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222章

作者:江边鱼翁

做穿刺或者留置针头,一定要在穿刺之后观察血液颜色。

如果是暗红色,多为静脉血。鲜红色,富含氧分,血液颜色鲜红。

只要看过几次,很容易区分。

“哎呀,温主任,您快帮我看看,是不是穿刺错啦!”

她一副受惊表情。

“可能刺到静脉血管了。我来吧!”

温主任的语气很温和,没有任何责备。

这种表现,让周灿对这位温主任的印象大打折扣。

并不是每位主任医生都是作风正派、严谨。

像欧医生、急诊科的许医生、骨外科的申主任这种作风严谨,刚正不阿之人终究只是少数。

特别是近年来蒲田系医院的大举入侵,快速发展。

很多医院的科室都被承包给了蒲田系医生来经营。那些人,一个个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偏偏因为那些人特别能创收,把病人当成提款机,他们用钱开路,在华夏已经成为了医学界一颗难以清除的巨大毒瘤。

更可怕的是,原本自视清高的医生们,纷纷被拉下水,甚至仿效。

过度医疗、没病说你有病、一入医院就是各种不必要的检查、手术开出一大堆的耗材、用药专挑贵的,不能医保报销的开。

甚至诱导病人购买各种毫无药用价值的营养品。

这些行为已经扩散至整个医学界。

无数的病人深受其害。

周灿也不敢肯定温主任一定作风不正。但是手下的女医生把病人的静脉刺破了,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本身就非常不合常理。

除非这个女医生是他的女儿,那才有可能如此宽容。

正常情况下,手下医生操作失误,主刀就算不会破口大骂,警告两句,那是必须的。

温主任的目光一扫,落在周灿身上。

因为手术间内,就只有这个陌生的年轻医生不属于他的学生。干杂活,肯定优先叫这种人干。

“你把病人的另一条大腿根部净一下皮!”

那条大腿股动脉穿刺失败,短时间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换一条腿。

周灿老老实实的上前为病人净皮。

这种事,他干过无数次。

相当熟练。

“温主任,可以了!”

他净皮完毕,退下了手术台。

这个位置肯定不可能给他一个规培生站着。

温主任亲自实施穿刺。

一针下去,这回穿刺成功了。但是周灿看过对方的操作手法后,暗自摇头。

好歹是一位主任医师,按理说,穿刺水平至少也在副主任水平以上。

结果,刚才那一针的水平撑死了也就是主治下等水平。

怪不得带出来的女医生那么差劲,当师父的都只有这个水平,学生能厉害到哪去?

“看到了吗?穿刺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穿刺过深过浅都不行。”

温主任成功完成穿刺,脸上略带一丝得色。

接着,利用导管从股动脉进入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弓,最后进入动脉瘤囊内。

整个过程虽然有些波折,但是还算顺利。

“下面进行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微导管导入弹簧圈充满动脉瘤内部空间。要完成这个步骤,非常考验一位医生的置入术水平。”

话落,他已经开始导入第一个弹簧圈。

可以清晰的在显示屏上看到整个操作情况。

那个弹簧圈的导入并不顺利。

卡在动脉瘤颈部,始终不得其入。

温主任的额头开始冒汗。

“弹簧圈的置入确实不好操作,我练了十几年,也才略有小成。”

他努力解释的行为,更像是在挽回面子。

其他人皆在认真观看学习。

没人敢说话。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温主任的脸色开始涨红。

尴尬和凝重、紧张的气氛在手术室内弥漫。

周灿全程观看,他觉得如果能给他一个上手的机会,应该有把握把弹簧圈置入动脉瘤囊内。

不过这时候主动请缨,只会被温主任骂个狗血淋头。

人家当主任的置入不成功,你一个规培生上前说,让我来试试,怕是没哪个主任能忍得下这口气。

第144章 弹圈怎么不听话呢?六秒完成,惊艳全场

此刻,便是傻子都明白,他们心目中最强的温主任遇上了难题。

病人的动脉瘤颈部太过狭窄,弹簧圈想要精准置入目标位置,因为受制于导管的灵活性,最终大打折扣。

温主任当着学生与外组医生的面,已经是骑虎难下。

人要脸,树要皮。

有时候受到虚誉所累,为了保住面子与威严,可以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温主任一咬牙,决定胆子大点,搏一把。

直接把弹簧圈从导管内放了出去。

这种特殊的弹簧圈放入目标血管后,通入直流电,弹簧圈吸引带负电荷的血液成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发生电凝。

最终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

同时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部分因电解而溶断,弹簧圈解脱留于动脉瘤内。

没有送到理想的目标位置,圈位也不正,强行放出。

后果就是弹簧圈没起到该有的作用。

要知道,病人现在的动脉瘤已经破裂,并且在出血。

需要把它彻底堵死。

这就必须置入多个弹簧圈。

但是第一个没放好,后面的怎么弄?

温主任的想法非常简单,万一没放好,再设法调整圈位即可。

GDC弹簧圈极柔软,在动脉瘤内进退盘旋顺应性好,投放位置不满意可以再调整。

一般来说,不易发生载瘤动脉闭塞。

那就慢慢调整呗。

只可惜越调越不理想,温主任的头都大了。

“今天真是邪了门,这个弹簧圈怎么一点都不听话呢?”

温主任说话还是蛮有水平的。

换作脾气不好的主刀医生,怕是早就开始骂娘了。

“温主任,您先歇一歇,让我来战斗一会。”

那个姓邹的主治医师主动请命。

替温主任分忧。

“可能今天已经做了两台手术,确实有点累了。你先顶一顶,我去旁边缓口气。”

温主任也是借坡下驴,适时的让开了位置。

邹医生接手后,情况好不到哪去。

毕竟这可是要靠真本事操作。

而且现在把弹簧圈放出了导管,操作难度更大。

没过几分钟,邹医生已经是满头大汗。

一半是累的,一半是急的。

老是操作不好,病人的颅内出血正在持续,他能不急吗?

就在这时,病人的身体突然开始颤抖。

紧接着,生命监测仪器发出刺耳的报警声。

“不好,病人的血压正在快速下降、心跳在加快,脑电波异常!”

麻醉医本来坐在墙边休息,目光时不时的瞄一眼监测仪器的显示屏幕。

正常情况下,一台脑动脉瘤介入手术而已,几乎不会有什么风险。

谁知这位温主任与他的几个学生,愣是把病人弄成了这样。

“怎么搞的?”

温主任也是紧张的跑到跟前查看。

推荐阅读!