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588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张鉊点点头,立刻就让人把高从诲给抬进了宫内,高保融则被张鉊带到了身边,并命高从诲四子高保绅去照顾高从诲。

  张鉊拉着高保融的手,往荆王宫大殿广德殿走去。

  “德长以为,南平水陆军中,谁可以托付大事?”

  留高从诲归留高从诲,南平的国号也可以暂时不去,但是南平的各方权力,那肯定必须要拿捏住的。

  高保融赶紧对张鉊说道:“何人可用当由圣人决断,非是臣能置喙的。臣请率高氏族人至东京安顿。”

  张鉊连连摆手,“吾素知德长品行,今既然纳土,就不会猜疑于你。

  听闻汝弟高保勖奔鄂州,朕恐其引南唐水军至,还请德长速荐良将,安稳江陵。”

  高保融于是说道:“臣弟罪该万死,荆王已将其逐出高氏门墙,臣有不查之过,请圣人治臣之罪。

  江陵水军中,指挥使魏璘德才兼备,骁勇有力,此次挫败叛将李端等,魏璘有大功,臣以为可以重用。”

  张鉊实际上比高保融更知道高保勖要往南唐跑,因为高保勖的大舅哥,早就被锦衣亲卫收买。

  这个烫手山芋,就是张鉊故意丢给李璟和南唐鄂州武昌军节度使何敬洙的。

  当下他毫不在意的说道:“高保勖狼子野心,谋划已久,德长不能查,也在情理之中,速召魏璘到广德殿来。”

  广德殿中,魏璘很快就被召了过来,此人竟然只有二十来岁,皮肤黝黑中泛着光泽,一看就是经常水中来去的浪里白条。

  “卿为何不随高保勖等逃去南唐?”张鉊先是冷冷问了一句,气氛一下就冰冷起来。

  魏璘一点也不慌乱,把他手一拱,对着张鉊说道。

  “某食高氏俸禄,高氏若要战,某当死战。

  今高氏要纳土奉献,某当率军护卫高氏上下安危以待圣天子至。”

  “哈哈哈!”张鉊欢喜的拍了一下手,“果然是忠臣良将,难怪得德长力荐,今日愿食朝廷俸禄否?”

  “高氏归于朝廷,臣自然也愿意归顺朝廷!”魏璘这次跪坐在地上,大声回答到。

  张鉊大喜,继续问道:“汝愿归顺,不知飞虎军七千健儿可愿归?”

  魏璘大声答道:“臣听闻朝廷少有水军,今南平飞虎军乃江上飞虎,若得为禁军,定然全军欢欣,皆愿为陛下效死力。”

  张鉊顿时觉得这个策略还是很不错的,他现在就缺水军,南平的飞虎军守江陵四战之地,先后击败过马楚、南唐以及昔年在襄阳叛乱的安从进,战斗力相当不错,收为禁军还是很划算的。

  张鉊当即下令,飞虎军全体从南平水军变为朝廷禁军,就称水军飞虎镇。

  任命他的义子赵延进为飞虎镇总兵,魏璘为飞虎镇副总兵,让魏璘带着赵延进一起去做接收工作。

  搞定了最重要,也是张鉊认为南平国最值得他收揽的水军,张鉊的心就放了下来,环顾四周一看,才发现少了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促进高从诲下定纳土奉献决心的孙光宪。

  张鉊立刻看向了卢琰,却发现卢琰正在苦笑。

  “圣人,孙孟文说他得高氏大恩,又劝高氏自去宗庙,实在无颜见人,正在家中闭门不出呢。”

  张鉊怔了一怔,这孙光宪有这么忠心么?

  他忍不住摸了摸下巴上的几缕胡须,随后对卢琰说道:“那就请文炳走一趟,去劝一下孙光宪。”

  卢琰神色严肃的把手一拱,“孙孟文乃是南平重臣,掌握南平政事十五年,素有德行,又有大功于朝廷。

  这样的大才,还请陛下遣宗室重臣去请,以显陛下海纳百川的气魄。”

  张鉊懂了,卢琰这是要张鉊大张旗鼓的去搞礼贤下士啊!

  现在江陵刚刚平定,虽然周军纪律很严,没有奸淫掳掠,但百姓还是很害怕。

  如果现在能在江陵城中搞一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皇帝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戏码,立刻就可以给江陵百姓释放一个很安稳的信号。

  “圣人!儿臣愿去请孙先生!”一个顶盔掼甲小号张鉊,立刻跳了出来。

  张鉊这次出征,把马上十五岁的长子张贤存也给带了出来。

  一是让他见识下市面,二是,这小子最近一直在和花见羞的女儿,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女永安公主腻腻歪歪的。

  张鉊可没打算这个时候得个孙子,因此就把张贤存给带了出来。

  “难得我儿请缨,那就换身袍服,让义兄继业率一百甲士护送你前去,你知道该如何作吧?”

  张贤存把手一拱,“孩儿知道,当从荆王宫打起全副仪仗,绕城一周至孙府,随后在孙府前大声恳求。”

  小子还挺聪明的嘛!

  而且张鉊想了一下,他现在身边的亲近人,顿珠、蛮熊这种肯定干不了这事。

  义子中也只有赵延进、杨继业在,他们都是武人,也不太合适。好像只有张贤存合适一些。

  卢琰也非常赞同,“鄯善侯知书达礼、聪慧过人,恰是最合适的人选。”

  张周的规矩,皇子不满十四不封爵,不满十六不给郡公以上的爵位。

  张贤存这个鄯善侯的爵位,还是去年才得到的,还是皇子中唯一有爵位的。

  张鉊同意之后,张贤存立刻就换上了皇子的朝服,虽然他爵位是侯爵,但张周的皇子,都被允许穿亲王才能穿的朝服。

  张贤存出去后,张鉊继续召见南平高级将领刘扶、李景威等。

  这些人能用就用,不用马上就要收押,同时还是立刻派人在高氏大臣的导引下,前往峡州(宜昌)、归州(秭归)。

  光是江陵城可不是整个南平,必须要拿下峡州和归州,以免为后蜀所趁。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三件大事

  张贤存这小子,于绘画一道极有天赋,十五岁不到,就隐约有登堂入室气象。

  书法上也很有功底,一手颜体可以称得上神形兼备。

  但这一切都跟张鉊无关,我张圣人抄袭两首诗词可能还行,但是书画那就抓瞎了。

  张贤存能有现在的成就,一是源于母亲李若柳的变态般督促,另一方面可能是张贤存身上尉迟家的艺术基因被激活了。

  这让张鉊一直有点这小子不肖我的感觉,直到现在,张贤存的另一面突然展现出来后,张鉊突然就觉得,这果然是我儿子了。

  得到了张鉊的允许去拜会孙光宪后,张贤存又找张鉊要了荆王宫中宫人和侍从的处置权。

  高家的荆王宫听着是座王宫,但实际上不过是原荆南节度使的署衙,因此不算很大,宫人和侍从的数量也不过百余。

  而且由于南平国土面积狭小仅有三州之地,其中归州和峡州还人口稀少,因此主要的人口都在江陵这一府之地。

  高氏也因为没有称帝,加上国力弱小,所以荆王宫中是没有宦官的,连这些宫人和侍从,也基本都是从江陵城中挑选。

  往往就是趁着年纪幼小花钱买入,然后就一辈子成为了高家的奴仆。

  张贤存要了这些人的处置权,当然不是用来做自己的仆从,而是要把他们放归。

  从荆王宫出发开始,张贤存就让义兄杨继业跟着一起,一百甲士中,也挑选了些长相周正的,跟他一起换上了常服。

  张贤存一身圆领紫襕袍,头戴进德冠。身侧则是同样身穿圆领袍,戴武弁冠的随从,这副打扮,立刻就吸引了很多江陵百姓的目光。

  本来大街上没有多少人,但张贤存的卖相实在太好了,一个唇红齿白,腰佩白玉,身着紫袍的少年郎和祥瑞色的穿城而过,总有好奇心重的出来看热闹。

  张贤存也充分发挥了从张鉊那里遗传来的表演天赋,遇到路边有老者,定然要下来攀谈两句,并让他带着数十宫人和侍从沿着接到寻找家人。

  每找到一个家人,就当众赐钱放归,看着别人家抱头痛哭,他还能跟着洒下几滴热泪。

  这样的翩翩少年公子,看着又如此善良,立刻就引起了轰动。

  不知道从哪钻出来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她们用张贤存有些听不懂的江陵话,嘻嘻哈哈的指指点点。

  此时破城之后,百姓最怕的是什么?

  就是奸淫!

  因为财产上的损失,百姓们肯定都有那个觉悟,就算是周军这样不劫掠的,但按照规矩,江陵百姓,也肯定是要出一笔钱免灾的。

  但要是军队开始奸淫后,就代表着纪律完全的败坏,军官也无法约束,而且往往杀人放火,就是先从奸淫开始的。

  这会大姑娘小媳妇都出来了好多,但不管是那个少年公子,还是他身后的铁甲侍卫,都没有表现出攻击性,顿时就让江陵城的百姓,心里安稳了很多。

  人群中开始有人交头接耳的问,这位小郎君是谁?有识货的就指着那一面面银边三辰旗,解释开来了。

  这时候百姓们才知道,这位面如冠玉的小郎君,竟然是绍明天子的长子!

  这下众人就更放心了,至少跟着皇长子在,总不至于有兵丁敢来跟着喊打喊杀,至于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那就更兴奋了。

  最开始只有几十人跟着跑,等绕了一大圈,放归了四十多宫人和内侍,到达孙光宪府邸门口的时候,已经人山人海的起码有上千人了。

  门内,孙光宪其实心里非常忐忑,因为这阵仗太大了。

  这可不是历史上的宋明时期,宋明时期皇帝搞大场面请谁出山,那是相当涨面子的大事,说不得还要说两句‘吾本闲云野鹤,无心功名。’云云。

  但这是五代啊!孙光宪敢这么拽,不被怒火万丈的兵爷当场砍死,也会被半夜翻进屋去来个一刀两断。

  孙光宪本来以为张鉊会让卢琰来请他,或者说处理完了紧急大事再来相请。

  这样嘛,他孙光宪既表现出了不忘高氏恩德忠义之心,二来他心里确实有所愧疚,多少能减轻一点愧疚之情。

  结果来的是张贤存,还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他现在要说不出去,张贤存身边的侍卫都不能饶了他,要是出去,那积攒起来的声望,可就全都没了。

  不过出乎所有人预料,张贤存从身边侍卫手中拿出了一长卷书帖,随后站在门外朗声说道。

  “听闻南平孙节度擅颜筋柳骨,不才张贤存,习颜体十年,今临摹颜鲁文忠公裴将军诗帖,特来请孙节度指正。”

  颜鲁文忠公就是颜真卿,《裴将军诗》是颜体的代表作,张贤存久习颜体,以此为敲门砖,可谓给足了孙光宪颜面。

  真是不落俗套搞,又合人心意啊!孙光宪在心里大赞,于是命家人大开中门,全家拜于左右两侧,请张贤存入内。

  孙光宪府邸虽然没什么陈设,但是足够宽敞,甚至百姓都进来了好多人。

  孙光宪把书帖展开一看,眼中诧异的神色连连闪动,他甚至怀疑这书帖,并不是张贤存写的。

  因为张贤存临摹的已经很有神韵了,就这年纪,不是天生有才,绝对练不到这个地步。

  他长叹一声,“颜体以拙扑浑厚,劲健雄奇著称,少年人跳脱敏捷是很难得此贴神韵的。

  以字观人,大郎君尚未弱冠,已然脱去稚气,未来不可限量。”

  张贤存腼腆一笑,“孙先生是长者,如此过誉,实不敢当。

  小子自荆王宫过来时,见圣人正在召见荆南各文武议事,先生是荆南大才,为何还要避而不见呢?”

  孙光宪掩面叹息,“仆乃高氏之臣,却劝主上舍弃基业,食之禄不能为之谋,还有何颜面效忠新主?”

  张贤存把手对着外面的百姓一挥,然后看着孙光宪正色说道。

  “高氏之禄何所出?乃是出自荆南数十万百姓。

  高氏得他们供养,所以庇护荆南百姓在这乱世中得四十年平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