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405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耶律德光听到报告,竟然还是有点不放心。

  因为从他角度来说,耶律德光仍然有点难以相信,杜重威愿意为了一个口头承诺,就率晋国全部精锐,背叛姐夫和侄子。

  天下间怎么有这么好骗的人?天真的让我光哥都觉得有点不真实。

  于是他准备让一个替死鬼过去探探路。

  这要是真的就万事大吉,有埋伏也是替死鬼送命。

  他想了半天,最合适的探路者,还得是赵延寿。

  说干就干,耶律德光直接就让人把赵延寿召来。

  为了让赵延寿死心塌地的去冒险,耶律德光更以龙凤赭袍赐下。

  此时的赭袍,可不是指暗红色的长袍,而是指赭黄袍。

  本是天子所穿的衣袍,赵大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黄袍就是赭黄袍。

  赵延寿见耶律德光突然赐他赭黄袍,顿觉万分诧异,他还并不知道杜重威今日就要投降,所以有些摸不着头脑。

  笑嘻了的光哥走过去,亲热的让赵延寿不但要多礼,还亲自把赭黄袍披到了赵延寿身上,随后指着远处的杜重威使者高勋说道。

  “晋人乞降矣,汉兵皆尔所有,尔宜亲往抚慰。”说着,又把另一件赭黄袍放到了赵延寿右肩上。

  赵延寿本来狂喜之下,感动的都快流泪了,但一看见耶律德光又给了一件赭黄袍,心里顿时警惕不已。

  耶律德光倒是毫不隐瞒,“此赭袍乃是赐予杜重威的,因为他也向某求为中原天子。”

  耶律德光说话故意说得又缓又慢,等到赵延寿都快忍不住的时候,才继续说道。

  “但燕王应知某是为了稳住晋人所用,尔与某,恩同父子,岂是杜重威可比?”

  又是不要钱的好话往外面甩,偏偏赵延寿还就吃这个。

  闻言不但不认为耶律德光是在忽悠,反而还认为耶律德光对他交心,一切都据实以告。

  当下,赵延寿拜别耶律德光以后,立刻率领卢龙军二三百骑,往晋军大营而去。

  ……

  适逢早日间吹了一点小风雪,赵延寿等人身披白袍,在漫天风雨中,跟着晋军派出的引导骑兵,车马齐全的渡过滹沱河,去接受晋军投降。

  杜重威等人早就在营门口等候,雪中视线受阻,只看见有身穿赭黄袍者,身坐马车中引数百辽骑至。

  杜重威和李守贞、张彦泽等人,还以为是耶律德光亲自到了,感动不已的他们立刻下拜迎谒。

  结果没想到近了才发现,来的人不是耶律德光而是是赵延寿。

  众人鼻子都快气歪了,可是拜都拜了,也没法让赵延寿拜回来,杜重威等人也只能敢强忍着不言语,继续完成拜谒。

  自觉又压了杜重威一头的赵延寿极为得意,立刻将耶律德光给的赭黄袍递给杜重威。

  “天子召尔等前往拜见。”

  杜重威一看耶律德光连赭黄袍都舍得给,顿时心花怒放,刚刚拜了赵延寿的一点‘委屈’,立刻烟消云散。

  这无耻之徒竟然就当着众人的面脱掉外袍,换上耶律德光给的赭黄袍,恭敬的向北三拜。

  拜完之后,杜重威丝毫没有愧色,反到兴奋异常。

  他看着赵延寿,不但一点也没有乞降之人的卑微,还隐约以中原天子自居。

  “还请燕王引路,某当亲往拜见上国之主。”

  ……

  契丹军营门口,赵延寿引杜重威前往拜见,耶律德光立刻让辽军大开营门迎接,见晋将都来拜见,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站在耶律德光身边的晋朝降将周儒,一个一个的按照身形相貌辨认,随后在耶律德光耳边轻轻耳语了几句。

  耶律德光不动声色的扶住就要下拜的杜重威,“卿等弃暗投明,某心甚慰,从即日起,不提前嫌,无有偏见,使契丹与汉,同心戮力。”

  说着,耶律德光把着杜重威的手,极为动情的继续忽悠。

  “汝国立功中国,我当不负前言。”

  杜重威听罢,泪珠从眼眶中滚滚而出,当即咿咿呀呀的颂唱了起来。

  更率众人于耶律德光面前边呼边舞,按照拜见天子的最高礼节,山呼舞蹈,叩头谢恩,一众晋将丑态毕露。

  舞蹈完毕,耶律德光假装左看右看,好像是漫不经心的问道。

  “昔日在安阳河边义救从人之皇甫节帅可在?

  听闻武宁军节帅乃是凉国来的达旦人,最擅长舞蹈,且出来一见。”

  杜重威、李守贞等闻言四面一看,这才发现,虎刺勒竟然没在人群中。

  这皇甫遇他们是知道的,是杜重威怕他冲撞耶律德光,被软禁在了营帐中,只是这虎刺勒,怎的没有跟来?

  杜重威有点讪讪的,他拱手回答道:“皇甫遇生性莽撞,虑其冲撞陛下,便让其在营中待命。

  至于虎刺勒,臣亦实未注意,想来不会走远,臣请派人探查。”

  耶律德光脸色不变,无所谓的挥了挥手。

  “且让皇甫遇来晋见,至于虎刺勒,他若是不辨真主还敢逃离,日后定有他后悔的时候。”

  十二月二十五,耶律德光封杜重威为太傅,李守贞为司徒,尽数吞并六万余晋军。

  而且他这次也学乖了,并未立刻直接挥军南下,而是先准备占据河北之地,再做打算。

  二十六日,耶律德光以杜重威为先锋,引大军到恒州城下,杜重威亲自出面命守将王周开门投降。

  王周只有二千守军,且未必都肯与他死于此地,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后,他在城头大哭。

  “受晋厚恩,不能死战而以城降,何面目面行见人主与士大夫乎?”

  哭罢,王周径直返回署衙,寻了一斗烈酒一饮而尽,随后便要抽刀自刎。

  而王周两个儿子知道父亲神色不对,一直暗中跟随,见王周要自杀,害怕此举激怒契丹人,飞扑过来抱着大腿嚎哭劝说。

  “大人尽了忠臣之节,子孙徒呼奈何?”

  这时候,在署衙中的恒州军校也赶过来苦劝,他们一起抱住王周,半挟持着他往东城门而去。

  耶律德光顺利进入恒州城,当即册封王周为武胜军节度使,数万契丹兵马,终于不用在于野外露宿了。

  而契丹大军进城以后,耶律德光只修整了一日,就迅速做出了调遣。

  不搞兵事,改玩政治以后,耶律德光终于有了发挥能力的时候。

  他没有急着南下,而是派大将麻答,带着辽军以及投降的晋军一万,向北去往代州。

  代州刺史王晖见数万兵马至代州城下,其中更有不少的晋军降卒,方才得知杜重威已经献了大军投降,当即也不含糊,立刻滑溜的也选择了投靠。

  这一下,契丹人没有南下,反而以两万兵马占据了代州。

  代州及雁门关一带,历来就是太原的北大门,契丹人在这里屯兵两万,立刻就把刘知远的河东兵给吸引到了忻县一带,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接着耶律德光遣汉奸耿崇美取易州。

  这耿崇美虽然在后世名声不显,但在历史上,他们是与韩德让家族齐名的标准契丹化汉人家族。

  耿崇美更是娶了耶律德光的族妹卫国夫人耶律氏,此时身份地位远在韩家之上。

  易州刺史郭璘,也是代北武勋的一员,他是上次晋军打破易州后,留任易州刺史的。

  更可以说是晋军白团卫村大战胜利后,唯一保有的战利品。

  郭璘此人,治军严谨,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很受士兵和不堪契丹奴役之民的尊敬。

  易州临近幽州,郭璘能在这里站稳脚跟,使得耶律德光视他为眼中钉,几次攻打都不能克。

  不过这次不一样了,因为易州军民之所以支持郭璘,除了契丹人压榨太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被晋军的强大战力所激励,有强大的晋军可以依靠。

  但是现在,晋军自己都投靠了契丹,他们还怎么守?谁也不想硬往死路上去。

  于是耿崇美兵马一到,易州将吏兵卒争相投靠,郭璘完全无法制止。

  绝望之中,郭璘只能箕坐城门中,大骂耿崇美。

  耿崇美与赵延寿一样,都具有汉奸的共同特性,那就是他能做,你不能说,说了就急眼。

  郭璘没骂几句,恼羞成怒的耿崇美,抽刀就将郭璘杀害。

  占据易州和代州这两关键之地后,耶律德光再遣张彦泽去叫开定州城门。

  这张彦泽本就是定州义武军节度使,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定州。

  至此,耶律德光彻底没了后顾之忧,于是他强行将皇甫遇召到恒州城中。

  我光哥不单是要皇甫遇投靠,还要让皇甫遇为他效命,带领大军南下攻灭晋朝。

  这纯纯的是恶趣味,耶律德光就是想压服这样的忠臣义士,以此来达到他自觉已经摧毁晋人抵抗之心的征服感。

  皇甫遇被辽军用马车拉着进了恒州城,昔日雄壮的大汉,已经面色苍白,脚步虚浮了。

  因为自杜重威投降之后,皇甫遇除了狂饮烈酒买醉以外,几乎就没有再吃过东西。

  耶律德光驻跸之地大门之外,十几个人满脸愁苦的看着皇甫遇,皇甫遇顿时就是一愣。

  因为十余人中,顶头就是他长子和侄子,两人都是随皇甫遇出征,而被契丹人拿住的。

  其余人等,也都是皇甫遇的腹心兄弟,那个在安阳河畔仓皇之中,把自己坐骑让给皇甫遇,然后又被他返身于万军中救出的杜知敏也在。

  契丹人虽然没明说是要干什么,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皇甫遇惨笑一声,推开契丹士兵来拉他的手,自己走入了屋中。

  耶律德光还真没想到,所谓的南朝硬汉,汉儿豪杰,竟然如此软弱,全程只是点头,并无其他言语。

  耶律德光只当他已经压服了皇甫遇,不由得大为得意。

  放声大笑中,他命令皇甫遇率两千本部兵马,与三千契丹骑兵一起,星夜南下,疾攻晋国都城东京开封府。

  皇甫遇领命,出了房门才发现,除了侄子皇甫冲以外,只有几个从人在此等候。

  皇甫冲看着神色憔悴的皇甫遇双眼一红,“大郎与杜知敏等人,俱被契丹人带走了。”

  耶律德光是什么人,怎么可能留下这样的破绽?他当然要继续把皇甫遇的儿子和心腹扣在手里。

  皇甫遇不再言语,也根本不管军务,只带了侄子皇甫冲等,随着大军往南。

  傍晚,皇甫遇再饮烈酒二斗,对着侄子皇甫冲泪如雨下。

  “身荷国恩,位兼将相,既不能死于军阵,何颜以见旧主!更受命图之,所不忍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