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694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阎晋认为张鉊率领的三万余人中,有两万多都是没怎么上过战场的河陇征召兵,跨越几千里去打敌烈八部,还是有点危险性的,于是赶紧让折德愿北上增援。

  只是,折德愿他们清楚了方位,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

  呃!也不算迟到,有了他们,这捕鱼儿泺周围的牧民,是跑不掉了。

  看着折德愿和耶律和忐忑的目光,张鉊倒是没想把他们如何。

  怎么说呢,折德愿的能力,本来在他义子中就要算差的,张鉊用他镇守大同,其实是看中他的可靠和稳重。

  这次命他们出塞,总共就给了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耶律和、耶律思忠等控制的上契丹四部万户,原本也不是由折德愿统领,而是暂时听命于宁夏省防御使,杨继业的父亲杨弘信的。

  奉仓促之命,统陌生之兵将,折德愿没出什么大问题,还像模像样的立了一些小功劳,这就足够了。

  对下面的人,军法上要求确实要严格,但有些事情,也不要太过苛求。

  见到皇帝没有要追求他们失期的意思,折德愿和耶律和心里也安定了很多。

  而有了他们这支军队的到来,张鉊手里的兵力一下就富裕了起来,可以对捕鱼儿泺这的小十万人采取行动了。

  ……

  一阵寒风吹来,穿着一件皮袍子的张鉊,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太他妈的冷了,连胯下的战马都有些不适应的轻轻嘶鸣着。

  周围将士们虽然还是一副不动如山的样子,但张鉊分明看见他们脸上都是一片冰冷的红色。

  而追击的周军将士都如此了,对面的牧民更加不堪,周军好歹还有一件布面铁甲挡一挡,对面的牧民大多只有一件单衣。

  别提皮袍子什么的,哪怕在草原上,那也是贵人才能有的,寻常的牧民冬日取暖,一靠不出门,二靠平日里收集的各种烂兽皮或者兽毛。

  现在他们仓促逃亡,为了减轻负担,很多人根本就没带什么厚衣服,寒风一吹,整个捕鱼儿泺边,一片牙齿打架的声音。

  张鉊抬眼看去,这哪是什么士兵,大部分都是冻得鼻涕长流的牧民,估计只要几个冲锋,就能把他们赶进捕鱼儿泺中去。

  述律平这个毒妇,是想要拉着这小十万人陪葬吗?

  张鉊不禁有些恼怒,别看对面有小十万人,可是尽是些惊弓之鸟和大量的老弱妇孺,根本就经不起几个冲击,这哪是作战,根本就是屠杀。

  “圣人,不能大动干戈啊!若是为了述律平这么个老媪,就将十万牧民赶入捕鱼儿泺,无上天大慈大悲的形象,就立不住了。

  而且现在草原上人丁稀少,圣人要以他们为基干西去攻击其他黄头部落,就不能不要这十万人。”

  元恒一脸担忧的看着张鉊,好像生怕张鉊立刻下令进攻一样。

  张鉊何尝不知这是述律平的毒计,这六法宗在草原上,一向宣称无上天是佛陀的代言人,大智大慧、大慈大悲。

  可要是一战而杀十万人,还大部分是老弱妇孺,怎么看也大慈大悲不起来。

  可要是不打,若是平日张鉊还能想法办慢慢瓦解,但现在已经十月了,几万大军都着单衣,十天内不后撤,万一暴雪突然降临,那想走也走不了乐。

  想了又想,张鉊把手一挥,“让李存惠指挥,放开东面一个小缺口,各部按计划次第攻击!”

  什么无上天,管他什么大慈大悲,总不能用手里几万精锐儿郎的性命冒险,张鉊还是决定动手。

  一时间哭喊声震天响起,近十万人被围在了不大的湖边,好多人甚至在寒风里就站到了湖水之中,被吓坏的牛羊,与他们的主人紧紧挨在一起,好像都在哭嚎一般。

  赵金刚奴举起了手中的弓箭,可是左选右选还是有些下不了手。

  草原上的法则和中原的可不一样,中原人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总是要把保护老幼,放在第一位。

  而草原上,生存压力极大,一个成年的,孔武有力的丁壮才是整个部族生存下去的希望。

  所以到了没办法的时候,草原牧民的选择,一定是牺牲弱小,留下精壮让族群得以延续。

  因此,赵金刚奴面对的,几乎都是一个个半大的孩子或须发斑白的老者,要么就完全是妇人。

  他们手里拿着各种木制的长枪甚至就是农具,绝望的哭喊着,想要用手中那可怜的玩意自卫。

  李存惠搔了搔脑袋,他可没张鉊那么多来自后世的莫名同情心,他除了觉得这其中好多健妇杀了可惜以外,心里几乎没有任何的怜悯。

  这是个天生的杀才,除了胜利,很少能被其他因素制约,他看着身边的冯晖之子冯继业说道。

  “河陇的小子们书读的多了点,竟然有些下不去手,冯四郎你率本部出阵,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这上了战场,不管他是男是女,那都是敌人,哪有在战场上心软的。”

  冯继业赞同的点了点头,一点没觉得李存惠让他去屠杀对面的老弱妇孺,是个什么难堪的事。

  这个生长在银枪效节都这等顶级武夫群中的家伙,也是个杀才。历史上连挡了他路的兄长都敢杀,杀几个牧民算什么。

  冯继业这一下去,黄英达等带来的草原扈从骑兵,也开始动手了,这些人照样不会有什么犹豫。

  外围的老弱,如同枯草一般,一片一片的被杀倒在地,有了冯继业和扈从骑兵的影响,刚刚还有点下不去手的河陇健儿,也渐渐放开了手脚。

  张鉊不知道该不该喊停,他是真不知道,这种几乎是屠杀的作战方式对一支军队,到底是好是坏。

  不过幸好,有人比张鉊先顶不住,不用我张圣人纠结了。

  湖畔一辆牛车上,韩匡业急的一阵跳脚,他看着三弟韩匡嗣说道。

  “我说太后是昏了头了,你还不信。真以为平日里对你好,那就真当你是自己人了,他那是想拉咱们家跟契丹人陪葬。”

  韩匡嗣本想反驳,但又觉得兄长说的有道理,绍明天子一代雄主,怎么会被这点妇人之仁捆住手脚。

  半晌后,韩匡嗣点了点头,“我去找萧思温,二哥让四郎、五郎跟着我,要是他还推辞,就连他一起打杀。”

第七百三十一章 玉田韩家

  为契丹人效命的汉人其实不少,其中尤其以玉田韩家和上谷耿家最为得势。

  韩家的韩知古娶了契丹后族把里部萧氏的女子为妻,耿家的耿崇美干脆娶的就是耶律阿保机的侄女,耶律德光的堂妹。

  历史上两家都是契丹汉人中混的最好的,比一般的契丹贵族都好,两家也曾世代联姻,风光无限。

  不过在这个时空,两家的遭遇还是有些不同。

  耿家的耿崇美跟随耶律德光入了中原,还在滹沱河大战,杜重威投降后,志得意满的去攻陷了易州,并且亲手杀死了后晋的易州刺史郭璘。

  但很不巧,被耿崇美杀死的郭璘,很快成为了张鉊追封的忠臣义士。

  相应的,以汉人身份为契丹人效力,还杀害了郭璘的耿崇美,那名声就彻底臭了。

  洛阳大战中,耿崇美在孝义桥被俘,立刻就被郭璘的儿子抓住,剖腹腕心祭奠了郭璘。

  而在耶律德光殒命杀胡林后,张鉊又命人释放了愿意为耶律德光殉葬的契丹侍卫,但将所有追随耶律德光的汉臣全部处死。

  耿崇美的两个儿子耿绍基和耿绍忠,就在被杀的数十名汉臣当中。

  是以,在这个时空,上谷耿家还没起飞,就基本被杀的绝了嗣。

  但韩家则不同,他们一家干的是替契丹人治理地方,了不起训练两支汉军而已,不涉及南下进攻。

  韩匡业和韩匡图虽然跟着进了中原,但很快两人一个因劝谏被打发回了幽州,一个作为使者,去出使了河东。

  因此韩家基本没受到损失,哪怕就是在此后汉人尽数被打压的时刻,韩家也挺了过来。

  而且韩家还一个优势,那就是从韩知古起,韩家历代多出擅长治理地方,屯田理财的政治人物,这让他们躲过了多次的军事危机。

  历史上韩家上有韩知古,中间有韩匡业、韩匡嗣、韩匡佑、韩匡美等都是治理地方的大才。

  第三代则出了著名宿龙床,睡太后的韩德让。

  这也是契丹在历史上甚至能被视为北朝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从根子上说,与匈奴、突厥不一样,更像是鲜卑。

  政治上,汉人并非如历史书上写的那样,处于彻底的被统治阶级,实际上契丹人中,汉臣不少,地位也并不低。

  不说韩德让,就是韩德让的五叔韩匡美,就做到了南京统军使、天雄军节度使、赠守太师、兼政事令、行魏州大都督长史、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封邺王的高位。

  所以说,北宋所谓的恢复燕云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因为燕云之地的汉人豪族,已经在承天太后萧绰时期与契丹人合二为一了。

  同契丹人与他们分享的权力相比,北宋能给的少得可怜。

  或者说,收复燕云的窗口期,在辽穆宗睡王耶律璟死后,就关闭了。

  因为辽景宗耶律贤时期,辽国的三驾马车承天太后萧绰、韩德让、耶律休哥就登上了历史舞台。

  张鉊记得一部老片大辽太后中,饰演萧绰的女演员说过一句非常让人震撼的话。

  ‘南朝汉人的种子,洒在北朝松漠草原,生根发芽开出来的,就是大契丹的花朵。’

  历史上的萧绰就是这么干的,自她开始,契丹人才真正把握住了燕云十六州。

  燕云之地的百姓也开始自称汉人,而把南边的汉人称为宋人,这份流毒,甚至一直深深影响到了元朝时期。

  南北汉人从辽国开始,历经辽、金、元三朝,隔阂已经越来越深,最后终于发展到北地汉侯倾尽全力,帮蒙古人攻灭南宋的地步。

  由此也见洪武大帝的伟大之处,若不是有他,南北汉人再分裂个百十年,真的就要成两个民族了。

  而在此时,在这个时空,耶律休哥十六岁左右,韩德让七八岁,萧绰则还有四年才会出生,上谷耿家已经几乎被诛灭。

  现在作为契丹汉人的代表玉田韩家,已经恐惧得不行了。

  他们不是不想投靠,而是张鉊所执行的策略,把他们给吓着了。

  要知道在这几年,张鉊先下令把耿崇美剖腹腕心,尽杀跟随耶律德光南下的汉臣。

  后又处死赵延寿(至少在外人看来,赵延寿是慕容信长奉张鉊之命杀的)。

  特别是去年,医巫闾山马家的马廷煦又因为与述律平私下联系,而被安东大都督慕容信长派兵,将全族男丁九十余口全部正法。

  这辽国汉臣豪门,一共就那么几家,上谷耿家,医巫闾山马家,几乎都被张鉊与慕容信长父子杀的绝了嗣。

  卢龙赵家如果不是出了个赵匡赞,估计也是全族死绝的结局。

  唯一就是昌平刘家,他们家世代出文士,慕容信长手下正缺少有才干的文吏,所以还算过的比较好一点。

  所以作为硕果仅存,地位在契丹汉人中最高的玉田韩家,哪还敢投靠。

  以绍明天子对侍奉契丹国汉人的厌恶,谁知道会不会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把他们全家拉出来杀掉。

  韩匡嗣下定决心走出门的时候,就看见了四弟韩匡祐,五弟韩匡美早就在外面等着了。

  一看韩匡嗣的脸色,韩匡美一下就兴奋起来了。

  “三哥终于决定动手了?某早就说了,只要绑了述律平去献给绍明天子,献上了投名状,咱们韩家才算安全。”

  韩匡嗣一脸忐忑,“五郎,你说绍明天子真能接纳我们韩家吗?耿家、马家的殷鉴可不远。”

  韩匡美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了几分自得的神色,“三哥,他们配跟咱们韩家比?

  耿崇美就是蠢蛋,他是真把自己当契丹人了,得了一点好处,竟然亲自动手去杀郭璘。

  郭璘那种忠臣,你把他大夸特夸后绑起来送给庄庙厉皇帝去处置多好,本身就效命外族了,哪还有自己亲手去杀汉地忠臣的道理。

  至于马家,马延煦更是老糊涂了,比耿崇美还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