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91章

作者:云何梦晚

聂云笙这种花魁,可以说是行首级别的存在,尤其是在京城那种地方,背后肯定有极大的靠山。

她也只有背靠靠山才能守住身体不被侵犯,那么这个人肯定权势极大,而且对方肯定也有用的到聂云笙的地方。

行首在大魏并不是花魁的意思,而是各行各业之首,尤其是像东京城、临湖城这种大城里,每一行都有行首。

大到粮茶布酒,小到油盐酱醋,都有行会,都有行首。

如茶馆行首,布行行首,酒楼行首,甚至卖木柴石炭、卖鱼卖虾的都有行首。

能当上行首的人,首先在官场上还得有靠山,其次是家财颇丰,在本行业中威望极高。

沈云初猜测茶馆被人算计,幕后之人很可能就是茶馆的行首。

她下午与苏牧制作计划书的时候,提到过此事,蛋糕作坊的事,首先要经过茶馆行首的同意,否则苏牧的方案很难成功。

茶馆行首不同意,临湖城里任何人都不敢卖沈家的奶油蛋糕,谁敢私自与沈家做这门生意,就会受到本行业内所有同行的打压。

到那时你的原材料供应商,甚至跑堂伙计、说书人,都会躲的你远远的,他们不会因为你一家去得罪整个行会。

行首模式在大魏已经成为了做生意的规矩,即便是朝廷也认可了行会的存在,有事也会先找这些行会的行首谈话。

沈家开茶馆就必须加入行会,否则原材料你都买不到,行会的宗旨是有财大家一起发,当然拿大头是行首。

沈家吃的是独食,他们自然会合起伙来打压,让沈家做不下去。

苏牧关于聂云笙背后的靠山也很好奇,但她没主动说,他也不好去追问,毕竟聂云笙的第一次都给了他,该有的信任还是要有的。

苏牧希望她能主动跟自己说,故此见到聂云笙的时候没有问。

聂云笙也没有要说的意思,只是靠在他怀里依偎许久,等苏牧要离开的时候,拉着他的手,凄凄然:“我要回京城去设法赎身出来,苏郎等我可好?”

苏牧点了点头,问道:“钱财可够用?”

聂云笙摇了摇头,“奴家有钱,苏郎身为赘婿本就不易,奴家不会让你为难的。”

她赎身根本不是钱的问题,一个花魁纵然名声再大,赎身钱也不会超过万贯,这点钱她是有的,关键是东家肯不肯让她赎身。

东家不同意,就难办了,除非给出对方无法拒绝的高价,而聂云笙的事显然不是钱的问题。

苏牧轻抚她的香肩,问道:“随时跟我保持联系做不做得到?”

“你家娘子防的那么严,奴家给你写了信也送不进去。”聂云笙摇了摇头。

苏牧思忖了一下,说道:“知道街口那处小酒肆吗?你可以让人将信送到那里。”

聂云笙点点头,取出一张纸条,“苏郎可以按照这个地址给我写信。”

苏牧接到手中打开看了看,随即收了起来,临湖城距离东京城有一千余里地,她这一去起码要一两个月时间,如果事情难办则可能时间更久。

“奴家明日就出发。”

“你先去,来信时务必如实说明情况。”

苏牧点了点头,想着先让她回去,实在不行,他再亲自过去。

前路虽然未知,他却不能没了担当。

“嗯~”聂云笙轻轻抬起头,递上一个香吻。

半晌贪欢,苏牧才道别离开。

苏牧没有再去林沉溪的住处,回到家中,沐浴就寝,躺在床上思绪万千。

他不禁担心起聂云笙来,看她的样子,事情似乎并不那么容易解决。

聂云笙不肯对苏牧细说,也是不想将他牵扯进去,毕竟京城那种地方,随便冒出个人来,没准就是谁家的衙内,哪家的世子,又或者大臣、国公,那些人都是不是苏牧能得罪的起的。

苏牧本想在临湖逍遥快活一生,至多顺带着培养几弟子出来,之前连一丝去东京城的想法都没有,如今他不得不做好心理准备。

第145章 准备造纸

翌日。

沈云初和沈万德带了礼物,去拜见茶官行的行首,其中意思自是无需言表。

苏牧则与韩小六一起来到了太平村。

竹舍内传来的郎朗读书声,程青凝早来一步,已经在给孩子们上课了。

如今的竹舍又加了一排竹屋,主要是给郭雁南和柳清梵两人住的。

祁冷月说两人是师兄妹,在京城做过一段镖师,与她有几分交情,只要钱给到位就可以放心使用,应付十几、二十个军中大汉不成问题。

两人见苏牧来了,上前见礼,“见过东家。”

祁冷月跟他们说过,苏牧才是他们的东家,薪俸也是由苏牧给,故此两人与苏牧其实是一种契约关系,一为东家,一为雇工。

苏牧点了点头:“两位在这里住着可还如意?”

郭雁南笑道:“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不过,就是太清净了。”

他说话间有着几分豪气,给苏牧的感觉很不错。

苏牧随即哈哈笑道:“习武贵在修身养性,两位都是习武之人,此地不正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吗?”

郭雁南眼神中闪过一丝精芒,扭头看了柳清梵一眼。

苏牧只是个文弱书生,能说出这种话,让他觉得很不简单。

习武贵在修身养性,人人都知道,但不是谁都能理解。

初出茅庐的习武之人,一入江湖就会到处找人试身手,以此展示自己的强大。

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们很快就会碰壁,活下来的人,便会自我反思,经过长时期的迷茫,或许才能有所感悟。

当人的武力达到一个极限时,即便再刻苦用处也不大,此时只能靠凝练心性提升自己。

心性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白了就是遇事冷静,处变不惊,能沉着应对任何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中抓到一丝生机。

苏牧随口一说,正是说的他对这个时代的武人的看法。

在大魏以武犯禁的只是少数,此时人们习武目的很简单,一为谋生糊口,二为自身求活。

武人大多从事护院、镖师等正当职业,像飞凤寨那种占山为王的土匪,在大魏不能说没有,有也只是少数罢了。

“东家所言极是,习武贵在修身养性。”

郭雁南点点头说道。

此时邬梨儿和程青凝相继走了出来,经过这十来天的相处,两人也逐渐熟悉了。

郭雁南和柳清梵见此,相视一眼,告辞离开。

苏牧望着程青凝道:“近些日子辛苦程娘子了。”

程青凝如愿做了这里的教书先生,虽然每天车马劳顿,却也是乐在其中的。

她摇了摇头:“不辛苦。”

对于这件事,苏牧也是乐于见到的,他不在时有人帮忙教书总归是好事。

苏牧有心在太平村建一处造纸作坊,却又怕邬梨儿守不住这份财富,他其实一直在纠结这件事。

这满山的竹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来造纸实在可惜。

此时见到程青凝,他心中忽然有了个想法。

邬梨儿带韩小六去村子里收鲜花。

苏牧与程青凝两人进入会客厅坐下。

苏牧笑道:“两名护卫一个月酬金就要四十贯,孩子们读书的开销也很大,我准备在这里开一处造纸作坊,你觉得如何?”

“造纸?”程青凝惊讶出声,纸在大魏价格很贵,原因很简单,造纸的成本太高,各地纸的产出不足以满足日常所用。

此时造纸还是用麻,麻纸的制作工艺比较烦琐,足有近百道工艺,原材料获取也极为困难,故此作坊都不大。

苏牧想造纸首先就是原材料的问题,麻在此时的用处太广泛了,不可能都用来造纸。

“造纸是很繁琐的一件事,只是原材料的问题就没办法解决。”

程青凝摇了摇头,她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再说私塾也花不了多少钱,缺多少她可以用自己的私房钱补足,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

只不过这话她不好此时说出来,免得苏牧面上挂不住。

毕竟他只是个赘婿,手里肯定没多少钱。

苏牧笑道:“这满山的竹子不是原材料吗?”

程青凝惊愕的问道:“竹子也可以造纸?”

苏牧就猜到她会如此,大魏还没有竹子造纸的技术,还在用最繁琐的麻纸技术造纸,麻又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不可能都用来造纸。

古代并不是人人都穿得起丝绸和棉制品,普通百姓穿的衣服,盖的被子,穿的鞋子,原材料都是麻布。

麻也就是苎麻,这种植物可以织布、编绳子、造纸等等。一地所产之麻,用于造纸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这也是纸贵的主要原因。

苏牧点了点头,“太平村四周的山上到处都是竹林,取材很容易,用竹子造纸的方法我知道一些,需要请个懂造纸技术的工匠帮忙研究一下。”

程青凝听他这样说有了几分心动,如果竹子真能造纸,纸的产出就不受原材料限制了,纸价肯定会降低,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竹子成纸快,工序也相对简单。”

苏牧补充道。

程青凝难掩心中喜色,闪着美眸频频点头。

“程娘子也算是这处私塾的先生了,可否帮忙寻一位造纸工匠过来呢?”

苏牧让她找人,是想借助程家的权势,免得竹纸造出来后,被有心之人觊觎。

程青凝点了下头,帮忙找个会造纸的工匠来,对她来说并不是难事。

“造纸作坊将来会成为这处私塾的产业,程娘子既然已经成为私塾的先生,私塾自然也有程娘子的一份。”

苏牧接着又道。

程青凝很无语的撇了他一眼,她来这里教书,完全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对私塾是谁的一点也不在乎。

这里只有几间竹屋,几个孩子,荒山野岭的,人烟都少的可怜,能值多少钱?

心里这样想,她倒是没有拒绝的意思,勉为其难的点了下头。

苏牧取来笔墨纸砚,磨好墨,开始边思索,边书写:“伐竹、洗竹、去皮、剁碎、磨制、蒸制、沤竹、沉淀、漂洗、抄纸、晾干。”

几十个字便将制作竹纸的工序步骤写明白了。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