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625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至少罗十将被捅中了三四次胸口,但他都没什么事,反而是对面的蜀军,只要被刺中要害,基本就去见阎王了。

  很快,蜀军先期而来的游奕军就被赶下了跑马梁。

  源州武定军节度使王环没有办法,只能亲自督率他最后的三千武定军牙兵拼命仰攻。

  尔朱景这边,由于要将正在围攻午口关的人撤下来,因此稍微晚了些,只能靠罗十将等人迟滞蜀军的进攻。

  罗十将也发了狠,数十人卡住关键的几条道,硬是把蜀国武定军挡到需要王环这个节度使亲自上阵的地步。

  跑马梁是个几字形的山梁,山头与沟壑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落差很多更极少有平地,双方就在这片山地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蜀军强在熟悉地理以及在山间的移动加成,周军强在更加勇悍和装备更精良。

  争夺战从上午巳时打到了下午申时初,双方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的争夺,最后打到尔朱景身边的亲卫几乎都派出去了的地步。

  终于,在大小数十战之后,蜀军丢在三百多具尸体,几乎都被赶出了跑马梁。

  不过没等尔朱景喘口气,又有打着武毅军旗帜的蜀军援军赶到。

  尔朱景皱起了眉头,蜀军的援军来的太快了。

  不过他马上就欣喜如狂。

  因为蜀军兵力在山南西道是有限的,总共也就两万多人。

  如果算上在饶峰关被他击败的那三千人,就算里面有重复存在的士兵,蜀军派到午口关这的军队,起码也有八千人了。

  伐蜀四路出击,不管是走褒斜道的,还是走长江逆水而上的,甚至是祁山道的高怀德等人,其实都可以看做是主力。

  唯有他尔朱景这一路,确实是偏师。

  而现在偏师竟然吸引了蜀国山南西道四成的军队,那么其余几处,就更容易突破蜀中的天险了。

  鉴于给养不容易运上跑马梁,尔朱景果断留下丰安镇最精锐的一个都五百人坚守两处紧要,大军则退回去,攻打午口关。

  “高驴儿,某家将二百套棉甲,两万支箭都留给你,一定要守住跑马梁两天,两天内某一定攻破午口关。”

  高驴儿是张圣人的小姑父,原延州彰武军节度使高允权的族弟,闻言当即把手一叉。

  “只要高驴儿不死,蜀军就过不了跑马梁。”

  ……

  蜀军到达的援军,自然就是山南西道节度衙内马步军使李进的四千人。

  他到了之后,立刻就和源州武定军节度使王环合兵一处,第二日就开始猛攻跑马梁上的周军。

  而与此同时,尔朱景回去调集大军猛攻午口关,连民夫都发一把刀派上了第一线,双方比的就是时间。

  四月初十,经过两天半的血战,尔朱景最终攻陷了午口关。

  关内蜀军也是武定军的精锐,破关之后还进行了巷战抵抗,七百余人被阵斩的都高达五百,称得上死战不降了。

  而在跑马梁上,高驴儿的五百人,也只剩下了两百出头,靠近跑马梁两处关键的山坡上,鲜血将整面山坡都染得紫红。

  高驴儿硬是靠着两处简陋的工事,把六千多蜀军硬生生的堵在了山坡下。

  午口关一丢失,蜀军就失去了继续进攻尔朱景的必要。

  此时从子午道的出口午口关到兴元府(汉中)还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走南边的西乡县,这是唐时的洋州州治所在,一条则是走源州。

  王环只能分兵一千翻山越岭去守住西乡县,其余军队和李进一起退回源州固守。

  而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李存惠才刚刚到武休关下,焦继勋还在犹豫要不要拿命去赌走文川道。

  可以说,尔朱景仅仅用丰安镇和襄阳左中右三卫这八千人,在逆水而上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为大军入兴元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

  山南西道,兴元府,孙汉韶得知周军再次攻陷午口关,王环、李进只能退守源州后。

  他终于‘确定’周军就是要先打下兴元府,再图蜀中。

  于是连发三批八百里急使到成都府,请求孟昶发大兵增援兴元府。

  唉!虽然孙汉韶已经是蜀中有数的名将,但本身的能力别说跟阎晋、慕容信长、马昭远、符彦卿、郭威这种相比。

  就是比起李存惠、郭从义、张昭就、安审琦等人,可能都要略逊一筹。

  他虽然知道蜀军与周军有差距,但仍然没能清晰的认识到差距到底有多大,要是蜀国大军都入了兴元府,蜀中就空了。

第六百七十二章 宛如孙武复生,亦如留侯在世

  战事越来越频繁,周军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至少孟昶是这么认为。

  男人嘛,特别还是一国君主,孟昶也很擅长地图开疆这事的。

  孙汉韶军报未到,孟昶其实已经在心里有了判断,现在孙汉韶的军报一到,孟昶顿时大为笃定。

  心里不免还有几分蜀中第一名将也就跟他在一个水平的自得。

  “这周主,还是有几分本事的,知道我大蜀不是南平、南楚那样的小国,所以选择求稳先打兴元府,不敢冒险走祁山道孤注一掷。

  不过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周军只有正而无奇,就失了孙武子那‘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之意了。”

  孟昶一边说,飘飘然的神情都快从他脸上蹦出来了,知道的这是孟昶,不知道还以为孙武附身,留侯在世呢。

  而孟昶身边的王昭远还跟他一个德行,顶着一张兔儿爷的白幼瘦脸频频点头,一副诸葛之亮的表情,就差手里拿一把鹅毛扇了。

  这主仆的德行,哪是在说张鉊有几分本事,这完全就是在自夸。

  只听得赵廷隐额头青筋暴起,他看着孟昶那张想要大笑又故意忍着的脸,很想上去一巴掌将孟昶打翻在地,然后一口浓痰啐他一脸。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天下至凶险之事,每一个轻飘飘的数字背后,都有万钧之重,哪能如此这般轻飘飘的视为谈笑之资和用来夸耀啊!

  那周主张鉊,起家之时,身边仅有一个惹祸精老仆,十六年间纵横几万里而有天下,是比朱全忠,庄庙皇帝还厉害的角色,说他不会出奇,这可能吗?

  别看周国一统天下的脚步慢,那是因为周主没有汉高祖那样能借天下共诛暴秦的际遇,更没有太宗文皇帝那样的家世和声望。

  他是完完全全突然间从最底层冒起来的,所借重的舅父金国大王,不过是个西域小王,因此才觉得好像有些功业未成人已老的感觉。

  但实际上,在白手起家还没有好风可借的情况下,周主崛起于边荒,已经非常传奇了。

  赵廷隐知道这种人的可怕,绝不可能就只有攻兴元府这一招,只是赵廷隐猜不透的这位周天子的下一招,是从什么地方走的?

  但他还是决定劝谏一下,哪的兵都能调,但兴州(陕西略阳县)到利州(四川广元)的兵,一定不能调,甚至还要增兵阴平道摩天岭,提防周军很可能要学邓艾。

  不过一转头,赵廷隐就看着儿子赵崇韬那焦急万分的神情。

  看到赵廷隐注意到了自己,赵崇韬更是连连摇头。

  赵廷隐知道儿子在怕什么,本来孟昶就对他们这些孟知祥时期的老臣不满意了,前番赵廷隐以为孟昶只是想囚禁张业,但没想到孟昶最后灭杀了张业满门七十余口,连未满岁的婴孩都没放过。

  张业招揽的三千死士,更是几乎全被处死,连跟随张业的遂州武定军都有百余牙兵一起被杀。

  孟昶对于他们这些老臣的厌恶,已经几乎能触摸的到了。

  要是赵廷隐现在还自己冲上前去,安知孟昶有没有在这宣华宫中也埋下数百刀斧手。

  谁敢说孟昶能杀张业,就不能杀他赵廷隐。

  想到这些,赵廷隐只觉得万念俱灰。

  本来他对张业也很厌恶,因为此人确实嚣张跋扈甚至有反意,但孟昶的粗暴处置和残忍,伤了这么老臣的心,也让他起了一点物伤其类的感觉。

  孟昶虽然在得意的笑,但他实际上在暗中观察殿内众人的脸色,因此赵廷隐脸上那一闪而过的怒气和厌恶,被孟昶看的清清楚楚。

  本来他属意让赵廷隐领兵去救,他也知道,赵廷隐去是最合适的,但是孟昶脑海中,总是不自觉闪过刚才赵廷隐的表情。

  这老家伙,若是此番让他领兵前去退了周军,回朝之后还不知道要如何给自己难堪呢。

  好家伙!周军还没真正开始猛攻,孟昶在心里就以为胜券在握,觉得猜透了张鉊的一切部署。

  这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的爽感,让孟昶不自觉的认为他既然如此英明神武,退周军似乎派谁去都可以了。

  一看孟昶果然在犹豫,王昭远眼睛都亮了,他直视孟昶,一副选我,选我,快选我的表情,差点就想当场毛遂自荐了。

  王昭远之所以这么想上战场,那是孟昶此人,还是有点趁着乱世逐鹿天下的欲望的,自然在平日里就喜欢跟亲近的王昭远表达这种想法。

  其常常叹息,他孟圣人如此英明神武,奈何没有诸葛武宁王这样的大才来辅佐他。

  要是他麾下有个武侯这样的大才,哪用七出祁山,出一次就搞定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孟昶经常这么表达,就让读书大多不求甚解的王昭远,就对做一个诸葛武侯这样的臣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然也是因为王昭远还有那么小小的一点逼数,很明显以他的肉体条件,关云长、赵子龙那样过五关斩六将,七进七出的猛将肯定是做不了的。

  但想来诸葛武侯是个读书人,可能就跟他差不多。

  王昭远看了看自己这一袭白衣,手指葱白如玉,高鼻梁大眼睛,走起路来飘飘若仙,诸葛武侯,一定就是这副样子,这样才能有谈笑退百万兵的气质嘛。

  不过孟昶还是知道深浅的,他不怀疑王昭远的能力,相反因为经常在一起谈天论地,孟昶恰恰觉得王昭远是大才。

  但是他知道王昭远没有上过战场,不宜直接就委派这样的重任。

  于是孟昶把视线投向了老将石頵,既然赵廷隐他不想派,那也只有石頵比较合适了。

  不过石頵也是老臣的代表,于是孟昶想了想,决定要启用一点新人。

  “抽调奉圣、义胜、定远三军一万人,殿值四番一万五千人,泸、荣、戎三州蛮兵五千等,增援山南道。”

  奉圣、义胜、定远三军是孟知祥时期设立的禁军六军之三。

  泸、荣、戎三州则是后世的泸州、宜宾、自贡,除了戎州自贡有盐还算繁荣以外,其余两地在此时都还有点偏僻。

  三州的共同特点,就是居住着大量的善战的少数民族,历来盘踞蜀地的割据政权,都喜欢征召他们当兵,孟蜀自然也不例外。

  而殿值四番,则是孟昶时期设立的禁军,从将门之子和死王事者的孤儿中挑选。

  四番分别由孟蜀重臣李仁罕的儿子李继宏、赵季良的儿子赵元振、张业的儿子张继昭、侯弘实的儿子侯令钦、赵廷隐的儿子赵崇韬先后统领。

  不过到了现在,李仁罕和张业已经被孟昶给干掉了,李继宏和张继昭当然也已经被杀。赵元振则外出掌握藩镇。

  于是,此时的孟蜀殿值四番其中两番掌握在侯令钦、赵崇韬手中,剩下的两番表面上看是孟昶亲自统帅,但实际上是由王昭远代替孟昶在控制。

  而形同禁军统帅的判六军诸卫事早就被孟昶取消,义胜、定远这样的禁军军权早就被收回。可以说在某些程度上,孟昶和张鉊还是挺相似的。

  只不过,张鉊有做好决心的勇气以及相应的能力,孟昶则在这三样上,都准备的不是很充分。

  加上出身高贵,从始至终也没有下到最基层去看一看,导致孟昶搞政治斗争还行,但真到了事无巨细拼微操的时候,孟昶就离张鉊大约差了一个郭荣,压根不在一个档次。

  当然,也只是低很多而已,不是什么都没有。马希广、刘承佑那样的傻蛋,才是什么都没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