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36章

作者:疯神狂想

一面海水宽阔,船帆点点,正中浮一仙山,山上层峦叠嶂,殿宇楼阁鳞次栉比,海畔树木掩映,寓意“寿山福海”。

另一面在黄漆地上雕红漆福寿字六十对。

底座三层相叠,满雕红漆纹饰,复杂精美。

乾隆时期,插屏多为陈设、欣赏之用,常以百子、鹤鹿、龙凤、花卉为饰,寓意吉祥。

剔红寿山福海图插屏作为“陈设赏玩”的代表,一件剔红团花纹书卷式盒显得很特别。

盒分三层,由一书函式盒与三卷轴式盒叠落而成,造型惟妙惟肖。

盒上雕长条形题签,两端嵌象牙,象征纸页。

通体以绿漆回纹为地,红漆团花为纹,仿织锦效果。团花分为螭龙、四瓣朵花、寿字三类,横向成行,竖列交错,斜向统一,疏朗有致,文人气息浓郁。

底座髹黑漆,并雕刻锦地。

清代流传下来的书卷式盒种类繁多,造型有别,体量不一,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比如剔红十八罗汉笔筒一套“剔红三事—夔凤纹炉”,体现了“功能专属”的性质。

所谓三事,即置于几案之上,用于焚香、净化之用具,一般由炉、瓶、盒三件组成。

炉为燃器,盒盛香料,瓶置箸铲。

使用时,用箸夹取盒内檀香至炉内燃烧,烧净后用香铲清除灰烬。

三事组合源于明朝中期,清乾隆时期曾大量制造,工艺种类丰富,材质含玉石、珐琅、瓷器、玻璃等,这样的漆器三事较为罕见。

此套雕漆三事另配一几,共四件。

表面均髹红漆,雕夔凤、兽面、蕉叶、花卉、几何图形等纹饰。

炉盖顶端镶白玉云蝠纹钮,甚为考究,体现出宫廷陈设之精雅。

而下面这件乾隆款剔彩“龙凤集福盘”,八出葵瓣式盘,圈足随形。

盘面自下而上依次髹红、绿、红、褐、黄、绿、红七层色漆。

盘心开光内深雕一双钩福字,笔道内梅花、竹枝、如意、古琴、银锭、宝珠、珊瑚等各式宝物。

开光以外交错排列龙、凤、鹤三种纹样。

外壁雕蔷薇、栀子、荷花、梅花等折枝花卉。

外底中央阴刻戗金楷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其上横刻“龙凤集福盘”器名款。

器名款一般为四字,此为五字,是为特例。

此盘仿自嘉靖朝作品,色彩鲜艳丰富,花纹繁密多样,布局工整对称,不失为艺术的再创造。

乾隆朝的精品漆器有很多,像是乾隆款剔彩“龙凤集福盘”。

当然,嘉庆时期这样的器型也有,比如一件嘉靖款剔红福字方形委角盘,盘方形,委角。

盘心随形开光,以方格卐字锦纹作地,其上雕楷书“福”字,笔画边缘凸起双线,呈现重笔勾勒的立体效果。

盘壁四开光内雕海水游龙纹,委角处饰杂宝纹。

外壁四开光内,雕灵芝承托杂宝纹。

底髹黑漆,正中有刀刻填金楷体“大明嘉靖年制”六字竖行款。

嘉靖款剔红福字方形委角盘,文献记载雕漆工艺唐代已有,在宋元明时期发展兴盛。

清代宫廷用雕漆,在乾隆朝恢复制作。

总体在继承明代雕漆工艺的基础上,形成自身时代特色,并大量制作。

器物种类繁多,在使用功能方面,从朝廷典章到日常生活用具,无不包含。

体量从大到数米宽的屏风宝座、小到盈寸高的墨盒烟壶,应有尽有。

各种器物均造型端庄,色泽鲜艳,雕刻精细,锋芒深峻,构图严谨,布局繁密。

装饰内容丰富,常见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龙凤瑞兽、文人典故等。

乾隆朝雕漆工艺达到极致,将古代雕漆工艺推到又一个高峰。

在漆器的发展史上,乾隆朝可谓是黄金时代。

百工炫巧争奇,漆器种类繁多,制作上工不厌精、料不厌细。

那是因为乾隆皇对自家的漆器特别上心,对漆器的胎骨、样式、色彩、髹漆工艺等方面亲自指点。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总汇》记载,乾隆皇帝对于自己不满意的漆器会用『蠢』和『粗糙』形容。

这些漆器会被要求往『秀气』、『细微』、『细致』方向修改。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还是个脑洞清奇、很有创意的皇帝。

他的漆器会仿制其他器物的造型、纹饰,如青铜器、玉器、瓷器、象牙、前朝的漆器等。

只要是可以仿制的,他通通不会放过,所以乾隆朝的漆器精微细致、丰富多样。

乾隆朝的漆器整体风格繁缛华丽,制作上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成为七千年漆器历史长河中一朵耀眼的浪花。

可以说乾隆朝把各种工艺都玩出了花,特别是一些外形奢华的工艺,做的最好。

在木制品漆器当中,也是一样。

比如剔彩寿春图圆盒描饰与金漆,这种工艺丰富,仿其他类材质几可乱真在漆工艺中,描金、描彩漆、描油等可以归类为描绘纹饰的工艺技法。

雍正、乾隆两朝大量制作描金漆器,其中又可分为传统技法和仿洋漆技法两种。

描彩漆在战国、汉代已盛行,纹饰飘逸,为一时之盛。

自唐、宋以后,描彩漆品种逐渐式微,清代宫廷所做描彩漆器不多,却具有很高工艺水平。

描油显现的颜色,弥补了色漆不鲜明的缺憾。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描油作品都是清代制作,虽均无铭文,但从其色彩之丰富、做工之精美方面看,当为乾隆朝作品。

金漆器雍容华贵,清代宫廷曾大量制作。

第1919章 戗金彩漆

据文献记载,金漆在雍正朝即有所制作,但数量不大。

乾隆朝制造量较大,装饰题材丰富,其中以寓意吉祥和仿生题材为多。

乾隆朝仿生类型的漆器形式更丰富,比如一件乾隆款红漆描金凤穿牡丹纹银里碗。

这只碗是木胎,撇口,圈足,通体髹朱漆并描金,体现出宫廷器用装饰之奢华。

碗壁绘牡丹、凤鸟组合的吉祥纹样,凤鸟穿梭飞舞于牡丹花丛之中,也称“凤穿牡丹”,寓意幸福美好。

足壁饰描金海水纹一周,口沿及碗里镶银。

碗底描金双方框内,署楷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据档案记载,此碗当时共制有十六件,如今全部保存于故宫博物院,一件未失。

两百年来,纹饰依旧光鲜如新。

像是这样的精品木碗,实在少见,但是同类型差不多的作品,乾隆时期的作品还有不少。

比如乾隆款红漆描金凤穿牡丹纹银里碗,再就是乾隆款黑漆描金山水人物图方胜式盘。

特别是这件盘子,属于浅盘,木胎,方胜式,平底,随形圈足。

通体髹黑漆地,饰描金图纹。

盘心为两幅一角相叠的山水楼阁图,远、中、近景布局得当,山石俊秀,古树苍劲,水波荡漾。

其上亭台水榭错落有致,一叶小舟徐徐前行。

描金处作山石皴法,层次分明,浓淡成晕,呈现清静幽雅、意境高远的气象。

盘内壁绘六瓣花卉纹锦地,外壁饰团花。

外底散落各式折枝花卉,中心双方框内署描金楷体“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款。

此盘借鉴霓虹莳绘技法,在描金纹饰上髹涂透明漆并进行研磨,使漆地更加乌黑光亮,纹样更富立体感。

还有乾隆款黑漆描金山水人物图方胜式盘,同样采用黑漆工艺的一件黑漆描金蕉叶纹灵芝盆景。

其上灵芝表面贴金箔,雕刻惟妙惟肖,根部坠圆形木块,起固定作用。

盆为尊式,撇口,束颈,鼓腹,圈足,与底座连为一体。

其通体髹黑漆为地,口沿描金,颈底部饰蕉叶纹一周;

盆腹外鼓,满饰缠枝莲纹,腹下环饰覆蕉叶纹一周。

盆口内壁,点缀各式折枝花卉。

灵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象征长寿,金色、饱满的灵芝更加富贵喜人。

此盆景原藏紫禁城寿康宫内,此地为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嫔随居于此。

跟黑漆描金蕉叶纹灵芝盆景一样的作品不少,甚至使用同样工艺的也不少。

比如一件描油勾莲纹如意云头式盒,通体髹浅蓝色漆为地,图案以油调色描绘。

盖面饰描金随形开光,内绘勾莲蝠纹;

勾莲枝缠蔓卷,象征长寿,与蝙蝠纹组合,寓意“福寿双全”。

侧壁满饰勾莲夔凤纹,内髹金漆。外底中心绘一枝两柿,意为“事事如意”。

清中期各类工艺技术登峰造极,出现了许多用一类材质模仿另一类材质的作品,几可乱真。

此云头式盒即为一例,其装饰模仿铜胎掐丝珐琅。

它不仅颜色、纹饰高度仿真,还刻意模仿铜胎与掐丝的鎏金质感,只有握在手中才可辨别真伪。

这种顶级工艺,也只有宫廷之物上才能显现。

比如一件金漆八吉祥纹长方盒通体髹金漆,盖面题签内,以墨题写楷书“御制避暑山庄后序”八字。

两侧各饰四枚番莲花,承托的八吉祥图案。

盖壁四面满布缠枝莲花,花头硕大,枝缠蔓卷,布局精巧而无繁缛堆砌之感。

座面四角立有如意云头形挡板,为固定盛装册页的纸胎糊锦小屉之用。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