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260章

作者:江边鱼翁

幸好已经问到了不少关键信息,这一趟的收获还行。

“新手医生勤学好问是好事,但是要注意适度。我们主治医师往往都很忙,没几个愿意花费业余时间来解答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

池医生对周灿说这些话,更多的是一种警告。

没什么恶意。

就只是告诉周灿下次别再这么孟浪,随便打扰上级医生是很招人厌恶的事情。

周灿没有与他争辩什么。

而是道了一声谢,迅速离去。

现在已经基本锁定那位患者的病灶就在小肠内。

具体病因嘛,经过一项项排除后,他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会不会是寄生虫?而且这个寄生虫不在大肠内,躲在小肠内。

【病理诊断经验值+1.】

经验值都已经到账,说明他的诊断是对的。

想要最后的确诊,还得进一步给病人做检查。

周灿一阵兴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患者的诊断,终于又向前面迈进了一大步。

此刻,病因已经基本明确。

病人的小肠内有着寄生作祟。

至于怎么个作祟法,还能进一步辩证。

病人的大便已经做过常规化验,有寄生虫的话,一般都能查出来。最少能够发现虫卵。

可是做大便常规时并没有发现寄生虫或虫卵,那就说明寄生虫很可能是躲在小肠内一边疯狂吸收病人的营养,然后一边产生能够令大肠出血的物质。

既有可能是幼虫,也有可能是某种能够刺激肠道出血的激素、有害物质。

考虑到患者是弥漫性出血,而且集中发生在结肠段。

周灿更倾向于寄生虫潜伏在小肠内,从肠液中吸收它们需要的营养,然后排出能够让大肠出血的刺激性有害物质。

小肠液进入大肠后,盲肠段因为很短,再加上功能与小肠比较相似,它主要吸收小肠没吸收干净的营养,还有杂质。

那些小肠液在盲肠呆的时间较短。

反倒是结肠长达1.1m。当食物经过胃、小肠到达结肠后,它分泌一些碱性物质保护肠道黏膜、润滑肠道。同时吸收水、钠等电解质。

食物残渣到达结肠后,经过水分吸收而缓慢形成大便。

随着结肠的不断蠕动,大便排往直肠。

最终经肛肠与肛门排出体外。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肠内排出来的液体,呆在结肠段的时间最长。

而且它还有着将粪便从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会造成肠壁出血的有害物质被肠壁吸收,于是造成毛细血管扩张,弥漫性出血。

诊断思路到得这一步,已经十分清晰和明确。

那种有害物质,会造成大肠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症。

可能因为刺激性不是特别强烈,所以只是造成轻微的慢性出血。

【恭喜你成功诊断一例超高难度病例,病理诊断经验值+100。】

到得此时此刻,真相大白于天下。

周灿用力握拳后,扬了扬手臂。

内心极为振奋。

他不但获得奖励100点病理诊断经验值,还能救一条人命。

这件事情做得太有意义了。

既然已经确定是寄生虫,并且在小肠内作怪,服用打虫药应该能够迅速让7床病人的消化道出血止住。

虽说现在病因已经诊断明确,但是怎样让上级医生相信,还是一个问题。

上级医生用药极为谨慎,病人本就已经身体虚弱至极,万一出了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他决定先打电话给上级医生胡一八。

初入重症医学科,周灿只与胡一八熟悉点。

摸出手机,还好下班的时候存了胡一八的电话。

直接拨打过去。

响两声,电话就被接通了。

“哪位?”

看来胡医生并没有存他的号码。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医生们心里其实瞧不起上头有人打招呼的‘关系户’。

周灿比那些有背景没本事的关系户要强得多。

至少是凭实力得了邺副院长的栽培。

可是在胡医生眼里,地位仍然很低。

“胡医生您好,我是今天刚分配到您手下的规培生周灿。”

周灿用很谦卑的姿态介绍着自己的名字。

“哦!是小周啊,有事吗?”

胡医生的态度依然温和。

“我经过努力辩证,又请教了上级医生,好像找到了第7床位患者的出血原因。”

周灿知道自己的资历浅,不扯两个莫须有的上级医生当虎皮,恐怕很难让胡医生相信。

“呵呵,这么快就找到出血原因了?说说看。”

胡医生显然没太当回事。

甚至觉得周灿有点急功近利,刚进重症医学科就想着立功。

7床的病人经过了消化内科的多位医生会诊,包括主任级的医师。住进ICU后,胡医生、石医生,本科室的主任医师全都了解过病人的病情。

这么多人没一个找到出血原因的。

周灿刚到重症医学科第一天,就告诉他,已经找到了病人的出血原因。

胡医生只感到这个小伙子有些幼稚、肤浅。

当然,他并不会当面点破。

“我找这位患者的主治医师夏医师了解过情况,患者主要是结肠段弥漫性,广发性不明原因出血。每次出血的点位都不同。可以排除各种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疾病。经过辩证,我们认为患者的真正病灶很可能在小肠内。而且有可能是寄生虫的排泄物导致大肠内壁毛细血管扩张症,最终引起出血……”

周灿自然能听出来,胡医生对他的诊断结果并不重视。

他依然努力讲述着诊断思路。

甚至包括去找过夏医生也说了出来。

“嗯!你们的诊断意见我会重视的,现在已经下班了,有什么问题,我们明天上班再讨论吧!”

胡医生这话纯粹就是套话。

敷衍的成分居多。

“患者的情况危重,如果能够早点确诊,并且使用药物治疗,肯定会有重大意义。您看今天能处理么?”

周灿硬着头皮问道。

听胡医生这语气,肯定没当回事。

好不容易把病因诊断出来,上级医生不信任,后续的治疗没法落实。

这让周灿极不甘心。

经验值系统的奖励都已经到位了,他的诊断肯定没错。

没想到卡在了上级医生这一关。

“小周啊,新人最忌急功近利,一定要沉稳些。住在ICU的每一位病人都是生命垂危,按照你的说法,很可能需要使用杀虫药。所有的杀虫药都属于打药,对身体会造成一定影响。正常人可以耐受,甚至察觉不到什么症状。但是危重症患者,一点点对身体的不利影响,都有可能被成倍的放大。”

“你说是寄生虫在小肠内作祟,不能光凭推断呀!得有科学的诊断依据。仅靠着推断就给危重症患者使用杀虫药,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没有哪位医生能够承担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胡医生很是委婉的把他批评了一顿。

这些话说得都在道理上。

理是这么个理。

但是什么事情都按规矩办,按流程来,未免有些教条主义。

这种武断式的做法,肯定会延误病人的救治。

“当然啦,你的这种敢于探索,勤于钻研的精神是非常值得鼓励的。7床的患者诊治,咱们明天再谈,现在医院的常规科室都下班了,也没法开展工作。早点休息吧!”

说完,胡医生挂断了电话。

周灿愣在原地。

满心欢喜和兴奋,被一盆冷水浇头。

深呼吸两次,调整好心情,他决定不撞南墙不回头。

直接去重症病房的值班室找那位沉默寡言的石医生。

这么做,需要巨大的勇气。

因为最终很可能事情办不成,碰一鼻子灰。

人要脸,树要皮。

被上级医生持续拒绝、批评,相信没哪位医生愿意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