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248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张昭没听过韩保升的名字,但知道后蜀孟昶这个人。

  治国理政嘛,还行!不过更著名的是他特别会玩文化人那一套,诗词歌赋、医卜星象。

  能让本身就通药理的孟昶召见问药的,定然不是等闲之辈。

  更何况,张昭现在确实需要一个精通医理的随军医士,因为邠州等地的情况,必然比泾州更加可怕。

  那邠州不但人口比泾州多,叛军在邠州盘踞的时间,也比泾州长,估计现在邠州城内那两万多人,应该很少有能幸存下来的了。

  这大热天的尸身被太阳一晒,恐怕防疫的形势比在泾州要严峻的多。

  再者说了张昭目前治下的凉州,医药水平约等于跳大神,喝符水。

  而且蜀地可比关中、河西富裕多了,蜀地的庸医到了河西,都能被称为名医,这样家学渊源的小娘子,张昭还有什么理由不招揽呢?

  有这样精通医术的,管他男女,还不赶紧拐到凉州去?

  于是,张昭立刻换上了一副礼贤下士的面孔,“某有意延请韩娘子为军中防疫专使,不知娘子意下如何?”

  张昭此话一出,韩七娘子愣住了,郭天策也愣住了,身后的众人,特别是那几个凉州来的医士更是愣住了。

  从古至今哪有让女人在军队中当官儿的?

  不过,张昭在军中威权很大,说一不二,也没人敢提出反对,倒是愣住韩娘子缓缓摇了摇头,接着又好像点了点头,有些不知所措。

  张昭知道,这个时代的风俗虽然要比两宋明清时期开放的多,但让一个女人在军中任职,还要经常面对上万个精壮男人。

  特别是医士这个职业,难免要有近距离的接触,一般女人都是很难答应的,所以他赶紧趁热打铁劝说道。

  “韩娘子家破人亡,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吗?你不想为家人报仇吗?

  本朝平阳长公主巾帼不让须眉,起大兵反抗暴隋,让无数好男人甘心被其驱使,薨逝后以军礼下葬,及至则天大圣天后女主临朝,更是开历史先河。

  今日某不过是要韩娘子为军中防疫专使,有何可犹豫的?”

  韩七娘子被张昭说的双眼发光,她一咬牙,“奴还有一事,若是司空能应允,奴当为司空效死命!”

  张昭大度的一摆手,“但说无妨,某先应允了!”

  对于真正有本事,自己又用得上的人才,我张大司空绝对是天下间最大度舍得的人。

  而且这韩娘子都这副模样了,能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果然,韩七娘子对着张昭行了一个顿首大礼,随后说道。

  “泾州被乱兵所劫,不说金银财货,粮食也被搜刮一空,奴等几百人虽然逃得性命,但早已无粮,奴恳请司空能让他们跟着大军活命。”

  “娘子何其心善也!”张昭感叹了一句,不过紧接着又说道。

  “不过军营之中,定然不能养闲人,等他们身体恢复之后,男子当运,女子当为救护队救护伤员,可能行?”

  韩七娘子眼中含着崇敬的光芒看着张昭,这位张司空竟然还愿意等泾州百姓身体恢复后再干活,心思如此细腻,更兼仁义,确实是他从未见过的好官人。

  “奴替数百泾州百姓,叩谢司空大恩大德,奴家在城外有一仓房,内里存的都是各种药物,愿献与司空,以供大军之用。

  而且奴不但会防治疫病,还会调制解暑药品,定能让司空仁义之师,无病痛之苦!”

  “哈哈哈!好,天策,韩娘子按参军的待遇发放饷银,从泾州百姓中找三个细心婆子,专门照料韩娘子的子女!”

  张昭大笑三声,这就是他行仁义的回报,不但有了防治疫病的医士,还有一仓库药材,更会调制解暑的药品。

  要知道大军在六七月间战斗,最紧要的就是解暑之药,现在有了韩七娘子,他征讨叛军的把握,就更大了。

  ……

  就在张昭一路随着泾河南下的时候,东京开封府中,裴远也在收拾行装。

  不过不是回河西,而是去另一个方向,灵武,去灵武节度使张希崇麾下,为灵武节度使长史兼灵州防御使。

  而裴远能让石敬瑭大方送出河西节度使和鄯兰河廓四州观察处置等使的原因,张昭也很快就会知道。

  简单来说,就是裴远把河西白糖除开关中和河东的独家销售权,给了石敬瑭。

  同时再说服了开封、郑州等几大城市的寺庙,以此之抵押,为石敬瑭贷出了接近一百万贯的军费。

  或许不应该叫贷款,应该是一种多方借贷,因为除了独家经营权外,裴远还必须付给各大寺庙超过六十万贯的河西银票。

  而这六十万贯,石敬瑭并不会还给张昭,而是会用对河西节度使指定的河西商人免税的方式,清偿这六十万贯。

  这事办完,裴远自己觉得有些对不起张昭,整整六十万贯啊!

  但他知道张昭肯定会同意,因为除了拿下河西节度使,还让张昭捞到了出兵平乱的机会。

  光是这借着平乱后能带回河西的各种人才和汉民,张昭就绝对不亏,只是六十万贯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了些。

  可叹啊!裴远这么聪慧的人,还是没摸到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啊!

  那六十万贯银票,只不过是纸而已,只要张昭手里有白糖的独家制作方法,这些与白糖绑定的银票,只要不超发的太过分,那就是几乎无成本的银山,张昭攥在手里的银山。

  “国桥,你说我们把裴玉英打发到灵武去,是不是做的有些太过了?”

  大宁殿中,石敬瑭看着裴远出去的背影,有些不忍的问桑维翰。

  桑维翰眼中狠辣一闪而过,转身对石敬瑭说道:“这裴玉英长于理国,更擅机变谋划,实乃曹魏荀文若、前秦王猛那样的人物。

  有这种人辅佐,那张昭盘踞河西,日后定为国家大患,必不能让裴玉英再回河西。

  灵武孤悬西北又极为富庶,还临近草原,节度使张希崇早有去职之心,稍有不慎恐为契丹所夺。

  西北杂胡众多,要是契丹人夺取灵武,收服诸胡,圣人恐求一开封天子而不可得啊!”

  石敬瑭虽然是儿皇帝,但是与契丹人的关系,也是不要脸中有一些对抗的。

  他与桑维翰的想法,那就是卖了燕云十六州,石敬瑭尚可以做一个开封天子,但要是失去了灵武,西北诸胡归契丹的话,那就彻底完蛋了。

  所以石敬瑭一进开封,就把灵武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召到了开封。

  可张希崇早就心力交瘁,只希望回中原养老,石敬瑭是好劝歹劝才把张希崇劝回去。

  但这么重要的地方,张希崇以极不乐意的心态去治理,问题恐怕还是会存在。

  所以两人一合计,一是他们认为裴远就是张昭的谋主,存了切断张昭左膀右臂的想法,二是想要裴远去灵州,协助张希崇稳住形势。

  “圣人要是觉得对不住裴玉英,那不妨追赠其祖上,封其父母,使荣耀故里,再提拔闻喜裴氏有才华者为官。

  更可约定三年之期,若灵武形势稳定,就招裴玉英入朝!”桑维翰想了想对是石敬瑭说道。

  只不过,这两都没想过一个问题,灵武顺着黄河往上,那可就是兰州啊!这两中间就隔着一个会州呢!

  不过嘛,这也怪不得他们,对比起张昭能给裴远的,石敬瑭能给的更多。

  不但可以让他入中枢为相,还可以让裴远封妻荫子、追赠祖上,诰封父母,提拔族人兄弟。

  有了这些,裴远还要去追随张昭,那不是有病吗?

  绝无可能!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养人望,下乾州

  千里无鸡鸣,尸骸露于野,果然,从泾州往下,情况越来越糟糕。

  本来应该应该长满春麦的田地中,尚未成熟的麦子已经被提前割走了。

  阡陌间一片狼藉,显然不是农人收割的,而是被乱兵收割去作为青饲料喂养牛马了。

  沿着河道往下,四野如同鬼蜮,除了归义军这万把人以外,沿途没见到一个人。

  等到了邠州城,以张昭目前的心境,他都不忍入城了。

  阖城死寂,入城的驰道上,无数背着简单包裹的百姓,伏尸于路。

  天上群鸦飞舞,地上啃食的野狗、野狼双目赤红,已经不怕人了,甚至还敢对着人狂吠。

  嘴角叼着肉块,正在啄食的乌鸦间或抬起头,它蹲在城头,看着这些外来的人,眼神竟然让人觉得有几分漫不经心的感觉。

  两条野狗,撕扯着一条还算完整的大腿从城门跑出来,边跑边互相咆哮威吓对方。

  “好畜生!”愤怒至极的慕容信长拈弓搭箭,两支箭矢流星般的射出,两条野狗头部中箭,几乎同时毙命。

  白从信也从胡禄中抽出几根箭矢瞄准了鸦群,城头那几只漫不经心的乌鸦应声而落。

  不过没人欢呼赞叹,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物伤其类的悲伤中。

  “今日还是继续清理尸骸吧!邠州城就不去了,天策你使人做好防护带上桐油,直接火烧。”

  张昭麻木的下达了命令,归义军的行动速度并不快,因为一路上都在掩埋尸体。

  不但掩埋,还要立一块牌子,写明多少具尸体,男女老少几何,在何处发现等。

  最后更要诵经超度,这一路来,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

  不过张昭还是做了一点防护,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要是真染上了疫病,药物起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

  于是他从原州和会州的党项中抽调了百来人,再让渭州的团结兵和民夫中也用抽签的方式抽了三十人,专门负责收埋尸体。

  这支收尸体的队伍,吃喝休息都与大军隔开,以求避免染疫。

  这些事其实很麻烦,也不符合兵贵神速的要求,但除了张昭的于心不忍以外,实际上这还是个非常好凝聚人心士气的办法。

  人是非常受周边环境影响的生物,若是在贺川这样的乱军中,哪怕就是良善之辈,在其中挟裹久了,也会变成残忍嗜杀的恶魔。

  而在归义军这种氛围中,一路上做的都是善事、正义之事,潜移默化中,也在为这支军队注入灵魂。

  至少到了现在,所有人都觉得身为军人,决不能做这次乱兵这样的畜生。

  归义军从上到下,也对乱兵无比憎恶和仇恨,张昭相信,如果乱军现在出现在他们眼前,不用张昭动员,士兵们一定会猛扑上去,个个奋勇,把他们心中的恶魔打杀干净。

  在士兵们同仇敌忾的同时,张昭个人的形象也立起来了。

  治军光有仁是不够的,因为这个时代从军的,除了强行征发而来的,能有几个善男?基本都是刺头。

  光讲仁义,一定会被并将们轻视,所以还需要威势与威望。

  但张昭并不缺威势与威望,那么现在加上仁义,就是如虎添翼。

  再是刺头,也是希望上官除了能带着他们打胜仗,夺取大量金银财货,赐下大量赏赐外,也能是个讲点仁义的,这样他们才能放心追随,不担心被黑被卖。

  最后则是源于张昭的担心,唐末到五代,武人下克上,挟裹造反已经如同家常便饭。

  原本归义军孤悬瓜沙,没有沾染到这个脾性,但如今回归国家,难保不会有样学样。

  张昭现在有点理解昭烈皇帝刘备了,刘玄德起自寒微,为了在乱世中获得资本,只能靠素行仁义,每与操反,来养蓄人望,凝聚人心,招揽认可他做法的豪杰。

  张昭现在也一样,他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五代的路子,就只能与五代的武人反着来。

  虽然那些残忍惯了的武人会觉得他脑子坏掉了,不会把他张昭当成个人物,但却能让张昭把手下的归义军与五代武人的恶行区隔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