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809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为了抵御燕军,平安京朝廷显现出了难得的团结,连左大臣藤原实赖也不耍小心眼了。

  他迅速请村上天皇和朱雀法皇共同出面,号召全国武士都到平安京来勤王。

  同时,倭国各大家族也紧急出动,到处从领地上尽可能的拉出可以作战的所有力量。

  甚至倭国的佛门,也在得了大好处高阶僧侣鼓动下,纷纷派出了大量的僧兵来助战。

  大周绍明七年,四月二十,汇集到难波京的武士、僧兵和由农夫组成的足轻接近七万。

  可以说,整个倭国的战力,都基本汇集到了这座城市之中,他们誓言一定要保住难波京。

  四月二十二,左大臣藤原实赖率藤原家武士两千人,平安京禁军一千五百人到达。

  这些人都是倭国精锐,大部分人都有一身甲的,所用刀枪弓弩也是上等,这使得汇集在难波京也就是大阪的倭国各地武士极为振奋。

  四月二十四,好消息继续传来,平定了平将门之乱的关东武豪藤原秀乡、平贞盛也率四千关东武士赶到。

  在倭国来说,关东武士类似中原的凉州大马、并州骁骑、幽州铁骑、魏博牙兵,淮西蔡贼这种存在,算得上是战力天花板。

  这一次关东武士都来了四千,更加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输了,胜利似乎已经在望,士气顿时从水军的全军覆没中,恢复了不少。

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阪之夏(上)

  难波京(大阪),小五郎抱着一把勉强算是开了刃的野太刀,穿梭在他眼中十分繁华的难波京街头。

  街上人来人往,到处都是嬉笑着三五成群的人流四处涌动,不过偶人虽然多,但却没人笑话小五郎这傻头傻脑的没见识模样。

  因为这些人跟他一样,都是从乡下来到畿内地区的。

  不同的只是来自的郡国不同,相同的则是他们都没什么见识。

  此时,倭国的班田制崩溃之后,在远离畿内的各个郡国,形成了大量的庄园。

  这些庄园,大多是当地有勇力的大家族所建立。他们人多势众,有能力对抗山贼、水匪和还没有完全被赶到北海道去的虾夷人,对于本地的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而在这种相对安稳生活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农夫选择将自己的土地投献给庄园主,从而让自己从散在野地里无人保护的农夫,变成了庄园中的庄民。

  庄民为庄园主生产粮食,编制家庭手工业品,乃至打猎、捕鱼等,而庄园主则负责庇护庄民的人生安全。

  而此时,倭国朝廷的权威还没有完全丧失,所以庄园主为了对抗本地郡国的国守或者国司之剥削,往往会选择将他的庄园,投献给京都的大贵族或者大型寺庙。

  这样,庄园主在名义上就失去了庄园的所有权,但得到了实际的好处。

  庄园主将接受他们投献的大贵族或者大寺庙势力称为领家,每年奉上一定的产出给领家作为年贡,自己则以下司职的身份实际管理庄园。

  当然,如果有些地方郡国的国守或者国司的背景、能力,可以大过庄园主的领家的话,这种模式也维持不下去。

  所以在某些地方,为了对抗国司或者国守的背景,领家这一级别的接受投献者还会带领自己下面的庄园,向更高一级的超级大贵族投献。

  一旦得到同意,那么他们就会称呼这个超级大贵族奉为本家,由此形成了本家-领家-下司职三个紧密勾连在一起,瓜分本属于朝廷赋税的权贵阶层。

  后世幕府时期,日本的政治权利格局,就是由这种制度不断进化和加强而来。

  小五郎投献的下司职即庄园主家,乃是平氏的一个支脉,领主家则是大名鼎鼎的平贞盛,而平贞盛,又将自己的庄园领大部分投献给了右大臣藤原师辅。

  所以这次燕寇来袭,身在平安京的右大臣藤原师辅就派人持他的亲笔信,到关东上总国找到了平贞盛,请他出兵。

  平贞盛再向他下面的庄园主下司职下达命令,只不过几天时间,他们就拉出了一支快两千人的武士大军。

  当然,这个两千武士大军只是一个说法,其中真正属于平家的武士只有百余人,其余都是帮助下司职管理庄园的地头。

  嗯,这个地头放到汉地来说,也可以把他当成家丁头子或者护院打手。

  此外按照庄园大小,地头下面还会有一些郞从和伴当等。

  所以,藤原秀乡和平贞盛带领的,号称四千关东武士的这支军队中,真正是武士的,大约只有两三百人。

  其余就是他们带着的三四百地头,地头下面再带着千余郞从、伴当,以及数百被征召来下苦力的庄民。

  小五郎到处瞎逛了一会,直到逛到肚子饿的咕咕叫后,才跟着领着他们出来的地头,回到了他们的驻地。

  一到驻地,刚刚进了军营大门,小五郎就听见里面传来了咿咿呀呀的歌唱声。

  不同于以前下司职和领家主们用唐音唱和的汉家诗文,这次小五郎听见的,是完全用片假名写出来,用倭语唱出来的和歌。

  平安时期,是被遣唐使带回来的中原文化,在倭国开始本土化的重要时期。

  二十年前,也就是大约93X年,汉风诗歌都还是主流,用假名写的和歌,是要受到鄙视的。

  但是现在,不过二十年时间,不但市井之中,就是在贵族内部,和歌渐渐开始成了主流,颇有点葬爱家族火星文翻身取代正常文字的感觉。

  小五郎上过几天学,因此还有那么一点点文化,他从屋内和歌传出来的悲切之声中,听出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也跟着吟唱了起来。

  唱和的声音,引起了屋内大人物们的注意,不过多时,小五郎所在庄园的下司职带着几个身穿细白棉布的僧人走了出来。

  这个时代的日本僧人,特别是畿内地区的僧人中,很多还是有几分家国情怀的。

  这跟畿内地区佛门兴盛的推动者空海法师等人的思想有关。

  这些和尚在大唐时期接受了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回到倭国后将之与佛法结合,对倭国的佛门提出了‘为国忠,在家孝。’

  ‘为国念诵,为国祈祷,为国讲般若。’等思想。

  因此倭国内部,从上到下,从官方到宗教,忠君爱国思想还是很有市场的,这种风气,王氏高丽等半岛政权中,则几乎很少出现。

  僧人们看到小五郎这么个小小的伴当,也知道跟着吟唱抵抗外敌、保家卫国的诗歌,十分的高兴纷纷予以称赞。

  下司职平贞秀也十分高兴,当即对着小五郎说道:“好样的,我们下总国的儿郎都是好养的,去伙房领米一斗为赏赐,日后作战有功多得燕寇人头,说不定能得赐姓平氏。”

  此时倭国的度量衡极为混乱,甚至到达了郡国内部都不统一的地步。

  在小五郎他们庄园中,一斗米差不多有后世的二十四五斤左右,这算得上是很大的一笔赏赐了,更别提还有赐姓的荣耀。

  这顿时就把跟着小五郎一起的伴当们羡慕的眼睛发红,小五郎更是跪下大哭,痛哭流涕的表达对于下司职和国家的忠诚。

  周围人也跟着欢呼了起来,人人都认为自己能在即将到来的击破燕寇大战中立下功劳、获得赏赐。

  假如慕容信长现在能看到这一切的话,就能理解张昭对他所说,倭国就是下一个高句丽是什么意思了。

  这个困居于大海之东的小国,在它初生的阶段,接受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文化,然后又神奇的拥有了将之本土化,并形成自我特色的能力。

  这份能力是非常可贵也很可怕的,与几百年前的高句丽如出一辙。

  所以历史上隋唐两代倾尽府库也要攻灭高句丽,消灭中华文化卧榻之侧这个危险的祸种。

  只是历史上等到倭国拥有高句丽这种能力的时候,从宋到明,前者是没有那个能力,后者受限于见识,又目睹蒙元的失败放弃了征伐,以至于遗祸数百年,给中华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危险和伤害。

  还导致哪怕到了后世共各国时期,这个卧榻之侧的‘高句丽’仍然没有解决,贻害无穷。

  当然,客观地说,到了大明时期就已经晚了,倭国的本土化已经进行完毕。

  而能打断他们进程的最好时候,就是当下!

  ……

  濑户内海,大阪湾,这是日本最优良的海港之一,在此时甚至都可以不用加上之一这两个字。

  整个大阪湾相当宽阔,在这个湾里注入大海的河流有七条之多,这为大阪湾带来的富庶的平原良田和丰富的渔获。

  同时,大阪湾虽然水深不算很深,但少礁石、海水流速较缓,整体来说很是平缓,利于在这种航海技术不太行的时代出海捕鱼。

  因此大阪湾周围很快就形成了难波京、平城京、平安京等倭国有数的大城市。

  但同时,相对于这些益处,害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这种条件虽然有益生产生活,但也很难防备从海上来的敌人。

  慕容信长四月初占据严岛(广岛)之后,就开始分兵,他命王景统帅五千步骑从严岛沿着海边不断向东进攻,清剿周围的倭国庄园。

  好大儿自己则率领两万大军并数千水手,乘坐大船往东,很快就攻陷了作为大阪湾屏障的淡路岛。

  拿下了淡路岛之后,慕容信长就有了两个选择,一是走北路强渡明石海峡,然后汇合王景所部攻击神户再进大阪。

  第二个选择就是走南边,从和歌山湾登陆,占据和歌山后,再进攻大阪。

  至于直接从大阪湾登陆,现在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因为此时大阪湾还没有开发到后世那种规模,虽然宽阔,但到处都是沼泽地,且海水过浅,反而不利于周军大型船只靠岸。

  除非战舰有不考靠人力驱动也能灵活行动的能力,不然直接登陆大阪湾,不是一个好选择。

  同时,难波京关中的左大臣藤原实赖也在召集大量高级军官商议。

  这位左大臣怎么说呢,是个典型政客,勾心斗角那没问题,人家从小学的就是这个,但是战略布局、武功谋略,那就不是他所长了。

  之所以现在这么着急,就是他没经历过大事,组织上出了问题。

  最开始高丽海盗上岸的时候,他就该开始动员的,结果为了私心没有行动。

  等到慕容信长大军到来,才知道赶紧召集军队抵抗,却也不看看双方的实力对比。

  拼凑了五万军队就以为能行,还分的是水陆两路进军,结果直接让小野好古把水师给彻底葬送了。

  这一下藤原实赖就更慌了,慌到完全失去冷静,而下达了过分的动员令。

  现在光是在难波京,听从倭国朝廷征召而来的士兵就已经达到了八万余人,且还有很多正在赶来。

  倭国本来物产就不是很丰富,加上短时间用来了这么多人口,立刻就导致了难波京及其周围补给相当困难。

  然后补给困难又从军中影响到民间,从而米价大涨。

  同时,这些勤王军来自各地,互相语言不是很同,习俗和习惯差异就更大了。

  带他们来的郡国警固使、追捕使、押领使等也没有多少经验,无法做到严格控制部署。

  朝廷也没有为他们严格画定驻扎地点,甚至连军粮发放都没理清。

  这一项项导致了难波京中的极大混乱,打架斗殴、抢劫勒索等事件层出不穷,甚至连上厕所都是个大问题。

  由于事先没有准备统一的厕所,八万多外来士兵的拉撒都是自己解决,不过半月,整个难波京城前后左右到处布满了五谷轮回之物。

  眼见花钱如流水,秩序又混乱,再加上据说对面燕寇只来了两万人左右,左大臣藤原实赖觉得没有了生命威胁,于是现在只想将这八万人从难波京中分流一些出去。

  不过当他表达了要分兵出去驻守神户和和歌山的意思后,却没多少人接口。

  因为此时还叫做大轮田泊的神户和叫做岗山的和歌山还比较贫瘠。

  更重要的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燕寇只会在大轮田泊或者岗山登陆,这哪是去分兵驻守,实际上就是去做挨打的沙包。

  忠君爱国嘴上怎么喊都行,但是大部分人,是不会一根筋这么去做的,就算要做忠臣,绝大部分人还是要得到相当好处,才会去干。

  藤原实赖既然是个高明的政客,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在他抛出方案之后,就是一系列对于利益的协调和交换。

  最后倒霉蛋小野好古又被推了出来,他被安排带领山阳道的备前、备中、备后三国,山阴道的石见、出云、伯耆三国,共六国的军队驻守大轮田泊(神户),山阴道的土豪家族山名氏家主作为副将。

  而岗山(和歌山)的镇守,则由美浓守橘远保担任。

  总算是将任务分配下去了,藤原实赖松了一口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