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862章

作者:江边鱼翁

随着内镜的一点点探入,周灿紧盯着显示屏幕。

可以清晰的看到食管内壁的情况。

“他的食管存在溃疡啊!”

周灿发现了一些溃疡的痕迹,暗自猜测,这应该是形成食管瘘的重要原因。

人的食管其实比想像的要细很多。

因为它是有弹性的。

当患者长期酗酒,各种重口味食物经常吃,食管也在一遍遍的摧残中渐渐失去弹性,变得脆弱。

这个患者的食管情况算是周灿见过的最糟糕的一例。

随着胃镜的一点点深入,胃内的情况也出来了。

与之前做的B超,CT结果差不多,胃内的情况还算理想。

没发现特别严重的问题。

存在一些胃部浅表溃疡,这个只要服药,并且术后合理饮食,就能控制,并且慢慢康复。

胃溃疡如果长期发生,特别容易发生癌变。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由它的特殊环境造成的。

人的口腔长期溃疡,如果每次都在同一个部位,并且发生溃疡后很难愈合,这就需要高度警惕了。口腔癌变非常容易发生。

据国际卫生组织的一份科研调查与统计,口腔溃疡长时间不愈合的患者,往往预示着免疫力低下。

这类患者更易发生口腔癌。

目前国内公认的嚼食槟榔是诱发口腔癌的重要原因。因为嚼食槟榔会使口腔内部纤维化。

很多严重的病人,等到发现癌症时,口腔已经只能张开正常大小的二分之一。

胃癌的发生与口腔癌一样最容易被忽视。

偶尔的胃疼,胃胀,胃部灼烧感,很多人都是忍一忍就过去了。殊不知,这有可能是癌变前发出的警示信号。

第557章 破坏不等于伤害,让人舒心的麻醉医

把患者的胃部情况摸清楚了以后,周灿的心中有了底。

“麻烦再把患者的术前食管造影给我看一下。”

他想要借助这次给患者做胃镜的机会,把食管瘘的具体位置定好位,最好能够找到形成食管瘘的真正原因。这才能确保二次手术后不再复发。

“这是今天给患者做的食管造影,食管瘘口超过1cm!”

谭主任说这话时多少有些羞愧。

整个食管撕裂的口子约6cm左右,现在出现的瘘口长达1cm以上,他这个主刀医生很难脱得了干系。

周灿操控着内镜退出时,对照着造影上的瘘口位置经过仔细查找,费了不小的力气这才找到。

从食管内壁查看,瘘口并不明显。

这处位置位于缝合裂口的底部,有一定的感染崩线现象。

凭借手术经验与六级缝合术,周灿经过仔细查看后,确定食管裂口的其它部位已经初步愈合。这是一个好现象。

那就没必要再去动它。

如果想要修复这个瘘口,肯定需要清创,然后二次缝合。

首先,不敢保证缝合后不会再发生感染与崩线。

实际上,只要食管壁发生感染,它即使不化脓,也照样容易把缝线二次崩开。

再乐观一点,周灿有着六级清创术与六级缝合术,把瘘口修复后直接长好了,没有再崩开。但是对患者仍然会造成巨大影响。

什么影响呢?

患者的食管本身就因为出现硬化,变脆,弹性和韧性变得极差。这意味着食管能通过的最大食物体积要低于正常水平很多。

然后几天前因为食管撕裂了一道长达6cm的口子,做了缝合后,会导致这一段食管的内部空间变窄很多。

刚才做胃镜时,周灿就能感受到。

做过修复的这一段食管明显要狭窄许多。

这肯定会影响患者术后进食,很容易噎到。

要是在这个狭窄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清创,二次缝合,这段食管的空间会变得更为狭窄。

患者以后吃东西,恐怕只能是流食。

还得稀薄一点的流食,太粘稠的,直接就能堵掉食管。

真是计划跟不上变化啊!

查这个胃镜实在太有必要了。

如果没有仔细了解患者的情况,直接通过胸腔镜手术帮患者修复食管瘘,就算手术成功,也绝对是一台失败的手术。

“不知道贵院准备给患者做什么样的二次手术?”

周灿询问谭主任与宋茜两人。

先征询一下东家的意见,这很有必要。

“我们请周医生过来帮忙擦屁股,自然全凭周医生做主。”宋茜代替谭主任作了回答。

“因为瘘口不大,如果能在原有的手术基础上对瘘口予以修复,那是最好。来之前,周医生给出的手术方案是胸腔镜手术修复。这个手术方案对患者的创伤小,属于微创手术,我非常赞同。”

谭胜利的手术思维应该属于比较老旧、保守的那种。

这种手术思维在制定手术方案时,更喜欢当面锣对面鼓,一步一个台阶。

优点就是稳重,缺点则是缺乏变通,很是死板。

“来之前,我确实认为可以给患者做胸腔镜手术,直接修补食管瘘。不过刚才给患者做胃镜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患者的食管瘘发生在上次的裂口那一段。如果再进行二次缝合,我担心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所以,我比较倾向于另一种解决方案。”

周灿有着六级病理诊断水平,这对制定更优的手术方案有非常大的帮助。

“还有别的方案?”

谭主任的眼神微亮,宋茜的凤眸却是闪了闪。

“患者现在发生了食管瘘,营养保障成了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营养得不到保障,患者的创口恢复将会变得更加缓慢,身体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到得那一步,他的情况就相当危险了。”

周灿给所有人分析着其中的原因。

患者现在吃什么漏什么,食物只有一小部份能够进入胃内。而且通过食管漏出去的食物,全都进了胸腔,即便做手术时留了胸腔引流管,仍然会对胸腔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如果引发胸腔感染,恐怕再高级的抗生素都难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周医生,打断一下,您认为患者出现食管瘘的原因有哪些?”谭胜利听了后,手术思维似乎有所启发,出声打断了周灿。

“刚才做胃镜时,我看到食管存在溃疡,并且有红肿现象。我猜测引起食管修补术失败的原因是食管壁水肿、炎性坏死,导致缝合线崩开,创口无法愈合。”

周灿只能实话实说。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与主刀医生的手术质量有一定关系。比如术后水肿的控制,这个如果放在图雅医院,那是有办法做一些预防措施的。

“好了,那您继续说您的治疗方案吧!”

谭胜利问清了患者出现食管瘘的原因后,似乎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准备完全听周灿的。

“大家都知道,食管自发性破裂如果不及时手术,患者很快就会因为严重感染,营养缺乏,全身衰竭而死亡。不过在食管修补术治疗后,因为各种原因非常容易在术后三到七天内再次发生破裂。如果二次破裂的裂口较小,可以加强营养,保持引流通畅,合理应用抗生素,吹瓶张肺,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只要处理得当,瘘口可自愈。”

周灿提出了一系列的救治措施。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无法再对食管瘘口处行修复手术,那就让它自己长好。

只要营养到位,严格控制感染,完全能够实现这个目的。

最多就是治疗时间会长一点。

“周医生提的一系列措施都很好。不过患者现在的食管存在瘘口,吃下去的食物会漏进胸腔内,怎么加强营养?”

谭胜利认为这个问题不解决,纯粹就是在喊空口号。

“简单,给患者做一个空肠造瘘手术就能解决。”

周灿自信的答道。

“空肠造瘘?”

谭主任的眼睛猛地瞪大,其他人的表情同样感到震惊。

本身已经有一个食管瘘就很棘手了,再在空肠上人工制造一个瘘口,这个想法实在是胆大妄为。

谭胜利这样的保守派是绝对想不出这个办法。

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想法太疯狂了。

任何手术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患者出现术后食管瘘已经够倒霉了,还要被医生在空肠上弄个口子,这是造的什么孽?

“不错,就是空肠造瘘。虽然在空肠制造一个瘘口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伤害,但是患者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伤害。首先,空肠造瘘后,食物可以直接从这儿进胃,不需要再经过食管,可以减少食管瘘口的持续感染甚至造成瘘口进一步扩大。这对食管瘘的逐渐愈合创造先决条件。”

伤口忌水,害怕感染。

患者想要活命,就必须每天吃东西、喝水,这都会造成食管瘘的持续感染,甚至化脓。

抗生素能够控制感染,却不是万能的。

最好的治疗,永远都是预防。

预防感染,远比控制感染要高明得多。

前者是不让创口有病变与恶化的机会,后者则是等到出问题了,再想办法治疗和控制。

这其中的道理,相当于上医治未病之病,防患于未发生时。

下医治已病之病,等到患者已经病了,这才想办法救。

两者间的高下立判。

周灿的手术思维已经初步具备了上医思维,而谭主任,如果不能改变思维模式,恐怕只能做一辈子的下医。

“其次,通过空肠瘘口直接为患者提供各种食物,这就能保证患者的营养充足供给。营养上去了,患者的自愈能力,免疫能力都会大大加强。你们现在也看到了,患者因为营养不好,身体已经出现较大问题,并且有着衰竭迹象。”

患者的脸色极差,体征虽然平稳,却处于持续高烧状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