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778章

作者:江边鱼翁

雪燕主任听了后,脸上第一次露出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

身为科主任,所承受的压力比其他人大多了。

……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讨论,两人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并且言明由周灿来主刀。

介入手术、内镜手术,周灿确实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超高天赋。

而且他现在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

置入术与注射术都是五级,全部达到了副主任水平。做一般难度的介入手术,那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这次要面对的是一台难度极高的心血管介入手术,要是注射术与置入术能够再升一级,达到六级,把握会更大。

病人不可能等到他晋级以后再来治疗。

惟一的办法就是硬着头皮上。

好在这种介入手术的风险较低,最多就是失败了被打脸而已。

他与雪燕主任约定好,晚上七点左右开始手术。

选择晚上手术,主要是为了配合周灿的工作安排。

回到急诊科,周灿立刻投身到疯狂的手术中,自是不提。

此刻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杨治与蒲定东两人,已经开始先行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手术。

正常情况下,周灿上午坐诊,下午一点左右,手术团队成员们都会准时赶到手术室。

“周医生,您来吧!”

杨治正在给患者处理一个皮下脓肿。需要清创,蒲定东在旁边当助手。

乔雨与马晓兰一个提供器械,一个台下巡回。

看到周灿进来,他们都很高兴。

周灿是这个手术团队的绝对核心。

“没事没事,你好好做!”

周灿站在旁边看着杨治操作。

“你的技术更精湛,速度也更快。外面还有好多手术病人专门等着您来手术呐,我不能再耽搁时间。还是您来吧!等到下次不忙的时候,我再来慢慢操作。”

杨治的手术速度远不如周灿。

他可不敢占着茅坑不拉屎。

周灿刚才进来时,也确实看到外面有许多手术病人正在等候。预麻室都已经满了,外面走廊就更不必说。

“好吧,那你在旁边辅助。”

周灿接手以后,迅速把没有吸净的浓液吸干净,然后开始给患者清创。

脓腔清创的目的是去除感染的坏死组织,让患者迅速康复。

六级清创术,外加六级切开术、六级分离术,现在让周灿来清除这种脓肿腔,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手术刀在他手里变成了耍魔术的魔法棒。

所到之处,脓腔的坏死组织,感染部分的保留还是切除,都在瞬间决定。

刷刷刷!

刀刀到肉,血管完美避开,神经轻松分离,病变组织飞速切除。

【快刀法经验值+1,+1……】

他整个人进入了一种极其疯狂的状态。

有着六级清创术、切开术、分离术的支撑,他甚至不需要稳刀法来克制快刀法的魔性,也能保证患者安全。

这并不是第一次尝试,而是他的分离术晋升到六级后,就已经开始在小手术中有意识的尝试。

不断加以实践,进行探索。

稳刀法、快刀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者融合在一起使用。

到目前为止,恐怕还只有周灿一个人能将快刀法与稳刀法融合在一起。

就连许医生都做不到。

三种不同的刀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完全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进行。

术毕,耗时六分五十八秒,接近七分钟的样子。

“医生,我的脓腔清理干净了吗?可别又复发了啊!上次在县城医院做的手术,没过多久就复发了。”

患者打的是局麻,人一直是清醒的。

看到周灿接手替他手术,倒也没说什么。

只是周灿的手术速度实在太快了一点,让他难免感到狐疑。

杨治给他手术时,弄了近半个小时,这才切开脓腔,把里面的脓液一点点排净,吸出。

现在这个看起来比杨治更年轻的医生,居然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所有手术部分。实在有些让人不放心。

“你就把心放宽到肚子里,周灿医生乃是我们手术组的组长,由他亲自给你手术,比我给你做手术的效果好上十倍都不止。术后好好护理,相信你会体验到什么叫做又快又好的脓肿清创手术。”

杨治在旁边帮周灿说话。

虽有拍周灿马屁之嫌,不过说的基本上也是事实。

外面有很多患者真的是专门来找周灿做手术。

“要是您的术后效果好,可别忘了给亲朋好友推荐我们周灿医生哦!”

马晓兰也跟着说道。

“哈哈,好,好!只要手术效果好,我一定向别的夸赞你们的医术精湛。这次来图雅治疗,也是相信你们的医术才特意赶来省城找你们。”

患者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听到其他医生与护士都对周灿的医术有信心,他不由开心的笑了。

……

忙到七点多,周灿总算把所有的手术患者处理完毕。

除了收获大量医术经验值,还收获了一身的疲惫。至于想要收获患者的感激,得等到他们康复以后。

如果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并发症,他收获的就不是感激,而有可能是各种质疑与背地里咒骂了。

一般情况下,患者和家属当着他的面很少骂人。

最多有些人背地里向医务科投诉。

“周医生,能麻烦您再加一个班吗?分诊台来了一位六岁的女童,脸色紫绀,血氧饱和度只有61%,情况看着挺吓人的。”

急诊科的护士大多数与周灿都很熟。

他为人也亲切。

有时候,遇到一些危重患者,看到他,都会请他过去帮忙。

周灿基本上也是来者不拒。

“血氧那么低,上呼吸道查过了吗?”

氧气的获取,完全依赖肺部与上呼吸道。

孩子的血氧低到这种程度,首先考虑的就是上呼吸道堵塞。

比如前不久刚救的那个花生米卡喉的婴儿。

“今天是谢医生值夜班,他的经验有限,把该查的查了一遍,暂时没找到病因。我特别担心那孩子出事,所以请您过去看看。”

“行,先过去看看吧!”

周灿跟着护士来到分诊台,看到一对相当年轻的父母,带着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求诊。

小女孩目前已经脸色与嘴唇深度绀紫,包括身上的皮肤也是如此。

十分吓人。

患者的母亲一只脚是跛的,站在那儿,身形明显不自然。

周灿立刻意识到,患儿的母亲很可能是一位腿部残疾人士。

患者的父亲高高的个子,形体正常,脸上充满焦虑。

周灿挤上前,谢医生立刻像是见到了救星一样。

“周医生,这个孩子的血氧只有六十左右,但是并没有发现异物卡喉之类。请你帮忙看看。”

对于一些成长慢的医生,哪怕工作五六年,遇到这类急病例,危重病例,仍然会慌得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因为有时候,患者的死亡只在一瞬间。

“孩子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周灿已经开始查看孩子的情况。

能够看到她的胸膛在呼吸时有塌下去的表现。

说明吸气非常费力。

小女孩长得眉清目秀,静静的躺在平床上,一双灵动的眼睛天真无邪的看着周灿。

此刻,在这个小女孩心目中,这些穿白衣服的医生与护士,就是救她的天使。

“唔唔……啊啊……”

患者的父亲双手比划着,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

原来这是一个哑巴。

周灿看向患者的母亲。

“吚吚……”

她同样是哑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