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46章

作者:疯神狂想

这座鬼市上的东西,其价格参差不齐,想买多少钱的都有。

从此也可以看得出,这个市场上聚集了大量职业的收货者。

现在的市场也开始出现分化,出现了开着小车过来的“富人”,和骑着电动车、小三轮拉货的“穷人”。

博弈、交锋或是逗贫,每一秒都在上演。

凌晨时分的鬼市,光线杂乱,人的面相是模糊的,但人群的分类却是清晰的。

陈文哲看着这里的一切,却没有一件东西,能够吸引他的注意。

看的时间长了,陈文哲很失望,此时他也真正体验到了,鬼市有风险,捡漏要谨慎!

如果没有足够的眼力,在这里买东西,就是赌运气。

有人在这里低价淘到了一件真品,天降横财,一夜暴富;

也有人在这里前赴后继,寻寻觅觅,最终倾家荡产。

所以,鬼市有风险,必须三思而后行,切勿意气用事,以免落得个财物两失。

可惜,在天价文物的诱惑下,这里总上演着一幕一幕的悲喜剧。

尽管市场里买卖的东西,绝大多数是赝品、伪品、复制品,但还是有真品或精品的东西,这就为有眼力的人“捡漏”提供了机会。

鬼市充满未知与神秘,使得众多收藏家、买家、卖家在这里流连忘返,不过,你想在这里抱得美人归,还是要讲求缘分。

尽管这里风险很大,可这里依旧人山人海,聚集了很多慕名前来的人。

因为鬼市的东西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不少东西在外面商店是看不到的,而在鬼市里却能亲眼目睹,几乎所有带点文化艺术价值的小玩意,这里应有尽有。

可是,绕场扫描半周,能让陈文哲眼睛一亮的东西,一件没有。

本无妄想,哪来失意,很可能是刚才的一次收获,让他的期望值增高了吧?

又逛游了半个多小时,天都亮了,陈文哲居然还是没有发现。

这一次鬼市淘宝,难道要结束?这一次陈文这是真有点失望了。

不过,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快,他就看到了一件好东西。

不过,到了此时,郑宇已经受不了了。

在重新看到张一杰和曹庆春,忙活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他直接叛变了。

跟着陈文哲闲逛,哪有跟着张一杰热闹?

没有了郑宇跟着,陈文哲更加随意。

这鬼市有点名不副实,要知道他现在看的可是专业市场。

“好像不对,老哥,那边是不是跟这边不同?”

来到一处摊位,陈文哲指着刚才他逛的地方道。

“那边是杂货,我们这边才是专业的,你们不知道?怎么进来的?”

“啊?刚才我们转出去了。”

陈文哲立即明白了,刚才他和郑宇去了外面的杂货市场。

那边的质量,确实不行,跟这边完全没法比啊!

看着摊位上的东西,最起码这里的东西,都是老的,或者是高仿?

其实想想也知道原因,一是跑单帮的小贩送货量越来越少,乡下货源几近枯竭,很难收到象样的货,连昔日的“垃圾”货,现如今都成了稀罕之物。

加上有货的“乡下人”不但越来越识货,而且信息越来越灵,什么品相一流,器型稀有啦,纹饰精美,升值潜力大啦,都成为他们要价的砝码;

不怕你不买,老货越存越值钱。

二是买货的中介客商也日渐萎缩,过去常来常往的客商,近来似乎凭空蒸发一般,剩下几个进货的。品种数量也越来越少。

三是收藏爱好者的品味越来越高,其鉴赏水平日见升华,一般的民间日用粗俗旧物,再也不是他们收藏的对象了。

第201章 粉彩鱼纹方斗三格洗

此时再看,一边是普通市场,一边是专业市场,两边是天壤之别。

普通市场上卖家喊生意难做,买家叫好货难寻,不是叹气,就是摇头。

而那些平日里最活跃的,希望凭着一双“慧眼”玩空手道捡漏的人,则多半倚在市场某个角落里打瞌睡。

现在这个世道,不花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比如陈文哲他们,虽然是第一次进鬼市,但是,他们可是交付了保证金的,四个人四万块钱。

要不然,他们哪里会这么容易,就轻松的进入了专业市场?

此时陈文哲倒是醒悟过来了,外面的杂市,就是给专业鬼市打掩护的!

一边与一位摊主说话,一边随手拿起一件丢盖、残口的青花人物故事小罐。

在这里淘宝,看中了东西,就一定要拿在手中,要不然,很可能会被别人抢走。

拿在手中,仔细欣赏一番,这时已经撩拨得主人急着出手。

“老板要吗?便宜,稍赚一点就给你。”

陈文哲笑着称赞:“画的还算不错。”

轻轻地将货归原位之后,走人!

如不想买货,价是不能随便还的,这是古玩市场未成文的规矩。

刚才那一件确实是真东西,可惜残了,这样的东西没有收藏价值。

最主要的是他的目标,不在刚才的那家摊位之上。

这边的专业鬼市,人流确实少了,他左瞧右看的,逛到旁边的一个小摊前。

只见压扁的两个编织袋上,摆放着三件民国彩瓷帽筒,还有瓷罐,铜墨盒及其他说不出名称、用途的杂件。

早在远处,摊主身边的一件方形瓷器,就引起了陈文哲的关注。

漫不经心的蹲下,伸手要过来,略一审视,就不禁心头一动。

征得主人同意,到明亮处认真观察。

这东西上大下小,呈正方形,敞口,平底四角,上有四个“┏”脚,四面斜壁之上,共绘八条不同品种的粉彩鱼:桂鱼、鲢鱼、鲤鱼、鲇鱼、鲈鱼、鳜鱼等。

器口沿原有描金,大部分已被岁月磨灭,但整器完好无损。

这是文房用品的笔洗,应是清代中晚期的精品,虽然无款,但肯定是官窑,要不然上面的画片不会这么精美。

心中有底之后,陈文哲直接问价。

“这个多少出?”

“十块!”

摊主开口就要十块钱,陈文哲一听就知道有戏。

不过,他却并不急着还价。

而是不动声色地向他表示:“我真心想要,最低价多少?”

摊主犹豫了一下道:“那就八块吧,不能再少了!”

此时又围上来两人,盯着陈文哲手中的猎物,看来要多出几个钱啦!

于是陈文哲又开口道:“老板,你看这东西脏乎乎的,摆放这么长时间,都没卖出去,看来是你要价太高了点,这样吧,我还个价,如果你有赚,就卖给我,要是你不够本呢,就算我白说,反正买卖不成情谊在,我们算有缘相识了,五块我拿走,行不?”

不知是陈文哲的话打动了他,还是还价恰到好处,摊主只是稍一停顿就道,“你真有眼力,识货,小利让给你啦!”

陈文哲一手递给他500元钱,一手拿起方形彩瓷洗,立即转身离去。

一块相当于一百,给五百,没毛病!

回到张一杰他们摆摊的地方,找了瓶矿泉水,陈文哲迫不及待地用清水冲洗一番。

呵呵,这么一洗,奇妙的感觉就出来了。

那白色底釉微微泛青,露出的胎骨致密坚白,施彩格调颇为淡雅,绘画手法细腻,笔笔传神。

只见鱼儿两两成对,摇头摆尾,自由自在地游动于青青水草之间。

这东西的纹饰寓意当是“寿禄富贵,连绵有余”。

这是典型的“有画必有意”,属于清代装饰绘画所追求的风格。

只是在断代上,陈文哲还有点拿不住,他最多看到清中期,也有可能到清晚期。

虽然断代困难,但是这是一件粉彩鱼纹方斗三格洗。

确定了手中的东西是精品,陈文哲才算是放下心来。

“东西怎么样?”郑宇又凑了过来。

“你小子怎么带路的?刚才我们转悠到杂市那边了,所以才会什么收获都没有。”

“啊?原来是这样,黑灯瞎火的,也不怪我啊!”

“把东西好好收起来,这东西的价值,比得上那四件了。”

这边的人有点多,陈文哲说话也比较隐晦。

可郑宇一听就明白了,比得上四件瓦当了,那四件一件最少三万五,这不是说,这一件笔洗,不是要十四万以上?

其实价格很可能要超过十四万,一个这是官窑,还有一个,这是一件保存十分完好的粉彩。

如果到了清代中期,那价格肯定超过二十万,甚至卖四十万也不算多。

可惜,陈文哲的专业不是鉴定,也不是考古,他现在也算是野路子出身。

没有继续理会郑宇,陈文哲直接站起身,离开了摊位。

此时,张一杰和曹庆春已经卖出去了一大半东西。

也就是说,陈文哲弄得那些宋明清的瓷器,已经卖出去了五六件了。

陈文哲规定好了,每件最低五万,九件总共四十五万,利润除去这次的花费之外,留着当他们以后的活动经费。

如果是在他店里,这些东西肯定不好卖,但是在这里,夜色笼罩之下,就算你有灯,也绝对不如白天看的仔细。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