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621章

作者:江边鱼翁

抓着孩子的胳膊,微微转动找准骨位后往上一托,就给他接回去了。

“啊……好痛,好痛……”

小男孩痛得哇哇大叫,眼泪都给痛出来了。

周灿正骨的手法自认为已经不差,马上就能达到主治中等水平了。即便是一些难度稍高的关节复位,他也能胜任。

此刻,小男孩哭成这样,让他微微有些错愕。

到底是这个小男孩太矫情,还是正骨过程中有这么痛?

刚才接骨时用的是暗力,自问用力并不大。

“医生,我儿子这手接好了吗?”

家属看到孩子痛成这样,也是格外心疼。

“小朋友,把右手往上抬,抓这只笔!”

周灿测试孩子的情况。

小男孩试着抬右手,只是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右手却是成功抬起来了一些,并且把笔给抓住了。

“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不过他的肩关节刚复位,需要养一段时间,我给他打个绷带,把手臂吊在脖子上。一个月后再来复查。”

周灿看到小男孩的右手已经能够抬高,并且握物,根据经验,关节复位已经成功了。

给孩子弄了个吊手臂的绷带窝,然后又开了钙片,让其回去休养。

由于小男孩一直在喊疼,有些哭闹,周灿本来还准备建议小男孩的母亲做个腰部的正骨复位。见这情况,也就没有再开口。

孩子的父母临走时,特别心疼孩子。

甚至都没有对周灿说一声谢谢。

对此,周灿倒是无所谓。

坐诊的时间长了,什么样的家属都会遇到。

他有些疑惑,这个小男孩的肩关节明明已经接回去了,为什么还会痛得利害?

这个病童刚离开,又有新的患者进来,周灿根本没时间思考。

“医生,请您给看看,我们孩子老喊着头痛,吃完东西很容易呕吐,请您帮忙看看。”家属抱着的孩子是个四岁左右的男童。

孩子被大人抱着,也不怎么爱动,显得格外瘦弱。

周灿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脑形似乎有点问题,显得格外狭长。后脑勺,正常孩子都是圆圆的,这个孩子却像个加长版的桃子。

“发生这种事情有多久啦?”

周灿开始询问病史。

同时还特意观察了一下孩子父母的情况。

带孩子来看病的是孩子的父亲,还有爷爷奶奶,唯独不见孩子妈妈。

这一家人的穿着也是比较差,一看就是地摊货,款式老旧,衣、鞋的材质都很差,还显得旧。别看衣服洗得干净,但是衣领、袖口,都已经泛白,起毛。

膝盖、肘关节等部位,则是磨得发光发亮。

说明至少穿了好几年,才能磨损成这样。

“孩子生下来大概一岁多,就显得有点与普通孩子不一样。老爱哭,吃东西也吃得特别少,秀气得像个小姑娘。还有他的脑袋,越长越长,像是多了一块。您说是不是平时睡觉时侧睡过多造成的?这孩子打小就不喜欢躺着睡。”

孩子的奶奶在旁边描述着病情。

“这孩子一直是您在带吗?”

周灿问道。

“是的哟!娃儿的妈妈,在他半岁的时候就因为跟娃儿的爸爸吵架,离家出走喽!后来就再没回来过。就没见过那么狠心的娘。”

孩子的奶奶说完后,忍不住数落着儿媳妇。

孩子的父亲抱着儿子,一声不吭。

每个离婚的家庭都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无法调和,其中最大的祸端,应该就是与公公婆婆挤在一起住。

婆媳间的矛盾是天然的。

特别是一些婆婆十分强势,平时看到儿媳妇吃个零食或者买件新衣裳,就跟刨了她祖坟似的。什么败家娘们,好吃嘴儿,数落个不停。

儿子与儿媳妇吵架了,则总是不问清红皂白站在儿子一边。

帮着儿子一起对付儿媳妇,因为儿媳妇是娶进来的外姓人嘛!

甚至有些婆婆为了确立自己在家中的权威,有着给儿媳妇立几个下马威的陋习。就是故意挑儿媳妇的刺儿,然后一顿责骂,逼着儿媳妇低头认错。

如此几次之后,儿媳妇自然就不敢再与婆婆对着干,对婆婆百依百顺。

实际上,这种落后愚昧的思想在古代或者刚解放那会儿确实行得通。因为那时候需要儿媳妇帮着家里干活。有的懒媳妇,就得治。

古代的女子地位低下,被夫家休了以后就没地方去了。只能默默忍受。

刚解放时,女子离婚被视作是一种耻辱。即便婚姻过得不幸福,也不会轻易离婚,而是默默忍受。

到得现代,妇女已经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女大学生遍地都是。甚至女研究生也有不少。

从国家干部到公司高管,都有妇女的身影。

工厂、超市、各种大小企业,女子甚至比男人还要更吃香。她们完全能赚到钱,养活自己,再也不必依靠男人。

这种情况下,她们对婚姻的期待也就高了许多。

婆婆、公公、丈夫、丈夫的姐妹若是欺负她,稍有个性一点的,直接就会离家出走,甚至离婚。

周灿只是一个医生,不会去管别人家的家事。

但是从孩子父亲的沉默,孩子奶奶的强势能看出来,孩子的妈妈在这个家的生活肯定好不到哪去。若不是逼不得己,哪个母亲又会轻易抛下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呢?

“孩子主要就是头痛与呕吐是吧?”

“对!以前还只是偶尔呕吐,现在只要一吃饭就特别容易呕吐。”

孩子的奶奶答道。

周灿给孩子做完了体格检查,又简单询问了一些病症病史,然后开了检查单。

“初步怀疑孩子的颅骨可能存在问题,也就是常说的狭颅症,你们先带孩子去做检查。他这个情况,很可能需要住院做手术,这一点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狭颅症是由于一条或者多条颅缝早闭,导致大脑发育异常。

发病率较低。

有些儿童不需要治疗,有的儿童需要手术治疗。

眼下这个病童,情况正在一步步恶化,不积极治疗,甚至可以有生命危险。

“要住院做手术啊?可不能故意吓唬我们哦!”

病童的奶奶对周灿的话有些半信半疑。

一方面看周灿太过年轻,另一方面,她肯定听过不少医院很黑的新闻,对医院不信任。

医患矛盾与医患间的互不信任,是目前医疗行业最大的一个隐患。

它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正常诊疗工作,还有许多患者生病以后,不敢轻易上医院。怕挨宰。

“先去做检查吧!到时候看看情况再说。”

周灿也不与家属争辩。

专家们一天可以限号三十个,甚至二十个号,十个号。

他一天的门诊量高达一百以上,还真没多少时间与家属争论什么。

坐门诊这么长时间,他总结出来一条经验,尽可能花最短的时间引导患者接受最合适的治疗。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家属拿着检查单走了,病童的父亲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像个机器人。

很多人都说慈母多败儿。

实际上,强势的母亲更容易教出人格有问题的孩子。

慈祥的母亲,只要不对孩子太过溺爱与骄纵,反而能让孩子的情商更高,智商也会更强,孩子还会富有爱心。

家属带着病童离开后,外面的导诊护士推门走了进来。

周艳青反手关好门,向周灿打小报告。

“周医生,那个右臂脱臼的男孩父母出门后,骂您沽名钓誉,质疑您的医术不行。”

“没事,嘴长在他们身上,让他们骂吧!你继续叫一下位患者进来。”

周灿听了后,心里肯定会有些不舒服。

但是这种寒心事也不是第一次经历,所以他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

坐诊继续进行,一个个患者经他诊断后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接近中午十二点的样子,女记者暮螓还真把那个白血病孩子接过来了。

孩子的爷爷跟着一起来的,拐着一根自制的简易拐杖,脚上穿着破旧的鞋子。裤腿被拉上去时,隐约可以看到小腿上有着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疙瘩。

这是下肢静脉曲张。

很多干力气活太多的中老年人身上非常容易出现。

不治疗一般没什么大碍。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孩子的爷爷奶奶平日里生活很是清苦。地里、山里的力气活怕是没少干。

“周医生,孩子带过来咯!”

暮螓笑着对他说道。

“行,我来安排。”

周灿倒是一点都不推脱。小男孩七岁左右,瘦瘦的身形,脸色晒得黝黑。嘴唇看上去有些苍白,他的指甲同样没什么血色。

身上穿着单蔳的衣服,膝盖等位置打着补丁。

小男孩的眼神有些怯怯的偷偷打量周灿。他的眼神却是十分清澈。

山里的孩子大多淳朴、天真灿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