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389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这契丹皇帝的危险性,实际上和此时五代中原天子的危险性,是差不多的。

  一个吃了如此败仗的中原天子,大概率是要完蛋的。

  契丹皇帝也差不多。

  所以耶律德光这时谁也不能相信,连母亲述律平都不能相信。

  因为述律平最宠爱的儿子,可不是他耶律德光,而是三儿子耶律李胡。

  所以耶律德光唯一能信任的,就是发妻萧温的母族,因为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萧温的儿子耶律述律和耶律罨撒葛,是耶律德光正牌继承人。

  要是耶律德光这时候没了,耶律述律与耶律罨撒葛肯定控制不住形势,大概率就会是耶律李胡继位,那萧温的母族,想要保住目前的富贵就困难了。

  十日后,契丹败兵陆续返回,各部首领也亲自带着亲卫,到达了鸳鸯泊边,参拜耶律德光。

  眼见各部首领和将领只带着亲卫来,而不是带着大军来,耶律德光心里的大石头,这时才放下来。

  但心情一松,耶律德光马上就想起了这场战败带来的损失。

  惨!太惨!太惨了!

  契丹大军八万人围攻白团卫村,被晋军击败后,晋军追逐到濡水边。

  杀的契丹军血流成河,濡水都被尸体堵塞,晋军斩首三千余而还。

  这导致辽军丢失了六成的甲胄兵器和四成的战马。

  左右皮室军两万四千人,光战死的就有三千多。

  两万人的属珊军,直接没了六千余。

  其余部族军,总计伤亡也在万人以上。

  八万大军,战死、失踪高达两万人,成功逃回来还能集合起来的只有三万余人,其余两万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集合起来。

  契丹自阿保机时期积累的甲械,丢失了快一半,精锐的宫帐军,也就是左右皮室军和属珊军没了四分之一。

  可以说,自此一战之后,契丹人已经暂时失去了南下的能力,不管是甲械还是兵力,都开始不足。

  更重要的是,契丹南下,两战皆北,一次败的比一次惨,这次加上前一次的话,总共战死兵马超过了五万。

  对于契丹这样并不非常稳固的草原政权来说,中原此时,都不需要什么汉武唐宗这样的明主,有东汉明帝和唐宣宗这种水平的,契丹灭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不!只要换成李嗣源和石敬瑭这对翁婿随便一个人在,契丹人都得去辽东的树林子里面过活。

  但是契丹人命不该绝,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治国才能,可能连宋徽宗都比不上的晋出帝石重贵。

  只是想到这些损失,耶律德光连抹脖子的心情都有了。

  他恶狠狠的看着赶来参拜的勋臣豪酋,让人把他们拉倒鸳鸯泊边,一人三十棍子。

  一时间,这些在辽国尊贵无比的大人物们,一个个被打的皮开肉绽,嗷嗷哭叫,连耶律德光的叔叔耶律安端都不能免。

  不过,这看似是耶律德光在发泄怒气,但实际上是在搞PUA。

  现在是我大辽太宗最虚弱的时候,必须要用以往的权威,用打屁股的方式,唤起这些人心中,对于以往那个耶律德光的畏惧。

  ……

  二月底,晋军班师回朝,到达了黄河边的澶州。

  病中的石重贵以长子石延煦和宗正石光赞为天使,到黄河边贺诸将士大功。

  此刻,到达黄河边的晋军士气如虹,他们用驴车、骡车等载契丹兵将首级三千余而还,其中光是辽国三品以上高官就有数十位。

  还有千余俘虏,用绳索捆绑,一路游街。

  安审琦等汇总得知,晋军夺契丹铁甲二千二百领,皮甲上万,良马七千余匹,斩杀数千,溺毙、重伤而死者不可胜算,最少也有近万。

  晋军本身阵亡四千余,伤万余,可谓是一场空前大胜。

  而且晋军的折损,还是由于初期薛怀让和安审琦被击败损失的,风起之后,伤亡不过数百。

  石延煦当即传石重贵旨意,大封诸将,连虎刺勒这种被石重贵有所防备的凉国来人,都得到了徐州武宁军节度使的职位,立刻外放方镇。

  黄河边,晋军上下极为欢喜,山呼万岁,虽然朝廷没立刻宣布赏赐,让下面的兵将有些失落,但他们并没有太在意,认为这可能是回到东京开封府后,才会宣布。

  但,其实,石重贵此刻正在皇宫中发脾气。

  因为前段时间,石重贵大病了一场。

  能不病嘛,这家伙自从觉得解除了契丹的威胁后,日日在宫中与皇后冯氏等宫人夜夜笙歌,烈酒佳肴更是不要命的造,铁打的身体,也承受不住这样的瞎搞啊。

  此刻,身体刚刚恢复一些的石重贵,正要召见桑维翰。

  因为这次军队打了如此大的胜仗,可以说,自五代以来,中原朝廷面对契丹人,就没打过这样的胜仗,赏赐是绝对少不了的。

  但对于国家状况,石重贵从来都不怎么关心,财税一直都是桑维翰在操作。

  对于桑维翰,石重贵并不厌恶,只不过最近有点架不住冯皇后兄长冯玉等人的构陷。

  加上桑维翰本人也是手脚不干净,大肆收受贿赂,石重贵确实有换下桑维翰,让冯玉为枢密使的意思。

  只不过呢,桑维翰也是个鬼才,石重贵还没对他怎么样,他就坐不住了。

  这家伙竟然趁石重贵病重,跑去见李太后,主动提出要为石敬瑭唯一的子嗣石重睿挑选师傅。

  这还得了!

  石重睿可是石重贵的逆鳞,桑维翰这一碰,直接就让石重贵炸毛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舔狗天子

  东京,桑维翰府中,自从知道石重贵病愈后,桑维翰就知道自己被坑了。

  特别是与他传递消息的大宁宫医官,突然不与他私下见面后,桑维翰就更加确定。

  因为能想出用石重贵身体健康来勾引他上当这个毒计的,只有一直想要搬倒他的冯皇后兄长冯玉。

  而能驱使得动宫中医官传假消息给他,说石重贵病入膏肓的,也只有冯皇后有这个能力和胆子。

  别人说石重贵病入膏肓,那是诅咒君上,但在冯皇后那里,不过是小两口在调笑而已。

  “大人,外面来了个传旨的天使,不过看起来有些来者不善。”门外响起了长子忐忑的声音。

  桑维翰再次在脑海里回想了一遍他所有认识的人,发现确实找不到任何一个人给他求情后,仰天长叹一声,接受了他的该得到的命运。

  三月初三,得胜归来的大军尚未到达东京开封府,病体稍愈的石重贵就先罢黜了桑维翰的宰相之位,出为开封府尹。

  这个开封府尹,还是石重贵念了旧情,给的一个台阶下。

  桑维翰当然也懂,哪有当了国家首相的人,会去当一个首都长官的道理。

  于是桑维翰接旨后,很快就上书称有足疾,自此关上大门,不再外出。

  第二日,石重贵拜和凝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是宰相三件套中的两件。

  但石重贵却把极为重要,有权负责军事的枢密使一职,给了妻兄冯玉。

  和凝当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自此凡有奏对,不问不答。

  而且他心里还很庆幸,因为后晋朝廷正面临一件极为棘手的事情。

  那就是要对得胜归来大军的赏赐,但国库中,可是没多少银钱的。

  不过,自己觉得已经成了宰相的冯玉,却一点也不慌,他见和凝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立刻毫不客气的越过和凝,来到了石重贵面前。

  “陛下,臣早些询问得知,今岁存银,只有七万贯,还要支付百官俸禄,能拿出来的,最多四万贯,还请陛下出些内帑,方能赏赐诸军。”

  和凝还是那副样子没变,只不过鼻翼抽动了两下,冯玉说这话,好像有点不合时宜。

  因为这次赏赐的难点,就是石重贵不愿出内帑,而朝廷的库存,又不足赏的问题。

  石重贵也奇怪的看着冯玉,因为他不愿意出内帑的事,冯玉是知道的,现在怎么在大庭广众下,要他出内帑?

  冯玉见百官和石重贵都诧异的看着他,顿时生出了一股智商上的优越感,他对石重贵说道。

  “将士为国血战,需得陛下赏赐,若出万贯犒赏,必然三军欢欣。”

  原来只是让自己出一万贯啊!石重贵看冯玉,顿时又觉得顺眼了起来。

  只不过连他都觉得,朝廷只有四万贯,他也只出一万贯,总计五万贯的赏赐,是不是有些太少了?

  要知道这点钱,均分的话,一人都只有一贯多一点而已。

  而且这也不可能均分,那么多军官,一个人赏赐起码也得百贯以上,加上战死者和伤者的抚恤,光是这些,五万贯就可能不够用。

  不过,要让石重贵再多出点,他也不愿意了,没了钱拿什么跟冯氏风流快活?美酒佳肴从哪来?

  最近石重贵还征召了织工数百,称为织锦楼,专为他和冯氏织锦缎铺地。

  这就要花六七万贯,哪还有多的钱,拿出来犒赏?

  冯玉却大手一挥,对石重贵说道:“一万贯足矣,臣听说军士们自北而来,多得契丹铁甲、良马、金银。

  卖匹马予商贾就值三十贯,护圣左右军的将士,少说也有一二匹马。

  臣觉得,只赐金银锦缎值五万贯予各节帅、督监就好。

  有外放方镇者,可到地方再筹集钱粮,晋军左右护圣、捧圣、严卫诸军,则让东京及左近之民奉献就是。”

  “嘶!”一直在装泥塑菩萨的和凝猛地瞪大了眼睛,冯玉这话的意思,是要将赏赐变成自筹啊!

  也就是地方牙兵,由节帅回节镇之地后自行赏赐。

  原来不是节帅的有功者,比如虎刺勒,就被直接加封徐州武宁军节度使,他手下的凉州骁骑和一部分步兵赏赐,就到徐州再筹。

  至于禁军的护圣、捧圣等军,则由东京之民分摊。

  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啊!

  将士们为国血战,地方牙兵赏赐让节帅自筹,那他们是国家之兵?还是藩镇私兵?

  以后中央还能从地方收到赋税吗?

  至于禁军赏赐由东京之民分摊,这哪是大军得胜而回的待遇,这是李嗣源、李从珂等带兵入京登基后的操作啊!

  可是,和凝蠕动了两下嘴唇,却见石重贵脸上已经有了心动之意。

  再看冯道、李崧,他们却也老神在在的坐着一言不发,其余众官也都是如此。

  和凝在心里叹了口气,虽然桑维翰品行不堪,但他是真有能力,也是真有担当,如果他在这里,肯定会把冯玉骂的狗血淋头。

  或许,这也是不过几句谗言,就能让石重贵下定决心想要罢黜桑维翰的原因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