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964章

作者:江边鱼翁

但是较大的血管就不能轻易电凝止血或者结扎止血。有时候必须想办法修复。

因为较大的血管相当于树根的主根,斩断一根就少一根。

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新的替代血路。

这会导致缺血型器官与组织很快发生坏死,或者是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咦,这里有条血管似乎存在狭窄与闭塞。”

周灿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大家看向显影屏幕,只能看到腥红的颅内组织,白色的是大脑。根本看不到阻塞的血管。

武白鹤一直紧盯着屏幕在看。

他本身就是协助周灿手术。

需要把一些脑组织牵拉开,基本都由他来操作。

武白鹤穷尽目力,可是仍然没能发现有问题的血管。

“在哪?”

他只得拉下脸问道。

别以为这些顶级主任医师们什么都不在乎,他们最在乎的就是脸面。特别是他们擅长领域的权威与地位,那就更是看得极重。

人嘛,在某一领域钻研了大半辈子,肯定以这一领域的成就为骄傲。

大家同样都是肉眼凡胎,周灿比武白鹤的从医经验要少掉几十年,可是周灿发现了问题,武白鹤却没能发现。他的脸上肯定是挂不住的。

更何况他还把手下的团队成员叫了一部份过来。

有医生,也有护士,一个个平日里把他当神灵一样尊敬着子崇拜着。

现在他落了下风,让手下的医护们怎么看他?

“其实我也只是猜的。您看这片灰质是不是存在问题?”

周灿扒开部分脑组织,以便让武白鹤获得更大的视野,看得更清晰。

他这么说,不过是在给武白鹤留面子而已。

哪个医生做手术时会去猜测某根血管是否病变了?

想猜也很难有这个本事啊。

武白鹤盯着那处脑灰质仔细观察,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萎缩,似乎有退化迹象……这明显是营养供给出了问题。从解剖学来分析,这处脑灰质只有一根较大的动脉提供血运,两根静脉回路……”

说着说着,武白鹤的眼神猛地一亮。

是了,肯定是给这处脑灰质供血的动脉血管出了问题。

他这时才明白过来,周灿这是在给他台阶下,帮他留面子呢。

“把患者的头部检查片子放大看看。早知道应该查个彩超会更精确一点,不过CT片子也能勉强凑合。”

彩超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它可以将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实时扫描成影。

用于查看血管的血运是否通畅,它的精确性和诊断意义甚至强过很多高精度的仪器。

有些年轻医一味的崇尚核磁共振的高清晰度,高精确性。

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

彩超、B超、X光,各有各的优点,它们能够一直被使用,没有被淘汰,自然有着其可取之处。

患者照个彩超才一百多元,照个核磁得多少?

至少大几百,精度高一点的更是高达两千元以上。

要说查血管是否通畅,除了CT造影,应该再没有别的检查方式比彩超的诊断更直观了。

武白鹤盯着患者的头部CT片子仔细查看。

“把这处再放大一点。”

放大后看了一会,武白鹤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患者在外院还做了一个头部核磁吧?也看看。”

他显得十分严谨。

即便已经在周灿的提醒下发现了问题,但是仍然想要获得检查数据来支撑。这也是绝大多数老医生的惯性思维。

就两个字,稳妥。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很多老医生都被患者和家属告过,打官司时,那肯定要讲证据啊!

医生辩护时,空口白牙说出来自然没人信。

这时候,提供检查数据,然后告诉法官或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我给患者治疗时的依据是根据检查数据来的。我严格遵守了医疗规范。

然后领导们一看,确实如此。

只要查明医生在诊疗中确实不存在过错,官司基本也就赢了。

做手术,有着严格的适应征。

不能医生认为患者颅内给脑灰质供血的这根动脉血管出了问题,就直接给人家手术解决。

那肯定不合规矩。

得从检查数据中发现问题,然后再决定手术解决方案。

术前没能发现这处血管存在病变,其实已经算是漏诊了。

不过这在临床手术中十分常见。

有些病灶极为隐蔽,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断,也不容易发现它们。

有一项检查,名为术中探查。

就在在手术中进一步探查病灶部位。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医生在手术中的权力非常大。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医生的手术也是较为宽松。

颇有点严格准入,开始手术后彻底放权的意思。

这基本上也是目前医疗手术的一个潜规则。

不过近些年,主管部门也制定了一些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比如术中,护士、麻醉医生、医助,都要签字确认。而且会把手术过程准确记录。

如果记录不规范,或者有所隐瞒,查出来以后,不但涉事的医生、护士要被问责。

而且就连医院也要受到处罚。

只是医院终究是向着医生与护士的,真有什么问题,通常都是关起门来处理。所以要做到手术室真正的透明,这个几乎不可能。

就好比幼儿园装监控,家长要求随时可以查看老师怎么教他的孩子,恐怕没哪家幼儿园敢答应。

“县级医院就是不靠谱,做个核磁都做不好。这水平,他们的医技科医生就该下岗再培训。”

武白鹤数落着县级医院的核磁没做好。

大家都不吭声。

有的人则是含着笑。

“虽说检查是有点模糊,但是依稀能够辨别出这处血管确实存在狭窄,看起来还挺严重的。这根血管不大,而且给脑灰质供血平时的血运任务较轻。没想到它还能出问题,倒是我们术前疏忽了。周主任,你准备怎么处理这处狭窄的动脉血管?”

发现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处理。

有两套解决方案。

周灿也有些犯难。

“放置血管支架会更安全,更快捷,但是费用可能会高一点。直接换掉这段血管的费用会低一点,但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对患者的创伤也大。患者目前的状况很虚弱,恐怕还是选择放置血管支架会更好一点。”

他经过深度思考后,最终倾向于更高全,费用更高的治疗方式。

这基本上也是所有医生的选择。

因为大家都不想出事。

“我也倾向于放置支架解决,巡回老师根据周主任的需要,紧急调一下支架。”

“好的。”

巡回护士询问了周灿需要支架具体尺寸,长度后立刻打电话开始调。

“武主任,这边我检查一下,没什么问题的话,就结束内镜手术了。”周灿打招呼道。

“嗯。”

武白鹤点头。

周灿心中暗自感叹,幸亏没有一上来就直接查探脑干部位。

谁能想到,问题并不是出在脑干,而是出在了脑灰质。

患者的丘脑位置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然后进一步压迫本就狭窄的那段动脉血管。直接造成脑灰质的血运几近阻断,这个才是导致患者昏迷不醒的主要原因。

现在真相也算是大白天下。

接下来就是做介入手术,置入血管支架,把那段几近闭塞的动脉血管疏通。

“曲主任,患者的脑电波有变化吗?”

周灿撤掉内镜前,还是有些不放心。

“脑电波变得活跃了一些,似乎正在恢复。”

她答道。

全麻状态下,脑电波其实是相对平缓的。不过随着患者颅内的积血抽干净,出血止住,颅内压减低后,被压迫的动脉血管慢慢弹起来一些,血运也恢复了一些。

几近停止的脑灰质功能再次恢复。

“看来没错了,就是脑灰质惹的祸。”周灿心中的底气更足了一些。

……

做介入手术,那是周灿的强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