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尽头 第53章

作者:青衫取醉

  在讲述完这一切之后,李云汉和张思睿再度回到最初的那个空间。

  仍旧是灰色的雾气萦绕,隐约有火光透出。

  “了解了这一切之后再看这个场景,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了答案?”

  “这个场景很抽象,但它的寓意很深刻。”

  “灰色的雾气,其实就代表着天下苍生的气运。它不断变幻、流动,充斥在整个世间。”

  “而灰雾之后若隐若现的火光,则是象征着熊熊燃烧的圣火。”

  “最右上角的位置有一抹最亮的火光,那代表着皇城。”

  “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光,在其他的位置,也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光芒,透过灰雾,映照出来。”

  “那些光是什么?”

  “那是象征着余烬燃烧产生的微光。”

  “它们也许会很快燃尽、很快熄灭,也许不会对这个世界造成任何影响。”

  “但是,如果所有的余烬都能聚在一处,就能够烧出一个崭新的黎明!”

  “所以,《余烬将熄》这款超梦实际上还有一个没有明确制作出来的隐藏结局。”

  “如果所有余烬都能够聚在一处,而不是只有一个人奉献自己所有的光,那么就一定可以从这种两难的选择中跳出来,用火焰再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伴随着李云汉的解说,张思睿感觉到自己耳畔似乎响起一道惊雷,轰然炸开!

  是啊,余烬之所以拼尽全力也终有遗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极限的。

  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联合起来,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未必就没有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可能!

  想到这里,张思睿豁然开朗。

  他之前在超梦中承受的那些疲劳、痛苦、绝望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全都一扫而空,取而代之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感。

  这种逆天改命、再造山河的爽感,绝非任何肤浅的感官体验可以比拟!

  也可以说,原本承受的那些痛苦,在这一瞬间全都转化成了一种极致的快乐!

  李云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没错,这就是我通关《余烬将熄》受死版之后的感觉。”

  “由于网络版超梦的限制,所以你体验到的快乐,也只是我当时快乐的十分之一。”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余烬将熄》会设置如此不近人情的难度了吗?”

  “因为只有经历过痛苦,才能明白真正的快乐;只有经历过迷茫,才能找到真正的意义;只有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才能拥有沿途的所有风景。”

  “所以,《余烬将熄》为什么要做懦夫版和受死版两个难度,也就很明确了。”

  “你想要做一辈子的懦夫,还是一秒钟的英雄?”

  “当然,从超梦制作的角度来说,懦夫版与受死版本身并无任何玩法上的不同,唯一只是难度的差别。”

  “而且我觉得,即使是《余烬将熄》中所谓的‘懦夫’,也远比其他超梦的‘英雄’要更加英勇无畏,更加崇高!因为在《余烬将熄》这个令人绝望的世界中,哪怕是普通的懦夫,也是真正的英雄!”

  “至于受死版,我认为更是凸显出了一种大无畏的抗争精神。”

  “当一个人骄傲地说出‘我是来受死’的这句话时,就意味着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比生命要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完成。”

  “所以,懦夫版与受死版这两个名字,表面上看起来是对超梦玩家的无情嘲讽,似乎在嘲笑前者懦弱,而后者愚蠢。”

  “但实际上,代入整个世界观之后就会发现,在这两个名字背后,隐含着对敢于自我挑战的超梦玩家们的深深的赞赏和期许!”

  “《余烬将熄》不是在歌颂英雄和救世主,是对普通人的一曲赞歌。”

  “有人说,史诗是英雄人物创造的。在某种意义上这固然也有一定道理,但是,英雄人物是从普通人中诞生的,是在无数普通人的簇拥之下,才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

  “所以,当每个普通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其实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时,哪怕是即将燃烧殆尽的余烬,也可以再度熊熊燃烧起来,席卷整个世界!”

第41章 超梦产业的一次革命

  李云汉的这番话,搭配着眼前看到的宏伟场景,以及内心中涌起的那种复杂感受,给了张思睿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

  张思睿相信,任何一个进入这个超梦、体验了整个流程的观众,应该都会跟他有一样的感受。

  都会被这种复杂而又强烈的情绪冲垮,感受精神上的升华!

  这种复杂的情绪,绝非那些砍瓜切菜、单纯带来感官刺激的超梦所能比拟的。

  而且,张思睿从一个底层混混逐渐成长为反抗军战士,对整个背景当然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很显然,李云汉自己也是反抗军,应该也能获得这种感受,所以在讲解的时候,非常隐晦地往这个方向去引导。

  对于不是反抗军的人而言,这就是一个很正常的超梦评测内容,讲的都是《余烬将熄》里的事。

  但对于反抗军而言,自然而然地就会代入到目前的处境之中,并产生高度的联想!

  《余烬将熄》的世界非常令人绝望,而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些反抗军战士们,与那些踏上征程、想要拯救圣火的余烬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反抗军的战士牺牲,或者放弃,他们倒在了路上,而剩下的人则是孤独地继续前行,甚至越走越少。

  每个九死一生活下来的反抗军战士,都像余烬一样,从笨拙挥舞柴刀的农夫,变成了一个个身经百战、意志坚定的铁人。

  但即使如此又能如何呢?

  《余烬将熄》中,最好的结果无非是两个。

  要么为旧皇朝续命,维持一个腐朽的太平盛世。

  或者干脆打崩气运、让全世界再度陷入混乱中,寄希望于未来再度出现一个英雄人物。

  而这恰恰也是当下反抗军拼劲全力之后,才能做到的两个最好的结局。

  要么在抗争的过程中,与大财阀互相妥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消弭矛盾,让整个旧土重新回到某种平衡态。

  或者将一切都打个稀巴烂,让整个旧土重新陷入完全的混乱状态,寄希望于未来再度出现某个英雄人物能够再造世界。

  但是,这个再造世界的英雄人物,多半不会是反抗军。

  因为连反抗军自己,也完全没考虑过真的推翻大财阀之后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太遥远、太空洞,就像是一个美好的幻影,想得多了,就有点像是在做白日梦。

  所以,还残存的反抗军战士们,也只能暂时将目光聚焦于眼前,想着下一场战役应该怎么打。

  所有人都坚信,只要一直打下去,就会有变化。可从没有人能说明,变化到底会在何时产生,又会以何种方式改变这个世界。

  这是一种无解的结局吗?

  如果没有李云汉的解析,张思睿可能会认为《余烬将熄》预示着反抗军的悲惨命运,预示着反抗军的必然失败,完全是一种劝退的效果。

  但在李云汉的解析之后,张思睿明白,《余烬将熄》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结局,还寄托着一个美好的愿望。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所有被燃烧殆尽的余烬都能够聚在一起,才能燃起更大的火光,才能积蓄出改变世界的力量!

  而在现实中,光靠零零散散的反抗军显然也是完全不够的。

  只有将所有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人联合起来,未来才不会是在妥协与混乱这两个差结局中二选一!

  张思睿不由得开始揣摩陈涉队长设计这款超梦时的心情。

  之前的诸般疑惑,也全都迎刃而解了。

  “原来……队长还真是用心良苦!”

  “他早就已经看到了反抗军必然失败的结局,也看到了最大的问题所在。但他也很清楚地知道,如果直接讲出来,我们一定会抗拒,一定很难接受。”

  “因为这等于是在动摇我们的信念、否定反抗军存在的意义。”

  “还在坚持的反抗军虽然意志坚定,但在某些方面也已经走向了极端化,就像是一根紧绷的弦,虽然能够射出最快的箭矢,但也随时都有断裂的风险。”

  “所以,队长才用这样的方式隐晦地暗示我们,坚持是必须的,但正确的方向更加重要。我们确实应该沉住气,一步一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这应该是每一位反抗军士兵的共识。”

  “信念是要坚定的,不能动摇。但是孤立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军事冒险行为和速胜思想,也是不行的!”

  想到这里,张思睿有点热泪盈眶。

  他觉得,哪怕《余烬将熄》这款超梦赔得血本无归,也值了!

  因为这款超梦存在的意义,早已不再是单纯地给反抗军赚一点军费。

  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外可以唤起反抗之火,唤醒人们改变世界的渴望;对内可以统一反抗军的思想,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而这远比赚军费要重要得多了!

  只是让张思睿没想到的是,超梦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

  李云汉遥望远方,背对着观众说道:“在最后,我还有一个惊喜要与你分享。”

  “很多人在体验了试玩版的《余烬将熄》之后,发现这款超梦对于增强现实中的身体素质,作用明显。”

  “它可以增强人的反应速度,提升身法和战斗技巧,很多在超梦中形成的本能反应,可以作用在现实中的身体上,形成肌肉记忆。”

  “对于这一点,我本来也嗤之以鼻,以为是某些玩家的错觉。”

  “但是在自己深入体验了之后,我才发现,这竟然是真的。”

  “刚开始,我很困惑,这与我所掌握的超梦知识完全相悖。虽然从理论上说,超梦确实有这种改变的力量,但以往超梦的这种效果都不甚明显。”

  “军事训练类的超梦,效果比一般的商业化超梦要好得多,但也仍旧没有达到《余烬将熄》的这种效果。”

  “在事实面前,我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对于神秘的时空粒子尚有太多未曾解开的谜题。”

  “所以,对于这款超梦为什么会有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也只能做出一些猜测。”

  “而我认为,这恰是《余烬将熄》这款超梦最重要的护城河!”

  张思睿不由得一惊。

  又对上了!

  他清楚地记得,之前陈涉队长也曾经说过,超梦被模仿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建立自己的护城河,让自己的超梦无法被复刻。

  《余烬将熄》就是这样的超梦,所以必须投入巨资,将完整版开发出来。

  但那时候张思睿不懂,不知道所谓的“护城河”到底是什么。

  现在他明白了,这种对现实身体的明显影响,就是《余烬将熄》的护城河!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呢?

上一篇:瀚海唐儿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