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儿归 第212章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前身乃是隋末金城校尉,自号西秦霸王薛举的宫殿,唐廷灭掉薛举之后,才改成威严寺的,其在兰州的地位,不可谓不高。

  “佛陀慈悲,贫僧等终究还是未迟到,未知法王法架何在?逻些小昭寺,苏毗文成公主庙,并古格王吉德尼玛衮使者前来晋见。”

  压轴到场的三人,顿时让屋内凉州众人的面色都不是太好。

  逻些就是拉萨,苏毗乃是玉树地区,这都是吐蕃的腹心地带,当年吐蕃帝国强盛的时候,他们看见这些人都是要跪下叩拜的。

  至于古格王吉德尼玛衮的使者,就更不得了。

  吉德尼玛衮虽然已经被赶到古格,也就是后世阿里地区去了,但他的血脉在如今的青塘高原却非常高贵的,他的四世祖就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

  这三人一到,张昭的生辰宴会就正式开始,虽然僧俗分开摆宴,但是左边凉州众人的心思,还是完全被右边吸引。

  特别是小昭寺和古格王使者的出现,更让他们震撼不已。

  张昭能把这些人弄来,倒还不完全是他法王名号的吸引力,实际上是各有所需而已。

  因为七八十年前,吐蕃赞普朗达玛继位以后,对青塘高原的佛门采取了残酷的摧毁政策,无数僧人被迫还俗,斗争遍布整个吐蕃帝国。

  虽然后来朗达玛死于僧人的刺杀,但高原上的佛门,一直没有复兴。

  哪怕是小昭寺这样的佛门圣地,现在都处于关闭的状态。

  而且小昭寺和文成公主庙这两地由于与汉地颇有渊源,在高原上,更处于不利的境地。

  他们需要一个强力的外援,顶着法王名号的张昭,就显得是如此的合适。

  同样的,张昭也有借重他们的地方,除了现在用来提升逼格以外。

  历史上元明清三朝让青塘高原归于国家的招数,就是扶持佛门,以此加强联系,张昭也算是埋个伏笔在这,何况他还有法王的名头。

  这其中,牵线搭桥的则是古格王吉德尼玛衮,如今吐蕃帝国已经灰飞烟灭。

  但是回到逻些成为赞普的念想,还在不停的刺激着吉德尼玛衮,所以他与张昭一拍即合。

  只不过他并不清楚,张昭绝对不会再让高原上出现一个赞普的,而且以他的能力和实力,也当不了赞普。

  酒宴过后,各大寺庙的高僧们还会在凉州举行盛大的法会,借着张法王生辰的机会,好好长长河西陇右佛门的脸。

  人群中,一个粟特人打扮的家伙一隐而去,他知道,甘州回鹘没希望了。

  因为整个河西,也就是他们药葛罗家还在信仰摩尼教,张昭这是要把他们打造成河西陇右的异类和佛敌,到时候不发动则已,一发动就是雷霆一击永除后患。

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也没有嗢末人了

  这场张昭特意召开的生辰宴会,足足持续了七天,在这七天中,不断有人送上贺礼。

  这些贺礼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不是来自什么寺庙,也不是来自凉州各大家族。

  而是来自刚刚修缮完毕凉州城和凉州五堡,以及姑臧神鸟两县县城的丁壮们。

  他们要么拿着一只鸡,要么是自己狩猎到的狐兔,或者就是风干的肉,富裕一点的可能会有一只羊。

  受限于这个时代贵贱之间的鸿沟,丁壮们根本不敢上门来为张昭祝寿,只是默默的把他们的礼物,放到了放到了节度衙门的府邸外的小巷子中。

  甚至在最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人发现这里堆积着的礼物是怎么来的?是干什么的?

  直到有一天,郭天策等人发现有人在这里叩拜之后才知道,这是受过张昭恩惠丁壮们送来的礼物。

  对于这些丁壮及其家人来说,修缮凉州内外城池的这场徭役,让他们印象十分深刻。

  因为没有人像往常一样因为过重的劳累死去,也没有人受到太多不公正的待遇,整体上,张昭还是保持了相对的公平。

  美味的炖羊肉,香甜的白面蒸饼,这甚至已经成了许多人最美好的回忆和对乡邻们夸耀的资本,一时之间。法王菩萨仁慈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河西。

  以至于张昭大摆生日宴席的时候,这些思想最单纯的底层人民,还是想着用他们的方式,来回报一下这位难得一见的法王菩萨。

  这其中既有张昭确实付出了真金白银来笼络他们,让他们感受感受到了公平和正义以及受重视的原因,但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张昭法王菩萨这个称号。

  与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其实佛门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仅仅是圈地自萌的。

  历史上就算是到了北宋末期,佛门仍然是大宋朝廷笼络边疆头人,甚至开疆拓土的重要工具,大德高僧在西北和西南的宋军中并不罕见。

  当年北宋自己都快到末年了,还能把西夏打到那步境地,佛教其实在这其中出了很大力气的。

  哪怕就是目前的嗢末六部百姓,佛门和僧侣也是他们日常生活当中,仅次于头人首领的存在。

  ……

  凉州北门宣武门,宣武门的城门楼是整个凉州地势最高的地方。站在这个城门楼的二层,刚好能够俯瞰到大半个凉州城。

  今日,嗢末六部首领,凉州汉人大族的族长、官员,以及粟特四姓的首领,都跟着张昭登上了宣武门。

  虽然凉州城的法会已经举行到了第七天,但是仍然还有相当多的佛门信徒,从各地赶过来。

  其中不乏穿着皮袍子,头发梳成各种各样辫子,从大非川上下来的吐蕃人,这些原本跟凉州毫无瓜葛的人,都陆续赶到了凉州城。

  嗢末六部的首领们互相对望了一眼,他们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此刻的张昭已经基本获得了凉州内外几十万百姓的尊崇。

  而张昭也在观察着六部的首领们,虽然他们以嗢末这个身份打造了自我认同,历史上还曾经还成了凉州城的主导力量,并且把剩余的凉州汉人,都全部吸入到了嗢末这个范畴之中。

  但是很可惜,哪怕是折逋嘉施这样的狠人,到最后也没能完全把这个介于汉人和吐蕃人之间的族群,制造成一个真正的民族。

  在历史上,折逋家几任首领过后,取代他们统治嗢末六部的,是来自松潘的潘罗支。

  潘罗支比起嗢末人,实际上是一个正宗的吐蕃人,而他一个川北人,能到遥远的凉州来取代折逋家,又恰恰是因为它吐蕃贵人的身份。

  可以说,在中原朝廷已经放弃他们之后,这些嗢末人最后还是回到了吐蕃的怀抱。

  张昭猜想,在历史上,嗢末土豪折逋家,肯定是想过要让嗢末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来着,但最后还是败给了现实。

  更倒霉的是,来自松潘的潘罗支统治这里之后,嗢末人都还有机会崛起。

  但很可惜的是,潘罗支在坑死地斤泽战神李继迁之后,又戏剧性的被李继迁儿子李德明给坑死了,这导致了嗢末自立为民族的进程突然中断。

  而在潘罗支之后,最为著名的嗢末首领,是来自青藏高原的唃厮啰。

  唃厮啰不是名字而是尊称,它是藏语音译,字面意思是佛子。

  而唃厮啰本人,也是吐蕃赞普的后裔,嗢末首领从潘罗支这个带有吐蕃贵族血统的贵人,直接变成带有赞普血统的唃厮啰,这证明他们在历经一系列自我认同后,还是选择了回归到吐蕃人当中。

  这也是历史上嗢末人消失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最终也没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全新民族。

  他们最后的命运,也就是一部分人投靠了党项西夏,一部分人重新回到了吐蕃各部当中。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几十万善战的嗢末人,这些实际上是陇右河西将士的后代们,他们多了另外一个选择。

  那就是跟随张昭一起回归大唐,重新做汉儿,这也是张昭宁愿冒一些风险,也要把古格王吉德尼玛衮的使者,请到凉州来的原因。

  阵阵佛号传来,诵唱佛经的声音即使在宣武门的二楼上,也听得清清楚楚,张昭看着凉州城,做出一副特别感慨的样子。

  他指着不听欢呼和跟着颂唱佛经的人群,对嗢末六部首领、凉州汉人以及粟特四姓的首领们说道。

  “此等胜景,凉州城恐怕是数十年也没有见过了吧?

  其实我猜想,自从大唐衰微,吐蕃攻陷河西陇右以来,这座城市就再也没有焕发出如此的繁盛荣光了!

  说起来,诸位与我一样,不管你们承认还是不承认,实际上我们都是大唐的遗民,是一群失国失家之人。”

  “比如说郭参军。”张昭指着郭天策说道:“他就是安西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公的后人,是大唐安西军的子孙。”

  说着张昭又指向了李七郎,“这位李七郎,曾是北庭大都护宁塞郡王李元忠公的侄孙,再说某。”

  张昭这次指向了自己,“某张家世居敦煌,乃是当年河西节度衙门下辖官将的后人。”

  最后张昭指向了嗢末六部的大小首领,“而诸位中,沈大首领祖上是陇右节度使临洮军的押衙,赵镇将祖上,则是河西节度使下辖乌城守捉镇将的后人。

  你们从来都不是什么嗢末人,而是跟某一样,是那个远去帝国的遗民,是受尽磨难却不被理解的唐儿遗孤。

  某知道你们很多人不理解,不理解我张昭已经在安西、河中有了这么大的基业,为什么还非得东归到凉州?来这白手起家!

  某现在可以告诉大家,我张昭就是不服气,我就是想去问问,去问问中原朝廷,问问那龙椅上的皇帝,为什么要把我们和安西、河西、陇右将士子弟弃之如敝履?

  若说安西遥远,无力救援那也就罢了,但凉州总不远,我们河西陇右将士的后代何其无辜?

  当年我祖张太保入凉州城,诸位的祖先与我祖先一起合力击败了论恐热,摆脱了奴儿的身份。

  我们沦于胡尘几十年,都不忘国家朝廷,这样的忠义,应该受到抚慰和奖赏的。

  可为什么他们要把我们不加分辨的,就当成蛮夷胡儿?

  某张昭,就是要去问清楚,就是要去一去长安洛阳,上百年的委屈,总要有个说法。

  我也不想我的子孙后代,变成一个不知祖宗的胡儿,某的汉家身份,是祖先用血脉与文华传给我的,不能因为朝廷置之不理,就从我这里断绝!

  今日,赞普后裔古格王吉德尼玛衮的使者在此,他是专程从几千里外赶过来的,他更是某专门请来解下诸位身上,那存在上百年枷锁的人。”

  听到张昭这么说,吉德尼玛衮的使者虽然有些尴尬,但还是赶忙上前来。

  他手里拿着一卷染黄的羊皮纸,这是吐蕃赞普发布谕令的诏书。

  虽然吉德尼玛衮并不是吐蕃赞,但在吐蕃帝国分崩离析,赞普后人四散的今天,古格王系还是有一定的法理在的。

  使者面向嗢末六部首领,高声朗诵着诏书的内容,“有神变之力的真神王赞普之孙,佛陀护佑的古格大王,颁下了敕令:

  大非川、西海以东,有六谷部曾为神王赞普之嗢末,今神王好德,尊佛祖平等之意,自今日此,尔等无所属也。”

  沈知海和折逋嘉施等人对望了一眼,这时候才知道张昭把古格王吉德尼玛衮的使者招来,是为了干什么。

  原来是为了帮他们解除吐蕃人加诸在他们身上,象征着奴隶与仆从的嗢末身份。

  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从这个诏书起作用的当下起,吐蕃赞普的后代,就放弃了对嗢末六部的法理控制权。

  更可以说,从此刻起,世间再也没有嗢末,他们也无法再成为嗢末了。

  这看起来是件好事,但脑子灵活的沈知海知道,面前的张军使走了一步非常高明的妙棋。

  因为他们一直以来是以嗢末人的身份,以被欺负欺压得不到伸张的怨气,来聚拢周边部落,提高自我认同度的。

  可是这一刻,嗢末这个身份陡然之间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已经失去了让六谷部,乃至河湟谷地所有部族聚合之一起的纽带。

  张昭此时也才转过身来,凉州之地,汉人不过二三万,粟特人也不过是三万余,他自己的从安西带来的唐儿后裔连一万人都没有,比之嗢末太少太少。

  如果不破除嗢末这个身份,就算得到了嗢末六部的效忠,对于张昭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因为他统治下的主体,将变成二十几万,乃至加上河湟谷地之后数量更为庞大,可以达到六七十万的嗢末人。

  这就是典型的喧宾夺主!

  所以张昭哪怕冒着有可能让吉德尼玛衮后人回到逻些的风险,也要换取吉德尼玛衮以吐蕃赞普后人的身份,来解除嗢末六部的嗢末人身份,让他们从此失去不断抱团的身份认同。

  当然,张昭不可能明着把他的这个心思表现出来,所以张昭忽然转过身来,他神情激动的分别拉住了沈知海、折逋嘉施家两个主要嗢末大首领的手。

  经过几年的锻炼,张昭的演技也越发纯熟,他红着眼睛看着眼前有些不知所措的嗢末首领们,颤声说道。

  “从这一刻起,自大唐衰微以来,吐蕃人强加在我们身上的锁链没有了!诸位终于可以摆脱这个屈辱的身份,重新回归到大唐遗民这个身份上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