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318章

作者:云何梦晚

谁又能想到,当初那个小有才名的赘婿,如今已经变成了朝廷大员,此时正在带兵攻打西凉城。

他早已不是昔日那个赘婿,更不是王羲之所能比。

......

兴庆城皇宫,议事大殿上。

李从元急匆匆入殿,禀报道:“陛下,苏牧的大军向西去了西凉府。”

乌宁明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确定他是去了西凉府?”

“千真万确,据探马来报,魏人的军队此时怕是已经到了西凉城下。”

乌宁明喜从心生,屁股从龙椅上离开,说道:“贺国的施压奏效了,相国你觉得呢?”

他已然被苏牧的军事才能吓破了胆,竟有些沾沾自喜。

延庞儿轻叹点头,“陛下所言不错,苏牧带兵转入西面应该是怕激怒贺国。陛下,恕臣直言,为今之计应尽快给西凉城传旨,让守军尽快撤离,否则那数万人马,很可能不保。”

乌宁明微微失神,问道:“丸拓守不住西凉吗?”

延庞儿道:“丸拓留在西凉城或许能给魏人造成些麻烦,但那只会得不偿失,陛下不如聚揽兵马于京城,如此才好再行图谋。”

乌桓如今余下的兵马并不少,祥佑军两万几乎没什么损伤,卓啰城的三万兵马亦是全身而退,加上白银城的两万兵马,现在兴庆城附近驻扎着七万兵马,而乌桓国北方,还有番号为黑山黑水的两只军队,人数各两万。

若将其全部召回,乌宁明手中的兵马立刻会超过十万。

西凉府丸拓统御的五万兵马,虽分布在数座城池之中,合起来也是不小的数目。

粗略一算乌宁明可用之兵最少还有十六万。

这个数目比大魏的西北军并不弱。

乌宁明如果此时放弃河西走廊,将兵力收缩回兴庆城,专心经营贺兰山以北的区域,确实还有机会反攻河套。

乌宁明思忖良久,点点头,下令道:“传朕旨意,让丸拓带兵返回兴庆城。”

第455章 重兵围城

西凉城,一个自汉时便有了的古城池,千年间经历过无数战火。

城墙方圆数里,修建的极高,想从外部攻破非常难。

苏牧对城里的情况做过一些了解。

城池内乌桓人的驻军约有三万,城里有将近十五万百姓。

西凉城由于靠近吐蕃与回鹘,故此城内除了有乌桓人和汉人外,还有部分吐蕃人和回鹘人,其中乌桓人和汉人占多数。

苏牧带领大军来到西凉城外二十里处扎了营。

他出发时专门从敷川城征调了五百名工匠,彻底将自己这支军队的短板补齐了。

若真遇到攻城,他可以临时将骑兵改为步兵。

但西凉城的守军在城外实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

砍伐木材建造攻城器械需要去几十里外,这将花费很大的人力。

苏牧自然不会那么傻,他大手一挥,发布了一份军令。

重兵围城。

西凉府背靠高原,获得补给的方向,无非是西面的河西走廊,和东面的兴庆城方向。

只需堵住东西两个方向,便可以断了西凉城的外援。

在这一眼望去满是荒漠的大西北,他不认为西凉城里的存粮能坚持多久。

而他有来自兰州和会州两个方向的粮食补给,即便围上半年,他也围得起。

他不止要围,还要边围边打。

西凉府向西四百里是宣化城,两城离的太远,无法构成有效联动,他要用主力围了西凉城,而后分兵去打宣化城,只要拿下宣化城,西凉城在这方圆五百里内,便没有了任何支援。

只要围上两个月,守军在孤助无援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崩溃。

大军扎营后,苏牧开始布置任务。

“牛莽和杨灵,给你们五千陌刀营,外加一万轻骑前往宣化城附近,你们可有把握拿下宣化城?”

牛莽和杨灵对视一眼,都是面露难色,骑兵攻城是弱项,他们不敢保证能完成任务。

苏牧道:“宣化城向西四百里是肃州城,向东四百里是西凉城,你们去了不需要攻城,只需要将宣化城和肃州城的沟通切断便好。”

杨灵道:“大人,属下不清楚肃州城和宣化城有多少兵马,怕从中失算。”

苏牧摇头道:“放心,敌人的主力必然是在西凉城内,其余城池不会太多,每座城能有五千人已经是极限。”

牛莽和杨灵再次对视,同时点头。

苏牧摆手道:“下去准备吧!明日一早出发。”

两人抱拳离开。

苏牧看向,曹震、戚方,说道:“你们也去准备一下,自明日起,西凉城不许进不许出。”

“是。”

苏牧又道:“不要忘了,指挥役夫和工匠,给我断了西凉城的水源。”

“遵命。”

曹震和戚方一起领命,见苏牧摆手,这才离开。

能建立城池的地方,必然有饮用的水源。

西凉城自然不例外,西凉城外有一条名叫石羊河的河流。

石羊河的水源来自西凉城背后的高原,三条河流穿过西凉城,而后汇集到一起流向沙漠,在距离西凉城百里的地方形成了一处湖泊,名叫红崖湖。

由于此地水源充足,西凉城附近方圆几十里范围内,居住着二三十万百姓。

苏牧的大军没来之前,乌桓人便实行了坚壁清野的计划,无数百姓的房屋被拆毁烧掉。

无家可归的百姓,要么进入西凉城躲避,要么往山里逃,到处是一片凄凉景象。

对于这些住在城池外的百姓,大魏的军队很仁慈,没有人去侵犯他们。

而且遇到汉人百姓,军队会将他们收留,分给他们一些帐篷。

他们并不缺食物,只是缺住的地方。

此时军营后方便住着几万无家可归的汉人百姓。

苏牧将任务布置下去后,开始伏案书写信件。

林山海、裴古、裴衡、王让四人扫清河套后,将主力军队驻扎在了西平府、耀德城、鸣沙城,三座城池内。

其中林山海的所部驻扎在了鸣沙城。

他们以这三座城池为据点,辐射整个河套,且在黄河沿岸河面较窄的地方设置军寨进行瞭望,防止乌桓人架起浮桥渡河偷袭。

林山海、裴古、裴衡、王让四人,恨不得现在渡过黄河直取兴庆城,奈何乌桓人在对岸也是严防死守,不给他们任何渡河的机会。

双方就这样隔河相望,暂时平息了战火。

苏牧让他们牵制住乌宁明的主力,给他解决西凉城争取时间。

他又怎会知道,乌宁明早已放弃了河西走廊,若他再晚来两天,西凉城的守军没准已经撤走了。

第二日。

牛莽和杨灵带着军队向西出发去了宣化城方向。

曹震和戚方则按照苏牧的要求,指挥着军队将西凉城四个方向的城门彻底看守了起来。

万余名役夫开始挖掘河道,试图让流入西凉城的河流改道,彻底断了西凉城的水源。

苏牧收容的数万汉人百姓,感受到了汉人军队对他们的好,选出代表来见苏牧,提出帮忙挖掘河道的请求。

他们之所以这么积极,是因为他们想这场战争快点结束,他们好返回住处继续种地。

乌桓人拆了他们的房子,烧毁了他们的房梁,让他们无家可归,他们心里也是恨死了乌桓人。

苏牧自是不会拒绝这种好事,直接答应下来,然后派人带着这些百姓去帮忙了。

本来要很多天才能完成的任务,有了这些百姓帮忙,五天不到,便彻底给西凉城断了水源。

而这五天时间过去,西凉城内也开始变得人心惶惶起来。

西凉城本就人口很多,坚壁清野后,城里的人更多了,但城里的粮食是有数的,如今水源又被断了,大多数人认为这满城的人要被困死在城里。

城里的人种很多,但最先饿死的绝对不会是乌桓人。

半个月后。

西凉城的水源开始变的紧张,而粮食也在快速消耗,汉人、吐蕃人、回鹘人,都感受到了危机,认为乌桓人迟早会拿他们开刀。

故此汉人与吐蕃人、回鹘人,自发抱成了一团,准备迎接这惨绝人寰的一幕。

第446章 另有对策

乌宁明派出的信使还没来得及赶到西凉城,苏牧的大军便来到了西凉城下。

好在乌桓人习惯了用海东青传信,城里的守军收到撤退指令的时候,苏牧刚好到来。

但只隔了一夜,苏牧便派大军围了城,且分了一万五千兵马去宣化城。

乌桓守军将领丸拓收到乌宁明的撤退指令,本想着弃城而逃。

然而,当他看到大魏的军队分兵后,却临时改了主意。

西凉城有三万守军,城外的大魏军队其实也不过四万。

丸拓洞悉这一切后,临时改变了主意,他想留下来,守住西凉城,并且击退大魏的军队。

他之所以半个多月没带兵出城与苏牧的军队决战,是惧怕苏牧的三千重甲骑兵。

苏牧将牛莽和杨灵派出去,也是因为手里握着三千玄甲军,只要丸拓敢出战,他便有把握战胜对方。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二十天。

军中的将士们都有些着急了。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