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806章

作者:江边鱼翁

“先生,您要探望的病人在那一床!”

护士看到周灿进入病房后,东张西望,她还以为周灿在寻找探望的患者。

因为进这里面的病人,都要把头发、指甲剪干净。

一个个全都变成了光头,有的病人更是身上捆满了绷带,像个木乃伊,确实让人很难分辨。

“哦,好的!”

周灿其实早就猜出较远处的那张床位很可能是卢副主任了。因为床的周围有多个医生,护士正在忙活。各种抢救措施正在使用。

有着‘阎王克星’美誉的项非主任正在担任着总指挥的角色。

他本人也在参与技术难度高的抢救工作。

“你只能站在旁边看着,千万不要干扰到医护们的抢救。”

护士担心周灿闯祸,提前打好预防针。

“明白。”

周灿朝着那边走过去。

因为他穿的是一次性无菌防护服,医护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是进入病房探视的家属。

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忙,自然没人理会他。

也就只有陪着他的这个护士,在旁边跟着。家属探视时,也必须有医护人员一对一陪同。万一有的家属手欠,不小心调动了其他病人的呼吸机、血液灌流机、血液透析机、监护仪器等等,有些行为足以对那些生命本就脆弱的患者造成致命伤害。

这也是为什么医护人员不喜欢让家属进入ICU探视的原因之一。

进来一个陌生人,这意味着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

大家的工作本来就已经够忙了,还要分出精力与时间去接待探视的家属,相当于给本职工作增加了负担。自然没人愿意。

周灿快要接近13床时,护士赶紧叫住他,让他别再过去了。

病床上,卢副主任的头发已经被剃光,可以看到后脑勺存在明显的外伤血肿。整个人的脸色看上去十分灰暗,毫无生气。

另外,他的右手以一种不自然的角度落在身侧,凭借周灿的诊疗经验,一眼就能看出来手骨肯定发生了骨折。

他的双腿血肿同样很利害,而且双腿应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骨折。

从这骨折伤,以及后脑勺的血肿,基本能够推断出卢副主任落地时的姿势。

应该是双腿先落地,然后身体失衡,巨大的冲击力,让他的身体摔倒在地。右手本能的想要支撑,造成骨折。倒地时,后脑勺磕在坚硬的地面上。

但是地面应该是平坦的水泥地之类。

如果地面是乱石地,或者头部撞击的地方存在棱角,很容易直接形成创口,流血。

只有撞击的地方是平坦的地面,才会形成这种较大面积的血肿伤。

淤血则是积存在皮肤内。

了解完卢副主任的坠楼摔伤过程后,周灿觉得把人抢救回来的希望大了不少。

根据解剖结构,人的后脑勺距离重要的脑组织更近。

即便在搏击与格斗中,一般也是禁止击打后脑勺与男性会阴两个部位的。这里属于要害部位。

后脑勺遭受重击,人容易昏厥,甚至直接死亡。

卢副主任受伤的部位,大概位于枕骨位置。

顶骨也受到了波及。

估计当时倒地的冲击力很大。

具体是不是双腿先着地,这个还真不好说。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小脑、大脑,甚至包括松果体,都有可能受到了剧烈撞击与破坏,至于颅内哪位地方出血?是什么性质的出血?这个仅凭肉眼根本无从知晓。

弥漫性出血的可能比较大。

当然,也存在颅内动脉破裂,单处或者多源性出血的可能。

周灿的目光看向监护仪器的屏幕与表盘,警报声此起彼伏,卢副主任的血氧、心率、血压、呼吸、脑电波,全部异常。

情况远比想像的要更加严重。

已经做了中心静脉压监测,上了呼吸机。

卢副主任的问题看似一大堆,但是只要找到真正引起昏迷的病因,或许大部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如果单从血压,或者是呼吸,血氧中的某一个问题下手,只会陷入一叶障目,乱花迷人眼的境地。

这是主治及主治以下级别的医生最容易犯的错误。

因为临床知识的运用能力有限,诊断时不能纵览全局,非常容易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一个十分狭小的范围内。

项非主任乃是省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教主级别人物,绝对的扛霸子。

他的诊断思维肯定远超主治级别。

临床经验更是丰富无比。

目前他指挥众人抢救的思路主要是对症治疗,努力提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稳定患者的心率,提升血压,辅助呼吸等等。

这也是西医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抢救思路。

哪个体征不好,我就帮你修正哪一项。

在紧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这也是最容易见效果的一种抢救方式。

如果时间足够,还有更高级的抢救方式。

那就是抽丝剥茧,寻找患者的真正病因,然后予以治疗。

比如卢副主任目前查出颅内存在出血,那肯定要想办法止血,降低颅内压等等。你光是帮助患者升血压,或者加大呼吸机的辅助力度,有点缘木求鱼的味道。

周灿站在不远处看着,隔着五六米远的样子。他的诊断思路已经直接锁定卢副主任昏迷这一项。

凭借他的抢救经验以及与众不同的逆向诊断思维,本能的觉得昏迷的病因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引起昏迷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种,病理生理引起的正常意识状态障碍。第二种,正常意识状态的微结构与神经递质变化。第三种,正常意识状态的主要神经结构。

卢副主任出现昏迷的病因最有可能是意识状态的主要神经结构。

比如大脑遭受创伤性破坏,脑干因为颅内出血而受到严重影响等等。

甚至颅内重要组织的供血出现问题,也可引起昏迷。

主要神经结构分为三部分,大脑皮质,丘脑弥散投射系统,以及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

其中大脑皮质在撞击中遭受破坏,这是首先怀疑的诊断方向。

大脑皮质以脑裂、脑沟为界,分成十几个脑回或五个脑叶。

它们中间由白质神经纤维连接,胼胝体则是连接两个大脑半球。

如果是弥漫性病变,非常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所以,周灿觉得第一个应该排查的就是大脑皮质。

可惜他现在只是以探视的亲友身份呆在这里,根本不可能让他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与辅检结果。

也就只能看到这些明面上的数据。

比如血氧指数,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等。

普通家属就算在这里也是看不懂那些仪器屏幕与表盘的。周灿属于专业人士,这才能够一目了然。

“先生,您的探视时间已经结束了,请出去吧!根据规定,家属进来探视,时间不能过长。因为这里面是无菌管理,您呆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增加病区出现细菌污染的风险。请您多理解。”

护士对他的态度十分客气。

她通过与周灿的接触,肯定能够感受到,周灿不是普通人。

“项主任,请问患者是什么时候做的中心静脉血压监控?”

周灿眼见马上就要走了,这时候,他从卢副主任的一些体征波动,以及最直观的目测结果进行快速综合诊断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卢副主任的昏迷很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现在需要紧急抢救,很可能与医生在操作中出现了一些细小的疏忽或者失误有关。

护士没想到周灿胆大包天,直接向这里地位最高的项主任提问。

吓得她的脸都白了。

她不知道周灿为什么能够认识项主任,而且提出来的问题,相当专业。

此刻,她最想做的就是赶紧把这位‘爷’给请出去。

“先生,请您立刻出去,别在这里干扰医护们对病人抢救。”

护士的声音中略微带着一丝愤怒。

估计也是敢怒不敢言。

事前都跟这位家属说得好好的,怎么这样不懂事呢?

这不是给她惹麻烦吗?

正在指挥抢救工作的项非主任,此刻有点恼火。因为他发现惯用的抢救手法,在这个病人身上似乎失灵了。他暗自猜测,病人的伤势可能太重。

高坠伤者的抢救本就困难重重。

各种体内出血,内脏受损,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查明。

更别提由于体内出血,内脏受损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了。

抢救陷入困境,这时候,探视的这个家属居然向他公然提出问题,打断了他正在进行的思考。他的心中腾地升起一股怒火。

不过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理智告诉他,轻易不能与家属起冲突。

他只是抬头淡淡的看了周灿一眼,然后语气冰冷的回答道“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护士,探视时间结束,请赶紧出去吧!”

显然,他并没有把周灿当回事。

在临床诊疗中,他经常会遇到一些‘百度侠’,‘科普帝’,拿着在网上、医学书籍上看到的些许医学知识来质问医生的操作。

对于这种类型的家属,没哪个医护人员不头疼。

很多情况下,遇到这类家属,大家基本上都是能够把病人推走就推走。实在推不起,多半会启动防御性医疗,以求自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