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906章

作者:江边鱼翁

“患者于半个小时前突然大量呕血,抽搐,抢救无效死亡。请你们过来,是因为家属对医院的质量存在疑议。由你们三人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与治疗进行核查。至于患者的具体死因,到时候家属如果不服气,可以申请法医鉴定。”

秦院助把大致的情况说了一遍。

人死为大,一般很少有家属愿意走法医鉴定这一步。因为申请法医鉴定,需要对尸体进行解剖。

而且像图雅这样的大院,一般与鉴定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非存在明显重大过错,否则,鉴定的结果一般对医院会比较有利。

不管是出于维护当前的医疗环境平稳,还是出于其它利益考虑,鉴定机构对医院通常比较友好。

患者的遗体暂时还没有收敛,因为是半夜突然逝世,护工,收尸工都休息了。

估计赶过来处理需要一点时间。

周灿发现患者插着导尿管,说明临死前做过特殊治疗。

正在这时,消化内科的尚主任也赶到现场。

患者的主治医生应该也来了,不过鉴于家属的情绪比较激动,所以没有选择露面。

这能够理解。

医院方面出于对当事医生的保护,也不会让医生轻易与家属见面。就算要协商,也是由医务科牵头与家属协商。

可以看到患者的腹部高高隆起,但是身形却是异常消瘦。

首先,患者是个男性,怀孕的可能基本排除。

肚子隆起这么高,要么是胀气,要么就是大便排不出去。

“你们三人把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到里面会议室参与讨论。”秦院助打了一声招呼。

“明白。”

另外两人都是老手了,工作经验丰富,对于秦院助的指示心领神会。

周灿是个新人,但是并不傻。

很多事情不可能当着家属的面讨论,医生们关起门来讨论,得出结论后,由领导给出处理意见。然后再由解决医患纠纷的专业户——医务科出面与家属沟通解决。

收尸的护工很快来了,有人把家属劝开,先把尸体装敛入袋。

因为存在纠纷,仪容整理这一项基本没做。

家属在旁边看着,也不让动尸体。

死亡的患者年龄不大,应该不会超过四十岁。也不知道有没有妻儿,反正现场并没有看到哭得特别伤心的中年女子。

只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哭得稀哩哗啦。

一个老头在旁边挽扶着她。

应该是夫妻。

两人的面相与死者有着一定相似之处,很可能是死者的父母。

白发人送黑发人,场面看着还是让人挺难受的。

周灿摘掉手套,扔入垃圾桶,然后走向会议室。

秦院助是会议室内地位最高的人,坐在主位上,医务科的副科长,坐在旁边。

消化内科的尚主任,还有三个医生与两个护士单独坐在另一边。

基本上,现在他们这些人接受行政科室的领导调查,配便医务科与质控处把患者的死因弄清楚,明确责任划分。

“你们三人查完了吗?”

秦院助招呼周灿等人坐过去。

“查得差不多了。”

三人坐在秦院助左手边的空位上。

这也是周灿第一次以行政领导的视角面对尚主任等人。

“居主任,患者的护理存在问题吗?”

秦院助询问护理部的居诗嫚主任。

“唔……用药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导尿管有可能没有弄好。”

她的话,让对面的尚主任等人脸色微变。

第589章 死因不是尿管置入,倚重

患者死亡的原因与导尿管没有弄好有关,这意味着消化内科需要承担责任。

“患者腹胀如鼓,混身皮肤发褐,说明尿液、粪便潴留体内长时间无法排出。毒素反过来侵害身体,引起器官严重衰竭而死亡的可能性极大。导尿管无尿液导出,确实存在问题。”

院感办的石主任也下了差不多的定论。

都是专业人士,对于患者的死因分析一般不会走眼。

两人的初步调查结果都认为消化内科的诊疗中存在责任,这让主治医生与尚主任立刻如坐针毡。

包括给患者插导尿管的护士,同样表情恐惧。

“周医生,你的意见呢?”

秦院助的目光看向尚未发言的周灿。

尚主任则是一脸求助的看着周灿,希望他能帮助消化内科减轻这次事故责任。

“患者死亡与导尿管无关!”

周灿用笃定的语气说道。

尚主任与几位医护人员听了后,立刻露出感激至极的表情看着周灿。

还是小周讲旧情啊!

“哼,周医生现在可是以质控处成员的身份参与调查,切不可因为念及过去情谊,对调查结果偏袒失实。”

院感办的石主任哼了一声,对周灿给出的结论很是不满。

他肯定知道周灿曾经在消化内科规培过,并且与消化内科的医生存在一定情谊。

身为裁判,最忌讳有失公正。

质控处的成员绝不能徇私舞弊,明明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却因为与被调查的科室或医生很熟,然后睁眼说瞎话。

“周医生要注意立场,必须学会适应现在的新身份。”

秦院助在旁边也是小声提醒他。

“我并没有任何偏袒消化内科的意思,就只是根据自己的推断下结论。患者大便一直无法排出,用了开塞露,由家属用手帮助患者抠大便也是收效甚微。小便于昨天早上五点左右开始,一直到今天凌晨三点发生死亡也没有排尿。”

周灿把患者的护理记录说了出来。

“我看过导尿管,虽说患者死亡后尸体发生变化,导尿管卡得很紧,但是无论置入的深度还是角度,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即便做解剖,我也有99%以上的把握可以确定导尿管正确进入了膀胱。”

论置入术,护理部的居主任与院感办的石主任应该与周灿差得远。

特别是达到六级置入术以后,周灿对各种置入的评估更加精准。甚至只需一眼就能看出置入有没有到位。

“那为什么于死亡前四小时就插入了导尿管,但是一直没有尿液排出呢?”

石主任不服气的问道。

“按照常理,即便尿量再少,用了导尿管以后也会有尿液引出。”

膀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器官。

人体的尿液形成、排出机制更是非常巧妙。

血液经过肾小球的球小动脉,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能够正常通过,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在肾小动脉中畅通无阻,重回人体的血液系统。

大部分的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则经过肾小球过滤后进入膀胱。肾小管也有部分吸收作用。

这便是尿液的形成。

医生给患者查尿时,只要发现尿液中含有白蛋白、血细胞,就可以断定患者的肾脏出了问题。

这意味着肾小球过滤存在问题。

白蛋白、血细胞都是对身体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身体就会变得虚弱。慢慢出现各种症状,比如消瘦,贫血等等。

患者有时候排不出尿,是因为尿量太少,膀胱没达到充盈的状态下,患者没有尿意产生。

如果尿量过少,甚至就算是患者想要排尿也排不出来。

内压不够,一点点尿挤都挤不出来。

但是插入导尿管以后,患者就算尿量再少,基本上也能导出来。

当然,这得看医生的置管技术。

石主任与居主任都认为尿管置入后,长时间没有任何尿液导出,这是尿管没有置入到正确位置。患者腹胀如鼓,仅仅只是大便无法排出,一般不可能这么夸张。

只有大小便均无法排出体外,才会造成腹胀如鼓,隆起如孕妇。

患者的腹内压过高,这会造成很多问题的发生。

这是他们的诊断观点。

“首先,大家应该都知道,尿液如果长时间不排出体外,它会被身体重新吸收。”

周灿分析着自己的看法。

医生经常会劝病人不能憋尿,不管有没有尿意,最好一两个小时至少排尿一次。

这就是因为尿液中含有大量毒素和有害物质。

如果不及时排出体外,被身体重新吸收后,将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偶尔憋尿一两次还好,要是经常这样子,各种大病都容易找上门。

而且这种人的皮肤也容易失去光泽,变得暗淡。

眼窝发黑,整个人将会出现类似尿毒症患者的面容貌。

“你的意思是患者的尿液长时间没有排出体外,被身体重新吸收了?”石主任明显对这个结论不满意。

“不,我的意思是说患者在置入导尿管前,尿液就可能已经没有了。即便有少量,也有可能被身体重新吸收,导致无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