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41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对!我们还会回来的!”张昭点了点头,随后牵着自己的大黄马把手一挥,叮咚作响的铃铛声中,队伍缓缓的朝着西面,继续前进。

  ……

  漫天黄沙,千里无人烟,风沙蔽日,裹着尘土的黑色风暴四处横扫。

  一匹骆驼突然单膝跪下大声鸣叫着,随军的归义军民夫赶紧跑了过去,这是个背风的沙丘阴凉处,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所有人都开始急急忙忙的挖掘,不一会,大约挖下去两三米深后,沙子中干枯的黄色变成了湿沙的褐色,马鹞子用麻布包了一大团湿沙递给了张昭。

  张昭赶紧接过来,把这些冰凉的湿沙子敷到了胸口。

  他们现在还不不缺水,骆驼背上很多,但光靠喝水,可没法弥补全身水分的快速流失。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骆驼找到能挖出湿沙的位置后,再把湿沙敷到胸口。

  而且不是弄一次就行,每走大约八到十公里之后,就必须要如此,不然就等着成被这恐怖的沙漠烤干,变成干尸吧!

  其实农历的十一月并不是去于阗的好时机,按照氾润宁的说法,一般去于阗,应该在五至八月份去,因为这时候可以沿着大且末河直接走到约昌(且末)城。

  张昭猜测,这条氾润宁口中冬天就不存在的大且末河,应该就是后世的车尔臣河。

  因为不管是车尔臣还是恰尔羌,都是且末的回鹘式发音,而车尔臣河在历史上就是一条时有时无的时令河。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换了多少次湿沙,连张昭和蛮熊、顿珠这样体力超强之人都觉得万分疲惫的时候,一抹鲜亮的绿色,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张昭揉了干涩的眼睛,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也没有赶紧扑上去,因为他已经上过一次当了!

  一天前,他也看见了这样一块绿洲,结果嗷嗷叫着扑上去才发现,那特么的是海市蜃楼!

  大爷的!我张大穿越者这么长时间来,给手下甲士竖立的勇悍、机智、高瞻远瞩等人设,差点没因为这次出糗直接翻车。

  “呀哈哈哈!”

  张昭心里还在狠狠吐槽呢!他旁边的氾润宁嗷嗷叫着就跑了过去。

  “二郎君,咱们到了,前面的绿洲就是约昌城的绿野乡了!”

  武原儿兴奋的来到了张昭身边,这家伙命大,大失血结果张昭只用了一阵心肺复苏就把他救回来了。

  听到熟悉道路的武原儿确认了,整支队伍都彻底狂野了起来,人马骆驼都嗷嗷叫着,往对面的绿洲跑去!

  于阗,终于到了。

第七十五章 西域汉风于阗国

  932年初,后唐长兴三年,于阗大宝大圣天子同庆二十年,经过了三个半月跋涉的张昭,终于到达了于阗金国首都于阗城。

  于阗城,也就是后世的和田市,此时的和田,不论在气候还是植被上都要好于后世的明清时期,主要是此时的一些可以调节生态环境的绿洲和沼泽,还未被破坏乃至消失。

  张昭抬眼望去,于阗城占地非常宽广,发源于昆仑山的绿玉河(喀拉喀什河)和白玉河(玉龙喀什河)。

  如同昆仑山伸出两只手臂一样,将这块南疆最美的绿宝石捧在了手心里。

  其间还有尼雅河、乌玉河(克里雅河)等河流穿过。

  而得益于如此充沛的水源,和阗城的护城河在西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最起码有三四米宽五六米深,加上高约三四米的城墙,特意打造的瓮城,防御十分完备。

  看着这些完全中式的城防体系和城门楼,如果不说这是在万里之外的西域,张昭一定以为自己身在中原。

  “某,大宝金国检校太尉,安军州判官马福荣,奉命迎接东国大唐归义军氾节使!”

  张昭等人在离于阗城外三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因为他们是归义军的使者团,按规矩,作为归义军的世代姻亲,于阗国是要派大臣较迎以示尊重的。

  而这个时候,张昭就只能站在旁边,一路上光给他打下手的氾润宁则走到前面去了,他才是归义军的使者,张昭则是来于阗打秋风投奔亲戚的。

  马福荣这个人张昭有一定耳闻,当年张昭的嫡母奉天公主嫁给他父亲张承奉,送亲使就是马福荣的父亲马远。

  而马福荣的弟弟马继荣在历史上更有名,他被李圣天派遣到洛阳,去朝拜过当时统治中原的后晋。

  “大唐遗民,安西都护府法曹参军马仲良六世孙马福荣,拜见大唐南阳郡公,太保,归义军节度使张公义潮节帅!”

  张昭本来站在旁边看戏,看着马福荣和氾润宁两人在那里一板一眼的说着两国交好的套话。

  结果未曾想到,马福荣和氾润宁说了几句话后,竟然直接到张昭这边来了,而且他可不是嘴上说拜见,而是真正直接下拜了。

  说实话吧,我张大穿越者穿越而来,比这个原本的张昭更像是个此时的世家子。

  但面对马福荣突然的大礼参拜,他突然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用什么礼节来回了。

  张昭犹豫了一下,正要先避开,张忠却突然拉住了他的衣角,张昭顺着张忠的眼神望去,原来马福荣参拜的,不是张昭,而是张昭身后一面张字大旗。

  卧槽!张昭这才发现张忠这‘神人’又给他整了个幺蛾子!

  原来张忠在象征着归义军节度使的六纛、门旌、信蟠等大旗前,竖立起了两面大旗。

  一面是他自己举着的,象征张义潮南阳郡公和归义军节帅的张字大旗。

  一面是氾顺举着的,张义潮时代传来下,张淮深、张淮鼎都曾经用过的张氏归义军日月星三晨旗。

  好嘛!这是喧宾夺主来了,看来这张忠对于曹氏家族的怨念,或者干脆叫怨恨,那是相当的大。

  这才离开敦煌,他就直接出来跟曹家争一争归义军的法理了。

  氾润宁嘴唇皮子哆嗦了好几下,最后看了看张昭,终究还是没说出话来。

  张昭的眼角也抽了抽,他没去看张忠,而是狠狠瞪了氾顺一眼,直把这家伙盯的冷汗哗哗的流。

  “马太尉请起!小子见过太尉,某才疏学浅又年少,初次出个远门,也只能借一下祖上的威风自重了!”

  马福荣拜的是张义潮不是他张昭,所以张昭也只能等马福荣参拜完毕,才从侧面赶紧把马福荣给扶了起来,嘴里还得把事揽到自己身上。

  这马福荣看着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还是李圣天的心腹近臣,可千万别还没开始在于阗混,先把人给得罪上了。

  “二郎君说哪的话?太保公乃是我等河西、安西唐儿的大恩人,今日能拜一拜太保公当年的六纛和节度旌节,是某的福分!”

  张昭诧异的看了马福荣一眼,因为他没看出来这马福荣是在说假话,看起来很像是由衷之言。

  “二郎君可能不知道,某说太保公是安西唐儿的大恩人绝不是在夸大。

  当年若没有太保公在沙州举义,截断了于阗吐蕃人的退路,先王怎么能那么快赶走吐蕃在于阗的铜字告身东岱!我等失陷的安西唐儿,哪能洗刷掉给吐蕃人为奴的耻辱!”

  “原来如此!多谢太尉为小子解惑!”张昭看着这个完全就是一副汉人长相,汉话说的极为流利的于阗高官点了点头。

  他自称大唐遗民,是安西大都护麾下的法曹参军之后,看来是不假了。

  而且这也给了张昭一个提示,那就是张义潮在瓜沙举义赶走吐蕃人,恢复河西六郡的行动,并不是一次孤立的行动。

  他和唐军在陇右击败吐蕃实权派,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以及稍后的于阗复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正是由于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在大中初年,领导恢复一定实力的大唐朝廷击败论恐热收复三州七关开始。

  在唐廷的强力打击下,已经陷入分裂的吐蕃,再也无力维持在整个河西和安西的强势,这才有了张义潮的光复六郡。

  而又是在张义潮光复河西六郡,切断安西吐蕃人退路的情况下,尉迟家才最终得以赶走吐蕃人复国。

  这从时间线就看得出来,847年唐王朝收复陇右的原、乐、秦三州。

  848年张义潮就在沙州举义成功,并进一步收复瓜州、肃州和甘州。

  而就在两年后的850年,于阗王尉迟南塔,就率领于阗人赶走吐蕃人复国成功。

  难怪历史上于阗和归义军世代联姻,好的要穿一条裤子。

  也难怪张忠把张义潮时代的六纛和旌节拿出来,马福荣也以于阗高官身份,肯不惜对着十九岁的毛头小子张昭叩头。

  这一切,都还是七十多年前张义潮的余荫,在庇护者子孙啊!

  “二郎君!请随马某入城吧!于阗城的大唐遗民都想看看太保公子孙和咱们大唐武士的英姿呢!”

  张昭点了点头,他为什么花了三个月才走到于阗城,一是为了在约昌(且末)等一等阎晋等人赶来。

  更也是为了修补好在扜泥城血战中被弄坏的甲胄等物品,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已经几十年没见过故国来人的安西唐儿。

第七十六章 今日同唱长恨歌

  鼓乐声声,吹笙鼓簧,于阗城所有的建筑包括皇宫,几乎都是正门朝着东门而建。

  而东门的宣恩门,更是于阗城最大的城门和最繁荣的市场所在。

  不同于其他安西和河西城市都是羊马城在外,然后罗城、内城的模式。

  于阗的羊马城是在主城东西两边,各以卫星城的方式存在的。

  所以于阗城完全没有其它城市那种浓烈的牛马羊骆驼等牲畜的气味,反而空气非常清新。

  跨过护城河的铁索桥,张昭就闻到了从宣恩门传来的淡淡檀香,一个身穿唐式紫袍,但是头戴于阗式长帽的壮汉,正骑在马上等候,周围还有数十骑于阗骑士随身,全是人马俱甲的精锐重甲骑兵。

  “此乃我大宝于阗国检校礼部尚书,泸州刺史李若愚公,若愚公祖上,乃是汉中王瑀之婿,大唐武都郡王尉迟公讳胜!”

  马福荣还怕张昭不知道来人是尉迟胜的后人,是以还特意介绍了一下。

  但张昭肯定知道这是谁啊!

  他名义上的堂舅,实际上便宜大舅哥,那位想当仲云女王李若柳的长兄。

  虽然两人还未见过面,但张昭还在约昌(且末)的时候,就已经派人联络过李若愚了。

  李若愚还冒险派了二十人去给亲妹妹撑腰,这也是张昭能放心把阎晋等人召回来原因。

  “氾节使,某奉大圣天子之命,在此迎候归义军托西大王节使,请诸位随我入城!”

  李若愚只是在张昭的脸上扫了一眼,随后就策马到了氾润宁的面前,伸手引路。

  而氾润宁虽然官职地位远比李若愚低,但此刻也是当仁不让的策马走了在最中间。

  张昭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按说氾润宁这样的地位,以及除开他的人不算,就这么三四十人规模的初级使节团,李圣天怎么会把李若愚给召回来迎接?

  这明显双方地位不对等啊!难道李若愚已经把仲云发生的事情告诉李圣天了?

  而在归义军的队伍动了之后,李若愚带来的横吹队的鼓乐手就一部分在前,一部分在后。

  他们身着团花衣,骑在一匹匹高大的花马上,开始吹打起了迎宾的雅乐,原本就有的鼓笙之声,则更加响亮。

  于阗城是仿照长安城建设的,王宫位于中轴线的正北内城之中,外城同样分为东西两市,其间多里坊。

  当然规模要小得多,张昭来时问了一下,整个于阗城的居民大约在五万人左右。

  呃!其实也不算小了,归义军的敦煌才两三万人,仲云国都扜泥城只有七千。

  当象征大唐的日月星三晨旗出现在外城大街上的时候,极为热烈的欢呼声响起,街道两旁,无数的于阗人热情的簇拥在两边。

  张昭看了一眼,明显带有印欧白人,具体来说是斯基泰人面相的居民居多,但一看就是中原汉人相貌,如同李若愚这种长相的也不少。

  队伍前导是二十名于阗重甲骑士,之后就是归义军的使者,氾润宁在最中间,李若愚一袭紫袍在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