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780章

作者:云何梦晚

写完略微停顿了下,而后翻开封面,一条条书写起来。

之前他让明武司鉴的人去搜集关于欧洲的消息。

就在他返回的路上,李岩交给了他一份明武司鉴递上来的报告。

报告里是明武司鉴这几日查探到的消息。

苏牧看过后,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提前推出大魏宪章,进一步推动大魏立法改革。

欧洲人此时竟然成立了议会,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虽然欧洲人还没有彻底形成君主立宪制,但议会既然诞生了,君主立宪制还会远吗?

欧洲都成立议会了,大魏还在有意无意的打压商人,这样下去肯定会被人家追上。

苏牧准备推出大魏宪令,对大魏进行制度改革,但他并不准备会学君主立宪制。

他会继续延续大魏的制度,并且以宪令来规范官员、将领、百姓的权利和义务。

这种制度下,君权依旧不受限制,皇帝还是最大,除去皇权外,其余人都要受宪令约束。

所有人都要在宪令和律法下做事,任何人违法都要受罚。

现在的大魏是与士大夫制天下,以后的大魏将回归战国时代,文武百官要服从君主和法令。

大臣不能再对皇帝口诛笔伐。

他要让大魏从外儒内法,向强调君权和法治变革。

大臣们对下依法办事,对上以服从为主。

苏牧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需要进一步集权。

只有这样,他才能集中力量带领大魏进一步壮大,从而彻底将欧洲人甩在后面。

商业在权力面前太过脆弱,他必须制定法律来保护。

他正在扶案深思,穆书蝶脚步轻盈上了楼来,姿态闲雅地走到身旁,低头仔细看了看书页上还未干掉的字迹。

“呃。”穆书蝶愕然一怔:君为主,法为本。官员与百姓皆受君主和律法约束。废除官员子弟恩荫受官。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家有二子者,成年必须分户,违者罚双倍的赋税......

单单第一页纸上,便林林总总写了十余条法令,而且每一条都是对现今制度的改变。

他这是要做商鞅?

穆书蝶读过不少书,也知道一些历史,单单‘君为主,法为本。’这六个字,就让她联想到了战国时的商鞅。

她偷偷望了苏牧一眼,“陛下废除恩荫制,难道就不怕大臣们反对?”

所谓恩荫,是朝廷给予四品以上官员的优待。

官员可以凭此,替子嗣向朝廷请求恩荫,从而让他们的后代不经科举获得为官资格。

恩荫其实就是变相的官员世袭制。

他早就想要废除了。

苏牧摇了下头,“他们家底丰厚,能给与子嗣的资源,比普通百姓不知道要多多少倍。朕如果继续留着恩荫制度,就是对全天下百姓最大的不公平。”

“这样......”

穆书蝶皱了皱眉,她此刻很担心,担心苏牧触怒了满朝文武,从而落得与商鞅一样的结局。

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

苏牧废除官员恩荫制。

这两者所造成的结果,其实是一样的。

见她皱眉,苏牧淡淡一笑,“你怕我赴了商鞅的后尘?”

“嗯。”穆书蝶颔了颔首,“陛下步子迈的太大了。”

“不。”苏牧摇头,“商鞅于秦,得罪的是满朝文武。朕于大魏,得罪的只是文臣。在大魏武将可没有恩荫一说。”

就好比林山海的儿子林如麟,在军中那么多年,连个普通士卒都不是,直到苏牧去了军中,林山海才敢稍微提拔一下自己的儿子。

从林山海身上,足可以看出,大魏给武将的待遇非常低。

武将也习惯了这种低待遇的生活。

社会在发展,大魏不是大秦,文官更不是世卿。

苏牧不认为,大臣们会因此跟自己拼命。

何况如今朝中身居高位的官员都是他的人,只要这些人不带头闹事,其余人想反对都没有机会。

穆书蝶思忖片刻,点了下头,好奇道:“陛下为何突然想起了变法?”

“不变不行了。”苏牧深吸口气,走到窗口,双手扶住窗沿望向窗外,“如今大魏的人口是两万万,五年后可能会达到五五万万。如此多的人,朝廷拿什么养活他们?”

穆书蝶震惊的睁大眼睛,“五,五万万?会有那么多?”

要知道几年前大魏的人口才一万万,这才过去多久就翻了一倍。

苏牧点了下头,“可能会更多。”

这个数字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并不担心现在,而是在担心新增加的人口成年结婚生子后,大魏的人口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五亿只是保守估计,达到十亿他都不会觉得稀奇。

穆书蝶忽然笑了,“陛下杞人忧天了,百姓都吃不饱了,还会生吗?”

“会。”苏牧轻轻摇头,“你不懂。”

此时可没有绝对避孕措施,之前他还下过禁止溺婴的律令,生不生由不得老百姓自己。

“哦。”穆书蝶好奇的哦了一声,“请陛下解惑。”

苏牧点了下头,“想懂这些,你需要先理解什么叫做人口惯性。”

“人口惯性?”

穆书蝶闻言一脸愕然,这个新名词,她还真不懂。

“比如,某县起初人口是五万,约一万户,朝廷颁布鼓励生育的政策之后,百姓为了获得赏赐,一口气生了五六个。”

“嗯。”穆书蝶点了下头,表示自己听懂了。

“此处便以五个为基准,一万户,每户生五个就多出来五万人,此县人口变成了十万人可对?”

苏牧眨眼看向穆书蝶。

第1042章 轻靴去,罗袜抽

穆书蝶惊讶地点点头,“好快啊!只是他们都养不起了,还如何敢生呢?”

苏牧无奈地道:“他们可能不会生了,但是他们生下来的孩子长大后,难道也不生吗?”

“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肯定要生的。”

穆书蝶脱口而出,但刚说完便后悔了,她一个不能生的自揭短处,心里又怎会不难受。

苏牧似是看出了她的痛苦,抬手揽住她的纤腰,笑问:“还要不要听了?”

“听,听吧!”

穆书蝶磕绊道。

“在大魏女子十四可嫁,男子十六可娶,再有十年这些人都会成婚生子,人口就会再度暴增。”

“明白了,这就是人口惯性。”

“没有那么简单。”苏牧摇了摇头,“每年都会有新生儿,这些新生儿会陆续成年,并且结婚。故此,今后大魏的人口数量每年都会增长,而且越往后面,增长的就会越快。”

“啊!”穆书蝶惊讶的啊了声,震惊地看着苏牧,“这样真要养不起了。”

苏牧笑了笑,“所以朕让张邦则出发去了南洋,等他将成熟的地瓜和土豆运回大魏,全部种下去,几年后便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可以保证百姓饿不死。”

穆书蝶愕然:“那,那两样东西可以养活这么多人?”

苏牧淡然一笑,“亩产五千斤,如何养不活?”

“五千斤?”

穆书蝶睁大眼眸,心中一万个不相信。

一亩十多倍的产出,打死她都不敢相信。

苏牧耸了耸肩,“朕算错了,应该是亩产三千斤。”

他说的斤是十两一斤,大魏的斤是十六两一斤,换算之后约等于三千斤。

“呃。”穆书蝶又是愕然,“三千斤也很多,陛下不要开玩笑了。”

“你不信?”苏牧朝她眨眨眼,笑道:“咱们打个赌如何?”

“打赌?打什么赌?”穆书蝶羞涩地别过头,他一肚子坏水,肯定没安好心思。

但她并不怕,全身上下都被他开发过了,有何可怕?

谁知苏牧侧头在她耳边小声道:“你与醉蝶一起陪朕。”

“你......”穆书蝶闻言美眸一怔,无语地看了他一眼,“不行,你休想。”

“好吧!不行就不行。”

苏牧嘴上如此说,心里却认为这是迟早的事,不急于这一时。

穆书蝶轻舒了口气,心道:坏蛋家伙,竟然想让自己和妹妹一起服侍他,人家不要脸面的啊!

她瞥了苏牧一眼,问道:“陛下为何要让百姓分户呢?”

“天下田亩有数,人多了,每人能分到的地就会少,相应的分到的粮食也会少。”

“那样就会有人吃不饱饭。”苏牧愉快的笑起来,“朕人让百姓分户,为得是将多出来的人口送去海外,比如澳洲岛,那里可不缺土地。”

“呃。”穆书蝶又一次惊讶,“这......陛下要迁移子民,去海外开疆扩土......好庞大的计划啊!”

两人交谈至此,她基本可以肯定,这一切都是苏牧提前计划好的,而且几年前便开始暗中实行了。

苏牧望向窗外,深吸了口气,肖俊的脸庞上露出一丝茫然,“计划是计划,能不能顺利达到目的,朕心里也没有底。尤其是粮食问题,朕很怕百姓因为朕的计划挨饿。”

随着人口剧增,大魏本土产出的粮食必定会出现短缺。

尤其是在大魏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下,土地严重分配不均,穷人吃不上饭,富人家中粮食堆积如山,绝不只是说说,而是现实中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事。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