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809章

作者:江边鱼翁

庞厚忠不以为然道。

本来主治医生与主任医生在谈话,他这个年轻的住院医师是没有资格插嘴的。

也就是仗着项主任的徒弟这重身份,才敢放肆。

其实不管在哪家单位,得了大领导的赏识,在本单位里面确实可以横着走。至少身份与地位比普通同事高多了。

“这个我也不清楚,只是向两位主任汇报一下我观察到的情况。”

贺医生瞥了一眼庞厚忠,没有在这件事情上争论下去。

不过庞厚忠说话毫无顾忌,肯定惹得他心里有些不痛快。

“项教授,要不咱们问问周灿吧?也能更进一步了解一下他的医术水平。”

茹亚姬打的主意很简单,就是心里面不服气,想要看看周灿究竟有没有那么强?

前不久,周灿精准的诊断出患者病危的原因是中心静脉形成了血栓。

也有可能只是刚好碰上了。

比如周灿正好有过类似的临床诊疗经验。能指出问题所在,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糊涂!咱们以什么理由与他交流?请他过来会诊吗?”

项主任当众训斥了茹亚姖两句。

她的想法太过单纯,根本不知道其中可能带给省人民医院的声誉影响。

周灿如果是本院的医生,或许还能勉强拉下脸,把人请过来会诊。人家可是图雅医院的医生,把人请过来会诊,如果真的像这个血栓一次再次被打脸,省人民医院的脸面置于何地?

项主任站的高度不同,看得要更远。

这时,一个护士从外面走了进来。

“项教授,这是那个探视13床的家属留下的一张纸条,让我一定要当面交给您。”这个护士正是领周灿进ICU探视的那个年轻护士。

她在这里面的地位较低,资历也很浅。

目前从事的工作以打杂为主。

每个护士都是这么一步步从旁枝末节的工作,锻炼出来的。

医院对各个级别的医生称呼,都有讲究。

副主任医生,一般都是直接叫某某主任,千万别左一句副主任,右一句副主任。对于院助、副院长,一律都叫某某院长。

副主任医师与主任医师,一般不要去喊老师,人家听了会不高兴的。

主任医师要么喊某某主任,要么情商更高一点,称呼人家为某某教授。

就像我们去行政部门办事,见到一个打杂的,你喊人家同志,人家不一定搭理你。但是你喊人家领导,那脸色就会亲切多了。有什么问题,人家也会乐意解答或给出一些指点。

所以,在称呼上级这一件事情上,学问很大。

主任医师喜欢别人喊他某某教授,而不是某某主任。如果这个主任医师兼任着副院长职务,这时候称呼又有变化,得叫人家院长。

称呼时,要挑最高的职务喊。

项主任有些讶异,接过纸条后,发现纸条折成了三角形。不主动拆开,别人没办法查看纸条上的内容。

他立刻意识到,周灿很可能是在照顾他的面子,维护他的威严,这才不让别人看到纸条上的内容。

“你们先讨论13床患者的治疗方案。”

项主任直接站起身,走到外面打开纸条。

上面只写着短短的一行字,黄金抢救时间四小时。

就这么短短几个字,如一柄重锤狠狠轰击在项主任的心坎上。

以他的阅历和智慧,自然明白周灿指的是13床的患者。

比如心跳与呼吸骤停,公认的黄金抢救时间是三分钟。在这个时间内,如果能够迅速给患者做心肺复苏,患者的身体受到的不可逆伤害就会很小。

反之,超过三分钟再救人,一个救活的难度大大增加。

另一个,就算救回来,人也有可能发生脑死亡,成为植物人。又或者发生认知障碍,变成智障人士。这种情况下,把人救回来意义就要小很多。

对原生家庭会造成沉重负担。

13床的患者从入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三个小时。

省人民医院对患者给予的救治就只是生命支持,努力想办法稳住患者的生命体征,治疗方式十分保守。

周灿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要告诉项主任,这个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应该在四小时内完成。

超过这个时间,倒也不是说一定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大概率会出现一些不可逆的病程进展,甚至失去救治机会。

看完纸条后,项主任怔立在那儿,久久不语。

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抢救生命,这是医者的天职,是医生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周灿虽然没有明说,却隐隐透着一丝胁迫之意。

错过黄金抢救时间,省人民医院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但是项主任会遭受良心上的谴责。

良知,是一把无形的戒尺。

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当我们做错事,或者因为太过自私,对他人造成伤害时,如果我们足够善良,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感到不安,甚至愧疚。

冷血无情者,则有可能漠视他人的感受。

也就是常被骂的良心被狗吃了。

其实这种人是很少的。这个世界上的好人占绝大部分。

项主任能够有这么高的地位,医术水平也是极高,职业道德自然没什么问题。

看过纸条上的内容后,他正在承受着内心的煎熬。

无形的压力,正在朝他一波一波袭来。

这张纸条逼着他想办法去积极救治13床的患者。

片刻后,他回到了值班室内。

“把13床的患者资料再拿给我看看。”

大家看到他的脸色似乎有些凝重,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庞厚忠已经第一时间把患者的检查报告等资料拿给项主任。

“颅内积液挺严重,你们刚才讨论后,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吗?”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做手术解决。需要骨外科与神经外科两个科室的医生联合手术。只是患者的情况,您也看到了,根本没办法上手术台。”

赵主任满脸无奈。

有些患者的身体情况不符合上手术台的标准,医生只能选择较为保守的治疗。

否则,患者万一死在手术台上,家属闹着让医院给说法怎么办?

就算家属不闹事,患者死在手术台上,对医院的多项评分都会造成影响。

包括主刀的医生也会遭受负面影响,甚至是惩罚。

这种‘赔本’的事情,自然没人愿意干。

“请脑外科的专家看过吗?”项主任拿着资料研究了一阵,脸色始终有些阴沉。

患者的伤势非常严重,体内伤情并未查明,救治带来了很大难度。

“急诊接诊后,就已经请了脑外与胸外、骨外三个科室的专家会诊。胸外的专家诊断后,认为患者的脾脏很可能破裂,其它脏器存在一定损伤与位移,病情危重。脑外的专家诊断认为患者的颅内存在出血,而且非常接近脑干部位,手术风险极大,难度极高。骨外的专家诊断后发现患者全身多个部位骨折,建议患者以后再择期手术。”

赵主任把情况介绍完,项主任只是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患者的伤势极重,很可能没有以后了。

想要积极抢救,也得医生有这个实力才行。

现在这个患者的情况,谁敢动刀子?

项主任只是重症医学科的专家,对于外科的事情,既不专业,也没这个手术能力。

“看看那个周灿走了没有!如果还在的话,请他到我的办公室,我想跟他谈谈。”

项主任考虑再三,最终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13床患者经过取栓后,体征暂时稳定了。

但是大家都明白,患者的病情仍在恶化。很可能连今晚都挺不过去。

高坠以后,经过抢救无效,然后死亡的患者太多了。

众人听到项主任这么说,皆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那个‘打杂’的护士则跑出去找人了。

“你们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干啥?刚才你们不是建议我请周灿一起会诊吗?现在我正准备做这件事情。至少听听他的意见不会有错。”

项主任面对众人的异样目光,多少有些遭不住。

只能主动解释了两句。

这些人更好奇的是周灿到底在那张纸条上写了什么?这才使得项主任的态度发生明显改变。

不过没人敢当面询问这件事。

周灿写完纸条后,并没有立刻离开省人民医院。他把卢副主任的一些基本情况跟卢汾说了。

按照省人民医院目前的救治方式,卢副主任恐怕很难挺过今晚。

周灿在考虑劝卢汾把卢副主任转院到图雅医院的可能性。

这种危重症伤者,转院本身就存在极大风险。

很多都没办法离开ICU。

卢副主任全身多处骨折,搬运移动,极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所以,这事非常棘手。

再说了,把人转运过去,万一没治好,图雅医院不就等于惹了大麻烦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