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09章

作者:疯神狂想

“行吧,希望东西是真的,要不然,你们几个可都要丢脸啦!”钱千盛还是有点不甘心的道。

“行了,不要说了,再说就是你丢脸,现在开始看东西,小陈已经接受过考验,能上手看看桌子上的两件东西了吧?”穆凯荣道。

“看来穆教授有点着急,其实没什么可看的,这两件东西是窖藏,不可能有假!”钱千盛自信的道。

这时,张昌民再次开口道:“既然不可能有假,那就让小陈看看,他进入金牌典当行只有一周,可现在只差一点,就晋升一级鉴定师,如果业务足够,晋升二级、三级鉴定师,都不在话下。”

“行了,不要吹了,是不是真厉害,见见真章吧!”牛晨开口道。

陈文哲现在才算知道,钱千盛等人,是不想他参与鉴定桌子上的两件元代青花鉴定。

这时,他反而更加希望,上手看一看。

既然没人反对了,陈文哲自然是要看的。

“不要担心,有什么不对,你就直接说,反正这些东西,都是被很多专家看过了的,你的意见,也许就跟其他人的一样呢?”

最后,陶教授稍微安慰了一下陈文哲。

第438章 忍不住遐想/瞎想

如果不是陈文哲不停的让他帮忙,想要给他提供一些机会,看一些传世珍品,陶教授还真不乐意,让陈文哲来这里接受考验,或者说是吃气!

当然,陈文哲可没有一点被欺负的感觉,只要能上手一些宝贝,这点为难算什么?

“这是钱老的东西?”看了一眼钱千盛,陈文哲心中一动道。

“对,就是他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想要拿出来还钱,而且想要在收藏家协会内部出,没想到鉴定的时候,出问题了,你就随便看看,这也是加入收藏家协会的一部分考验。”

陈文哲不在说话,加入个协会,事还真多,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时,他已经不在看桌子上的两件东西如看珍宝了。

存疑的东西,就要把它们当做仿品来对待。

陈文哲也没有客气,直接来到东西跟前,仔细观看起来。

其实,这些东西很多地方都不用看,比如纹饰、造型、老化程度等等。

所有关于元青花的特点,这两件瓷器上面,都有着明显表征。

不过,既然有问题,那就不会是小问题。

果然,当陈文哲拿起那件青花狮子滚球纹大罐,看到它的底部之时,他发现问题了。

其他都对,就是这个底有点不对,而且应该是很不对。

最近遇到的元青花比较多,陈文哲对于鉴定元青花,自然就很有心得体会。

不说其他,只是一个鉴定元青花的底部,就有这好几种特征。

青花、纹饰、造型、口沿、底足、修胚、体积、重量、透光、垫烧工艺、做旧痕迹,这些都没问题。

现在只是底部出了点问题,当然,它不是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

景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看上去白中泛灰,这一点没错。

底足露胎部位,也没有人工涂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

至于没有火石红,这一点也不是问题。

社会上曾普遍认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红”现象,并将此作为鉴定标准。

其实不然,“火石红”现象,仅存在于部分元代青花瓷器上,有相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现象。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擦痕和底款之上。

要知道,陈文哲可是刚刚处理了一件乾隆瓷器,他就是把那乾隆御制四字款擦掉,并且重新上釉,精心把那个底,单独烧制了一遍。

这样烧制之后,器身没有多少火气,稍微去去火气,就跟原来一样。

这一件,显然也是这么处理过的,最主要的是,这件瓷器上面,居然落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不说这件器物对不对,是不是宣德年的青花,就说那磨底的过程,能不能做的好一点?精心一点?

现在恐怕不止是陈文哲能看出来,就算是这里的所谓大收藏家们,也都能看出来吧?

多少都是行内人,罐子底部处理没处理,还是看的出来的,毕竟处理的并不是多么高明。

所以,他一看这件瓷器就知道,它本来的款应该不是宣德,要不然不会磨底。

现在,原来的款被擦掉了,重新书写上了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

这很显然,这种作假手段,比人工涂抹还要严重。

这样的东西肯定是造假,要不然,你擦掉底足之上的老化痕迹干什么?

或者是连上面留下的款也擦掉了?如果真是这样,现在的款就肯定是假的。

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除了底部的擦痕,其他居然没有任何瑕疵。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陈文哲还真想听听,这里的这些人都是怎么个想法!

这件东西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因为所有特征都在表明,这就是一件元青花,或者是明青花?

陈文哲玩味的看着这件瓷器,总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件现代仿品吧?

嗯,没准还真有人是这种观点,因为元代青花十分特殊。

想到元代青花的特殊之处,陈文哲忍不住遐想/瞎想起来,这东西他能不能低价买下来?

对他有着浓重敌意的钱千盛,他也没必要客气,所以,他买下来也不会感觉亏心!

“看完了?看完了就说说观点。”牛晨最先开口道。

“存疑,底部处理过,应该不是宣德时期的东西,不过,这样也够了,我们行内,只要是存疑的物品,一般都会当做仿品处理。”

这还是第一次,陈文哲昧着良心说话。

不过,他说的是实话,这就是一件存疑物品,行内就是会当做仿品处理。

“你不懂不要乱说,什么仿品?就算是仿,也是明仿,它就算不是元青花,也是永宣青花!”

一听陈文哲的结论,钱千盛就好像被人踩了尾巴,炸了毛的肥猪一样,差点跳起来。

“好了,又有一位认定是仿品,应该无可争议的东西,老钱,你就不要挣扎了。”这时张昌民开口道。

“张馆长,我可没说是仿品,我只能说这东西存疑,如果进入市场,会被当做仿品处理,可没说这就是仿品。”

就在此时,陈文哲再次开口道。

“没什么区别,存疑就卖不上高价,老钱,就让你自己说,你这两件瓷器为什么都磨了底?”

“就是,如果不是作假,为什么要处理底足?”陶教授也落井下石的道。

“我怎么知道为什么磨底?反正我让人鉴定过多次,很多专家都说,这东西完全符合元青花的特点,最少也是永宣时期的东西。”

“那你就按照永宣时期的来卖好了,我可提醒你,小陈虽然年轻,但是,他可是金牌典当的鉴定师,他的结论肯定就是金牌拍卖行的结论,而只要结论认定,整个拍卖行都不会否定。”陶教授一脸冷笑的道。

一听这话,钱千盛的脸色更加不好看。

他为什么为难陈文哲这个年轻人?还不是害怕这一点?

“你说这些永宣青花?其实不用包希望,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不是永宣时期的青花瓷!”

这个时候,陈文哲也没忘了继续打击敌人。

反正是对他带有敌意的人,他就不用客气。

陈文哲知道,只要钱千盛没有自信,他就要倒霉。

第439章 曲折与传奇

这个世界上,可没有非此即彼的说法。

如果这两件东西不是元代的,那也肯定不是明代的。

而只要不是明代的,那就一定是现代仿品,而不是清代或者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这就是元青花的特殊之处,这一点,恐怕他们都知道。

青花创烧于唐代,宋代亦有烧制。

宋代的青白瓷盛传江湖,造成景镇瓷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推动青花瓷萌芽,到元代臻于成熟。

从元代开始,历经明、清,无论官窑与民窑,一直盛烧不衰。

当然,这是现在人们的认知,在五六十年前,事情可不是这样的。

景镇虽然在元代已成功烧制青花瓷,但由于史籍缺载和缺乏有明确纪年的实物佐证,人们对元青花的认识与了解,有数百年的历史空白。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在怀疑,中国到底有无元代青花瓷?

元代这个马上民族,可以烧制出青花瓷?

这里面肯定有一部分偏见,所以才造成后世对于元青花的疑惑!

在一些人的偏见当中,自然是没有。

就算有,它又有哪些艺术特征?

可以说,谁也难以说清楚。

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揭示这一历史之谜时,颇有些曲折与传奇。

由于元青花瓷,当年多用于外贸出口,故有相当部分遗存国外。

据不完全统计,流失在海外的元青花约110余件,主要收藏在中东的土、伊等国。

国内馆藏,多为建国后各地考古发掘所出土。

目前主要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景镇等文博单位。

元青花少见,之前都没有人认为元青花确实存在。

这中间的空白期,就会产生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现在,当元代青花瓷经鉴定确系仿品时,有人往往会问:是何时的仿品?会不会是明仿?还是清仿?

其用意很明显:我花去不菲的价钱买的元青花,即使不是元代真品,倘若是一件明清时代的仿品,不是也有相当的价值吗?

就像先前的那件鸡缸杯,就算是康熙朝仿制的,也很值钱。

刚才他已经证伪了,就是不知道,那件东西他能用多少钱买下来?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