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337章

作者:江边鱼翁

众人不相信这个结果。

柳老那一组,现在总共才三位正式医师,其他的规培、实习根本不算数。三个人既要管理病房,又要坐诊,还得干其它事,就算一天不吃不喝不睡,恐怕都做不了这么多台手术。

“你确定没弄错?一天完成二十一台手术,这个数量已经很恐怖。”

杨青像其他医生一样,同样怀疑这个结果的真实性。

华夏做手术最多的医院是郑州某医院。

图雅的年手术量,也就相当于人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当时我也不太相信,后来经过多方比对与查证,可以确定这个数字没有弄错。”

汪医生还专门求证过,手术量不可能弄错。

得知这个数字正确无误,杨青手下的医生们再次发出热议声。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们纷纷猜测着其中的原因。

“哼,三个正式医生一天完成二十一台手术也没什么嘛!平均下来,每个人七台手术而已。”杜冷还真是无知。

对手都已经这般强大了,他竟然还满不在乎。

他压根不知道手术的复杂性与艰辛。

出现这种有失常理的错误认知,也不能完全怪他。

就好比一个人出生在大富之家,天天吃着大鱼大肉,突然有一天听说别人也能顿顿吃肉,他觉得这很正常。

杜冷自打进入外科开始,无论在哪个科室规培或正式工作,都受到了主任医师们的热捧。

他参与手术的一些简单部分,自然而然觉得做手术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难。

“杜医生有所不知,二十一台手术并非全都是简单的一级小手术。而有可能包括二级手术,甚至三级大手术。如果是三级大手术,至少需要一位副主任医师带一位正式医师当助手,才能完成。二级手术同样需要两名正式医生同时配合。”

汪医生真不知道杜冷是怎么想的。

要不是人家地位特殊,他恐怕都懒得解释。

“你要取平均值的话,至少需要以两人为单位。二十一台手术,他们只有三个正式医生,意味着两人组成的手术小队,需要完成至少十台手术每天。这个量,我们小组没有人能达到。”

很多三四级手术,一天能够做上两台就已经是极限。

“个人认为,两名正式医师一天的手术总台数六台左右已经是极限。三级手术最多只能有一台,如果有两台的话,极限就是两台三级手术/天。”

这才是符合实际的算法。

至于杜冷的算法,完全就是脱离实际的想当然。

“宋医生,你本来是柳副主任那一组的人,对于柳主任组内的情况应该比谁都清楚。能分析一下柳主任所在小组的手术完成量不减反增的原因吗?”

杨青抬眼看向坐在最末位的宋泽。

此刻,这个新招进来的主治医师,似乎有了一点用处。

可以通过宋泽摸清楚柳主任小组的底细。

“柳主任这几天是不是新招收了厉害的医生?”

宋泽询问汪医生。

“谁会到他们那组去啊!要加入,也是加入我们这种优秀小组。”

汪医师的言语中,对柳老所在的小组充满轻视。

不单单是他,几乎所有医生都唱衰柳老那一组。

“如果没有招收厉害的新医生,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柳主任组内的规培医生周灿,是一个最大的变数。此人虽然只是住培阶段,但是手术实力之强,已经与主治医师没什么区别。柳主任手下有两大干将,分别是何汉升与周灿。”

宋泽曝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周灿的手术实力不弱于主治医师,知道的人并不多。

“你的意思是,问题出在那个周灿身上?此人的名头,我倒也听说过。据说每进入一个新的科室规培,都能掀起轩然大波。只是仅凭他一人,也不可能帮柳主任的小组完成这么多台手术吧?”

杨青不认为周灿能够有那么大的力量。

杜冷听到周灿被各位医师猛夸,心中很不是滋味,脸色也变得有些僵硬。

两人就像宿敌一样,还是不可避免的开始了正面交锋。

“具体原因,我今天想办法查一查就清楚了。”

汪医师的本事不是医术有多厉害,而是打探消息的手段一流。

他相信肯定能查出柳老的小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台手术?到底是哪些人做的?

“不必等那么久,我现在就可以打电话问一问。尽管我离开了柳主任那一组,但是有什么事,还是能够轻松通过熟人打听到滴!”

宋泽努力体现着自己的价值。

杨青对他投来赞许的眼神。

他也不迟疑,果断拿出手机打电话。

经过一番询问,宋泽把打探到的消息向杨青汇报。

“听说大量手术都是周灿完成的。”

这种事其实也瞒不住。

只要有柳老那一组的熟人,很容易就能打听到。

“他一个规培生完成大量手术?质量有保证么?”

杜冷忍不住提出质疑。

这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听到周灿在柳主任那一组立下赫赫战功,而他这个超级人才加入杨青所在的小组后,表现却有些差强人意。

这对杜冷其实是很不利的。

杨青与其他医生嘴上不说,心里却会有个比较。时间稍长,杜冷就会被人嫌弃和轻视。

至少会听到一些背后议论他的闲言碎语。

“手术质量还真不好说。他只是一个规培医生,本身的手术功底就比较浅,快速手术势必会造成马虎。手术质量自然堪忧。”

宋泽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可能担心将来被打脸,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周灿平日里的手术表现相当优秀,无论是解剖还是缝合,方方面面的外科医术都很强。”

这话算是比较委婉了。

周灿的外科医术何止是很强?

简直就是超级强悍。

“如果只有量,却忽略了质,那就不足为虑。这事先在暗中关注就好。”

杨青听了宋泽的分析后,也是比较认可。

按照常理,规培医生本来就没多少手术经验。就算周灿特别优秀,终究有限。

他一个人一天做十几台手术,那质量能有保障才怪了。

“宋医生今天表现不错。你来我们组也有几天了,对组内的环境应该有了一定熟悉与了解,以后跟着阳副主任一起出手术吧!”

杨青的领导能力相当高明。

宋泽对这个小组表现出忠诚,他也不含糊,立刻给予一些适当的好处。

“谢谢杨主任!谢谢阳主任!”

宋泽大喜过望,连忙表示感谢。

两位主任的姓氏同音不同字,级别相差半级。

宋泽这人说话八面玲珑,阳副主任的副字愣是被他很自然的去掉了。

杨青可以喊阳副主任,但是他不行。

职场中,称呼副职领导时,有些菜鸟或职场直男,一口一个副主任、副科长叫得欢快。领导表面上不说什么,但心听在耳中却像如梗在喉,很不爽。

这个不懂事的职场小白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

坐冷板凳算是轻的。

碰到个心眼小的领导,小鞋让你穿个够。

宋泽加入杨青的小组后,并不受待见,地位很低。现在让他跟着阳副主任医师出手术,他这个主治医师终于不用再像新人一样到处打杂了。

所以他特别高兴。

人嘛,在职场中的一个小进步,也足以令人振奋和激动。

因为往上爬实在太难了。

竞争激烈。

领导拉你一把,立刻就能向上爬一大截,这种感觉特别棒。

“好了,咱们的眼睛可不能光盯着别的小组看,打铁还需自身硬。先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才是王道。”

杨青主任说完后,率先站起身。

“都干活去吧!”

一个小组的稳定运转,需要方方面面的衔接到位。更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

……

周灿在手术室内疯狂的完成着一台台手术,不断创造历史新高。

从最初的一天六台,到昨天的一天十六台,可把柳副主任等人高兴坏了。

几个规培与实习生,更是把周灿当成了心中的楷模。

如此可怕的手术速度,让人叹为观止。

周灿的多门医术,经验值开始快速暴涨。

与以前在急诊科不同。

那时候受到大外科的谢主任打压,限制了他的手术准入资格,只准他做一级手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