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591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张少敌却不依不饶,“外藩野人斗胆问天子,嗣王今后是镇守潭州,还是伴随在天子身边?”

  有点意思,张鉊看了这个叫做少敌,却已经四十余岁,并号称马楚栋梁的家伙一眼,当下也不准备隐瞒,沉声说道:“既然是一家人,当然要常伴吾之左右。”

  说完这话,张鉊已经做好了张少敌等不配合的准备,这世上有些人,那就是一根筋,明知大事不能阻挡,却总想螳臂当车。

  不想张少敌听到张鉊这么说,却突然拜伏在地,口称:“臣张少敌,叩见圣天子。”

  这操作,把张鉊都整懵了,他看着拜伏在地上的张少敌问道:“汝前番不肯拜见,今为何又要叩拜?”

  张少敌抬起头大声说道:“臣前番不朝,乃是因为臣等是楚藩臣子,岂有越过藩王去朝天子的道理?

  今陛下定然是想收楚藩归国,无有楚藩,臣等就是天子之臣,定然要来拜见。

  且臣等两代人受楚地百姓供养数十年,若陛下只想送归嗣王,臣却还要劝说圣人休要发大兵,免得生灵涂炭。

  因为马希萼在楚势力已成,没有收藩归国之心,不可轻动。今圣人决定如南平故事,臣等方才敢为朝廷效力。”

  张鉊愕然,不是说五代少忠臣,更少名臣吗?怎么到了自己这,好家伙,个个地方都不缺忠义之士。

  知道的明白这是五代,不知道还以为这是在汉末三国、隋末群雄并起的时代呢。

  好吧!在张圣人高举忠孝节义的旗帜下,又一位很有远见的名臣出现了。

  于是张鉊赶紧一脸狂喜的把张少敌扶了起来,不管一旁马希广的尴尬,大声赞叹着。

  “朕本以为楚藩地处天南,忠孝节义之士比不得中原,不想却有卿等这样的大才,翌日平定叛贼马希萼,朕当重用卿等。”

  张少敌也很配合张鉊,他感慨的说道:“希萼残暴,劫掠潭州天理不容,臣等盼朝廷天兵,如婴孩盼耶娘。

  今见圣人,方知圣天子仁德,某请为先锋,为圣人平定楚地。”

  张鉊当即问道:“计将安出?”

  可不等张少敌回答,门外章成来报,说有马楚使者彭师嵩至。

  张少敌大喜,“臣为圣人贺!彭师嵩出自辰、溪土蛮酋首彭家,脾性古怪,但为人却忠厚知恩。

  他久在潭州镇守,颇有名望,出身的彭家亦是楚地溪洞豪族。

  圣人得彭师嵩投靠,不但潭州指日可下,还能借机安抚湖湘以西各土蛮,如此楚地就归国家矣!”

第六百四十四章 马楚的命根子

  湖南这个词,其实出现的很早,至少唐代大历年间,这里就被叫做湖南道了。

  当然,彼时的湖南道并未覆盖全部的湖南省,只有长沙、邵阳这一块。

  湖南形成后世的大体州县格局,源头其实就在马楚时期。

  在马殷手里,楚国拿下了原属于鄂岳观察使的岳州,属于荆南节度使的朗州(常德),属于黔州观察使的辰州和锦州(怀化一带)。

  到了这里,后世的湖南省,才基本属于一个政权。

  不过此时,马楚也只是进行了大致上的整合,因为整个湘西,还存在着大量被叫做溪洞蛮或者土蛮、北江蛮、南江蛮等的少数民族。

  他们大多在后世被分为了侗族、苗族和土家族。

  而此时的这些湘西溪洞蛮中,最为汉化的,就是朗州溪洞蛮了。

  马楚建国之前,朗州溪洞蛮雷满及其子雷彦威、雷彦恭割据朗州,被唐朝封为武贞军节度使,成为堂堂正正的唐朝藩镇。

  雷氏的武贞军占据朗州富庶之地,引淮南杨行密等为援,多次出兵攻击荆州、岳州和潭州(长沙),风光了三十多年,才在高季兴和马殷两大枭雄的夹击下覆灭。

  而雷氏覆灭以后,位于溪州(湖南永顺县)的土蛮枭雄彭士愁又开始崛起,其最强盛时期成为了湘西、黔东各土蛮的盟主。

  不过彭士愁虽然被称为土蛮,但实际上应该是汉人,其伯父彭⒏盖着憩{都是江西吉州人(吉安)。

  这二人先前在黄巢之乱时期,聚兵自保,成为割据吉州一带的军阀。

  后来被淮南的杨行密势力驱逐,为求自保逃往了马楚,到了马楚之后,他们被马殷安排到了溪州一带安抚当地的北江蛮。

  所以彭士愁不是溪洞蛮人,只是他虽生在吉州,但长在湘西,自小便与湘西各溪洞蛮杂居,逐渐成为了他们的领袖。

  当时马楚对于朗州蛮的统治,是靠在朗州建立武平军节度使,以宗室子侄坐镇。

  在辰州等地,则靠彭家坐镇安抚,彭士愁的堂姐还嫁给了第二代楚王马希范为正妻,是为楚国贤顺夫人。

  贤顺夫人貌丑但持家有道,行事果决,马希范对其又敬又怕,马楚境内遂十分安定。

  但是不久,贤顺夫人去世,马希范没了约束,他为了在潭州大造宫室,过酒池肉林的生活,于是开始向湘西各溪洞蛮摊派大量金银。

  彭士愁本来就在溪州等地做大,自然不会允许马希范来湘西征税,又失去了贤顺夫人这个沟通渠道,双方立刻点燃了战火。

  先是彭士愁率领锦、奖、溪三州数万人,大举东进,进攻楚国,取得楚属的辰,澧二州,焚掠楚国在两州所立的镇戍。

  随后马希范派麾下静江节度使刘勍、决胜指挥使廖匡齐率领大军征讨溪州。

  双方在望城一带大战,彭士愁的蛮兵装备和纪律都不如楚军,随即战败,仓惶西逃。

  楚军衔尾追击至彭士愁的老巢溪州,逼得他只能退据山寨,依靠四面悬崖绝壁天险,抵抗楚军。

  战事打到这里,就陷入了惨烈的拉锯战。

  楚国这边,先是决胜指挥使廖匡齐意外中伏而死,随后彭士愁却被刘勍用火攻击败,不能坚守山寨,只能逃往深山之中,他向蜀主孟昶求救,也被蜀国拒绝。

  但同时,彭士愁虽然是汉人,但已经被各溪洞蛮认为是自己人了,且威望并未因为他的战败而损伤。

  反倒是前来进攻的楚兵被视为侵略者,激得各溪洞蛮不断反抗,导致楚兵把彭士愁打的东躲西藏,却总是消灭不了他。

  见此情况,不愧是枭雄的彭士愁主动服软,派他的儿子率下属诸部酋长田洪斌、覃行方、向存枯、罗君富等,携锦、奖、溪州印信、地图,向楚国请降,主动去给马希范台阶下。

  马希范也实在打不下去了,遂顺水推舟同意。

  双方在溪州签订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溪州盟约,规定溪州等地,永属彭氏统领。

  马楚正式任命彭士愁为溪州刺史,楚国要在此地征税和征兵,都需要与彭氏商量,并经过彭氏同意。

  而彭氏则召集南宁州(今贵州黔南惠水县)酋长莫彦殊及十八寨。

  都云(今贵州都匀)酋长尹怀昌等十二部蛮。

  牂牁蛮族首领张万浚更率大播州(贵州遵义)、小播州(贵州梓潼)、夷州(遵义凤冈县)大小蛮族豪酋三十余人前来。

  他们共同歃血为盟归顺马楚,尊马希范为王,使马楚在名义上,获得了湘西、黔东、黔南的大片领土。

  这是在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标志着湘西、黔东、黔南、豫东南的各少数民族于唐亡后,再次归于国家。

  溪州会盟还立了一根大铜柱,直到后世都存在,铜柱铭文清楚记载了双方会盟的情况。

  自此以后,在彭家的约束下,湘西、黔东、黔南的土蛮逐渐接受中原文化,再无大规模的叛乱。

  到了明代,这一带的溪洞各族人民,甚至屡次帮助中原王朝出兵平定东南倭寇叛乱,以及抵抗满清入寇。

  渝东南一带的土人,至今尚有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才是正式过年的传统,就是因为当年他们应征往东南打击倭寇,来不及过年,因此就把过年的时间提前了。

  明末女英雄秦良玉带白杆兵出征的时候,可不是全是石柱兵,还有大量的渝东南酉阳、秀山等地的土家族士兵。

  而在秦良玉之前,明万历年间,以溪州(湖南永顺县)为主的各溪洞土司,就经常出兵到东北、东南为朝廷作战。

  张鉊现在对面的这个彭士愁,就是后世传承八百余年,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一直到雍正六年(1728)方才被改土归流的永顺彭家土司家族始祖。

  至今在湘西、贵州、渝东南的苗、侗、土家族人中,彭、田、向等都是超大姓。

  而当时彭士愁派出去主动求和的儿子,就是这次作为贡使前来求见张鉊的彭师嵩。

  张鉊只召见了彭师嵩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也立刻就发现,他面前的就是永顺彭氏土司的建立者之一。

  张鉊明白,自己返回东京开封府的时间,又必须要推迟了。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他知道谁能信任,谁不能信任。

  眼前的永顺彭家,就是他最可是信任的镇守湘西、黔东人选,以及还能依靠他们整合整个湘西、贵州的土民豪酋。

  彭师嵩也不是一般人,当初他彭家危在旦夕时,就敢冒着被楚军杀死的危险,冒死下山寻求和解,这种人怎么可能是无能之辈。

  此人虽然粗豪不懂礼仪,性子直来直去,但确如张少敌所说,持重知恩。

  他见到张鉊的第一句话,就是把以彭家为首的北江蛮,跟朗州雷、向氏为主的朗州蛮区别开来。

  因为彭师嵩非常清楚,朗州蛮帮助马希萼夺权没有什么错,他们彭家若是有机会,也会这么干,但是劫掠并焚毁潭州城,那就太过了。

  这是要结下死仇啊!而且这么一来,不管是马楚恢复实力后,还是朝廷控制了湖南,都必然要追究这件事的责任。

  张鉊点点头,表示了解两处的差别,笑着对彭师嵩问起了他父亲彭士愁的身体状况,并询问迅速安定溪、辰、夷、大小播州和南宁州的办法。

  因为这些州的盟约对象,是楚王马希范和楚国,如今张鉊要收了马楚这个割据政权,势必要重新与这些溪洞蛮族订立盟约。

  彭师嵩大为愕然,他没想到张鉊不问怎么平定马希萼,反倒来问如何安定各溪洞蛮族。

  当然,彭师嵩对这件事也十分关注,他冒险将两个儿子都扔在了潭州,就是为了彭氏家族的未来计。

  要是中国天子不同意和遵守溪州盟约,那战火又将燃起了。

  张鉊看着惊讶的彭师嵩笑道:“马希萼并非楚国嗣主,又残暴不得人心,朕自需遣一将提五万铁甲,灭他如同探囊取物。

  反而是溪、辰以西各地,好不容易服膺王化,若是处置不善,再度亡归山林,反抗朝廷。

  昔年尔彭家与马家血战中损伤的那十数万生灵,岂不白白流血了?”

  彭师嵩听到张鉊这么说,一个顿首大礼参拜到地上。

  “圣人真有将南北江各溪洞百姓与潭、岳等州汉民一视同仁的想法?”

  张鉊把彭师嵩扶了起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你们辰、溪等州豪酋能遵从朝廷律法,听从朝廷调遣,朕又为何不能将你们一视同仁呢?

  朕无意将你们赶尽杀绝,想来尔等也不愿岁岁入寇,然后被朝廷大兵围剿吧?”

  彭师嵩站了起来,激动的拉着张鉊衣袖,“潭州以西各溪洞豪酋,除了昔年雷氏那样的残暴之徒,只要能得朝廷平等待之,不封锁贸易,不以盐糖铁等物巧取豪夺,绝不会生反叛之心。”

  彭师嵩听懂了张鉊的言下之意,张鉊也知道彭师嵩在说什么,因为两人用的词都是豪酋。

  张鉊在表示,愿意承认这些豪酋统领部民的权力,彭师嵩则在追求他们这些溪洞豪酋与汉官平等的待遇。

  历史上有个词叫做改土归流,这在明清时期,是顺应潮流的,但是在此时,任用土官,才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在这些少数民族的土地上派遣流官。

  而是把这些相貌、习俗乃至文化都和汉人相近的少数民族拉到这个大家庭来。

  先让他们的部落领袖,习惯于接受朝廷的领导,使他们自视为朝廷的一员。

  双方继续攀谈了一会,张鉊最后才说,“朕听闻溪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若是有时间的话,还真想到溪州去看看。”

  彭师嵩秒懂,同时也极为震撼,多少年了,潭州以西的溪洞蛮,还从未得到天子和朝廷这样重视,他当即表示。

  “臣家名为溪洞蛮头,实际上乃是吉州人士,自我祖安定王(彭┑较菀岳矗游赐亲约荷矸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