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养婿 第234章

作者:云何梦晚

苏牧此时已经出了帐篷,躲开了这处是非之地,他能猜到魏人对待外族的手段,虽然这很残忍,但此时的族裔之争就是这么残酷。

你下不去手,别人可不会对你的同族仁慈。

在这毫无工业可言的古代,土地便是一国最重要的资源,要占领土地就需要足够的人。

换句话来说,人便是地,地便是人。

乌桓人如何对待魏人,魏人便会如何对待乌桓人。

这既是仇恨,也是国策。

现实很残酷,且不是某一个人的意志能改变。

故此,苏牧不想干涉,也不能去干涉。

好在这个命令,不需要他来下。

牛莽走到苏牧身边,“先生......”

苏牧摇摇头道:“叫什长吧!”

牛莽改口道:“什长,这里共有百十匹马,牛羊几千。”

“告诉杨灵,队伍在这里住一晚,明日四更前离开。”

牛莽点点头转身离开。

队伍在这处牧场住下,宰了牛羊,吃饱喝足。

杨灵命人将剩下的妇孺捆绑起来,关在了一处帐篷里。

随后把队伍每二十人分成一队,挤在一处帐篷里,和衣而眠。

翌日,四更天时。

一众人马早早整理好东西牵马离开。

十余名伤员被送上了马背,他们虽遭了罪,却也享受着与旁人不同的待遇。

外面风雪依旧,路上积雪已经要堪堪没过膝盖。

苏牧心中有着估算,此地距离西安城有将近百里,一天时间很难赶回去,四更天出发,路上不停,到半夜应该可以走出山去。

只要出了山区,就会有人烟,那里住着的都是大魏的子民,他们可以在村庄里借宿一晚,隔日再回军营。

杨灵牵马走到苏牧身边,问道:“乌桓人会不会来围剿咱们?”

“下了如此大的雪,这种可能性不大。”

苏牧摇摇头,望向正西方。

舆图上标示着乌桓人的驻军情况,这里的百里范围内,驻扎在乌桓人一个军司的人马。

军司是乌桓人最大的作战单位,乌桓全境共有十二个军司,根据防守的区域不同,人数有两万至五万不等。

这片区域的守军番号叫保泰军司,驻军有两万余人,其中骑兵过万。

如果是在平时,苏牧绝不敢带人进入乌桓境内,因为两条腿的人,肯定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尤其乌桓境内这片区域都是平坦的草原。

即便他笃定乌桓人不会出来围剿,还是四面派出了哨兵进行侦查。

天亮时,队伍终于返回大魏国境内,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安全了。

山区的路远比草原难行,尤其是下了大雪,道路很难辨认。

来时半路才下雪,而且雪没有如此厚,道路勉强能辩清,此时大雪封山,早已看不出道路原貌。

苏牧预估凌晨前可以走出山区,实际上却是一直走到天亮都未必能出山。

好在队伍在那处牧场里补充了很多物资,马背上驮着的牛羊肉足够这支百人的队伍吃上几天时间,唯一让人担心的是那十余名伤员。

如果他们的伤口被冻伤,就很可能感染,以此时的医疗条件很难救治。

苏牧回头看了看马背上的伤员,停下等杨灵过来,说道:“命人砍点树枝绑几个犁耙,让这些伤员躺在犁耙上,由马拉着走,再给他们些保暖的铺盖。”

杨灵点点头,吩咐队伍停下,一部分人去砍树枝做犁耙,一部分人生火做饭。

士卒们踏雪四处寻找树木砍伐,一些人做担架,一些人清出几片雪地,原地生火煮起了雪水。

待到雪水煮开了,士卒们将怀里的水囊取出,倒出里面的冷水,换上热水,又从马背上取下牛羊肉放进锅里,扔进去几块盐布。

盐布是浸泡过盐水的粗布,携带方便,用完无需回收,是军中做饭时的必备之物。

士卒们酣畅淋漓的大吃一顿,收拾好东西继续赶路。

第二天黎明前终于走出山区。

待到来到第一个村庄时,天色已是大亮。

迎面走来一对人马,见到杨灵这一都人马后,急忙上前。

第344章 亲戚来访

来人是指挥王振,比杨灵的品阶高一级,是杨灵的上司。

杨灵的队伍误了归期,林山海和殷良自是万分心急,于是派王振前来寻找。

这一次误了归期的可不止杨灵一队人马,另外还有两队人马没有回来。

另外两队人马比杨灵这队人路途远,但他们的巡视路线距离绥戎堡比较近,王振已经得到消息,他们跑去了绥戎堡避雪,目前没有危险。

王振起初还想训斥杨灵一番,当他见杨灵的队伍人手牵着一匹马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杨灵,你们这些马匹从何而来?”

杨灵道:“巡视途中遇到一队乌桓人,从乌桓人手中缴获来的。”

苏牧早已嘱咐过众人,回来后不许说起他们进入乌桓境内的事,这是违反军令的行为,到时候来个功过相抵反而不美。

王振带来的将领与士卒全部震惊的望着那些高头大马。

有人擦了擦口水,羡慕道:“这足足有一百多匹马,杨灵这一都人马岂不是成了马军?”

“恭喜杨兵马使。”

大魏的马军与步军,官职称呼不同,步兵称都头,马兵称兵马使。

杨灵的手下全额配备了马匹,那么他的官职就会被改为兵马使,与步兵都头同为从九品。

王振心中震惊,杨灵的来历他很清楚,以杨灵的后台,立下如此功劳,回到军营里很可能直接被提拔为指挥,指挥可以领兵五百人。

他王振的官职便是指挥,外出的五支队伍全部是他的手下。

杨灵将一个布包交给王振。

王振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是近百枚左耳。

他更加震惊了,这厮才第一次外出巡逻,怎么会立下如此战功?

杨灵的手下全部露出笑脸,耳朵足够多,他们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份功劳。

此地距离驻军大营只有十里地不到,队伍停下来吃过早饭,直接启程返回了大营。

杨灵跟着王振去报战功,其余人全部回了营帐休息。

苏牧则扛着斩马刀回到了自己的帐篷里。

他的帐篷位于林山海的帐篷后面,殷良的帐篷前面。

然而,待遇虽特殊,帐篷内外却是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就是想洗个热水澡都做不到。

苏牧这一去三五日时间,林山海和殷良都有点担心,听说他回来,陆续都派人来做了慰问。

林山海派来的人是他儿子林如麟,林如麟是林山海的长子。

林如麟在军中并无职司,跟在林山海身边主要是为了照顾他的起居。

这是为了尽孝道,在大魏如果父亲有要职在身,又年纪大了,身为儿子需要舍掉一切事务,陪在父亲身边尽孝。

林如麟便是这样来的军中,当然这也并不是全无好处,在军营中待的久了,难免蹭到些军功,自然也就有可能成为将领,甚至文职官员。

这在大魏军中是很普遍的情况。

林如麟走后,殷娇秀带着名婢女来到了苏牧的帐篷里。

她披着一件白色鹤氅,玉颈后围着一条白色貂皮领子,令她本就娇艳的容貌,无形之中多了几分飘飘欲仙的气质。

鹤氅是用鸟羽制成的裘,是魏人贵族们冬天穿的衣服,普通人是绝对穿不起的。

苏牧此时的穿戴跟殷娇秀比起来显得寒酸了不少。

殷娇秀道:“祖父让我来看看你,问你有什么需要。”

苏牧点点头:“坐吧!”

“你,你真的带兵去打仗了?”殷娇秀走到椅子旁,翘臀轻移,缓缓坐下,而后朝苏牧眨眨眼,好奇的问。

她听说苏牧和杨灵误了归期,心里多少有点担心,殷良让女婢过来看看苏牧的情况,她便直接跟着过来了。

苏牧轻飘飘的道:“不错,我与杨灵此行斩获乌桓百人首级,马匹过百。”

他说着脱下皮甲,脱掉棉衣,换上来时穿的外衣,衣服有些薄了,他不由打了个冷颤。

殷娇秀抿唇一笑,“你的信帮我已替你寄出去,不过这大雪一下,怕是要耽误许久才能送到京城了。”

苏牧微微颔首,“多谢,花了多少钱?我拿给你。”

殷娇秀摇摇头,“不必了,不过几十文钱。”

苏牧点点头,走到床边顺势躺下,拉过被子往身上一盖。

见他如此,殷娇秀说道:“公主也真是,明知西北天冷,怎能不给你准备些厚衣物呢!”

苏牧很是困乏,微微闭眼:“旨意来得急,没来得及准备。”

就在此时,一名中年官员带着几名随从来到帐篷外,随从带了不少东西,有取暖的炉子,有厚厚的棉被,诸如此类,都是保暖之物。

中年官员抱拳道:“驸马可在,军中粮秣官,沈聪求见。”

苏牧缓缓坐起,仔细一想,急忙起身走了出去。

沈聪,沈万德的独子,在西北任粮秣官。

苏牧见到来人是个浓眉大眼的中年人,与沈万德容貌有几分相似,急忙抱拳:“可是临湖沈家人?”

沈聪微微颔首,笑道:“昨日才知道您来了军中,过来一问才知道您第二日便离了营。”

上一篇:仙王奶爸

下一篇:勇士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