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385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

  辽国,中京道,北安州,兴华城,也就是后世河北承德附近。

  耶律德光被气的连元日的庆典都没参加,他驻军在此,本来是等着前军传来好消息,元日之后就南下灭了后晋的。

  结果传来的却是一场让他眼睛充血的大败,前路军六万人,一路从相州漳河边跑回了幽州,损兵折将一万余。

  现在别说吞并晋国,反倒是他耶律德光丢了三个城池。

  这还得了!大辽皇帝的脸上烧哄哄的,在他暴怒的嚎叫声中,萧实鲁被下狱待罪,耶律颇德罚没直领部落一支,良马五百匹,于军中待罪效命。

  愤怒过后,就是如何处理目前局势的问题了。

  这次是在境内作战,虽然丢脸,但是耶律德光有信心了许多。

  他放弃以往招募大批奚人和汉人以及渤海人的策略,转而集中契丹各部,拣选出八万精锐,在虎北口,也就是后世古北口长城这集结。

  只待元日过后,冰雪稍小,立刻就要南下与晋军决战。

  杜重威在清苑过得很爽,他很少能体会到这种征服者的爽感,这种痛打外族的战斗,非常让人上头。

  而此时,受尽了契丹人欺压的各族人,也纷纷送来粮草犒军。

  他们以为后晋军是来北伐收复燕云的,一些人还以为朝廷终于出了英主,想起他们这些被割让之民了。

  而这些燕云十六州之民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为后晋军队打探契丹人的动向。

  可是当一个走草原的行商,兴冲冲地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在虎北口集中八万大军的消息,报告给杜重威的时候,杜重威当时就变了脸色。

  耶律德光这个名字,对于杜重威来说,绝不是一个契丹皇帝这么简单。

  作为石敬瑭的妹夫,当年石敬瑭被李从珂逼迫的时候,他也未能幸免。

  杜重威跟着石敬瑭一起,日夜担惊受怕,张敬达兵临晋阳城下的时候,他恐惧的差点自杀。

  就在他最绝望的关口,耶律德光的契丹兵马,犹如天神般降临,将唐军击退的时候。

  当时杜重威都想跪下给耶律德光舔鞋了,那种劫后余生,终于搬走了压在心头巨石的感觉,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之后在团柏谷中,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晋国天子,那画面,不止一次在闪耀在杜重威的脑海中。

  好像当年被册封为天子的,是他一样。

  所以对于耶律德光,这个他事实上的救命恩人,杜重威产生了一种奇特的亲近感和想要跪舔他的冲动。

  此刻听闻他的‘男神’要率八万大军来打他了,杜重威产生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恐惧,他想要赶紧逃跑。

  而当他表露出这个想法以后,竟然获得了晋军上下的一致支持。

  因为此时,获得了大量财货的士兵和军官,都想要尽快把战利品运回去。

  安审琦、符彦卿等人虽然想战,但也明白士兵已经没了战斗欲望,根本打不下去。

  ……

  公元944年,晋主石重贵听闻晋军大捷,甚至攻入易州和莫州以后,大为惊喜。

  他当即把年号从天福改为开运,称今年为开运元年。

  可以说,天福和开运这两个年号,真是没有埋没石敬瑭、石重贵这对父子的文化水平。

  一个天福指他的位置是天(耶律德光)赐的福气,一个指干翻了契丹人,开了个好运。

  也……,也挺通俗直白的。

  开运元年,正月十六,上元节刚过,杜重威就急令遂城的安审琦率军南撤。

  安审琦也不含糊,反正军心思归,立刻就率军往南。

  同时,驻扎在满城的皇甫遇,也收到了杜重威的命令,开始向清苑靠拢。

  杜重威准备集合晋军之后,往西南直接去定州的望都,然后在定州深州一带组织防御。

  晋军虽然收到命令后,撤退决心下的很快,但因为兵将个个都有财货,反而行动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有些拖拖拉拉的。

  安审琦部从遂城南撤到清苑不过六十里地,竟然走了足足三天。

  而安审琦到了清苑后,更奇葩的事情发生了。

  早就准备撤退的杜重威部,竟然还没有完全做好撤退准备。

  众人又在清苑驻扎了一段时间,一直到正月二十六,在决定南撤后的第十天,才从清苑县撤出。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有燕云之民通报契丹大军的动向,自然也有人为耶律德光通报他们的行踪。

  早在安审琦部从遂城开始撤退的时候,虎北口的契丹八万大军,就已经出动了。

  正月二十七,拖拖拉拉的晋军刚走到清苑西南二十里左右的阳城白团卫村,负责遮蔽大军的虎刺勒就惊恐的发现,契丹大军已经追到距离晋军不足二十里的地方了。

  杜重威满头冷汗,好在虎刺勒是凉国来的,习惯把哨骑放到十几里外,不然他们就要被辽军打个突袭了。

  不幸中的万幸,此时天色渐晚,又有虎刺勒部在外阻击契丹先锋轻骑靠近,今天契丹大军是不敢直接冲来了。

  杜重威赶紧让安审琦督军拿出鹿角,插地成寨,生死存亡的关头,晋军也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白团卫村地势较高,又有十余间民房可以作为屏障,晋军将所有的鹿角拿出埋进泥土中,再以绳索环绕,以此阻挡契丹骑兵冲击,一个晚上就修建好了一座简单的行寨。

  第二日清晨,劳累大半个晚上的晋军尚在睡梦中,赵延寿与耶律安端率领的先锋就到了。

  他们没来打已经建好的行寨,而是去打外围的薛怀让部。

  杜重威派薛怀让出村,本来是想趁着契丹兵马没到,去白团卫村边另一处扎营的。

  结果被突入的契丹骑兵撞个正着,薛怀让部两千人折损近半,狼狈逃回。

  这下就有些麻烦了,因为白团卫村之所以人少,就是因为这村子里面离水源较远。

  薛怀让去扎营的地方,就是在一条小溪边,杜重威是想分扎两营保证水源的。

  现在薛怀让被击溃,晋军一下就失去了水源的控制权。

  果然,击溃薛怀让所部后,耶律安端立刻命令赵延寿率军抢占溪水边,在此扎营。

  这耶律安端不愧是耶律阿保机最小的儿子,自幼跟着父兄四处征战,一下就掐住了晋军的命门。

  巳时三刻,耶律德光督率七万契丹主力赶到。

  此时晋军在白团卫村已经扎营完毕,他们依靠白团卫村这个小山包,四面布下鹿角。

  每个路口,皆有弓弩手防备,同时还将总计八千人的骑兵隐藏到了村中。

  耶律德光亲自跑到前线观阵,突然他指着西南边一处山口放声大笑。

  “晋军主帅是谁?好似无能之辈,竟然不守东南生路。”

  这确实是一条生路,白团卫村所在虽然在华北平原,但这里还是有点小山包的,通途大路只有东南这一条,晋军若是想后撤,只能走这里。

  如果能守住这个山包,一可保留一条逃命之路,至少是将官和骑兵们是可以跑掉一些。

  二是可以吸引契丹军队攻打,与白团卫村城掎角之势,互相支援。

  耶律德光当然知道晋军主帅是谁,他这么说,不过是想显摆一下对方愚蠢而已。

  耶律安端就很有眼力劲的捧哏道:“当是晋国宗亲杜重威。”

  “确是无能之辈!”耶律德光面露鄙视之意,周围契丹兵将都附和着大笑起来,似乎胜局已定。

  不过这还真怪不得杜重威,晋军昨日到白团卫村就已经快要天黑了,又忙着插鹿角立寨,哪来的时间去周围侦查地形!

  “全军合围,西面齐攻,灭此汉而飨食!”

  呃!立flag似乎人类的通病,耶律德光志得意满之下,似乎马上就能将后晋军消灭,但实际上战斗的进程是这样的。

  耶律德光立下了flag。

  契丹军队攻了上去。

  契丹军队打出了GG。

  晋军反扑出来了。

  契丹军拼死才把他们赶了回去。

  这一战,断断续续从巳时末(上午十一点),打到了申时末,(下午五点)。

  契丹军队一共发起了十一次攻击,然后都被晋军给赶了出来。

  其中契丹骑兵下马之后,虽然也身着铁甲,但并不比晋军强多少。

  晋军封锁路口,先以弓弩杀伤,然后把契丹人放进村寨,利用狭窄的通道限制契丹的人数优势,最后把契丹人赶出去。

  而往往契丹人被赶出去后,晋军还要用藏在村寨中的骑兵反击一下,每次都能打的耶律德光阵前一阵骚乱。

  而辽军也尝试用具装甲骑冲锋,但面对晋军的大量鹿角和弩箭,具装甲骑也不是很好用。

  见此情况,还是耶律屋质稳妥,他赶紧跑过来对耶律德光说道。

  “晋军已入死地,彼辈并非弱兵,决死反抗下,甚难攻陷。

  臣的游骑抓住了村中居民,得知此白团卫村中并无水井,如今我四面合围,何不困住晋军,等彼等耐不住渴,自己出来求死。”

  耶律德光一听也有道理,于是契丹军队停止了进攻,开始在白团卫村四周扎营,准备长期围困。

  他们模仿晋军,在己方营寨周围和路口插满鹿角,阻挡晋军骑兵冲击。

  这下轮到晋军心慌了,稳住阵脚后,晋军也发现自己陷入了死地。

  一番商议治下,决定由安审琦亲自督万余步骑,前去控制东南边的出口,然后依山下寨。

  若是白团卫村不能守,至少也能给有马的将官和骑兵,提供一条逃生的通道。

  不过晋军也高看了自己,安审琦一万步骑才出白团卫村,契丹人就点起两万余铁骑拦截了过来。

  安审琦只能督军在白团卫村外结阵相抗,但终是寡不敌众,最后在皇甫遇和药元福的接应下,狼狈退了回来。

  这一战,安审琦损兵三千余,特别是所部骑兵更是损失惨重,晋军遭受重创,也不敢再说出村去战斗了。

  战事至此,进入了一场难熬的阶段,晋军在白团卫村中,承受着全军覆没的压力,内心煎熬的不行。

  契丹兵马在外,承受着风雪的吹打,连耶律德光都被冻得发抖,更别提下面的兵将了。

  这就是一场耐心的比拼,只不过,时间是站在契丹人一边的。

  ……

  二月初五,契丹军围白团卫村已经八天了。

  而对于晋军极为不利的是,已经三天没有下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