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02章

作者:疯神狂想

这时,穆小龙再次开口了。

而这么一下,就把陈文哲堵在了墙角。

陈文哲看向刘志发,刘志发倒是很厚道:“随便说说吧,要是不想说就算了。”

第281章 战国水晶壁

遇到了厚道人,陈文哲也有点头痛。

“我只能说这枚钱币,做过旧,其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还有,可以在市场上打听一下,也许市场上不止出现了这么一枚,要不然,那小拍公司也不傻,怎么可能一百二十万就拍出去?”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低价出售的唯一原因,就是想要快速卖出去,而且肯定不止是这么一枚,要真只有这么一枚,谁也不会急着低价卖出。”

说完,萧祥麒就掏出手机,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

打完电话,萧祥麒的脸色就不好了。

“怎么样?”李明生最关心结果,毕竟陈文哲是自己人。

萧祥麒苦笑道:“那些人还真是会钻空子,这一次肯定有不少人上当受骗。”

“市场上,还真有这种等级的银币?”范嘉轩问道。

萧祥麒道:“嗯,虽然有些版别不同,但是同样是原光,同样是珍惜银币,同样带有国外评级机构的证书,同样是盒子币,就因为有着这么一只盒子,让很多人打眼吃药了,如果能打开盒子仔细鉴定,也许有些高手还能鉴定出来,但是,很多人都大意了。”

“怎么鉴定出来的?”穆凯荣也好奇心起。

萧祥麒道:“我一个朋友专业玩古币,他打开了盒子,用高倍放大镜查看了边齿,边齿有做旧的痕迹,跟小陈说的一模一样啊!”

“其他地方呢?比如头像、字迹,还有银币两面的做旧?”李明生继续追问。

萧祥麒摇头道:“除了边齿,其他地方居然看不出任何破绽,这一批仿制银币,肯定要坑一大批人。”

“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穆凯荣不知道是在感叹,还是在说什么。

“老穆这话说得不对,我们不是道,人家也不是魔,再说,这不是有人鉴定出来了吗?小陈是真不错,怪不得有本事开店,古玩鉴定,还是你们这些实战派厉害。”范嘉轩对于陈文哲是大加赞赏。

陈文哲则荣辱不惊,这算什么?

“行了,不说这个,都看看我的这枚国徽!”

说着,李明生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一枚玉石国徽。

白色和绿色相间,看着还真不错。

不过,雕刻成国徽,肯定就不是古董,而是近代工艺品。

只不过雕工很好,加上玉质顶级,让这枚国徽,看着就感觉十分舒服。

当然,拿在手中,手感细腻、油润,就感觉更加舒服了。

“老李,行啊,手中居然还有这种好东西。”

众人把玩了一通,自然是好话不断。

“多少钱收的?”范嘉轩问道。

“三十,就是地摊货!”说完,李教授还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

“好你个老李,捡漏了,在我们这里装呢?”

“没办法啊,雕刻成国徽,卖不上价!”

“肯定有人把它当做玻璃制品了吧?”

“应该是这样。”

“好了,老李显摆完了,该我了。”

范嘉轩说完,掏出来了一个挂件,圆形、透明的东西,看着像是玉璧,但是透明,这是玻璃制品?

“水晶璧?”李明生奇怪的问道。

“嗯,是璧,不是环,也不是瑗。”范嘉轩笑着道。

看他那得意的样子,很显然,这件东西不简单。

这时,陈文哲也有了兴趣。

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用玉石来雕刻的,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一块水晶璧。

水晶制品并不稀奇,可十几厘米直径的水晶玉璧,而且看样子还是手工打磨出来的,那就很不简单了。

这么大块的水晶,还用手工打磨出来,不用机器,那得耗费多少工时?

这样的作品,也只有古代才有可能出现,反正现代人是不可能浪费那么多时间,来制作这么一件作品的。

如果真是一件古代作品,那就是纯粹的古董,而且起价值肯定很高。

这一件一看就是玉璧,而玉璧主要有四种用途,一为祭器,二为礼器,三为配饰,四作珐码用的衡。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

如果这块水晶璧是真品,或者确定是古代作品,那么它就肯定是战国至两汉时期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完全是因为做工!

在灯光的照射下,透明水晶泛着淡粉色。

近距离观察这个水晶,它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略带一点淡琥珀色。

外表没有什么纹路,表面看得出是经过抛光处理的,底部和中部可以看到一些海绵体状的自然结晶。

这肯定是由天然水晶制成,而用水晶打磨这么一块水晶壁,可不容易。

不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技术的积累,到达战国至两汉时期,已经十分高明。

作为世界主要水晶产地的华夏,使用水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万年前的神都猿人。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中,也曾多次伴有水晶制品出土。

到了战国时期,玉器的生产进入鼎盛阶段。

随着玉器工艺和加工工具的不断进步,玉器碾琢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所以,水晶制品的制作工艺水平,是可能达到这个高度的。

其实这件水晶壁还不太典型,最典型的应该是战国水晶杯。

刚开始发现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那就是现代盗墓贼遗留在墓葬中的普通玻璃杯。

可进行科学鉴定之后,却发现,那是两千五百年前古人制作的水晶杯。

而这样的事情,在古代其实不止是华夏有,西方也有。

事实上,东西方的融合,肯定是从乐趣和品位开始的,这种性质的作品,并不是空穴来风,忽然出现,而是有历史传承的。

华夏使用水晶的历史非常悠久,类似的水晶杯这样的水晶制品,其实在两河文化是有一些挖掘报告的。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中,曾多次伴有水晶制品出土。

商周以后,水晶制品的制作更加精细生动,春秋时期已有水晶生肖雕件出土。

这些器物采用圆雕的加工手法,技术上较之仅为钻孔和弧面打磨的工艺难度更高。

大约在唐代左右的草原丝绸之路上,也出现过一些类似形制的琉璃杯。

只不过在这水晶杯发现之前,国内从未出现过,纯度如此之高的大块水晶。

第282章 准确断代

历代以来发现的水晶制品当中,很多以无色透明水晶制成,也有一些是琥珀色的。

只不过,不管哪一种,就算是在现代,也很难手工仿制。

比如在2002年,杭市博物馆开馆时,博物馆曾尝试让玻璃厂,制作人造水晶杯复制品,经过努力,几家还是以“做不出来”拒绝了。

而眼前这面水晶壁,不说切割、钻孔,只是说打磨,其技术就极其高超。

要知道陈文哲可是有着大师级的打磨术,对于打磨镜面,他还是有着一些心得体会的。

所以,他只是一看,就看出这是一面人工打磨的制品。

加上内圆的切割,也符合战国时期的特色,他大体确认,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水晶壁。

之所以认为不是两汉时期的,主要还是因为工艺,两汉时期的工艺,肯定要比战国时期更加厉害。

但是,玉璧这种东西,到了两汉,虽然还有很多人使用,但是肯定不如刚刚出现的时候,更加受人追捧。

而制作一面水晶壁,肯定很不容易。

再说,陈文哲手中还有一对战国龙凤玉佩,通过那对龙凤玉佩做对比,陈文哲可以看出,这面水晶壁的切割、钻孔技术,都属于战国时期,而不是两汉时期。

这就是见多识广的好处,见过战国时期的工艺,此时再看到战国时期的作品,就大体心中有数。

加上打磨技术的确认,陈文哲就十分轻易的鉴定出,这是一件来自两千五百年前战国时期的水晶壁。

看着光滑如玉,透明如同玻璃一样的水晶壁,陈文哲还是有点感慨的,这东西,如果落在一个普通人手里,谁会重视它?

肯定当做玻璃制品处理了,想来范嘉轩得到它之后,应该是很得意的吧?

抬头看了一眼范嘉轩,果然,他此时正高抬着头,一脸得意的看着众人。

“小陈?看出什么来了?”

“战国水晶壁,保存完美,十分难得!”

“哈哈,怪不得敢开古玩店,好眼力!”范嘉轩更加得意了。

这交流会,一个方面是寻求同行的帮助,这是真正的交流。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显摆了。

得到了一件宝物,哪能锦衣夜行?

肯定要拿出来,让同行们震惊一下,这样才足以藉慰捡漏之后的得意!

“我就看出这是水晶制品,至于是不是战国的,另说!”李教授看不下去了,直接打击范嘉轩道。

“你看不出来,只能说明你眼力不行!”范嘉轩不屑的道。

“哈哈,你这可有点国宝帮的意思了!”萧祥麒嘲笑道。

范嘉轩不干了:“虽然这是一面素面无纹的水晶壁,但是通过一些细节,还是能够看出很多东西的,你们要是开玩笑就算了,如果是说真的,那我可真就看不起你们了。”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