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17章

作者:疯神狂想

金箔为衣、蜡护保护,还真不是噱头。

人家是真厉害,特别是入口即化,这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啊!

当然,这是说的古法安宫牛黄丸。

那么,现在新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什么价?

现在生产安宫牛黄丸的厂家有不少,价格参差。

广誉远有好几种,最便宜的180块,一般的五百多块。

牛黄、麝香双天然的,就贵了不少。

查找了不少信息,陈文哲发现,两年前的价格就1680块了,现在价格几何,网上没有准确消息,就不得而知。

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名声不比广誉远的小。

前门大栅栏同仁堂总店里,安宫牛黄丸专柜就对着大门,C位,时不时的就会变成最热闹的柜台。

玻璃柜台里,一排一排的小红盒安宫牛黄丸,价格为每粒560元,更贵的也有。

对了,现在安宫牛黄丸的保质期是5年。

除了这几家比较有名的,还有很多牌子的安宫,本想多查资料,多了解一下,一检索,太多了。

到了此时,陈文哲才知道,他真是见识太少了。

这时他才发现,他这一次得到的信息,其中安宫牛黄丸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制作它的工艺。

嗯,除了这一种药物,使用安宫牛黄丸的方法,也很重要。

看了一些病案,陈文哲也算是揭开了安宫牛黄丸“急救”的面纱。

安宫牛黄丸,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誉,是否实至名归?

一层一层的揭开它的面纱,你会发现,最真实的它,原来是这个样子。

什么是“安宫”?所谓“安宫”,是安“心之宫”的意思。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心包犹如心的宫城,起抵御外邪、保护心主的作用。

心为火脏,藏神,是一身的最高主宰,却容易被火所扰。

因心包常代之受邪,因此常称之为“热入心包”,以高热、神昏为主要症状,被认为是“心神”不安。

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服之后能使心“安居其宫”,所以形象的命名为“安宫”二字。

这是这种成药,被制作出来的理论基础。

其实,对于陈文哲这种不懂中医的家伙来说,怎么制作,反而更加重要。

要知道,一般人哪里会知道,安宫牛黄丸由哪些药物组成?功效是什么?

可陈文哲,很轻易就得到了。

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珍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金箔衣、黄芩(一两)。

这个方,有几味重要的药材,一个是牛黄,一个是麝香,一个是犀角。

第450章 肯定是无价之宝

看着病例,陈文哲有点感慨,因为他感觉,这就是在学习中药学的知识。

而且这些知识通俗易懂,感觉还很有用。

这一次可不止是长见识,这学到的知识,真的能救命。

比如安宫牛黄丸的命名,就很有意思。

了解过这种药的,都知道这丸药的方命,就叫安宫牛黄丸,可知君药为牛黄,有清热豁痰,开窍解毒的功效。

配犀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的功效。

牛黄、犀角各占1/9,比例不小,所以清热的效果相当好。

再就是用麝香开窍,麝香一直被奉为是芳香开窍第一品。

其内透骨髓,外透皮毛,大无不出,小无不入,无窍不通。

无论是凉开、温开都离不开麝香。

珍珠、冰片为佐药,珍珠主要帮助化痰,治痰热蒙蔽心窍;

冰片芳香开窍,以助麝香之功。

这几味药,是安宫牛黄丸凉开的主要药物。

其它还有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雄黄一两,这个药豁痰解毒;

郁金清热化痰,也能开窍,但作用比较小,并略有点清心的作用;

朱砂也以清心热为主,也又能安神。

用金箔为衣,也是是取它重镇安神的功效。

看到这里,陈文哲恍然大悟,他这是得到了一份完整的传承。

除了详细的配方,就连制作方法,怎么服用,他也得到了详细的传承。

比如制作安宫牛黄丸的原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

后面还有大人、小孩的服用方法,甚至还有描述身体状态的,不同的身体健康状态,服药的方法也不同。

这也就怪不得,很多中药吃了不管用,很可能是吃的方法不对啊!

就算是安宫,也是不能随便吃的。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安宫牛黄丸不能煎煮,因为麝香、冰片等加热易挥发,需要用温水化服。

看完这一切,陈文哲感觉脑袋懵懵的。

中医这东西,好像看看就记住了,懂得怎么抓药、用药,就可以了吧?

他的记忆力超群,看一遍肯定就记住了。

还有,上面老太太记录的病例,都实在是太详细了。

如果他手中有着安宫牛黄丸,是不是就可以直接用来救命了?

毕竟安宫牛黄丸的适应症也就那么几种,只要按方抓药,适合的就用,还能出错?

这个时候,陈文哲才意识到,为什么古代人会有秘方,这东西不管是谁得到了,都会有私心的吧?

只要有着这么一种本事,后代子孙还会害怕吃不饱饭?不骄奢淫逸就很不错了。

重新站起来,陈文哲来到了那只药箱跟前,他从来没有这么渴望,得到一件东西。

虽然它对于陈文哲来说,已经没用,毕竟它蕴含的所有记忆,都已经被隋侯之珠读取并存储。

但是,这只陪伴了那位老太太一生,装了无数用来治病救人药材的药箱,陈文哲还是想要得到它。

因为,老太太每次出诊,治疗完一名患者,趁着赶路休息的空隙,就在它身上,把一天遇到的病例,详细的书写下来。

几十年下来,一时之间,陈文哲也算不清楚,老太太到底记录了多少病例。

不管多少吧,这份病例,肯定是无价之宝!

就是不知道,她的那些手稿,最终落到了哪里?

也不知道她的医术,有没有流传下来,如果没有,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陈文哲可没法行医,也没有想着去行医,所以,他获得的这份传承,如果能找个好去处,那就肯定是这家医院。

也不知道,这家医院还有没有中医传承!

这些都不着急,他还需要好好了解一下这家医院。

现在的医院,很多也都向钱看了,就是不知道这家的风评怎么样!

再次看向药箱,要是不行,就现在使用一次自主传承。

这样也就可以,一次性的学到一种大师级的技能,而且很可能是学到那位老太太的医术。

相比老太太的医术,安宫牛黄丸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老太太接生的手段,陈文哲就有点叹为观止。

其实,人家老太太的专业是产科,而不是急救。

所以,这只药箱跟随老太太,遇到的最多的,还是处于危险当中的产妇。

还是那话,五六十年代,甚至是七八十年代,那时有几个生孩子来医院的?

一般都是在家里,找一名产婆就接生了。

而只要能找到老太太这里的,都是危急重症。

可就算这样,这位老太太还是能一次次的把产妇和孩子,从生死线上拉回来,这种医术,现代的医生有几人能行?

一般不用药物,不用各种工具,也没有B超什么的照着,人家就用一双手,一摸,腹中孩子是什么情况,大体就能摸出来。

在接下来,人家在产妇的肚子上,就那么揉搓两下,一般都能十分顺利的把孩子拽出来。

至于真遇到了大出血,那也是没办法,毕竟那是一个缺医少药的年代。

当然,一般也遇不到,因为在找她之前,大出血的病人,往往就先走了,根本就撑不到她去拯救。

“这位先生,您喜欢这只药箱?”

陈文哲正在不由自主的查看刚才得到的信息,没想到他的动作,已经落在了一名小护士的眼中。

没办法,病房里常驻着一名护士,他那点小动作,小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这些人精?

“先生不要误会,我看你关注好几次了,所以才会问的。”

“我确实喜欢,不知道你们卖不卖?我出高价!”

“卖的,价格您看着给!”

一听陈文哲喜欢,护士反而更加高兴。

陈文哲一愣,这么痛快的吗?

虽然这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一只樟木箱子,但是,这总是这家医院历史的一部分吧?

老前辈们使用的工具,就这么轻易的卖了?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