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777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慕容信长现在缺的,就是能从胶东和江北出发,直接攻击高丽左侧的舰队。

  而且钱家和胡家虽然能为慕容信长提供两万人的水军,但这些水军可不是给他的,这是由钱家和胡家招募,但属于是朝廷的军队。

  慕容信长真正能得到的,就是原南唐静海制置使,也就是在张鉊第一次进攻南唐的淮南之战时,逃奔吴越的姚彦洪族人及其麾下士兵的家属。

  姚家人在南唐和吴越间横跳,早就将两边都得罪狠了,现在大周一统,姚彦洪和静海制置院这种形同藩镇的存在,自然就更没法混。

  吴王李璟和鲁王钱弘俶得到张鉊默许之后,都憋着劲想要好好收拾姚彦洪,所以他们只有跟着慕容信长走这一条路了。

  这可是数百艘大船,起码一万五千精干老水手,还有一万左右即将成长为精干水手的半大小子。

  倭国是个岛国,他们将会成为慕容信长麾下,极为重要的一环。

  钱氏也笑得非常开心,因为姚彦洪等人,就是她带来的最值钱的嫁妆。

  有了这份嫁妆,他在慕容信长身边,未来的燕国大王宫廷中,就能获得极高的地位。

  “胡妹妹也写信来了,湖州王升及一百余吴越水军将官,已经被她兄长胡钊说服,会跟着两千东府豪强子弟到胶东登州大谢岛,打造战船后,也会追随大王。”

  钱氏口中的胡妹妹乃是胡进思的孙女,也是要来给慕容信长做媵人的吴越贵女。

  湖州王升则是张鉊横扫大漠时,唯二跟着沈虎子一起坚持到最后的吴越牙兵,是个能够穿锁子甲游水的猛人,慕容信长听说后,就一直想征召他来给自己做水军将领。

  登州大谢岛,则是后世山东烟台市蓬莱区庙岛列岛一带,唐时在这里有专门用来攻打半岛的水军基地,正合适利用一下。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钱氏赶紧带着侍女,从慕容信长身边走开。

  马儿刚一停稳,王朴就从马上跳了下来,满天兴奋的对慕容信长说道:“臣为大王喜!圣人已经同意曹公所请,将旧新罗与百济之地,一并封赏给大王了。”

  所谓的旧新罗与百济,差不多就是后世南朝鲜这一块,从此时来说,这一块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是倭国和半岛中最为富庶的。

  慕容信长的亲舅舅曹延禄到了安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张鉊请求将这块地方封给慕容信长。

  这倒也不完全是曹延禄心疼外甥,而是有着现实的考虑。

  因为谁也没想到,在经过契丹的开发和慕容信长这两三年的经营之后,安东已经呈现出了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了。

  东北这地方,本来就地势平坦利于集体耕种,河道纵横利于灌溉,气候虽然偏冷,但大不了种的晚收的晚,一年一季还是有保障的。

  位置靠近草原,缺耕牛却不缺马儿,马儿也是能用来耕地的,虽然不如耕牛,但比人要强得多。

  最大的好处,恰恰又是气候偏凉,使得此地不像岭南那样,多蚊虫、多瘟瘴去者十死二三,而是大部分人都能活下来。

  而且皇帝还将玉田韩家安排在辽西治理辽西大泽,现在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没有大量的蚊虫和几乎没有疟原虫的环境,使得辽西大泽的治理,相对快速又能出成效,唯一的大规模支出,也不过就是调集粮草而已。

  但这也不需要担心,要知道张鉊为了治理辽西大泽,硬是一年多没在河东、河北两省用兵了。

  这两省的赋税,全部砸到了治理辽西大泽之中,连两省官员的俸禄,是由朝廷户部牵头,向钱庄会借贷而来。

  而为了不在以后将这两省的财政拖垮,这借贷的利息是由张鉊负责偿还,朝廷中枢财政负责还本金。

  有了皇帝的全力支持,韩匡嗣等人在辽西将大的沼泽就地深挖变成湖,小的沼泽挖掘出河道将水引入辽河之中。

  同时还拓宽了辽河河道,在两岸修建了河堤,防止汛期洪水。

  到现在为止,韩家兄弟指挥着三十几万劳动力,已经将辽西大泽分割成十几个不能互相连接的沼泽地了,并且建出了一条宽约两三里,长约七百多里,勉强能行走人马的通道。

  引进自江西,适合在沼泽地生长的黄穰稻也已经播种,据说长势相当喜人。

  从明年起,辽西大泽这三十几万人中,起码能有三四万人的口粮,可以自给自足。

  整个辽西大泽,预计最多还有六七年的时间,就能基本治理完毕,而且是越到后面,消耗越小。

  除了辽西以外,辽东地区在经过高句丽、渤海和契丹的开发,特别是慕容信长这几年广修水利,减免赋税,招揽被契丹迫害的渤海农夫下山分田分地的好政策之后,整个辽东连续两年大熟。

  官仓中的麦子和粟米堆积如山,纺织、冶铁等都有非常长足的进步。

  这其中,不能说全是慕容信长的功劳,但至少要占六七成以上。

  因此这些年,安东的女真、室韦和渤海人称呼慕容信长为地藏佛王,认为他是继新罗王子金乔觉之后,地藏菩萨在东北之地的又一个转世化身。

  安东的汉人,甚至干脆称慕容信长为王上,民间谁说王上要永镇安东,立刻就能迎来欢呼,谁要说王上会被召回,一定是要遭来一片骂声的。

  在这种情况下,辽阳郡王霸府上下的文武官员,都希望慕容信长能占据安东之地,作为朝廷在此地的世袭藩王。

  甚至有非常极端的人认为,大王既然已经改姓,那么就有权继承皇位。

  所以曹延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那是急得要死。

  既心疼外甥将安东治理的这么好,却只能去倭国那不毛之地,又怕再过些年,慕容信长真的被麾下野心家说动,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这不管是姐夫兼妹夫皇帝受伤,还是亲外甥慕容信长倒霉,他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啊!

  所以急白了头发的曹延禄,想来想去只有这个办法或许能拖延一下,于是就主动去为慕容信长争取新罗和百济旧地去了。

  慕容信长听了王朴的汇报,心里也是一喜,能多这么块还算富庶的地盘,也不破坏父皇的金瓯无缺,他当然很乐意。

  “舅父还是心疼某啊!还怕某走错了路。”慕容信长先是一笑,不过随即就把眉头皱起来了。

  “这查来查去,怎么都查不到是谁把某捧的这么高?这位说某家是地藏王菩萨转世,还能让所有人都相信的人,到底是谁呢?”

  王朴看了慕容信长一眼,想了想还是直说,“大王早已心知肚明,只是猜不透他这么干的目的罢了。”

  慕容信长闻言沉默了片刻,望向西面悠悠的说道:“是啊!某就是想不透,法师为何要害我呢?”

第八百一十六章 心魔难敌我壮志凌云

  到底是谁在为慕容信长推波助澜,而且让慕容信长都有几分投鼠忌器。

  其实并不难猜,因为现在的慕容信长可是堂堂开霸府的辽阳郡王,母亲是贵妃,亲小姨是皇后。

  他本身是张周立国中数一数二的大将,是皇帝最为倚重的义子,还赐姓张,跟亲儿子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在整个安东行省,敢在慕容信长后面这样推波助澜的,有且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契丹旧地德望最高的佛门高僧,松漠百姓最崇拜的,形同现世佛一样的慈贤法师。

  慕容信长其实早就在麾下官吏的追查行动中,知道是慈贤法师了,但他一直没点破。

  这是因为慕容信长还没做好跟慈贤法师翻脸的准备,也是他猜不透慈贤法师为什么要这么干,从而有些投鼠忌器。

  但是现在,安东全省连续两年粮食大丰收,慕容信长治下有原契丹汉民八万,各地前来的吐谷浑部族十一万,汉地百姓九万,汉地罪囚家属六万,忠于他的渤海移民十三万,零零散散的党项诸羌部落两万。

  军力上,亲随部曲白袍银鞍昭义郎多达九千,归他指挥的安东亲军、禁军两万,汉地来的武宁镇等老牙兵一万二千。

  由慕容彦超、赵思绾等指挥,由来自汉地的山贼水匪、地痞流氓、游侠豪强组成的乞活郎八千。

  共计百姓四十七万,军队四万九千,加上这几年风调雨顺,军粮储存了上百万石。

  极限情况下,还能请求皇帝义父从漠南漠北的草原万户中抽调两万轻骑兵,以及江南水军两万。

  有了这份堪称强大的实力,慕容信长终于能够全面压制安东之地的契丹、室韦、女真等各族七十余万百姓了。

  这些人虽然是最容易被慈贤法师煽动的,但他们分散各地,装备不行,很难形成合力,人数虽然比慕容信长麾下多,但占绝对优势的是慕容信长。

  所以到了此刻,慕容信长才由王朴来点明此事,然后立刻命亲卫兵马使陈思让,领五百白袍银鞍昭义郎前往辽西抓捕慈贤法师。

  但陈思让等还没有出城,慈贤法师就已经戴着斗笠,穿着粗布麻衣,赤着双脚。如同一个乡间老农一样,出现在了慕容信长在辽阳府的王宫之外。

  本来慕容信长是准备等慈贤法师被抓过来,就好好杀杀他威风的,可是一看慈贤法师不但自己上门,更是一身苦行僧打扮,顿时就哭笑不得。

  怎么说呢,首先就慈贤法师这么个天竺人,还是苦行僧做派,你说他意图谋反就说不过去。

  其次他敢主动上门,就肯定是心怀坦荡的,至少慕容信长这么认为。

  而支撑他这么认为的关键,就是这些年慈贤法师在安定安东全省中,还是出力很大的。

  没有他出面保证,辽东以北的女真、室韦、铁骊等部族根本不会轻易放下戒心接受慕容信长。

  辽西那边韩匡嗣手下一大堆契丹、渤海等百姓,形同苦役一般的治理辽西大泽,没有慈贤法师安抚的话,也绝对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工程进度也不知道要拖慢多少。

  你说他有意把持教权吧,他却把慕容信长捧成了地藏王菩萨在世,若论起来,还要胜过慈贤法师这个佛门弟子。

  所以慕容信长确实有点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好大儿这方面还是嫩了点,因为他出身佛教文化最为浓厚的敦煌,吐谷浑人历来又最是信佛,所以很难跳出这个圈,看明白慈贤法师想干什么。

  要是换成张鉊,早就开始把舆论引到更加利于自己的方向了。

  这老和尚能干嘛,无非就是在玩佛门,或者宗教人士最擅长的试探与洗脑。

  “法师是来自投罗网的吗?”

  这已经是慕容信长,对于一个佛门高僧能说出的最严重语气了。

  慈贤法师呵呵一笑,判断出来慕容信长的段位比张鉊低了,立刻反问道:“贫僧有何罪责,惹得王上如此质问?”

  慕容信长把脸色一沉,“法师莫非以为,吾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将某捧成地藏王菩萨转世,又是谁让各族百姓视某为安东各族之救星。”

  “是我啊!”慈贤法师很大方的承认了,脸上还带着一丝不解的反问慕容信长。

  “王上以为,老僧为何要这么做?难道不是为了使王上能更牢固的掌握此间百万生灵,难道这些事情,没有大涨王上的名声?”

  呃,慕容信长一下就被噎住了,因为从表面上看,慈贤法师这一套,确实是大大有利于慕容信长治理安东,不但无过,反而大大的有功。

  至于你麾下听了这些闲话,看到了你威望与日俱增,想着推你一把,让你真正在安东当藩王甚至去争夺太子之位,这跟老僧有什么关系?

  慕容信长就是明白这点,所以他没法明说,但好大儿天不怕地不怕,平生最怕的,就是影响了他跟养父张皇帝的关系。

  最后让母亲伤心,外祖、舅父、姑母等担忧,又损伤了他慕容信长孝子忠臣的形象。

  于是,本来要顺着慈贤法师思路走下去,认为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的慕容信长,却脸色一冷,身上无敌统帅的冷酷意志占据了脑海。

  “法师知道吾为什么要这么问,也知道会造成什么影响,明人不说暗话,法师不可再自误了!”

  这就是准备不讲道理,而直接上手段了。

  慈贤法师在心里长叹一声,无上天对人的影响能力,果然在他之上。

  他都把慕容信长捧成地藏王菩萨转世了,但仍然不能动摇这位辽阳郡王内心对于皇帝养父的忠心与崇拜。

  “王上难道就真的没想过,自己可以继承大周的万里江山吗?

  王上在安东三年,国富民殷,各族百姓都仰仗王上的仁政过上了好日子。

  若是能继承大周皇位,那么大周就能有父子两代圣君,这就是汉之景帝、武帝,唐之太宗、高宗父子也不能相比的。

  且圣人乃是无上天下界,王上又是地藏王菩萨转世,如此一来,神佛的属性,就可以在大周皇室中不断传续下去。

  这是万千黎民的渴望,也是控制高原、草原、松漠三地蛮夷的法宝,老僧愿王上取之!”

  既然慕容信长要明说,慈贤法师也干脆明说。

  而且这些情况,也并不是他杜撰出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