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359章

作者:云何梦晚

此时人们点的油灯,燃的是植物油和动物油,这两种油显然无法替代煤油。

要想制作煤油打火机,需要提炼出煤油才行。

苏牧站起身在房间里的书架上翻找起来。

王庭芳推门进屋,“大人,下官已经吩咐下去,让各处作坊挑选些技艺精湛的工匠出来。”

苏牧点点头,问道:“庭芳可听说过火油?遇水可燃的一种油。”

王庭芳道:“大人说的可是汉书中记载的洧(wei)水?”

苏牧一怔,道:“详细说说。”

王庭芳道:“汉代班固著的《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高奴,有洧水,可蘸。”

苏牧闻言点点头,高奴是西北的地名,洧(wei)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蘸是燃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水面上有像油一样的东西可以燃烧。

“京城可有此物?”

“大人不知,制墨会用到此物,有人点不起油灯,也会买此物当灯油用,只是黑烟太大,不是很好用。”

苏牧闻言心中一喜,是石油无疑,提炼石油并不是多复杂的事,高中物理和化学,都有石油分离的课程,他知道原理和方法,唯一缺的是提炼工具。

“好事。”

王庭芳好奇道:“大人......这是?”

“容我好好想想。”

苏牧来回跺起了步。

需要先进行实验,缺少器皿,还有温度计。

等等!实验器材和温度计都要用到玻璃。

我尼玛,竟然忘了玻璃......

苏牧停下脚步看向王庭芳,此刻他有了私心,玻璃不属于战略物资,他自然不想交给朝廷。

他想物色几个烧制琉璃的工匠,开一处烧制玻璃的作坊。

能突破古人认知的玻璃镜暂且不提,他需要的温度计和实验器皿,也必须用到玻璃。

故此他不止要烧制出玻璃,还要发展出成熟的玻璃吹制工艺,才能制作出做实验用的器材。

“庭芳可认识烧制琉璃的工匠?”

王庭芳嘴角一抽,“大人,咱们大魏尚没有人能烧制出好琉璃,市面上的琉璃都是出自西域,番商每年用琉璃制品从大魏换取的财富非常巨大,朝廷倒是组织过人烧制,只是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苏牧摇头道:“据我所知汉代就有烧制琉璃的工艺。”

王庭芳微微一怔,“可,可能是失传了。”

“知道了。”苏牧点点头,摆手道:“你去忙吧!”

王庭芳告辞离开,苏牧却是坐不住了,他离开工部,骑着马往白鹿书院而去。

他要在书院建一处实验室。

苏牧来到书院山门前时,见到山门外多了很多护卫,一问才知道,是周缙前来书院视察。

书院守卫森严,连他这个副山长都要通报才能进入。

苏牧让护卫前去禀报。

不多时,杨庆急匆匆赶来将苏牧带了进去。

周缙正在书院里散步,晏公卿则陪在后面。

苏牧远远的看到了周缙,而他身边竟陪着个女子,看穿着打扮和背影很像慕容婉。

而慕容婉身边还跟着一个道姑打扮的女子。

看背影很像林贞若。

慕容婉知道女婿苏牧来了,脸色变的有些红润,显得有些不自然。

林贞若遁入道门出家,长公主周柔微多次去太清观求她姑姑,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让林贞若拜在了慕容婉门下。

慕容婉并不是纯粹的出家人,与太清观的道士有本质的区别。

恰好,林贞若也不是真的想要出家,只是为了躲避催婚才走这条路,自是十分愿意。

苏牧抿嘴一笑,快走几步,来到两人身前,施礼道:“小婿见过岳父......岳母大人。”

说着用眼角的余光扫了林贞若一眼,却见她身穿一身天青色道袍,清素淡雅,头上戴着一顶青色方冠,发间垂下两条过肩的丝带,直是一副飘飘欲仙。

林贞若目光幽幽的回了他一瞥,别过了头去。

慕容婉脸色微变色,她与周缙旧情复燃,周缙今日邀她来白鹿书院游玩,她没敢告诉任何人,没想到被苏牧撞了个正着。

周缙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暗道:这小子很会来事啊!

他心里喜悦,嘴上却是不饶人,沉声道:“你此时应该在工部上职,怎会有空来书院?”

苏牧道:“岳父莫非忘了,小婿是书院的副山长,来书院自然是为了正事。”

周缙微微一怔,豁然道:“你不说朕都忘了,你还兼着书院副山长的职务,你能记得此事朕很欣慰。”

晏公卿嘴角的胡须一抖,瞪眼看向苏牧,暗道:这小子自己说管理算学院,却将算学院交给了幼菱,一走就是一年多,他哪里称职了,陛下这就欣慰了?

苏牧感受到晏公卿不善的目光,故意装作没看到,对着慕容婉道:“岳母这些日子为何没去公主府看望苏樱呢?她整日哭喊着要见外祖母呢!”

慕容婉神色一紧,暗啐道:小兔崽子净胡扯,苏樱才多大,能认识我这个外祖母?

她不自然地道:“最,最近点忙,过几日便去看她。”

周缙气得一吹胡子,显然也听出了苏牧是故意如此说的,目的也不难理解,打趣他们两人旧情复燃。

他一瞪眼:“你来书院不是有事吗?为何还不快去?”

苏牧呵呵一笑,施礼道:“岳父岳母在此,小婿怎好去忙其他事呢!”

说着走到林贞若身边,规规矩矩的站好。

这是赖着不肯走了,要陪他们一起游览书院。

第511章 民吾同胞,为之立命

周缙一声无声叹息,看了慕容婉一眼,又对着苏牧说道:“听说你在书院里搞了个算学院,带朕过去看看吧!”

苏牧点点头,伸手做请,前面带路。

一行人来到算学院门前,周缙止住脚步,望着额头的牌匾,问道:“只有额匾,门两侧为何没有对联?”

晏公卿看了苏牧一眼,道:“陛下,算学院是苏牧做主,老朽不好越俎代庖。”

周缙看向苏牧,显然对此很不满意。

对联在此时属于门户必备的东西。

就连楚楼门口都有一副高雅绝伦的对联,算学院竟然只有光秃秃的一个额匾。

苏牧尴尬一笑,“小婿还没来得及做,就被岳父贬去西北了。”

“哦。”周缙略一思忖,道:“你现在作好,朕容后让人去制好挂上。”

苏牧无奈点头,望着额头的算学院三个大字,想着作副什么对联出来才合适。

算学对联?

不合适。

自己开算学院的初衷并不是只教算学,而是为了挖书院的学子做铺垫。

作副什么对联好呢?

一行人见苏牧皱眉深思,都是好奇的看着他。

在他们眼中,苏牧的才华在大魏是数一数二的,一副对联不可能难住他。

但见苏牧久久做不出,他们越发好奇起来。

林贞若眨眼看向苏牧,竟有些替他着急起来。

“你不会是做不出来吧?难道去了趟西北人变傻了?”

苏牧轻轻摇头,说道:“对联就算了,我这里有几句话,倒是挺合适挂在这里。”

“哦。”周缙好奇的哦了一声,“不作对联了,是什么话?”

苏牧笑道:“陛下认为学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周缙思忖道:“修身、齐家、治天下。”

苏牧点头道:“站在陛下的立场确实是如此,但这有些狭隘了。”

周缙眉头微皱,问道:“你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苏牧略一沉吟,正色道:“臣读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间数人闻言都是心中一惊,惊讶的看向苏牧。

这四句话太好了。

怪不得他想了那么久。

晏公卿震惊的看向苏牧。

“天地无心,以民为心,民吾同胞,为之立命。”

“儒学道统自尧、舜、禹、汤、周文王,至孔子,至孟子,孟子既没,其道不传,谓之为往圣继绝学。”

“最后一句,为万世开拓太平基业,不正是儒家想要做的事吗?”

晏公卿回味一遍,将此四句解释了出来,惊喜道:“好句,放之凭此四句便可鼎立为世师。”

可鼎立为世师?

周缙嘴角一抽,这四句话确实比他刚才说的宏大多了。

但晏公卿如此吹捧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人真的好吗?

这个女婿莫非真有半圣之资?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勇士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