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292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他手中铁锤猛挥,一下就砸到了琼热多金头上,琼热多金踉跄了几下,缓缓栽倒了下去。

  “蕃贼韩王已死!”拓跋崇德兴奋的嚎叫一声,手下的亲卫就要扑上去补刀。

  正在此时,慕容信长赶到了,他嚎叫着扑了上去,不避刀剑,手里铁鞭一鞭又一鞭的猛砸拓跋崇德。

  好大儿现在心里就一个想法,一定要将这党项贼子打成肉泥。

  拓跋崇德等人冲杀了半个时辰,本来就是凭着一口气在支撑,眼见目标达成,就再也抗不住了。

  身边虽有十余人,但都想着赶紧撤退,结果被慕容信长沾着甩不开。

  含恨之下,拓跋崇德被慕容信长连打五鞭,脑袋直接碎成了肉泥。

  眼见打死了仇敌,慕容信长身上的力气仿佛一下就被抽干了。

  他哭嚎着往地上的‘张昭’奔去,却不防被一个穿着棉甲的壮汉给拦住了,抬头一眼,不是张昭是谁?

  “这么大了还哭呢?”张昭也有些感慨,伸手右手,就像是真正对儿子那样,轻轻擦了擦慕容信长脸上的血和泪。

  “大人!”慕容信长叮当一下扔掉铁鞭,突然跪下抱住张昭的大腿,哇的一声,真哭了出来。

  同时,琼热多金也被蛮熊扶着来到了张昭面前,满头是血,满身是伤,甲叶破烂,一只手耷拉着抬不起来了,唯有露出大白牙的一张嘴,还在向着张昭笑。

  “我张二郎,欠你一条命!且下去休息,同富贵,绝不忘!”

  张昭一把抱住琼热多金,情真意切的说道,接着就让身边的亲卫,先把他抬下去休息。

  随后张昭转身对着慕容信长说道:“还能再战吗?你我父子并肩而上,今日一定要李彝殷命丧当场!”

  慕容信长咧嘴大笑,“如何不能!孩儿还要为大人先锋!”

  ……

  此时的战场上一片混乱,双方鏖战了快一个时辰,几乎都到了精疲力竭的时刻。

  不过越是如此,归义军擅长打恶战、苦战的优势就越显现出来了。

  特别是憾山都和瀚海镇、玉成镇三部重步兵,几乎是压着定难军在打。

  他们多重甲、多弓弩,还有神臂弓,战斗意志也更加强烈。

  定难军本来就以骑兵见长,但现在轻甲骑兵不如归义军,弓骑兵对决没有分出胜负,被逼的只能以己之短打归义军之长。

  所以人数虽然多一些,但已经连退四五次了,有的步兵已经被赶到了李彝殷的身边。

  此时此刻,李彝殷的胜负手,实际上就是拓跋崇德的三千骑兵。

  他站在高处,只见远处一片欢腾,心里猜测拓跋崇德已经得手,顿时大喜。

  “左右,呼喝起来,蕃贼韩王已死!”

  “蕃贼韩王已死!”

  “蕃贼韩王已死!”

  李彝殷身边,专门养好了一群大嗓门的士兵,此刻同声齐喊,立刻就把声音传播到了各处。

  ……

  章小彪左右开弓,又是三个党项人被他射死在了纷乱之中。

  刚开始双方阵型还完整的时候,个人的勇武确实用处不是太大。

  但到了此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后,个人的能力,就瞬间被放大了。

  箭术奇准的章小彪,甚至比王家壮汉杀的人都多,一转勋策,最少是有了的。

  可此刻,突然听到到处都在喊韩王已死,章小彪顿时就慌了神,这要是韩王死了,他们杀再多人又怎么样?

  “不可能!韩王是神佛转世,神佛是不会死的!”

  相比对章小彪这样的汉人,被张昭招揽过来,文化习俗偏吐蕃的六部健儿、吐谷浑和达旦人,要更坚定一点。

  在他们心中,韩王是法王菩萨,是神佛转世,哪可能会死?

  一个穿着皮袍子,内衬锁子甲的吐蕃弓手大声怒吼过后,另一个穿着藏式扎甲的鄯州七部吐谷浑重甲兵,也斩钉截铁的说道。

  “对!金珠大师说过,韩王是天上的菩萨,他给雪山上的人带来了好日子,自从有了韩王,去年冬天都没有白灾,法王菩萨是不会死的。”

  此时,编制已经被打乱,下面的人都是来自各个镇军,他们七嘴八舌的喊着,不断给周边人打气,竟然奇迹般的没有溃退下去。

  只不过心气有些低了,重新又被党项人压了回来。

  就在此时,隆隆的鼓声仿佛从天边传来,一面面日月星三辰旗下,张昭没有带兜鍪没穿甲胄,而是穿了一件白袍,手里拿着他那把标志性的横刀。

  张大王在上百鼓乐手的护卫下,于鼓乐声中,在战场上左奔右跑,他要让所有人看见,他张昭还在。

  “万胜!万胜!”所到之处,欢呼声震天响起,所有人都看见了,韩王并没有死。

  章小彪一下就怒了,这些定难军的戎贼竟然诅咒韩王,这一瞬间,他都感觉不到胳膊上的酸疼,兴奋的吼叫声中,章小彪王家壮汉一起往前压去。

  张昭如同一个人形强心针,他跑到哪,哪的归义军士气就大振。

  而定难军那边,刚刚还说人家主帅已死,但瞬间就被打脸,士气狂降的同时,也让士兵们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眼看着归义军起码四五千重步兵在军官的指挥下,向着自己这边压来,李彝殷还是保持了一定的镇定,他现在还有两张王牌没有打。

  李光睿控制的六百连环马。

  李彝殷身边还有五百横山羌步军,也就是后世西夏的横山步跋子。

  五百横山步跋子身穿厚皮甲,手持强弓,这些生活在横山一带的羌人是最好的山地步兵,一般不作为列阵而斗的重步使用。

  历史上李元昊与北宋在横山一带反复争夺的时候,经常利用横山步跋子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能力,在横山中迟滞宋军。

  然后为西夏军队挑选有利战场,以及快速穿插,利用机动性形成局部优势兵力来用的。

  不过此时,李彝殷的军事才能,远不如他的五世侄孙李元昊,横山步跋子实际上是被李彝殷当做亲卫来使用的。

  李彝殷用他们的行动迅捷,来掩护自己逃走,或者是像现在这样的战场上用来护卫安全。

  思考了十几息,李彝殷做出了决定。

  “我儿率连环马出击,直冲对面的步兵,他们阵型已乱,速速击溃他们。

  三郎、五郎抽调所有还能能调动的轻骑,随连环马后多杀伤蕃贼,横山步军结阵护卫某!”

  所谓连环马,是定难军内部对于重甲骑兵的一种称呼。

  不过由于受定难军的自身经济实力制约,这六百连环马并不能做到人马铁甲。

  只有骑士能身穿铁扎甲,或者牛皮甲配环锁铠,马儿只有头骨处有铁片和胸前有一截扎甲防御箭矢。

  而定难军的重骑兵,之所以会被称为连环马,是因为战马之间会有铁链相连接,作战的时候,一般会用几匹甚至几十匹连接在一起。

  但你要是认为他们冲锋的时候,也是互相连在一起冲锋,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骑兵都是靠速度吃饭的,战马彼此相连,只要有一匹出问题,其他的就都完了,一摔就是几十匹马,还怎么冲锋?

  所以实际上连环马的锁链,是用来规整冲锋整齐度的。

  此刻李光睿调遣六百连环马后,二十匹一连,有了铁链的束缚和调度,六百重骑兵竟然慢跑出了刀削斧劈一般整齐的队形。

  正在压着定难军打的归义军步兵,发现了远处缓缓移动的连环马,都开始变得慌乱了起来。

  有的想跟定难军步兵混在一起,有的则开始在军官的指挥下结阵。

  李光睿面带冷笑,这时候结阵,不嫌太晚了一点吗?

  这连环马现在是被铁链连着,等到一百步以内,松开铁链,战马冲锋起来,纷乱的步兵阵,是不可能挡得住的。

  这就是连环马的第二个特殊之处,训练的时候,反复用套上铁链只能慢跑,松开铁链就可以全力冲击,来刺激战马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临敌一百步就松开锁链,让战马在冲进长矛森林的时候,被平日的习惯所支配,从而忘记凶险,更加无所畏惧。

  ‘呜呜!’号角声吹响了,一百步以内,连环马开始了急速冲锋,六百连环马采取前三百后三百的方式,战马与战马之间,只隔了不过三人的距离。

  他们冲锋的目标,则是结阵最快的憾山都步兵。

  李光睿看得出来在,这支步军,就是归义军的主力核心。

  打崩了他们,周围还在坚持的己方步兵就可以乘势掩杀,一举破敌。

  出击的非常顺利,连环马轻易的击破了阵型本来就不严整的憾山都步兵,但还没来得及扩大战果,远处传来了喧天的鼓乐声。

  李光睿抬眼看去,远处天地间,黑压压的一片‘乌云’向他们压了过来。

  “具装甲骑!蕃贼也有具装甲骑!”这是惊恐的定难军兵卒在喊叫。

  李若泰将马枪夹在肋下,采用正手握枪之势,六百归义军具装甲骑,清一色黑色布面铁甲,头戴插了金红色雉羽做盔缨的兜鍪。

  他们如同洪荒怪兽一般,朝定难军连环马和身后的步兵冲了过来。

  “冲起来!冲起来!”李光睿大声尖叫着,想让麾下骑兵冲起来,但一切都晚了。

  失去了速度的连环马,只在一个瞬间,就被归义军六百具装甲骑给打崩,身后的步兵也魂飞魄散的开始逃跑。

  兵败如山倒!

第三百七十七章 可以吞下灵州了

  李彝殷在跑路,张昭有琼热多金这样以身代之的忠臣,他李彝殷也有。

  三弟李彝敏穿上了李彝殷的明光铠,带领五百横山步跋子在坚守,李彝殷则在一百多轻骑的护卫下转身就跑。

  当然,李彝殷能跑脱的最大原因,就是定难军和归义军的轻骑兵对决,已经分出了胜负。

  张昭的两个回鹘义从营皆被击溃,鹰扬镇的一个党项轻骑兵营也损失近半。

  如果不是张昭自己的拔悉密轻骑兵战斗力不错的话,这场轻骑兵对决,归义军就要吃大亏了。

  我张大王镇守河西陇右的时间还是太短了,满打满算也就两年时间。

  他能用大义和金手指武装起来最重要的重步兵、轻甲骑兵和具装甲骑。

  但是对于人数更多的无甲、少甲弓骑兵和游骑兵还是有些无能为力。

  定难军李家自中和元年,即公元881年黄巢破长安时,首领拓跋思恭率军南下勤王,被封为左武卫将军,权知银夏节度事起,就是盘踞西北的大军阀。

  六十多年,平夏部经营银夏宥绥四州,虽然受制于经济状况,甲胄不多,但手底下的党项轻骑兵,还不是张昭这样的‘暴发户’可以比的。

  当然,这不是说李彝殷就讨得了什么便宜,实际上,这位定难军节帅,恨不得现在就抹了脖子。

  整整四万大军,三个半时辰就全部报销了。

  现在基本能确认的是,大将拓跋崇德战死,他儿子李光睿,从兄弟李彝成、李彝节战死,殿后的李彝敏估计也完蛋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