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302章

作者:江边鱼翁

这一个多月,每天的睡眠时间没有超过四小时。

经常顶着两个大大黑眼圈上班。

不知情的同事,还以为他与女朋友纵欲过度。

只有他自己明白,这一个多月是怎么过来的。只要下了班,第一时间扑在书海中、题海中。

就连快刀刀法的练习都不得不临时中断。

因为时间太紧迫了。

要是医综考不过去,拿不到医师资格证,对他的前途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对他接下来的成长也会极为不利。

事情分轻重缓急。

最重要的事情肯定要优先做。

等他考过去了,拿到了双证,那就真的算是熬出了头。

到时候,他将不再是医士,而是医师。

有了处方权,后面剩下的一年规培,与现在完全是两个形态。

现在就连开个医嘱都得写上级医生的名字。

地位比实习生其实高不了多少。

写病例想要钱,想屁吃。规培生本来就只有基本工资与少量的加班费。做手术的提成啥的,那更是想都不要想。

如果这次考不过去,至少被耽误两年时间。

而且据前辈们分享经验,第一次考不过去,第二次也很难考过去。

所以,他就算舍了这条老命,都要拼一拼。

考过去了,也就没有辜负雪主任对他的帮助。

花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帮他选题、选知识点,更是经常指导周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她对周灿的帮助太多了。

……

从心胸外科结束规培后,周灿又进了消化科。

消化医学正好是他的一个知识短板,在这个科室规培两个月,对于他的医综第二考肯定会有极大的帮助。

可能是因为周灿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

所以当他到消化科报到的第一天,直接就被一位姓贾的主任医师调到了他那一组,由他亲自带周灿。

享受到这等特殊待遇,周灿感到十分高兴。

他进前面那些科室规培,几乎每进一个新的科室,都得从零开始。

努力去争取一些表现的机会,然后获得上级医生的赏识与信任,一点点打开局面。

这次进消化外科,直接由一位主任医师亲自带他,可以为他节省不少时间。

从第一天开始,就能进入高效的学习模式。

办公室内,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贾主任,身材削瘦,面容清朗,双眼明亮,透着和善的光辉。

这是贾主任给周灿的第一印象。

年龄大的主任医师,很多都是医院返聘回来的。

医生的培养周期太长了。

好不容易培养三四十年,正好各方面的本领都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然后到了退休的年龄。这非常可惜。

对医院,对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于是,也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返聘制度。

主任医师们退休后,只要不是水平太菜的,医院一般都会提前打好招呼。交代这些主任医师别被其它医院聘走了,由本院返聘他们,请他们回到原岗位继续工作。

大多数医生对于工作了几十年的医院,有着很深的感情,基本上都会答应。

贾主任把周灿单独叫到办公室,肯定是有话要谈。

“小周,知道我为什么在你进消化科的第一天,就把你调到我这一组,亲自带你吗?”

贾主任微笑着问他。

“不知道。还请您示疑!”

周灿表现得很是恭敬。

“因为普外科的柳副主任跟我是好朋友,他亲自打的招呼。他说你是一根好苗子,医术方面有天赋,医德也是非常好。让我一定要好好培养你。”

贾主任把这件事情说出来,用意应该不是为了让周灿感激柳副主任。

而是让周灿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培养机会。

“柳老对我实在太好了!没想到我离开普外一年多,他仍然记挂着我。”

周灿听了后,心中极为感动。

医生队伍中,可能有心眼坏的人,可能有人为了金钱,为了利益,舍弃了良知与医德。但是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好的。

他们为了救治患者,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第189章 决定医生地位的三要素,贾主任走眼了?

“柳主任与我聊天时,不止一次提起你。当初他答应过要收你为徒弟,亲自教你。奈何几大科室挑选全科规培生时,你被急诊选走。你也清楚,科室间竞争非常激烈,利益交错。老柳只是副主任医师,处于不上不下的地位,他没能力把你从急诊科要过去。”

贾主任与柳老的私交看来非常不错。

否则,两人也不可能聊这些话题。

柳老在普外科的地位还算可以,但是放到整个图雅医院,可能就有些排不上号了。

这年头,学术方面没什么建树的医生,即便诊疗经验再丰富,地位一般不会太高。

医生的地位由三个关键要素决定,第一,手术能力或者是诊治能力。会治病,能攻克一些疑难杂症,在某一领域极为擅长。

这种医生往往都是某一领域的名医、专家。

他们的影响力很大,可以为医院拉来大量求诊的患者。

这样的医生属于医院的旗帜,地位超然。

哪怕学术不咋地,依然不影响他们在医院与行业内的地位。

第二种,学术成就斐然。

发表的重要期刊、核心期刊论文有很多,其中至少有一篇在行业内掀起了哄动性的影响。甚至引领行业潮流,开创先河。又或者科研成就极为突出。

这种医生往往担任医学院校的高级教学岗位,基本都是三级教授起步。

最为普通常见的也是三级教授。

至于能混到一级教授者,往往都是院士级别。

他们不但在医院的地位极高,即便在学术界,在社会上的地位同样很高。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医生不管是不是那块料,都要花费大量时间钻研学术的原因。

自古以来,便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规律。

医生这个行业同样适用。

第三种,行政职位高,或者上面有人。

这个不解释。

即便再牛的医生,在这类人面前都是个弟弟。

当然了,大家一般都是互相尊重,和谐相处。

柳老的学术成就一言难尽,手术能力也只能说是水准之上,诊疗经验丰富勉强算是一个优势。只是到了副主任级别,哪个医师的经验不丰富?

所以,柳老在医院的地位比较差。

完全没法与武白鹤、殷化、胡侃这样的大佬相提并论。

以他的地位,想要把急诊科选定的一个全科规培生调走,还真的是有心无力。

当初在手术室,柳老也只是随便说一句,要亲自培养周灿。

就连周灿都没敢太过当真。

没想到说的人始终记着这句承诺。

“老柳请我来教你,也算是间接兑现了当初对你做出的承诺,这个希望你能理解。”

贾主任又对他说道。

“我理解!谢谢柳老始终记着我这个小人物。谢谢您愿意亲自教导我。”

周灿很认真的表明态度。

“从今天开始,无论我是坐诊,还是给患者做手术,又或者查房,你都可以跟在我身边。只要你有能力,随时可以上。有不懂的,可以直接问我。”

贾主任这意思,基本上就是告诉周灿,会全力带他。

而且给予周灿最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这种待遇是任何一个规培生想都不敢想的。

对于规培生来说,能够得到一位主任医师的赏识,就已经是撞了大运,祖坟冒青烟。能够得到主任医师的全力栽培,概率跟买彩票差不多。

“咚咚咚!”

这时,一位相当年轻的漂亮女医生站在门口敲了敲。

“贾主任早呀!您现在方便过去查房吗?”

女医生微笑着问道。

“我马上就过去!秋虹,我新收了个学生,他叫周灿,刚轮转到消化外科的规培生。以后他有什么不懂的,你多帮帮他。”

贾主任与这位女医生显然很熟。

介绍完,他又看向周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