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27章

作者:疯神狂想

陈文哲立即站了起来,扫了一眼博古架,今天那尊雍正粉彩人物尊,他没拿出来,要不然,肯定要刺激到这个家伙。

“武老板,这是有生意要照顾我?”陈文哲笑眯眯的道。

“哈哈,还真有生意。”

“坐,先喝杯茶。”

李金鲤和陈青川站了起来,让开了位置。

武二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陈文哲对面。

看着放在茶几上的礼盒,足有半米长,几十厘米厚,如果是真东西,这绝对是重器。

倒了一杯茶,等武二喝上了,陈文哲才开口。

“看看?”

“您随便看,等看完了东西,我们再说话。”

陈文哲也不在客气,他直接拉过礼盒,小心的打开。

一看,青花梅瓶,再看花色沉暗,还有上面的龙纹,陈文哲的脸色就不好了。

武二虽然在喝着茶,但是他一直在关注着陈文哲。

刚开始还笑容满面,可一看到东西,脸色就变了,这可比变天来的还快。

“怎么了?”武二顾不得喝茶,要知道这东西也是他花高价买来的,要是出了问题,他在陈文哲这里赚的那点钱,可就要都赔进去。

没有动手,陈文哲抬起头:“元青花?”

这件元青花猛然一看,还真不错,但是,越是看着好,就越是要小心了。

这件梅瓶的主题纹饰为云龙图,行龙神态生动,龙鳞画法与国外所藏至正十一年铭大瓶的鳞片十分相同,绝非常见的交错网状画法,而是一丝不苟地,由细笔勾绘而成的致密小鳞片,可见绘画者用心至深和技法高超。

而且这件梅瓶在整体纹饰布局方面,颇见特色。

常见的此类梅瓶的肩部和胫部,会分别绘饰多层图案,而这一件,则是整一个腹部空间通体绘画云龙纹图。

从这里看,陈文哲居然没有发现一点问题。

武二惊愕的看着陈文哲,这么容易就鉴定出来了?这小子这么厉害?

既然看出了这是元青花,怎么没有个好脸色?

陈文哲叹了口气,虽然没仔细看,但是,只是一眼,他就认出来了。

不管是青花料,还是云龙纹,都是按照元青花的套路来的。

在古玩行之中,特别是到了现代,很多人都不想碰元青花。

不是不想要,而是因为元青花仿制起来,门槛实在是太低。

仿制的多了,真品罕见,一般人看到像是元青花的,就下意识的认为是赝品。

容易遇到假货,真货又十分稀少,还难以鉴定,所以就没有多少人想碰了。

遇到了,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几率是真品,这样的几率,还不如去买彩票。

不过,这件东西好像除了青花料之外,其他都没有问题。

仔细看着这件元青花,陈文哲虽然很谨慎,但是他还是心动了。

虽然看出了青花发色稍微有点问题,但是问题不大。

还有,就算使用的是现代青花料,也不能掩盖这件瓷器的美丽。

这件梅瓶之上的青花,苍雅雄浑,彰显出一份浓郁的文人水墨画的效果。

画师对龙的描写生动传神,行龙昂首挺胸,张牙舞爪腾云驾雾,兴云吐雾之态栩栩如生,显得身形遒健,就连肘毛的刻画,也十分飘逸。

陈文哲见过真正的元青花,只不过是梦中。

所以,他鉴定起元青花来,并没有难度。

纵观全器,这件青花瓷看着,居然有一种历尽沧桑的感觉。

口沿虽有爆釉之瑕疵,却仍不掩其艺术锋芒与魅力,这就很厉害了。

“陈兄弟,怎么了?”

陈文哲自然不会说,这件就算是假的,他也很喜欢。

所以他直接道:“元青花造假太厉害,武二大哥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哈哈,我以为什么事情呢?原来是这个,我自信还是有点眼力的,再说,这东西不可能是仿的,东西的原主人,没有造假的意识,你就放心吧!”

陈文哲还是没动手,他只是仔细查看了一下露出来的青花料。

跟他想的一样,青花料的发色不能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无伤大雅,毕竟蓝宝石光,可不是谁都能调制出来的。

再看图画,就连云龙纹也画的有模有样。

虽然达不到大师级,但是也绝对达到了专家级。

如果是仿造的,这肯定也算是高仿。

“陈老板,先看看啊,不看怎么知道东西好坏?”

武二有点着急了,这不看东西,他怎么卖出去?

第174章 极致高仿

虽然不认为是真品,但是架不住武二催促。

陈文哲戴上手套,小心的把东西,从礼盒之中取出来。

这可真是一件重器,拿在手中,十分压手。

这件青花云龙纹梅瓶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

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

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

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

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

腹部绘云龙纹,胫(jì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

可以说,元青花上该有的都有了,但是,这只是外表。

元青花的造假,是从民国开始的,因为当时国内没有人相信青花瓷在元代就有了,都以为是明清之后的东西。

所以,之前是没有人仿制的,因为国人根本不知道元青花的存在。

这东西是外国人发现的,这是不是很讽刺?

景镇的瓷器是在明代永乐才开始写底款的,所以永乐后的明、清瓷器都非常好确认。

在明代前的元代,由于统治的时间短,不够形成自己的特点,也没有款识,所以缺少有说服力的物件,来论证这个时期的瓷器。

一直到八九十年前的一位叫波普的英国人,经过对土耳其和答应博物馆的瓷器做对比之后,才得出元青花瓷的结论,并发表出来。

而这一主要论证的物件,就是“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跟这件一样,也是云龙纹,而且在故宫博物馆中也有一只青花云龙纹梅瓶。

这一件,很可能就是根据那一件仿造出来的。

其他陈文哲不知道,通过手感来查看器型,他是专业的。

这件青花梅瓶,做工倒是很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也算鲜明,但是器型可说不上秀美,特别是重心,居然有点倾斜。

这完全是因为制胚工艺不合格造成的,这件梅瓶可是有四十多厘米高。

器胚不行,达不到大师级水平,这跟外表的做工、青花和云龙纹,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古代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烧制这么高大的重器,制胚的师傅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这就是陈文哲不愿意碰元青花的原因,如果不是他手感超强,哪里会看得出内部器胚的一些缺陷?

只是看一看外在的青花、做工和云龙纹,一般就投降了。

要是没有点水平,此时应该是心头小鹿乱撞,以为自己遇到了国宝。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看元青花外在的青花彩绘、技法是什么样,可以说各种特点都普及了。

比如卷草纹或云头纹边饰,还有如意云头纹、蕉叶纹什么的,可这些东西都是看得见的,是可以被模仿的。

不能被模仿,或者说没法模仿的是胎,这也是很多古玩造假的,都玩接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元青花的胎质,淘练得不如明清瓷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并在底足、口边与缩釉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

还有,元代的器胎,是使用麻仓土制作的,老化之后,看到的器胎底足,沙眼是很可能出现的。

所以,真正的元青花底胎,看着十分粗糙,但是用手一摸,却感觉十分细腻,这就是典型的麻仓土的特征。

到了此时,陈文哲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这件元青花的套路。

这一件瓷器,好像除了胎,其他都是大师级工艺,这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为了麻仓土。

要知道,现在的麻仓土已经绝迹,而没有麻仓土,就没法仿制元青花。

如果陈文哲没有猜错,这件瓷器的内胎,应该就是一件使用麻仓土制作的梅瓶。

它肯定不是元代的,很可能是明代,要知道,明代万历之前,还是有麻仓土的。

这就对上了,那位未知的造假大师,利用了一件明代的器胚,复窑重烧,高仿了这么一件元青花。

他的制瓷工艺应该很厉害,但是对于元青花的内胎,他却毫无办法,只能被迫使用这么一件略有瑕疵的老胎。

这样高仿一件元青花,就很容易骗到行内的高手了。

陈文哲看了一眼武二,真不知道,这东西他是从哪里弄来的。

到了此时,陈文哲变得更加认真。

除了看胎,就是看釉,现代钴料和元代钴料肯定是有区别的。

其实,对收藏界冲击比较大的,还是近十多年出现的仿品。

现在工艺水平远高于过去,资讯也更发达,仿制者通过各种渠道,轻易就可以接触到真品。

这样的条件,要好于清光绪、宣统、民国时期。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