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427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但他要是疏通汴河的任务做不好,那就是办事不利,处罚起来就没有什么心里障碍了。

  “陛下,河中和陕州都已经失守,现在就只剩下洛阳城可以防守张贼了。

  洛阳有八关之险,邙崤之固,孟津、河阳浮桥便利,如今我军行动迟缓,万一被张贼占据洛阳,咱们就极为被动了。”

  若说此时的契丹人在军事上谁最值得信任,无非就是高松高模翰和耶律屋质两人。

  耶律屋质在后面督军,高松就在耶律德光身边,此刻提醒耶律德光的就是他。

  耶律德光对高松也是相当信任,因为这次南下灭晋,高松可是居功至伟。

  不但阵斩晋将贝州永清军节度使梁汉璋,断晋军后路,以及派人直奔晋国都城东京开封府,都是高松的谋划。

  “洛阳之中,有麻答率军一万镇守,还有晋军三千余人,我大军只要出了汴水,洛阳就近在迟尺,张贼怎么可能迅速拿下洛阳?”

  萧翰这鳖孙,有些妒忌高松得了耶律德光的宠信,是以但凡高松提出的建议,他都要挑挑毛病。

  高松闻言,看也不看萧翰,直接对着耶律德光压低了声音说道:“陛下,这先有河中府惊变,后有陕州和武行德变节,汉儿实不可信。

  臣所虑者,正是洛阳城中的三千汉军,况且麻答此人,骁勇有余,谋略不足。

  张贼若是遣精骑倍道而行,前来抢关,恐刘愿身首异处的教训又要重演。

  臣请皇帝拨三千精骑为先锋,疾驰洛阳稳固城防。”

  耶律德光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模翰真吾肱股之臣也,吾拨三千铁骑予你,卿即刻启程,一定要守住洛阳。”

  高松刚刚下去,韩匡嗣就上前来了,“陛下,河西张贼,其人多诡诈,麾下更多凶悍之徒。

  吴子云‘用兵需审敌虚实,趁敌之危’,兵法也云,料敌从宽,御敌从严。

  张贼顺河而下,气势汹汹,以臣来看,需先以守之以稳,再寻破敌之计。

  可既然要稳守,当不能留破绽。河东刘知远,拥兵三万,欲成坐山观虎斗之势,于我有如芒在背之危。

  臣请陛下召见王峻,厚赐金银,不吝爵位。如此臣方可随他去太原,晓之以理,说得河东兵马前来相助。”

  韩匡嗣虽然是汉人,但他们家跟赵延寿、耿崇美家可不同,韩家乃是契丹自己人。

  因为韩匡嗣的父亲韩知古,是以断腕太后述律平的家臣身份,陪嫁到耶律阿保机这边的。

  可以这么说,赵延寿这样的在辽国,连汉八旗都还算不上,但韩家,那可是耶律家的奴才啊!比什么内务府的奴才,都更亲近皇辽国皇室。

  要不然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也不能滚到萧绰的床上,还让辽圣宗把他当爹了。

  当下,听闻韩匡嗣要去说服刘知远,耶律德光靠近了几步,沉声问道:“刘知远,豪杰也,汝可有把握?”

  韩匡嗣缓缓点了点头,“正因为刘知远是豪杰,所以才不会居于人下。

  张贼同样也是豪杰,安能容刘知远在太原伺机而动?

  臣请陛下紧守洛阳一线,待张贼人疲马乏,河东兵马一到,就是他的死期。”

  ……

  耶律德光定下了以洛阳固守,挫败张昭锐气后,再行反攻的基本策略,还派赵延寿不惜民力疏通汴河,韩匡嗣更是动身前往的太原。

  张昭的行动则更加迅速,计划一拟定,张昭就以慕容信长为先锋军兵马使,赵晖、琼热多金为左右排阵使,折德愿、王审琦、赵匡胤、赵延进、章西豹、陈廷骁为都虞侯。

  拣选精骑四千走陆路直奔洛阳,同时大军则继续沿着黄河水陆并进往下。

  慕容信长等人,一路飞驰,不过两天就已经过了渑池,第四天就绕过函谷关,进入了洛阳盆地。

  历史上函谷关有三座,在灵宝县的乃是战国函谷关,洛阳新安县这里的函谷关,则是昔年楼船将军杨仆为了当一回关中人,当然也是因为拱卫洛阳需要,新建的函谷关,时人多以汉关称呼。

  到了此时,汉关接近废弃,契丹人也没在这里驻扎军队,只有百余河阳汉兵看守。

  这麻答得了洛阳这样的宝地,四处打草谷,打的不亦乐乎,哪还顾得上在这偏僻小关派人驻守。

  慕容信长一到,立刻就控制了守关的汉兵。

  这些汉兵原本就是驻扎在此处,契丹人来了之后,补给立刻就断了,他们只能去崤山中打猎,涧水里摸鱼,再种点粮食为生。

  都这样了,他们哪还会反抗,反而一看是雍凉大军到来,立刻就围上来诉苦,抢着要为大军带路,直下洛阳城。

  慕容信长生生忍住了直接冲到洛阳城的冲动,城中还有三千余河阳军,若是现在这么冲过去,敌我不分,白白便宜了契丹人。

  于是慕容信长立刻遣赵晖、赵延进、赵匡胤三人手持李从益亲笔信,进入洛阳,与李建崇建立联系。

  赵大哥儿很是有些郁闷,怎么说呢,一方面到了雍凉以后,他过的很开心。

  每日都与军中豪杰习武打猎、练习战阵之法,张大王还专门派认教授他们兵法韬略以及明算。

  特别是凉州的宝马和宝甲,赵匡胤都蒙赐了好几套,全都是万里挑一的好东西。

  西征高昌的时候,赵匡胤斩将夺旗,得了四十五阶,从八品从义郎的阶官,实任憾山都将头。

  麾下百余骑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憾山都的地位更不用说。

  这份恩宠,不能说不高。

  但他还是有些不开心,因为赵匡胤明显感觉到了,张大王对于他,有种莫名其妙的疏离感。

  他也挺想当大王的义子呢,但据说王审琦都快被选中了,但他仍然看不到自己被选中的迹象。

  现在雍国中,谁都希望成为大王义子,好处就不用说了,还不用改姓。

  这哪是给大王当儿子,这实际就是近臣的标志,是给个郡公都不换的爵位啊!

  想到这,赵匡胤深吸了一口气,这次,一定要拿下洛阳,让自己也获得大王义子这个身份。

  三人领了三个随从和两个守函谷关的兵卒,扮做函谷关去洛阳卖鱼的人,因为这些兵卒们经常去卖鱼,用来换一些盐和布等。

  赵晖看了一眼赵匡胤,知道他是雍王的近臣,更知道派他来,是因为赵匡胤本身就是洛阳人,识得道路,甚至还有亲人在,可以做一些掩护。

  三人边走,边在一起商议,赵匡胤拿着一张布,上面画着他记忆中洛阳的城防和街道情况,一一的讲解给赵晖与赵延进听。

  赵延进听完后,则跟赵匡胤讲起了洛阳城的情况。

  赵匡胤毕竟去了河西两年多了,不怎么了解洛阳的近况。

  “在洛阳的河阳军约有三千人,但昔年晋主北上攻辽时,已经将河阳军的精锐,抽走大半。

  因此这河阳军三千人,最多有一千人堪战,若要靠他们驱逐城中的一万辽军并不现实,只能让他们打开城门,放我大军入城就行。”

  说着,赵延进在洛阳的西门点了点,“这一千人堪战河阳军,由李建崇麾下两个都虞侯掌握,其一是李建崇之子,与某颇为熟识,因此让其反正问题不大。

  另外一人,与赵将头同姓,还都是洛阳本地人,名唤赵弘殷。

  其镇守洛阳西门甚为关键,只是此人某家接触不多,听说其人弓马娴熟,不好交游。

  能不能顺利收买此人,就是我们此次能不能夺下洛阳的关键所在。”

  “啊!”赵匡胤突然目瞪口呆的愣住了,赵弘殷,这不是就是他爹么?

  不对啊!在他去河西之前,他们家就搬到东京开封府去了,怎么又会回洛阳了呢?

  出于谨慎,赵匡胤颤声问道:“此赵……呃,赵都虞侯是不是年近五十,有一妻一妾,正妻杜氏,膝下有二子一女,长子出门在外?”

  嗯?赵延进诧异的看着赵匡胤,你这么激动干什么?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仔细?

  这玩意,他又哪能打探的这么仔细。

  不过就在此时,一个跟他们一起挑着鱼的河阳军兵卒回头来说。

  “这位郎君如何得知?这赵都虞侯年前才从东京调来,确实年近五十,一妻一妾,两子一女。

  听说他家大郎武艺高强,跟随大人物去了河西凉州混世面……

  咦……?呃……!”

  说到这,挑着鱼的兵丁愣住了,他张口结舌的看着赵匡胤,赵晖、赵延进父子二人也看向了赵匡胤。

  赵匡胤指着自己的鼻子苦笑一声,“或许,大概,这个守洛阳西门的赵都虞侯,就是某家大人。”

第五百零五章 逆子,吃我一棒!

  “逆子!逆子啊!你还敢回来?吃我一棒!”

  赵杜氏正在内堂教女儿珠娘练习女红,就听得外面自己夫君一声怒吼,待她听真切‘逆子’这个词后,心里顿时咯噔的一下。

  赵二哥今年已经快六岁了,他生下来就与兄长赵大不一样,兄长生下来据说足足八斤,及长大,拳脚枪棒无一不精,一看就是武将苗子。

  而他则生来就瘦小,也吃不得苦,因此快六岁了还没开始打熬筋骨,反倒是很喜欢读书写字。

  小小年纪就热衷模仿成人姿态,见谁也不多言语,性格有点蔫坏蔫坏的。

  只不过,现在才五岁多的赵二哥,也还蔫坏不到哪去,他正拿着一根树枝在自家院子中练习写字呢,就听的一声爆喝。

  被吓坏了的赵二哥刚张开嘴巴准备嚎,立刻就被灌了一嘴的泥土,脸上也星星点点的糊了一脸。

  定睛一看,一双硕大的脚板正在他眼前翻飞,脚板的主人,正是他的老爹赵弘殷。

  想来刚才飞到他脸上的泥土,应该就是赵弘殷蹬过来的。

  这是赵家的洛阳夹马营老宅,赵匡胤就出生在这里,是以他很顺利的就找到了家。

  赵延进的父亲赵晖身居高位,当然不会来赵匡胤家,于是三人分了任务,赵晖去找李建崇,赵延进跟着赵匡胤去找他爹。

  结果,赵匡胤眼里含着泪水,刚刚走进院子,一声爹还没叫出声。

  就见赵弘殷双眼赤红,小腿轻轻一蹬,一条哨棒应声飞出,赵弘殷人在空中,就擒住了棒子,吆喝一声,对着赵匡胤的腿就扫了过来。

  气啊!能不气嘛?原来赵匡胤当年离家的时候,赵弘殷压根就不肯放他去河西,是赵匡胤跳窗跑的。

  而去了河西之后,张昭就自立为大凉天王了,赵弘殷害怕被牵连,可是夹着尾巴当了好几年的灰孙子。

  更在李彦韬有意断绝河西与中原往来后,吓得举家谋求迁回洛阳,个中磨难,让赵弘殷回想起来就怒火万丈。

  赵大是孝子,是真孝子,所以眼见老爹含恨一棒扫来,也不敢接,只能不顾形象的往前一窜。

  然后抱头就往内堂跑去,他知道,能制住他爹的,就只有娘亲杜氏。

  可是赵弘殷铁了心要把赵匡胤打一顿,提前预判到位,转身就封死了赵匡胤进内堂的路,赵匡胤没办法,只好在院子里东躲西藏。

  “大人且给几分体面,孩儿有贵客到!”

  忙手忙脚中,赵匡胤指着笑嘻嘻看着他挨揍的赵延进说道。

  赵弘殷其实早就看到了还有人,但是怒火冲上了头顶,那还管得了许多。

  不过,这会在赵匡胤身上不轻不重的敲了几下,怒气早就有些消了,眼见有客人在,就准备借坡下驴。

  谁成想赵延进嘻嘻一笑,双手一摆,“叔父不用管我,某家也姓赵,咱们是本家,我自寻一处坐下就是。”

  赵匡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