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826章

作者:江边鱼翁

“谢谢你们的信任与厚爱,不过我并没有那么利害,我就是一名普通医生。我先给您检查一下身体吧!”

周灿不太适应这种被人吹捧的场合。

他这人比较实在,就喜欢专心钻研医学,或者给患者治病。

患者的生化检查结果,尿常规、粪常规,全都正常。

因为考虑到患者的下肢疼痛,脚趾发黑,出现坏疽。担心肾功能有问题,比如尿毒症,还特意给患者做了肾功能检查。

结果发现患者的肾功能正常。

后来担心患者存在糖尿病,又查了空腹血糖,仍然正常。

甚至就连肝功能存在问题都给怀疑了。

可惜查了肝功能后,仍然正常。

容易造成这种下肢坏疽现象的糖尿病、尿毒症、肝炎,基本都已经排除。

诊断到了这儿,基本陷入僵局。

周灿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要求过来看看患者的实际情况。体格检查属于一般检查,看似大家的检查内容都差不多,其实水平高的医生,可以从体格检查中发现许多蛛丝马迹,对诊断起到极大的帮助。

至少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完全没问题。

患者本人及家属都非常配合,十分乐意让他帮忙体检。

他先是掀开被子查看患者的右足。

上面已经做了一些消毒之类的处理,主要就是防止足部出现局部坏死后,严重腐烂,进一步发生感染。

坏疽是指局部组织出现坏死、发黑等特殊形态改变。

多由疾病、创伤等因素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

造成局部组织大面积缺血、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

坏疽可分为干性和湿性,干性坏疽表现为四肢的发黑、干枯、坏死等症状。湿性坏疽就不泌说了,流脓破溃,腐烂发臭。

总的来说,干性坏疽要稍微好一点点。

不过这也没有绝对。

有的患者发生湿性坏疽后,看着十分吓人,但是有可能治疗起来反而更容易一些。

主要还是要找到发病原因,改善局部血运,抗感染等等。

通过观察,周灿发现患者右足的第四趾已经发黑较为严重。出现了明显的坏疽现象。

而且与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交界处。

这意味着坏疽可以不断进展,往上蔓延。

怪不得前几家医院的医生都表示要截肢保命。

周灿看过后,开始给患者检查脖子。

因为出现下肢疼痛、坏疽,在排除了糖尿病、尿毒症等常见病因后,基本只剩下两种可能。要么细菌与病毒感染,要么血管出了问题。

患者在前两家医院都进行了抗感染治疗,可是效果并不明显。

更没能阻止病程进展。

这说明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小。

而且患者的生化检查也基本正常。肝肾等功能也都没有问题,血管出问题的可能最大。

下肢最容易出问题的是静脉。

如果是车祸伤之类,则需要特别警惕股动脉受损。特别是碾压伤,极容易造成股动脉破裂,形成大出血。

这个老干部显然更符合静脉出现病变。

周灿不摸患者的右足,却摸患者的颈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下肢静脉有一部分属于深静脉,摸不到,也看不到。他刚才观察患者的右足时,就已经查看了患者右脚上的浅表静脉。

并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所以这才直奔体表能摸到的最大静脉,颈静脉。

人体血液的发源地是心脏,不管是动脉还是静脉,都源于心脏。

但是医生给患者做检查时,没办法剖开患者的胸腔来查看静脉是否正常。最常见的有效做法就是摸一摸颈静脉。

当然,这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诊查经验。

周灿通过触诊,并未发现患者的颈静脉怒张,颈动脉也没有异常搏动。气管居于中间,同样无异常。

颈部淋巴结与甲状腺均没有肿大。

颈部也没有出现颈强直之类。

查完了颈部,他戴上听诊器,开始给患者检查胸腹部。

肉眼观察,患者的胸廓及呼吸运动很对称,无异常。双侧语颤对称,双肺呼吸音略有些粗,还算正常。可能给患者检查时,其本人多少有些紧张。

他在患者的右下肺听到了较轻微的湿啰音。

时有时无。

这是一个新的发现,周灿的神色微动,接着往下诊查。

听诊患者的心脏部位时,各瓣膜听诊区未能闻及病理性杂音与心包摩擦音。

心脏应该是正常的。

按理说,查到这一步,基本可以把患者推到其它科室了。

不过周灿并没有这么做。

人家专门来找他诊治,哪怕对方只是嘴上客套,他也要全力以赴。

心胸外科的名气提升,需要不断累积。

这种疑难病例,周灿也非常感兴趣。

他接着听诊患者的腹部,没听到明显的异常肠鸣音。试着用手触诊,腹平软,全腹无明显的压痛反应,也没有发现包块。肝肾区没有叩痛。

检查胸腹部没有太大发现后,他还特意检查了患者的脊柱,没发现畸形。

也没发现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之类。

因为考虑到患者年轻时就出现了行走过多,出现腿部麻木,冰凉等症状。这让他不排除患者的脊柱发生病变,压迫神经,造成上述症状。

周灿的病理诊断晋升六级后,他对人体的九大系统,三大循环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明悟。

以前认为身体的血运只与血管存在直接关系。

现在他的水平提升后,这才明白以前太过肤浅。神经同样能够引影响血运,还有其它很多因素能够影响血运。

比如心衰,早搏等等。

查完了上身,周灿把重点再次锁定患者的右腿。

右脚的第四足趾发黑呈现坏疽改变,右小腿的皮肤温度摸上去时,与左侧的小腿相比,明显要冰凉很多。

这意味着患者的右足血液循环很可能存在问题。

“我需要对您检查一下双足的神经反射,以明确病变原因,保持自然放松状态就好。不会对您的身体造成任何损害。”

周灿对患者说道。

“挺好,总算遇到了与其他医生不同的检查项目。”

患者听了后,感到挺高兴。

那么多医生给他检查与诊治后,都没有效果。他的内心压力肯定非常大。

感到近乎绝望时,突然有个医生玩出点新花样,这让他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所以反而挺高兴。

“来,您坐着,双腿自然弯曲垂直即可。”

周灿让患者坐好后,示意家属扶住患者,以免摔倒发生意外。

叩诊锤对着患者的左膝砸下去。

砰!

左腿出现明显膝跳反射。再试右腿,膝跳反射同样正常。

不过要比左足的反射稍弱一些。

这与右腿的病变有关。

接着,又对患者的双足做了生理性神经反射测试。包括患者的右足部位,均存在神经反射。

到这一步,神经引起血运不畅的可能性,基本排除。

周灿再次把目标锁定右腿的血管。

患者双侧的股动脉均可触及,搏动的力度都还算正常。

接着往下查,左腘动脉存在,且正常。右腘动脉却没有触到搏动迹象。

问题越来越清晰,这又是一个重大发现。

继续触诊,他发现患者的左足背动脉存在,右足背动脉同样没有搏动。

这是典型的慢性动脉缺血表现。

根据患者的病情,患者的右足慢性动脉缺血至少也是第二期,甚至进展到了第三期。

慢性动脉缺血,第一期,主要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易疲劳。如果出现于足部,患者甚至会出现跛行。

特别是在病人行走较长的路程后,症状尤其明显。

会出现小腿或足部肌肉胀痛、抽搐。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后,继续行走,疼痛还会进一步加重。

这时候,只要及时休息,疼痛立刻就能得到缓解。

老干部年轻时的症状,与慢性动脉缺血第一期高度相符。

周灿也更加确定,老干部得的就是此病。

只要找到了病因,就能想办法解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