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481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但从张昭征战安西开始,雍凉军麾下的骑兵,竟然没打过什么长途奔袭之战。

  基本打的都是非常教科的骑兵掩护大兵团,遇到敌人后步骑结合把敌人打崩。

  唯一称得上长途奔袭的,竟然是马杀才从凉州五百里奔袭兰州那一次。

  所以,在这个夜晚,马杀才在一众将领的围观下,得意洋洋的分享起了他奔袭兰州的经验。

  不过很快,所有人,包括马杀才本人,逐渐觉得他的经验用不到这里。

  因为马杀才那次奔袭,可是在冬季翻越洪池岭,历经千辛万苦,掉队者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难度奔袭。

  但这次,李存惠去看了一圈后发现,从楚州到扬州虽然也有快四百里,但是这路太好走了啊!

  从楚州到扬州,主要的交通大动脉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大运河-邗沟,由于是人工修建的运河,所以邗沟修的笔直。

  加上它是主要的交通手段,因而两岸极为繁华,南唐朝廷还配套在运河两岸修建了能供三辆马车跑的驰道。

  更厉害的是,这驰道还有人维护,路况好的不得了。

  张昭亲自出门跑了十几里,发现这条驰道的平整度,不说赶上后世的水泥路,但放在阿三国,恐怕都能称得上快速路了。

  想到这,张昭都替李璟抑郁了一会,这可是五代十国的乱世啊喂!

  你修这么一条笔直、宽阔又平整,还从边关直插自己的心脏的驰道,神经病啊!

  这简直就像是在告诉别人,快从这条道来打我,很快的哦!很快就能把我打趴下哦。

  难怪历史上郭荣让大将韩令坤奔袭扬州,韩令坤都进城了,南唐的官员和百姓还不知道。

  由于过于魔幻,张昭甚至一度以为,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诈?

  但一众军将跟他在楚州刺史府商议了半晚上,最后众人得出的结论,是肯定没有诈,这奔袭扬州,就是这么简单,这南唐,就是这么好打!

  好吧!既然如此,那张昭也就不客气了,他环顾四周,看向了慕容信长、李存惠、高怀德、虎广这一票新生代。

  白从信、马杀才、琼热多金、黄英达、药元福这样的老一代。

  当然还有赵延进、赵匡胤、王审琦、侯仁宝、冯继业这样更加粉嫩的年轻人。

  “抽调精骑的动员,做的怎么样了?”张昭问道。

  负责王翼司的赵普赶紧走上前来回答道:“将士们听说有大任务都兴奋的不行,每人值五贯钱的选锋钱,已经告知,最少五十个阶官的指标,也已经明确到旗(队)了。”

  值五贯钱不是给五贯钱,而是给价值五贯钱的‘消费券’,这玩意比直接给钱要好得多,能节省开支,还能促进消费。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阶官的指标,在张周,凡是刀口舔血的人都知道阶官的好处。

  而现在阶官的封赏,那可不是打赢了人人都有的,这是有指标的。

  具体打成什么样?获得多少战果?战阵的难度等,都已经具体量化了。

  说具体点,那就是打赢了人人有功,但不是人人都能赏阶官,阶官的数目,战前就做了大概限定。

  要得阶官,那就只有比别人更加卖力,因为只有那么多,排位太靠后的话,轮不到就没了。

  不过在张周军中,不光是胜仗,打了败仗,也能封赏阶官。

  比如断后的,坚守孤城的,为主力争取时间以寡击众的,这种哪怕是打了败仗,但仍然有阶官赏,而且赏格往往还很高。

  唉!张圣人搞不起大秦的全民军功爵,就搞了个缩小版的武阶官,来让天下豪勇之士为他死战。

  只是,这次奔袭扬州,一万五千人才给五十个阶官,实在是有点少。

  但这是王翼司和兵部、枢密院三方精确计算的,奔袭扬州,就只能值这点。

  但张昭心里还是有点不安稳,这一万五千人就是他的命根子,千万不能因为士兵们士气不够而出什么岔子。

  “再加一点,吾恩加一百个阶官,让将士们干的漂亮点,若是能在扬州以南击灭南吴主力,再加百五十个!”

  虽然开战前武阶官人数都基本固定,但张昭是皇帝,他可以采用恩赐的方式增加。

  赵普一边领命,一边想着下面基层官兵的欢呼雀跃,不由得为皇帝在暗中点了二十四个赞。

  大朝末年以来,多少天子都在想着,怎么才能让他的恩惠越过节度使到达士兵,又怎么让士卒知道他要过好日子不能靠节帅,而要靠皇帝。

  如今这个难题,被绍明天子一个武阶官的恩加就搞定了。

  恩加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恩出于上,这既让基层官兵知道恩惠来自何方,又在无形中削减了节度使对士兵施恩的强度。

  毕竟你给的钱再多,怎么及得上武阶官这种一辈子有钱拿、子孙有保障(可以入文武官学)、见官不跪,受了委屈还有特殊通道上达天听更好的呢?

  张昭确实是这个考虑,他也清楚的知道,他的后世子孙很可能会把武阶官,搞成腐败重灾区。

  但他管不了那么多,先把这个国家的规矩立起来再说。

  张昭甚至在考虑,是不是把始于后唐庄宗,但在明朝遍布天下的巡检司巡检这个官职给弄出来。

  让相当一部分武阶官退役后,把他们安排到各地去。

  去当乡间的小霸王,去捕盗、缉私、训练乡兵,特别是去镇压安西、河中、岭南、安南、朝鲜这种地方。

  不过目前张圣人还有些犹豫,小霸王虽然小,但鱼肉起百姓来,那可是一点不比文官们差的,必须要慎重。

  思绪万千中,张昭迅速做出了决定,以白从信为后军都统军,统辖五千骑作为后援。

  以慕容信长为前军都部署,以李存惠为先锋官,马杀才、药元福为副先锋,后日凌晨三更就出发,直扑扬州。

  之所以要这么急,那是因为既然有沿河驰道这玩意,那表示传播消息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恐怕现在楚州被破的消息,已经开始往南传播了。

  ……

  而在大军准备出击突袭的这一天中,张昭还要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处理楚州的南唐军田问题。

  乱世中的老百姓,要求是真不高,张昭之宣布废除了博征和军田等苛政,就得到了他们极大的拥护。

  而对于遗留下来的军田,哪怕有些人的田被占也才不到十年,也没人敢上来索要,只要官府不来祸害他们的,他们就满足了。

  而张昭粗略收上来的报告,也把他吓了一大跳,仅仅楚州这四个县,军田就达到了四十多万亩的恐怖数据。

  要知道在后世,楚州所在淮安市,耕地面积也就五百多万亩,这个时代,恐怕最多也就一百万亩上下,很可能还没有。

  这代表着,南唐的军田,应该占到了楚州耕地的一半,甚至还可能更高。

  这么多的土地,如何处置?是还一部分给百姓?还是用来赏赐军功?或者干脆作为皇庄?

  如何把它的效用利用到最大,都是个很讲究的事情。

第五百五十七章 天下繁侈 扬一益二

  大江以南的江宁,是在杨行密及后来这一系军阀手中重建的,大江以北的扬州其实也是。

  这座在唐代有扬一益二的天下繁侈所在,也是重建的,而重建者正是杨行密。

  在唐末那样的乱世,扬州这样的大城市,不可避免的会卷入漩涡之中。

  没当皇帝就妄想着长生不老的高骈,与杨行密杀的血流漂杵的毕师铎,都给了扬州致命打击。

  等到吃人魔王的部将孙儒,率几十万挟裹的百姓,铺天盖地而至的时候,扬州的末日就来到了。

  孙儒军尽杀扬州二十万百姓为军粮,走的时候还放了一把大火,之后这座原本有口接近八十万的大城市就消失了。

  甚至连扬州土著,都已经完全消失,现在的扬州人,都是杨行密稳固统治后迁来的。

  而现在扬州,再怎么也不能回复到以前的盛况了。

  因为隋唐的扬州之所以繁盛,那是因为它处在了大运河和长江的交界处,东南的粮食、布匹往关中和河洛地区运,都要经过扬州。

  而在五代十国割据之后,江南的物产就不需要再送到关中和中原。

  邗沟也从沟通全国的大动脉,变成了仅仅联系淮南和南唐朝廷的通道。

  失去了区位优势的扬州,连城区都缩减为官河边的一条块了。

  官河就是后世扬州的汶河,实际上就是穿过扬州城的这一截运河名字。

  原本扬州城在官河两岸都有,现在的扬州城,则只有河东岸这一块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扬州的城防比以前好多了。

  因为官河从穿城而过变成了护城河,防守面积也比以前更小,因此这时候的扬州,不但商业恢复,还有了要塞城市的影子。

  与唐朝的神都洛阳有重要地位一样,南唐的东都江都府(扬州),也拥有者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从江都留守和东都尹这个官职的人选就看得出来,目前南唐的江都留守和江都尹是李弘冀。

  而李弘冀,正是李璟的长子,现在不过十一二岁。

  之所以会让年幼的儿子,做江都留守和江都尹这种容易培植个人势力的官职。

  那是因为南唐的继承模式,并不是父子相传,而是兄终弟及。

  这都是被五代十国混乱时局逼出来的,李璟的父亲南唐烈祖李昪,亲眼目睹了杨行密和义父徐温两家,都是因为继承人年纪过小,压服不了骄悍的老臣,而神器易手后。

  在他临死前,就为南唐立下了兄终弟及的规矩。

  并且让李璟与几个弟弟在棺椁前盟誓,所以目前南唐上下公认的皇位顺位继承人是李璟的二弟,南唐齐王、诸道兵马元帅,中书令李景遂。

  只是到了现在,自觉风貌正盛的李璟,当然不会觉得自己会等不到儿子李弘冀长大就英年早逝,他当然也想把皇位传给儿子,而不是传给弟弟。

  所以,就将可以培植私人势力的江都留守和江都尹给了李弘冀,以此跟正牌继承人李景遂相抗衡,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推翻兄终弟及的安排。

  不过李弘冀还是个小孩子,自然也就没法到江都上任,于是目前的江都副留守是老臣周宗。

  周宗本人不怎么出名,但他有两个出名的女儿,既南唐后主的大小周后。

  李存惠一身黑衣,满脸尘土,作为第一次从慕容信长手里抢下来的先锋活计,李存惠非常重视。

  此次出兵,张昭以白从信老成持重作为统帅并统摄后军五千人,慕容信长为前军都部署,统军一万。

  而这一万人的前军中,李存惠为先锋官,药元福、高怀德为副,统兵三千骑先行。

  不过只走了半天,李存惠就发现这样下去不行。

  南唐少马,而周军为了保证速度,又是一人三马的配置,这样一来,一下就是近万匹高头大马,这样也太显眼了,而且一人三马的速度,也不如一人双马。

  于是李存惠留药元福在后,统帅两千骑,他则与高怀德一起精选一千骑,少带铁甲,一人双马,昼夜奔驰。

  这样的效果是显著的,楚州到扬州三百九十里,李存惠和高怀德只用了四天多一点,就跑完了全程,到达了距离扬州不到十里的地方,两人才停下。

  此时已是申时初,也就是下午三点多的样子,高怀德一边啃着干饼子,一边喝着皮囊中的凉白开。

  这是周军的规矩,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不准喝生水。

  “郡公,今日天色不早了,扬州城外人多眼杂,这时候进去,恐引起混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