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20章

作者:疯神狂想

传说当中,慈禧这个老妖婆,陪葬的珠子可不少。

晚晴实际统治者就是慈溪太后,她死后,被葬在了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陵也非常的不一般,一共修建了十三年。

按照慈禧当时的地位,陵墓的水准,肯定也不会低。

传说慈禧墓中有很多宝贝东西,但是有些贵重物品,目前全都下落不明,毕竟当时国内已经内忧外患,好多事情都顾及不了。

根据陈文哲的了解,慈禧陵墓被盗,其实很早就种下了隐患。

因为到了晚晴时期,满清政府已经压不住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

而在慈禧太后死后,她那惹人窥视的灵柩,就很让人眼红。

传说当中慈禧太后的灵柩,很重很庞大,黄澄澄的灵柩,恰似一沉重的纯金块,其柩衣也像是用金属而非织锦制成。

根据当时的记录传说,慈禧出殡的那天,阳光之下,慈禧太后的灵柩就像是一道金色的瀑布。

在一百多位轿夫的扛抬下,慈禧太后的灵柩,被一步步抬到了清东陵。

如此浩大而奢侈的葬礼,在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同时,无疑也引来了众多的觊觎者。

第307章 看着就有问题

在整个清东陵中,慈禧陵寝是最精美考究的一座,其所用石料,一律采用上好的汉白玉,三大殿梁枋均用名贵的黄花梨制成,棺椁用的是名贵的金丝楠木,可谓“寸木寸金”。

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入葬前,向陵墓金井中放了六批珍宝,其中包括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另有翡翠西瓜、甜瓜、桃、李、杏等宝物两百余件。

仅这些珍宝,就价值数百万两白银。

而在葬殓完毕后,因棺内还有孔隙,又倒入四升珍珠、两千余宝石填棺,其棺之大,其奢侈可知。

最让人关注的,是慈禧太后入殓时口含的夜明珠,据说此珠在夜间,百步内能照见人的头发,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棺内最珍贵的陪葬品,还不是夜明珠,而是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

可惜这只是传闻,世人从未见其物。

所以,在这水下发现一些珠子,实在是太正常了。

对于散落在水潭底部的宝贝,其实陈文哲并不太在意,因为这些东西就算带出去了,也不可能是他的。

他承认,格局小了,但是,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所以,经过了刚开始的疯狂搜刮之后,他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氧气瓶中的氧气应该不多了,他不能继续浪费时间。

所以,在周围摸索期间,发现了潭低的宝贝,他就拿起来塞进背包之中。

发现不了,他也不强求,甚至看到了距离远一些的宝贝,他都不会特意过去捡起来。

就这样,很快,陈文哲就摸清楚了这座水潭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看到了其他人,那些家伙正在四处搜寻着什么。

几乎潭底的每一存淤泥,他们都要摸一摸,踩一踩。

特别是穆家的一些人,他们肯定是有针对性的在找东西。

不管他们找什么,陈文哲都不在意,能私自夹带出去,是他们的本事。

反正他没有这种本事,自然也不会眼热。

有了决定之后,陈文哲的速度加快,他不停的在潭底游走。

当走到了小瀑布下方的时候,他心中一动,眼睛不由自主的盯在了瀑布底下。

那边瀑布冲击的地方,好像有点异常。

最起码,那边的坑洞,应该是被冲击的最深的,而现在却不是这样,所以那地方看着就有问题。

不过,要想去那边,必须要经受瀑布水流的冲刷,现在陈文哲可没有这个时间。

所以,他只是稍微关注了一下,就略过了那处可疑的地方。

等汇合了郑宇,陈文哲拉着他,两个人向着潭底的一处出水口摸去。

这边的水流比较湍急,冲的人身形不稳,但是陈文哲还是拉着郑宇,努力的靠近那条通道。

就在两个人努力稳定身形之时,郑宇拉了拉他的手臂。

陈文哲一看,在通道附近,居然发现了不少黄金。

一如既往的大黄鱼,好像这东西孙殿英收集了不少。

郑宇指了指那堆黄金,又指了指陈文哲的背包。

好像是害怕陈文哲不明白,他又指了指自己的背包。

看到身形十分稳定的郑宇,陈文哲恍然大悟。

原来捡一些黄金,还有这种好处?

陈文哲不在抗拒随处可见的黄金,他一块块的塞进背包,直到塞满。

此时他的身体,已经被完全压在了潭底。

稍微活动了一下,感觉没有什么影响,陈文哲才比划了一个手势。

郑宇得意的一笑,这个时候,陈文哲看到他的手中,居然各抓着两根金条。

民国时期的金条,是标准的十两金,就是俗称的“大黄鱼”。

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

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是312.5克。

也就是说,郑宇一只手抓着六百多克黄金。

还有,他的口袋里也沉甸甸的,不过,看个头应该不大。

想来应该是小黄鱼,在这里,小黄鱼反而比大黄鱼更加少见。

陈文哲也不理会郑宇,他当先走向那条通道。

前路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而郑宇可是跟着他出来的,趟路的事情,自然有他负责。

有了一背包黄金当做压舱石,陈文哲这一次十分顺利的进入了地下暗河。

而当他进入暗河之后,感觉水流反而不那么湍急了。

稳定了身形,陈文哲稍微查看,就快速游走起来。

在水下,就算有着一背包的黄金,浮力也很大,这让他的速度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一手游动,一手按着防水手电,在水下快速前行。

几乎没前进几米,陈文哲都能看到一些零散的黄金。

在这里,小黄鱼的数量,就比大黄鱼的数量要多得多。

想来落入上面水潭之中的黄金,很大一部分都冲入了这里吧?或者是被人带来的?

想一想,一路行来,发现的最多的居然是黄金。

不过,想一想,是什么人藏起来的这批财宝?

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就清楚了,隐藏黄金,也不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通过一些史料和野史的记载,孙殿英就不是什么文化人,也不是多么重视文物,他喜欢的就是钱财。

比如说他盗挖的乾隆墓,传说里面到处都是书画作品,而这种东西,对于当时的大头兵来说,擦腚都嫌弃不好使。

所以,当时传说,乾隆墓被挖掘之后,扔的到处都是字画。

这些曾经被十全老人,珍藏和不停盖章的珍宝,就被那么随意的踩踏、焚烧。

最后到底损失了多少文物,到现在也没个具体说法。

现在乾隆到底有多少陪葬品,是无法考证出来的。

因为在古代,为了防止贼子见财起意,所以皇室贵族到底陪葬了什么,在史书上,是不会有记载的。

而孙殿英盗墓之后,直到被捕,他也没交代,他所盗的宝贝到底有多少。

不过后来孙殿英交代,乾隆陪葬物最宝贵的是一串朝珠和九龙宝剑。

从此也可以看出来,孙殿英就认为珠宝才是宝贝,字画不是。

所以,这一次在这座伪古墓当中,也没有看到多少除了珍珠、玉石等珠宝之外的其他文物。

第308章 难得的宝贝

前来寻宝之前,陈文哲就了解过当年的情况。

所以他很清楚,乾隆和慈禧两座古墓当中,到底有多少珍宝。

从目前史料和当年目击者的陈述之中了解,乾隆墓中有大量的古玩字画及宝石、象牙、珊瑚雕刻的文具。

金、铜质的佛像,更是数量惊人。

但孙殿英这些无知之徒,以为字画等不值钱,只运走一小部分,其中有一部唐懿宗咸通三年的《金刚经抄本》。

据说,墓葬里还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唐寅的山水花鸟图、有张旭的肚痛帖;

还有干将莫邪、魏武青虹等宝贝,可惜,大多被毁或是下落不明。

其实,在看到古墓之中出现那么多黄金之后,陈文哲就大体猜到,那些下落不明的东西,都去哪了。

很大程度上来说,孙殿英部盗取的绝大多数东陵宝物,肯定是被他卖掉了。

而接手的主要有两类人:其一是国内的文物古玩商人,其二是通过间接渠道流向国外的古董收藏家。

至于变卖宝物换来的钱款,除了发放军饷外,很大一部分换做了黄金,后来被用于换取外汇以购买军火,最终仍流向了海外。

靠着这笔钱,孙殿英在之后的内战中,仍不断扩大势力,继续为非作歹。

也许就是因为有钱,最终,不但东陵盗宝案不了了之,就连慈禧太后及乾隆皇帝的陪葬珍宝,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无声无息,杳无音讯。

目前,弯弯那边的故宫博物院中,倒是珍藏了一棵翡翠白菜,或许它就是慈禧太后陪葬宝物中的一件。

一边走,一边探索,在这条通道之中,陈文哲居然发现了一些人工开凿的痕迹,这说明当年这里有人修整过这条通道。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