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702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曹延存把手一拱,“今日为形势所迫,日后曹家权倾天下的时候,三叔就知道侄儿今天是如何的用心良苦了。只要诸位血亲不再反抗,我曹二十一绝不加害。”

  听到曹延存这么说,在曹元忠的安抚下,准备反抗的曹家子弟也都放下了手中的桌椅板凳。

  拿着这玩意,也没法反抗着了甲,手持利刃的曹延存等人啊。

  ……

  长安的防备力量,其实并不怎么样,完全对不起他这个京兆长安府的名头。

  这是没办法的事,张周实行精兵政策,就注定了不可能在每个城市都囤积大量兵力。特别长安府这种完全不会受到威胁的城市。

  加上上次征讨孟蜀的时候,从关中调了大量的兵力出去,伐蜀成功后,回来的不足三成。

  同时张鉊去凉州的时候,又把留驻长安的禁军晋昌镇两千余步骑,给全部带走。

  这就导致京兆长安府现在的军队主力是卫所军,即长安三卫。

  而就是这三卫也还不是满员,其中的精锐还在蜀中镇守,同时三卫也不是都在长安府,还要拨出一部分,分别驻守凤翔府和邠州府。

  因此长安城中的防备兵力,只不过有八百多人,以及临时征召的一部分巡检司长征兵,加起来也就是三千五百人。

  更可怕的是,控制长安三卫的京兆长安府兵马督监,就是曹延存。

  在将曹元忠等人关入地下密室囚禁后,曹延存立刻就以兵马督监的身份进入军营,命令三卫士兵火速集合,准备前往潼关换防。

  虽然曹延存没有兼任关中行省防御使曹元忠的亲笔调兵令,但是他拿到了曹元忠的防御使大印。

  他麾下的三卫指挥使,虽然觉得突然前往潼关换防的命令有些不合常理,但也没想到身为曹家人,前途无量的曹延存会做叛贼。

  是以稍稍犹豫片刻后,就去整顿队伍出发了。

  曹延存之所以要去潼关,是因为在潼关镇守的渭南府兵马督监、潼关镇遏使、昌国镇总兵,庆阳郡公罗玉儿,已经被曹仁尊说动了。

  这罗玉儿的原配病逝以后,续娶了曹元德之女,曹十四娘延瑛,而曹延瑛的三舅索三郎,也参与了曹仁尊的叛乱。

  他在半月前以曹延瑛外婆病重为由,将曹延瑛骗到了长安府,随即就被索三郎软禁。

  然后曹仁尊以曹延瑛以及六个孩子为人质,终于‘劝’动了罗玉儿加入他们的计划。

  目前镇守潼关的军队足足有九千人,其中四千人是罗玉儿统帅的禁军昌国镇四千人,其余五千人则大部分是原本的蜀军。

  他们看着是被征发到潼关戍守,实际上却是干着修建潼关要塞和趁着枯水期维修漕渠的任务,日子过得很苦,应该很容易就煽动起来。

  而且参与了曹仁尊等阴谋的,还有大量怀念孟昶的蜀中失意旧臣,有了他们,招揽这些昔日的蜀军就更有把握了。

  如果计划顺利的话,曹延存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只要到了潼关,他麾下的长安三卫兵丁发现不对,但也没有退路。

  因为他们跟着自己,无令从长安走到潼关,就已经是死罪了。

  士兵或许不会太严重,但军官绝对完蛋,到时候只要拿出大把银钱,连哄带骗加利诱,不难控制。

  这样一来,他手里就有一万五千大军,神都还有内应。

  等控制了曹延鼐和张贤载后,就传檄天下,称皇后和嫡子张贤景已经被裴远暗害,他曹延存则是来清君侧的。

  就裴远这天怒人怨的搞法,还愁大事不成?

第七百三十八章 怎么我还是配角啊!

  神都,洛阳,紫亭郡公曹延明府邸。

  这位昔年跟随张鉊西去于阗的元从之一,早就没了昔日风采,如今已经大腹便便,愈发痴肥,看着很是神似后世香港著名龙套林雪。

  而这些年,曹延明的地位在外人看来,也如同他这痴肥的身材一样,彻底肥(废)了。

  堂堂的元从功臣,而且还是排名靠前的元从,又娶了金国大王李圣天的次女莎车公主。结果在卸掉神都营建使的官职之后,竟然被皇帝扔进天工院,没了任何的差使。

  这就太不正常了,按理来说,曹延明这样的身份,不说做宰辅,至少什么枢密副使、鸾台侍郎可以做一做吧。

  再不济工部尚书、转运大使的官职总要有吧,结果皇帝仅仅给了个提举天工院。

  这算个什么狗屁官职!

  别说这个不知道一天是在干什么的天工院,就是当国子监祭酒,对于曹延明这样的人来说,那都是赤裸裸的贬斥啊。

  很快,张周官场上就开始流传谣言,有说是皇帝要报复昔年曹元德想把他骗到敦煌城砍死之事,现在曹元德已经死了十年了,当然就只有把怒气发泄到曹延明身上。

  还有人说,曹家的这位曹十四郎之所以倒霉,是因为在营建神都工程上贪污过大,据说曹延明一共贪污了足足五十万贯。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钱庄会的人不小心说漏嘴的,说是皇帝前年一次性就给那个什么天工院批了二十万贯的经费。

  这还得了!那劳什子天工院就是天天把金背钱扔火里烧着玩,一年多时间也用不了二十万贯吧,这不是贪污是什么?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曹延明本来就不善交际。呃,也不是不善交际,这孩子脑子有点直。

  他认准的事,一定会一直干下去,他看得上的人,你骂他他也还是要跟你交朋友,但要是一旦他看不上你,那跟你说半句话都嫌多。

  而且自从曹延明自认在张鉊这,得到了天地间的大道理之后,已经完全认为他是除了张鉊以外,最洞悉了天地真理的人。余者,不过是凡夫俗子而已。

  他这哪是不善交际,而是觉得他这种神人,至少也是半神级别的人,没必要也没兴趣去跟‘凡人’解释他是不是受宠与否。

  只不过呢,他不想去跟‘凡人’解释,但是凡人会找上他。

  原因很简单啊!堂堂紫亭郡公只有个提举天工院的差使,父亲还被皇帝给气得抑郁而终,怎么看,曹延明都该是满腹怨恨才对。

  ……

  神都六门巡检司衙门。

  曹延明有些头疼的叹了口气,这研究正到了关键时刻,成品都打造出了一些,结果他的表叔兼姐夫、妹夫以及表大舅哥,绍明皇帝跑到草原上去了。

  这下搞得曹延明都不知道该找谁汇报,他也不知道自己根据张皇帝描述,搞出来的这玩意到底对不对。

  作为一个狂热的,九九六都甘之若饴的科研牛马,就这样被卡主,那真是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偏偏这个时候,皇后堂妹非要他出来接任神都六门都点检,这个关键职位,搞得曹延明相当不适应。

  这神都六门巡检司不但要负责洛阳的城防安全,还要管洛阳、河南两京畿县武侯管不过来的城内治安问题。

  事情之多,人员之复杂,远比曹延明在天工院干研究麻烦的多。

  哪怕六门巡检司中的大部份人都是老归义军和东归派的人,曹延明仍然被这复杂的关系和背景搞到头大。

  更别说,现在朝堂上气氛很不对劲,不对劲到曹延明这样的技术宅,都感觉到了异常,不然曹三娘子延鼐也不会带着皇八子贤载躲到神都洛阳来。

  不过,曹延明又想到了另外一层,既然气氛不对劲,三姐曹延鼐是带着贤载来神都避开政治漩涡的。

  那……十九妹这个皇后,为什么要让他这么个明显不适合带兵的人,担任肩负神都城防重任的神都六门都点检呢?

  真要到了鸡蛋都不能放在一个笼子里的时候,难道不是该把襄阳的赵存义或者汉中的(尔)朱景,调回来加强防卫吗?

  就算这两隔得远了,那就在许昌府还有慕容家的慕容信德和符彦卿的庶长子符昭序呢。

  这两一个是禁军忠武镇总兵,一个是许昌府兵马督监,管着许昌府、淮阳府、蔡州府的三支卫所军,虽然资历浅了一点,但也算是屡立战功的骁将。

  而且慕容信德是三姐前夫的亲侄子,是慕容信长的嫡亲堂弟。

  符昭序由于生母地位太低一直不怎么得志,是皇帝力主提拔起来的,皇帝对他的恩比天还大。

  这两人的忠诚完全没问题,怎么看也比他曹延明靠谱吧。

  曹延明其实是很聪明的,没点脑子也干不了他现在的活,真要没脑子的话,当年就不会选择放弃贵公子身份跟张鉊走,回敦煌后也不会坚决站在张鉊这边。

  你看着他有点耿,有点傻乎乎的,那是因为他不愿意把精力放在这些‘俗事’上,现在他细细一琢磨,就知道有问题了。

  这……三姐延鼐和贤载到神都洛阳来,不调回来精兵强将,反而让他这个门外汉镇守,怎么看,都有点……

  雾草!

  曹延明差点一下跳起来了,玛德,被坑了。

  他这是被当成了引诱恶犬出现的肉包子,舍出去套狼的那个倒霉孩子了啊!

  不知道这是皇帝的意思,还是皇后或者三姐的鬼主意,亦或者是裴远那个阴贼出的注意。

  曹延明恶狠狠的想着,手却飞快从衣袍里掏出一个奇奇怪怪的玩意,再从一个个小荷包、瓷瓶中拿出了圆溜溜的铁蛋和火药飞快的装填着。

  “清风!清虚!他妈的快点出来,把咱的好家伙都拿上,要有大麻烦了。”

  自己捣鼓还不算,曹延明还扯着嗓子叫了起来。

  不一会,两个穿着青色襕袍,看着很斯文,但你从他们熏得黢黑的手指和脸上的坑坑洼洼,能很快的判断出来,这两家伙不但跟斯文没有一点关系,而且还有些怪异。

  “师父!”清风和清虚两人赶紧跑了过来,神色中很是兴奋。

  那个左手小拇指缺半截,右脸颊好像被什么烧过的清虚,有点神经质的看着曹延明。

  “师父,就装在这里吗?一会来找麻烦的是谁?不知道那玩意打人跟打羊有什么区别?”

  “不对!不对!”曹延明此刻却有些冷静下来了,嘴里说着清风和清虚听不懂的话。

  “这个舍出去的倒霉孩子不是我,而是三姐和贤载。

  我还没资格当倒霉孩子,看来只不过是在当一个纸糊门神。”

  真狠啊!果然是能生出慕容信长这样儿子的女人。

  东京开封府有憾山都在防守的太严密,卖不了破绽,干脆就到神都洛阳来,而且还找了他这么个纸糊门神来给人开路。

  不知道什么样的蠢货,能被这个看似香甜的诱饵吸引,曹延明摸着下巴想了片刻。

  管他是谁呢,蠢到这个地步,那就是该死,活着也是浪费粮食。

  想到这,曹延明忽然又有些意兴阑珊,原来我不是主角啊!

  “装吧,装上吧,说不得会有那么几个傻子到我这来。”

  人说乌鸦嘴,一般都是好的不灵坏的灵,曹延明在跟着张鉊西去于阗的时候,就多次展现出了这个天赋,而现在,他又一次的说中了。

  洛阳,白马寺中。

  这座始建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的佛寺,是整个中国文化圈,甚至包括东南亚地区的佛门祖庭和释源。

  后世甚至连印度政府都跑来捐资修建白马寺,可见其地位和声望。

  不过历史上这座寺庙跟洛阳这座城市的命运一样,几经波折。

  自黄巢陷洛阳后,白马寺就被乱兵洗劫,到了李存勖克后梁时,本就残破不堪的白马寺彻底于战争中被毁。

  张鉊入主洛阳之后,白马寺的复建工作就被安排上了。

  不过由于中原佛门担心河西六法宗会借着这次机会沾染这个释门祖庭,所以对于张鉊复建白马寺的工作,基本都采取了相当冷淡的姿态。

  加上最有钱的几家佛门如大相国寺等,被张鉊收回钱庄会给坑的有点惨,虽然张鉊还是给他们留了一些股份,但是失去了决策权,自然不乐意张鉊进一步插手佛门。

  在他们的消极抵抗下,白马寺复建修修停停,一直到神都洛阳都营建完毕,白马寺还是个大工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