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256章

作者:疯神狂想

当然,或许有朋友对此并不相信,那是因为今天的镜子多为平面的“玻璃镜”;

这里不妨简单的做个实验,就拿一片常见的光滑金属来看,其映出的多为变形影像。

但是想要让其呈现出“正常”的影像,那就必须将金属片压弯到一定程度。

而这个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古代就是“铜镜”的厚度了;

不仅如此,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青铜本身比较脆,就连战争所用的刀、剑等,其厚度也多超过1厘米。

那就更别说,既要保证“正常影像”,又要做成美观的正方形,同时还要保证其1厘米的厚度了。

对此今天有专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如果要仿制“龙纹矩形铜镜”,一样的材质,一样的造型,但今天做出来的“镜子”其厚度要远远超过了1厘米;

当然,“龙纹矩形铜镜”的背面,还有十分复杂的装饰花纹。

要想在这么“薄”的青铜器上雕刻出花纹,其难度更加高,甚至很容易发生整面铜镜的断裂。

公正的说,暂且不说“龙纹矩形铜镜”的厚度如何,花纹怎样,仅是其1.2米高的“镜面抛光”就是个技术难度非常高的工程;

毕竟其材质是相对粗糙的“青铜”,如果以同样的材质,就算利用“现代机械”来抛光,这么大体积同样很容易发生断裂。

也正是基于如此高的技术难度,专家这才说是“超前科技”;

当然,考古专家也好,史学家也罢,甚至文物修复专家等,他们直到今天也没搞清楚,两千多年前将匠人是如何利用纯手工制作出如此庞大“穿衣镜”的。

不管怎么说,从这件“龙纹矩形铜镜”的技术含量也能看出,两千多年前的“齐国”是多么的强大了;

就在2002年,国家颁布了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名单,“龙纹矩形铜镜”就位列其中。

如果不了解情况,只是知道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面古代青铜镜,那还有疑惑。

就这么一面大镜子,至于禁止出国展览吗?

但是,只要了解情况,就完全明白了,这么高科技的一面青铜镜,到现在都很难复制出来,也就知道为什么它是宝贝,为什么不能出国展览了。

这种等级的至宝,就算是现在也算是我们国人的骄傲。

它最起码能够证明,在古代我们国家的一些手工匠人,真的是很厉害。

这样能够振奋国人精神,可以让一些跪的久了的人,能够稍微挺直一下腰板的东西,怎么能不好好保护?

而像是这样的国宝级文物,国内有多少呢?

肯定有很多,其他不说,只是一面青铜镜,就有多少国宝级的?

镜鉴乾坤——青铜古镜之中,只要是比较有名的,都出现在了眼前这座农村之中的一家集体博物馆之中,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成就吧?

第1802章 时空之子,魂穿达人

一座青铜镜博物馆,藏得还不是真品,而都是一些仿古工艺品,那这里能够藏下多少青铜镜,还真是出乎陈文哲的意料之外。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这里都有。

而藏在其他博物馆中的珍宝,也可以被复制出来,在这里展出。

这就是仿古工艺博物馆的强大之处,他藏得可能不是真品,但是,这里的作品跟真品也就差了个历史底蕴。

2000年前的西汉鎏金“华夏大宁”铜镜,这面铜镜还比较特殊,因为其生产年代是新莽时期。

这个时期的东西,很多都像是现代作品,是从现在穿越回去的。

对于这位古代类似袁大头一样的皇帝,陈文哲还真是好奇,因为他也想看看,这位到底是不是穿越者。

最主要的是,他实在是太像穿越者了。

在两汉时期,这位名为王莽的人,现在我们很多人认为他是时空之子,魂穿达人。

如果不是他的魂灵穿越时空,来到了两千年后的华夏,怎么可能发明出那么多现代的东西?

比如,眼见现代科技的发达,王莽会不会想,如此发达的科技,如果能够运用到两汉时期,必定能让统治更加强大。

于是,王莽开始奇思妙想,如何将现代科技应用到两汉时期中去。

他首先想到的是,狠活样样在行。

在现代,有很多高科技产品,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等。

如果能将这些高科技产品,带到两汉时期,就可以使得两汉的统治者更加方便管理国家、指挥作战。

于是,他着手研发“古代智能手表”、“古代智能烟斗”等高科技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现代科技的功能,还融入了两汉时期的文化元素,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它们。

在研发这些高科技产品的过程中,王莽还想到了利用现代科技,改变两汉时期的治安问题。

当时的两汉时期有很多盗贼,治安问题比较严重。

于是,他提出了“古代智能监控”和“古代智能报警”等方案。

这些高科技产品,不仅可以帮助官府更加准确地监控犯罪,还可以及时发出报警,让治安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最后,王莽想到了利用现代科技,改善两汉时期的医疗条件。

在两汉时期,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病人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得到治疗。

于是,他提出了“古代智能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

并且可以在治疗疾病时,发挥更好的效果,从而改善了病人的治疗效果。

经过一番努力,王莽把自己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带回到了两汉时期。

这些高科技产品不仅让两汉时期的统治者,更加便捷地管理国家,还让整个社会更加发展。

治安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这一系列的变革,让两汉时期的社会飞速发展。

这也证明了王莽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想象力,他的科学成果不仅改变了两汉时期的历史,更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科学遗产。

王莽的高科技成果,发展了两汉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但也引来了一些不满和抵制。

许多人害怕这些高科技产品,会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官府也担心这些科技,会破坏他们的统治地位。

于是,王莽决定在这些高科技产品推广之前,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

他向人们展示高科技产品的优点和益处,同时结合两汉时期的文化,形成更具华夏特色的高科技。

在教育和宣传工作的支持下,王莽的高科技产品逐渐被接受。

他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认可,成为了受人尊敬的科技大师。

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推广和接受,使得两汉时期的社会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渐赶超了其他的文明。

它们不仅体现了华夏的智慧和技术水平,也传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王莽也意识到,高科技产品并不是完美的,它们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他开始尝试集合更多科学家和技术精英,共同致力于开发出更先进、更有益的高科技产品,为两汉时期的社会进步再次做出贡献。

最终,高科技产品顺利地融入了两汉时期的社会,华夏的科技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提升。

在不断追求进步和不断改善的过程中,整个社会也更加繁荣昌盛,为后来的历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莽和他的科技创新让我们看到,时代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

只有不断地追求进步,不断地尝试探索,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更加伟大的成果和更优秀的未来。

当然,这是调侃,毕竟王莽的改革最终失败了。

但是,调侃归调侃,王莽的发明,还有一些制度的改革,就算是现代人看了都会感觉汗颜。

那么,王莽到底改变了什么?发明了什么?

西汉与东汉之交的王莽新朝,被网友调侃为穿越众,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说其他,挑重点说一下,这一时期有十大发明,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就是发明游标卡尺,他非常重视科学与创造,还发明了游标卡尺,与现代的游标卡尺竟然极为相似。

这个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当然,这种科技侧的发明,其实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并不是太过重要。

最重要的,其实是制度的改革,这个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比如废除奴隶制,说到许多小说中的穿越者,穿到古代之后都很喜欢宣传人人平等,王莽也一样。

当时的汉代属于半农奴制国家,王莽上位之后就废除了农奴制,禁止买卖奴隶。

第而条政策就是对国家资源的改革,这一点尤为重要。

“六莞”即是把酒、盐、铁器等买卖收为国有,不允许个人私自售卖。

另外还把山林川泽统一管理,实现价值最大化。

土地方面王莽推行“王田制”,在古代,全国的土地都被封赏给了各地的诸侯,普通的劳动者根本没有权利拥有土地。

第1803章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王莽所推行的“王田制”,即是把全国的土地国有化,不允许商人之间相互买卖。

然后就是把土地重新分配给老百姓,使耕者有其田,这不就是土地国有化?

这条制度是不是感觉十分熟悉?因为近代我们国家就是这么做的。

这还只是其中一种变革,他还下令国家统一铸造钱币。

在之前,地方豪强都是可以自行铸造钱币的。

比如西汉司马相如求娶的卓文君家,身为蜀地豪强,她家就是制铁制钱发家。

王莽上位之后就不允许了,铸造钱币只能国家统一铸造。

还有酒、铁、盐等产业,部分收归为国有,这些制度是不是我们都用过?

接下来就比较接近我们现代人的事项了,就是仇视匈奴和高句丽人。

在上位统一天下之后,王莽多次带兵攻打匈奴,想要将匈奴从北方草原赶跑。

他将匈奴单于的名字给改成了“降奴服于”,还将“高句丽”改成了“下句丽”。

他重视生产力,王莽对生产力非常重视,每天工作的无业游民,每年都必须罚一块布,或者是服劳役。

无业游民是社会的不安定分子,他这样做有助于保护社会治安稳定。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