一些技术陈文哲才刚刚学会,还没有融会贯通,就不要说触类旁通了。

就像他的制瓷、雕塑、绘画等技术,运用的次数多了,开始融汇贯通、触类旁通,他的技术就会飞速提高。

到时候,制作青铜器的技艺,是不是也可以达到大师之上的水平?

现在想这些还太多,陈文哲只能安稳下来,在酒店里面每天吃了睡,睡了吃。

住在酒店之中,就这一点方便,不管干什么,都可以直接叫客房服务。

第629章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陈文哲发现,他学习的过程,还是住在酒店最合适。

这种猪一样的生活,实在是舒服。

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人这么伺候着,他这一次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舒服的不得了。

“下一次不管启动什么样的传承,都要住酒店!”

一个星期之后,感觉神清气爽了,陈文哲才再一次走出了酒店。

在这里,除了花费的钱财多一些,其他就没有任何缺点。

走在长安的大街上,现在是上午,听说他们这里的夜市十分热闹,但是能白天出门,还是要白天,毕竟这是一座陌生的城市。

所以,就算完成了任务,陈文哲也没有着急离开。

家里没有他,不是也顺利运行了七八天了吗?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