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254章

作者:疯神狂想

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冷却凝固的时间不同,厚薄曲率就发生了差异,从而形成青铜透光现象”;

奇妙的是,虽然专家给出了“科学”解释,但以今天的科技仍造不出类似效果的青铜镜。

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不服气了,专家都已经解释了,况且现代科技远比古代发达,怎么可能造不出来呢?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不仅现代难以复制,其实千年来的科学家都曾进行仿制;

用专家的话说:一千多年来,这种神奇现象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

但没人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测。

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人真正复制出与西汉透光古镜完全相同的镜子来。

这么说,多少有些“玄奇”了。

但也显示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艺,这或许就是它为什么被称为“魔镜”的主要原因;

目前“见日之光”镜就珍藏在大海博物馆,陈文哲自然不能拿来研究一下,甚至他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想看,肯定要搭上一份人情。

但是,这根本就没必要。

因为一次意外,陈文哲却发现,这南河阳洛这边,却有一面破损的透光镜。

种种原因,造成了他这一次的南河之行,而这一次出门,还真没有白辛苦。

其他都不说了,只是学到了八大细金工艺,就是一份大收获。

当然,如果能够得到那面被修复的镜子,他就不止是能够学到古人的工艺,就连修复青铜器最顶级的现代工艺,他也可以学到。

要想找到那面十分珍贵的镜子,陈文哲首先想到的就是博物馆。

可惜,博物馆中没有,所以他就只能另外想办法。

最后,他来到了一家私人展览厅,这里展览的就有不少青铜鉴。

早就知道国内古代的青铜镜有很多种,留到现在的也很多,可是,他还真没想到,一次能够看到那么多品种的青铜镜。

而且我国最顶级的古代青铜镜,最贵的号称一个亿一面的,这里也有。

青铜镜是一种古老的由青铜所制的使用器物,也是精美的工艺品。

据史料记载,自商周时代起,古人就用青铜磨光做镜子,光亮可照人,背面雕有精美纹饰。

到战国时已很流行,汉、唐时更加精美。

第1799章 唐代巅峰,叹为观止

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镜,是距今4000年左右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

这面镜子直径6厘米,厚0.3厘米,镜面有光泽,镜背中央有一个桥形钮,未施纹饰。

铜镜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齐家文化与商周铜镜。

流行春秋战国铜镜,鼎盛汉代铜镜,中衰于三国、晋、魏、南北朝铜镜。

最后繁荣于隋唐铜镜,衰落于五代、十国、宋、金、元铜镜。

对于现在来说,古代的青铜镜也算是件常珍贵的物,就如说世界上最顶级的古代青铜镜,现在号称价值在亿左右。

2010年,唐代海兽葡萄镜以700万元成交,这个价格可真心不低,甚至比一些青铜鼎的价格都贵。

当然,这样的青铜镜,也打破了铜镜拍卖的纪录。

而2011年初又以2500万抢救回唐代海兽葡萄镜,此镜也成为古铜镜中的王者,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这还是古代青铜镜中的一种,那么海兽葡萄镜为什么好?

最主要的是,为什么出一件,就能够卖出七八百万,甚至是几千万?

要知道,这种古董品类当中,可是十分少见的现象。

这类铜镜,在宋代的《博古图录》上称“海马葡萄镜”。

在清代的《西清古鉴》上则称之为“海兽葡萄镜”。

另外还有的称为禽兽葡萄镜、天马葡萄镜、瑞兽葡萄镜等名。

从考古资料来看,海兽葡萄镜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国内就不说了,它还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西方。

我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有四千多年,先后经历了五个时期。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最最辉煌的时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

它摆脱了汉式镜的拘谨板滞,侧重于自由写实。

其图纹从汉代铜镜的繁杂、拘谨、呆板,变得简练、流畅和清新,制作工艺也极为精细。

既有艺术的魅力,又有与现实生活的和谐统一。

飞禽走兽、植物花卉纹饰,是这个时期铜镜装饰的主要题材。

海兽葡萄镜是唐代铜镜最引人注目的镜类,它的纹饰图案充满了神秘色彩,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

典型的海兽葡萄镜的形制,以高突棱为界分内外两区。

内区为主纹饰区,以高浮雕工艺塑制大伏兽钮。

配置数目不等的海兽(狻猊),围兽钮而布局。

这些海兽或匍匐,或卧下,或跳跃,或嬉戏,地张均饰葡萄藤蔓纹。

外区多为禽鸟、瑞兽穿绕葡萄藤蔓花枝图案。

随着铜镜出土资料的日益丰富,各种纹饰类型的海兽葡萄镜陆续被发现,异彩纷呈,大大丰富了唐代海兽葡萄镜的文化内涵。

海兽葡萄镜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

其形制主要为圆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

镜背纹饰系高浮雕,主题图案以葡萄和海兽组成,主纹饰的布局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内区为数只海兽相互追逐嬉戏,海兽之间为蔓枝葡萄的叶子和果实,外区为飞禽葡萄蔓枝叶实;

另外一种被大家成为“过梁式海兽葡萄镜”,画面虽被分为内外两区。

但是内区的葡萄枝蔓,却沿着中间的分割圈伸入外区。

外区虽以葡萄蔓枝为主,但是还间以飞禽走兽和小型蜂蝶之类,有些边缘亦有装饰。

海兽葡萄镜的尺寸,是几厘米到三十多厘米之间皆有。

从拍卖会成交记录来看,高价铜镜尺寸一般在十七厘米左右。

这种镜子的拍卖记录有很多,除了之前的两件,还有1495万成交的海兽葡萄古铜镜。

908.5万成交的四乳神兽古铜镜,897万成交的“明逾满月”跑兽古铜镜,605万成交的战国喜鹊猴子古铜镜。

这么有名的古代青铜镜,价格自然就贵。

那么为什么唐代的这种青铜镜就格外的贵呢?肯定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古铜镜制作更加精良、更好!

可以说,唐代海兽葡萄镜,是我国铜镜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它也是我国4000多年铜镜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镜种之一。

更是无数铜镜收藏家、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这就是这种古铜镜现在卖那么贵的一个主要原因,实在是海兽葡萄镜,是我国古代铜镜制作的最后一个高峰,再以后的铜镜没有比这个再好的了。

一般最小的有几厘米的,最大的大概齐有三十多厘米的。

不过十五厘米以上的,就算较少的,比较高档的了。

它做工非常精细,材料非常考究,一般用高锡、青铜铸造而成的,外表感觉精美,它的锈色正宗,铸造也非常精致。

铜镜是我国古代人日常生活中梳装整容的实用品,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各朝各代均有制作。

到了水银镜问世以后,逐渐停止了制作。

人们喜爱铜镜,不但因它光面能照影,而背面的构思主题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古代铜镜上有的纹饰的寓意与配置,仍有许多解不开的谜。

如战国山字纹镜,汉代的规矩纹镜,唐代的海兽葡萄镜等。

所以,海兽葡萄镜还竟被中外的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

神都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一块“海马葡萄镜”,其直径为12.1厘米,厚0.9厘米,重580克。

铜镜呈圆形,沿较高,背面中为异兽钮。

钮的周围分内外两轮区,其间有一周凸棱相隔,四周饰有姿态相同、侧伏于地的四海马。

海马周围是枝条交错缠连的葡萄纹,枝叶上有雀鸟飞落,百态千姿。

纹饰全部为浮雕式,此镜古朴典雅,图案奇特逼真,制作精良。

唐代的繁荣发展,在铜镜上制作的再怎么精良也就不足为奇。

而这么好的青铜镜,流传下来的数量不多,价格自然很贵。

而只要是价格很贵的东西,自然也不缺仿制者。

海兽葡萄镜的仿制自宋代开始,明清仿制的也时有发现。

但由于仿古镜在铜合金的配料比例上不同,因此铜镜外表的色泽也各有差异。

唐镜呈银白色且闪亮,宋镜黄中发红,明镜黄中发白,清镜为黄铜色。

第1800章 古法传承,产铜铸镜

宋金信镜铜质粗糙,纹饰模糊,线条粗放,显得板滞,明清仿镜纹饰远不如唐精致,也不如宋镜。

这一次陈文哲是真正看到了古代各种颈瓶青铜镜,除了海兽葡萄镜,还有“雒家作镜”花纹带神兽镜。

这种镜子直径23.5厘,重量1694g,真品成交价为828万。

还有“淮南起照”神兽镜,直径25厘,成交价563万。

价格更低一些的有双鹦鹉衔绶镜直径30.6厘,厚度0.8厘,重3643g,成交价506万。

上一篇:废材修仙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